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说,华为用17年走过了人家的120年的路程,在3G领域与世界一流的通信设备提供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在两年前,他们却备受业界质疑——因为他们放弃了当时很火爆的小灵通,而相继投入了近50亿元人民币从事3G的研究。很多人都说,这是一场高科技的豪赌,搞不好,华为将会败得一塌糊涂。
那一年的冬天,我曾亲自去华为总部探访其中的原由,也向华为北京、上海、广州研发中心的相关人员请教,他们当时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高科技产业绝对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老是盯住眼前的利益,而是要把眼光放在3年甚至5年以后,一定要吃着碗里想着锅里盯着田里。他们说,我们会盯住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但我们不会上小灵通。因为,那是一个过时的技术,很快就会被淘汰。他们还告诉我,日本现在推出的液晶电视机早在10年以前就已经研发出来了,要是现在才匆忙上马,市场早就被别人占领了。
说句心里话,当时我虽然在理论上认同这个观点,但心里还是有很大程度的疑惑:华为为什么要放弃大把的银子不要,而反其道为之。说不定就是一次战略失误。记得股市上有这么一句话:这里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我为华为人捏了一把汗。
时光荏苒,转眼就是两年。两年中,华为在世界很多国家建了一个又一个研究机构,甚至把研究中心建到了老牌通信设备商爱立信的家门口。而在市场上,华为厚积薄发,开始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3G大单,在英国电信市场上,甚至击败了许多世界巨头。而当年在小灵通市场上是很火爆的企业现在不得不面临裁员的现实。
华为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经过生死考验,终于走出了冬天,硬是在众多巨头的狙击中站在了世界的行列。
同时,华为的超前意识,华为的冒险精神,华为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战略思维,也对我这个媒体从业者带来了很多的思考,迫使我不得不放下眼前紧张的工作,系统地研究一些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
从现实到书本,再从书本到现实,我有了通透的感觉。纵观世界企业发展史,任何一家能存活下来并能持续发展的企业,都具有超前的意识,都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IBM如此,HP如此,思科如此,INTEL如此,微软同样如此。谁能想到INTEL为了创新,历史上有好几次差一点全军覆没,不得不去外面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想当年,美国人发明了电话机,震动了世界,日本人说,我们不能再在电话上做文章了,我们必须创新;于是,日本人卧薪尝胆,发明了传真机,一下子就比电话先进得多,引起了世界刮目相看,产品供不应求;美国人一看,我们不能再在传真机上做文章了,我们也必须创新;于是,美国人利用电话线和电脑发明了英特网,发明了信息高速公路,一下子把全世界都连接在一起了。
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华为;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明天的华为;没有创新,更是没有后天的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