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标准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再分配,国内外电信制造商、运营商、大唐和3G联盟伙伴等都是这场博弈的参与者。 以大唐为代表的标准拥有者,由于TD-SCDMA尚未成熟,为争取时间,希望3G晚一点启动。中兴、华为和国外通信设备制造商在开发上已投入了巨资,希望早日得到回报,由于深受国际电信业低迷之苦,国外厂商希望中国早日启动3G,以求在中国市场上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欧、美厂商分别希望WCDMA和CDMA2000获得支持。国内厂商希望国家早一点明确支持TD-SCDMA,由于采取何种3G标准的不确定性,使得厂商在科研方向上只能兼顾三个标准,无法对TD-SCDMA进行深入开发。 中移动和联通两家营运商,在GSM和CDMA网络上已经投入了巨资,重新铺TD-SCDMA网络的成本太高,倾向于对现有2G网络进行升级,延缓3G可以进一步摊销在2G网络上的投资。而中国电信和网通等希望能借3G获得移动运营牌照,TD-SCDMA的低成本、较高技术性和在差异化服务方面的发展空间很有吸引力,希望3G早点上马。 不同立场和背后的纵横捭阖使得整个发展过程迷雾重重,为了不失去任何机会,博弈各方除了尽力化解对方攻势,也不得不做两手准备。国内制造商对于TD-SCDMA的支持长期处于观望和小投入状态,也影响了新标准的成熟速度。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是国有企业,已经按照自己的规划建立了CDMA2000和WCDMA网络,国家对于标准的选择态度,不得不考虑到对电信运营商的影响,而他们的背后是国外通讯设备制造商,在某种程度上说,运营商和国外通讯设备商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TD-SCDMA在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也对运营商有吸引力,运营商在反复掂量着各方的轻重,以及TD-SCDMA的技术风险而迟疑不定,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有关部门正式表态支持新标准。 点评:

因为移动通讯运营市场特定的国有经济结构,而3G的发展由必须依靠众多的民营企业,以及既有的以国外通讯设备为主的网络割据,使得3G发展过程中,政府处于既参与了运动,又兼有裁判员这样微妙而举足轻重的位置。既要支持自主创新的TD-SCDMA标准,又要确保其能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要使其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又不能干预市场选择;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的3G产业,又要避免过度的行业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