第五节 技术:向细节深处进军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地。细节深处充满了令常人惊奇的无限可能性。
经营一个钢铁厂,有的企业家善于投机,善于观察巨大的政治、经济、技术周期,善于利用政策、法律和劳动力的空间差,善于在资本市场上闪展腾挪,可以使企业利润翻番,财源滚滚。有的企业家善于战略,能够长期经营这家钢铁厂,将钢铁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组合得天衣无缝,形成最佳商业模式,逐渐吃掉别的钢铁厂商,发展成巨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有的企业家善于领导,信任感逐渐从上层延伸向下层,形成企业上下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局面,克服危机,渡过难关,提高效率,创出奇迹。有的企业家善于制度设计,能够通过制度设计将生产外包出去,将销售外包出去,但严格控制质量和技术,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有的企业家则善于向技术细节进军,有能力改造生产设施,挖掘技术潜力。
案例11:鞍钢技改
1994年底,武钢第一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就任鞍钢总经理。此时的鞍钢,工艺落后的平炉钢占钢产量的63%,连铸比仅为25%,品种和质量都达不到用户要求。又适逢国家宏观经济紧缩,产品严重积压,钢价大幅下降,亏损严重,职工工资被拖欠了两个月。
工程技术出身的刘玠来到鞍钢后,很快发现了鞍钢技术改造的两大潜力:平炉改转炉和提高连铸比。
鞍钢人也知道必须将平炉改转炉,但是,平炉高度18米,转炉高度30多米,“平改转”需要重新设计建筑厂房,需要资金51亿。如果就地拆建,还得停工停产。如果易地重建,则等于要新建一个钢铁厂,配套的技术和运输设施都不能使用。但是,刘玠知道国际上小转炉炼钢技术已经成熟,邯郸钢铁厂已经使用了15吨的小转炉炼钢,也能做到成本低、不烧重油。于是,刘玠召集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家,研究出一个在平炉厂房改建转炉的方案。从1997年月10月底开始,鞍钢改一座转炉,停一座平炉,用短短21个月时间,5.2亿投资,就将12座平炉全部淘汰,建成6座现代化转炉,节省了40多亿资金。
鞍钢人也知道提高连铸比的重要,但是巨大的投资、漫长的回收期使鞍钢踌躇不前。五、六十年代,类似鞍钢这样的美国老钢铁企业正是在这种徘徊中被采用新钢铁技术的日本、德国钢铁企业淘汰。鞍钢会不会步美国老钢铁企业的后尘呢?
在“平改转”成功后,刘玠又开始攻克新的技术经济难题:改造1780mm的热连轧机。如果完全引进生产线,需要投资86亿。国家计委批复鞍钢可用75.6亿改造热连轧机,可实际投资只有43亿,且只花了31个月就建成投产,创造了世界同类轧机改造的最短记录。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关键在于自主创新。除了少量影响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关键设备由国外引进外,其他凡是国内能制造的设备,全部自主设计、自主制造,不但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锻炼出了一支有自信心的技术队伍。
此后,这支技术队伍又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mm短流程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线,投资仅相当于国外引进项目的1/3。2005年,鞍钢开始向济南钢铁厂输出成套的两条生产线,成为拥有技术输出能力的钢铁企业。
就这样,在技术型领导刘玠的带领下,鞍钢从引进关键技术装备,设计制造安装单条生产线,到自主建成现代化钢铁厂的全部流程,到重大冶金技术装备输出,鞍钢连上三个台阶,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变为一个国内先进的钢铁企业。
在机床、电子、材料、计算机、生物、医学、钢铁、汽车、船舶、航空、航天、核电站、热电站、矿山开采等领域,技术型领导通常显得最为可贵。
不懂钢铁技术的人可不可以领导钢铁厂?也可以,那就要充分发挥企业内外部专家的作用,起用那些既具有技术能力、又有协调能力的专家,帮助他们搭好舞台,施展才华。
由于技术问题因行业而异,因企业而异,这里只能强调其地位和作用,无法展开更多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