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在中国股市不断冲击4000多的点的历史时刻,“中国概念”无论真假,对东证来说,都是一个绝好的“借光”题材。
近期,一家中国本土企业“亚洲传媒”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MOTHERS Board)挂牌上市。据了解,亚洲传媒的总部设在北京,是一家从事有线电视产业的企业。此次,他到日本的资本市场去融资,主要是想筹措一笔日本人的钱,首先用以在华“扩大再生产”,其次也想同时进军日本市场。 “亚洲传媒”的到来,被日本舆论包装为“中国第一家在日本上市的企业”。这种包装宣传,并不属实。而日本市场此时堂而皇之地进行宣传,其中必有隐衷。
早有第一人
据笔者了解,新华财经就是早于“亚洲传媒”的第一家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 “当初,从股本结构分析,当初30%的股份来自日本的风投。截至目前,日本几个比较大的证券公司也是我们的股东。当初,正是这些日本的投资人推荐这个公司到东京证券交易所来上市的。”身处日本的新华财经董事总经理孙炯先生通过国际连线对笔者说,“新华财经IPO时,主承销商是日本的野村证券,发行比较顺利。因此就成了第一家在日本创业版上市的以中国业务为基础的外国公司。在此之前,还没有中国概念股在日本挂牌。” 据孙炯透露,2004年该公司在日本上市的时候,正好是东京证交所创业板交投非常活跃的时期。从那时起,作为亚洲最大的证券市场,东证就一直在努力吸收中国乃至东南亚的企业来上市。至于当初为什么选择到日本去上市? 孙炯透露说, 2004年,我们在准备IPO的时候,当时的财务状况也可以上香港的创业板,但是当时香港创业版流通性不是很好,整体评价不高,融资环境也不是非常成熟。况且,香港的资本市场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融资市场。 当时,由于安然事件的发生,美国的NASDAQ法律程序变得更加复杂,时间上,成本上,人力和物力上的压力都不太适合一个创业没多久、规模并不大的公司。
更主要的是,日本跟中国地理位置上只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假如上市公司经营中国业务,如果把这些日常经营管理信息披露等成本也算进去的话,选择在日本上市,就会便宜很多。
借“实证经验”发挥
股票市场的信息炒作,对于融资公司来说当然是有利的,这可以为它的股价吹吹喇叭、抬抬轿子。因此,没有什么能比股权的溢价更让急于套现的VC和梦想财富膨胀的股东们更加兴奋了。但是,假如交易所对于某些溢美宣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那么它就一定是在其中有不小的甜头的。
据了解,目前,东京证券交易所内共有25家外国企业挂牌交易。这个数字比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少了100来家。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切都源于此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证券交易量不断萎缩。原来在东证挂牌的很多许多欧美企业都纷纷退市。但是,随着,2006年以来日本经济开始走出通缩的泥潭,包括日本券商、交易所的股东在内的资本早已厌倦了沉闷的氛围。他们需要一镇强心剂来刺激日本经济加速复苏。
从东证可资借鉴的实证典型来看,因为有中国概念的支撑,新华财经近3年来的业绩表现就很是不俗。按照国际会计准则,2004年,其主营业务还是5970万美元,2005年就达到了1.1亿美金,2006年又蹿至1.75亿美元,而2007年,其业绩预期会达到2.6亿美金。至于净利润情况,2004年,新华财经基本是亏损140万美元,2005年就盈利1030万美元,2006年盈利继续增长达到1870万美元。预计2007年,其净利润有望达到5730万美元。
2007年前后,中国股市牛市行情不断。沪综指不断冲击4300多点的历史高峰。这时候,假如“亚洲传媒”的这“第一中国概念”的“名头”,无论真假,对东证来说,无疑都是一个绝好的“借光”题材。
假如真能吸引更多投资人追捧“中国概念”,日本投资者如积极对中国公司展开投资,将有利于今后中国等亚洲国家企业继续在日本上市。
资本:“影子”搭车也难得
“我们最大的股东是日本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日新集团。但他没有派人进入董事会。”新华财经总经理孙炯对笔者说,“对于一家全球性的金融信息公司来说,我们保持独立性、公正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最大的股东持股不足12%,其余有40%被海外基金分散持有。假如大股东持股超过20%,他才有可能派管理人员进入董事会。”
据了解,新华财经每个季度都要派投资者关系部门到纽约、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加拿大、爱丁堡、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米兰、新加坡、香港、日本等世界各地去做路演,跟投资人沟通经营和战略。
通过及时全面的路演和经常性的沟通,帮助欧美日以及全球各地的投资人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使他们可以追踪到公司最新业务进展和发展战略。
据透露,这种股权安排机制,管理层和投资人可以默契配合、相辅相成。最近,日新集团在上海注册了日新租赁(中国)有限公司,完成了对中国的1亿美金的投资。而在日本市场,日新集团等投资人也曾给新华财经提供过很多有益的指导。
“现在来看,日本经济的真正的复苏了。去年还不稳定,有人还不同意日本央行有关走出通缩的说法。但是,现在看来,各项指标确确实实起来了,而且全面提高。”正在驻日访问调研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从日本打来电话对笔者说,“在日本,经常有电视节目针对老百姓进行调查取样。问,你觉得日本经济怎会起来的。很多人都回答那就是因为中国带动的啊。他们都认为,日本已经饱和了,但中国发展快,只要日本能搭上中国的车,日本就有发展。”
据袁钢明分析,日系资本目前跟老百姓的思路出奇的一致。比如,中国不是搞大型建设嘛,他就搞钢铁,中国不是鼓励消费嘛,他就搞高端汽车。目前,日本汽车公司已经表示,要在中国设立500多家销售点。而且发展计划都列在了表格上,每个季度要增加多少,到年底要完成多少,毫不含糊。日本就是要跟你中国一块发展。
“日本个人资产达1500万亿日元,但GDP和企业利润增长速度不快,因此日本市场的投资回报不会很高,投资海外市场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孙炯也对笔者说。 看来,想来低调的日本人,确实深得“得鱼忘筌”的真谛。即使不在董事会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也要让日系资本牢牢地抓住中国经济高速列车的每一个可能的把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