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上涨 水价上涨的资本诱惑



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正不断推高水价,而受到水价上涨的吸引,国内外资本正加快进入中国水务市场。

水价上涨的资本诱惑

  今年3月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已经到了近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仅增长了0.8%。最近大家颇为期待的4月消费物价指数预计仍然不会有大的增长,CPI的滞涨为各种公用事业、资源品等政府定价商品的涨价方案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很多专家在分析目前物价走势下降的原因时认为,政府一直严格控制公用事业、资源品等价格上涨的步伐是其主要原因。

  但政府长期控制价格,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用事业和资源品市场的发展,造成目前市场的扭曲程度不断加大,提高产品价格,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些中国发改委的官员已经表示,今年水、电、气、暖、油等各项改革方案已经摆在案头,涨价将成为今年公用事业和资源品市场的主基调。

aihuau.com

  在所有公用事业当中,水价上涨首当其冲。今年3月23日,在2006年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就表示,为了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水价将进一步提高,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目前还有100多个城市没有征收污水处理费,已开征的也普遍存在偏低的问题,还不能保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下一步提高水价重点之一就是提高污水处理费。

  缺水危机

  长期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资料显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截至2005年下半年,全国城市缺水总量已经高达60亿立方米,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缺水情况严重。同时,有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城市已经出现水资源危机。

  更为可怕的是,污染还在不断加重,而缺水程度正不断恶化,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未来中国爆发全面水危机将属必然。

  建设部曾预计,中国缺水的高峰将在2030年,那时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为1760立方米,进入联合国有关组织确定的中度缺水型国家的行列。

  中国缺水的主要表现有三种,一是时间性缺水,即一年四季的降雨不均而导致的一年当中不同时间的缺水;二是地区性缺水,即由于降雨的地区性分配不均而导致的不同地区的缺水;三是水质性缺水,即因为污染而导致的可采水越来越少。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重工业化阶段,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开始大量增加,而工业排放的废水又在严重污染水源,导致可用水的大量减少,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不断激化。如果考虑到未来几十年中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城市化速度,缺水程度可能会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而即使是现在,缺水就已经开始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按照有关部门统计, 中国每年因为缺水而减少的工业产值高达2000亿, 农业因为缺水而减少粮食产量800亿公斤。

  尽管水资源严重缺乏,在中国却存在着普遍的水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象,这一点与很多发达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水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农业灌溉采用漫灌等效率十分低下的方式进行,一般的灌溉效率只有大约50%, 而世界发达国家的效率在95%以上。 这种农业用水浪费的原因被认为是只按成本收费造成的恶果。而有专家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把农业灌溉用水减少1/10,就可以满足全世界的家庭用水增加一倍。

  不仅仅是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用水效率同样很低。有资料显示,美国制造工业的水重复利用次数,1954年为1.8次,1985年为8.63次,到2000年,达到17.08次。制造工业的需水量将比1978年减少45%。而中国工业用水大部分都只是一次性利用, 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巨大。

  虽然我国工业用水占到总用水量的30%多,与发达国家50%到80%的用水比例相差较多,但因为工厂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有60%,甚至更低,远未达到先进水平的90%或更高的水平,水资源浪费巨大。

  这种巨大的水资源浪费是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的必然后果。当水价长期保持在很低水平的时候,工厂的经营者极度缺乏节约用水的动机,也很难主动购买和使用节水设备和采取节水措施,以免增加经营成本。

  城市居民和商业用水同样缺乏节水的动力。 由于水价很低,居民不愿意购买节水装置和设备,而节水设备公司也因为销售的社会和法律环境不理想,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财力和精力搞进一步的研发。

  在节水缺乏其经济学合理性的时候,很多地方政府选择了采取行政手段的方法加强居民节水的习惯。以北京为例, 北京市水务局不久前就表示, 今年六月底北京市公共场所将全部更换为节水用具,年底前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将被清除北京市场。

  自七月一日起,北京市城市执法局将依据《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对北京市各行政、事业、企业、社会团体的办公与工作场所,各经营性、服务性、公益性公共场所安装、使用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的行为进行查处;而到年底,将基本迫使非节水型用水器具退出市场。

  这种强制节水的做法虽然符合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但是如果措施仅限于此,而不动用价格杠杆,无论怎样也解决不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水价长期上涨趋势已定

  从今年初开始,关于水价上涨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一些有关政府部门的官员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推进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使用成本的看法。4月以来,河北、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相继传出水价上涨信号,其中四川今年一季度的水价上涨幅度就达到了16。4%,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污水处理费与水资源费的提高。

  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则在不久前表示,各地将根据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开征水资源费,其中,地下水的资源费可能更高。“目前,污水处理费偏低,不能保证污水处理企业的正常运行,下一步应重点提高污水处理费,起码要确保这些企业微利经营。”

  据悉,发改委已经连续三年对36个大中城市进行水价跟踪调查,根据地方发改委每半年上报一次的数据,发改委价格司得出的结论是“水价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而根据发改委制定的资源价格“闯关”大计,水价上涨的步伐还远未停止,真正的“天价水”将出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基本完成后的2007年,“届时综合水价每吨将达7元。”

  其实,水价并非今年才开始上涨, 而是已经经历了大约十几年的缓慢上涨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自来水价格一直都很低廉,1立方米仅售几分钱,直到1991年自来水价格开始逐步上调。以北京为例,1991年,北京市自来水价格首次上调,每立方米的水价由0.12元上调到0.30元。此后进行了多次调整,2003年1月20日,北京市再次上调水价,由每立方米2.00元调整到2.30元,同时,居民使用1立方米的自来水征收0.60元的排污费,水资源费也由0.30元上涨到0.60元。2004年8月1日,北京市又实施了14年内第九次调价,而去年北京综合水价已经达到了5元/吨的水平。

  此次水价上涨被认为是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运用价格手段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促进节约用水,从而实现在全社会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而此次水价的上调将为今后水价机制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打好基础,并引导全国范围水价改革的序幕。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建华在今年北京人代会上就建议提高水价。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经济杠杆拉动节约用水,适时、适度调整和提高水价标准,不仅可以减少跑、冒、滴、漏,促进各单位进行节水技术改造,还可以使水资源向效益更高的产业流动,促进水价改革,改变长期以来水价偏低的情况。”

  目前,中国水价主要由水资源费、水利工程费及污水处理费组成。可能的水价改革方案将包括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合理调整水利工程价格、调整污水处理收费制度。而这“三费”的调整,将成为水价改革的前奏,并带动城市水价全面上涨。

  水价上涨已经成为共识,现在可以争论的只是涨多少和如何涨的问题。由于水务属于公用事业,牵涉面非常广泛,所以在涨价之前,的确应该考虑周全,防止产生的冲击过大。 比如如何照顾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问题,农业用水如何协调问题等等。

在具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层面, 业内认为,“阶梯式水价”目前最具可行性。所谓“阶梯式水价”是指每户每月将有一个基本用水量,在这个范围内,按普通水价计算;而用水量超过这个额度,水价将上浮,超得越多,水价越高。

  但目前实行阶梯式水价还有实际困难。如:推行阶梯式水价所需的水表改装费,并非所有用户都能顺利承担。另外,对水量基数如何制定也有争议。

  但无论怎样,水价的上涨正在提速,而水价的上涨正是水作为一种商品体现其内在价值的表现,水务行业做为一个产业的投资价值也将得到整体提升。

  根据目前的水价上涨趋势,水务市场化还将继续深入,水务资本将直接从价格中获得合理收益。而目前的水价只能保证行业资本微利甚至亏损,所以,未来水价仍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尽管水价会继续上涨,但是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水务行业始终都是一项公用事业,无论市场化如何推进,它仍然处于政府管制下。因为水资源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特性,供应商天然的垄断地位,决定了水务市场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经济,它必然受到政府管制。政府管制的重点就是水价,这决定了水务公司想获得暴利亦不可能。

  目前,各级政府是通过核定水务资本资产收益率,倒推水价。所以,资产收益率就是决定水价的关键因素。由政府核定的水务资本收益率不会很高,尽管水务公司的毛利率高达60%-70%,但他们的净资产收益率基本落在6%-10%的区间内。即使是经历过市场化改革,已经比较成熟的水务市场,其水价也在合理区间内。英国水务部门建议水务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要稳定在6%左右。

  尽管如此,水价的不断回归合理还是在不断地加快水务市场的价值回归,使未来中国水务市场能够吸引更多资本的进入。

  中外水务公司在中国的扩张

  几年前开始,中国水务市场就开始显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象,即外资与国内资本开始大量涌入按现时价格计算根本无利可图的水务市场。除了个别地方政府对进入资本承诺较高固定回报的一些项目外,大部分项目在当时的水价来看,只能是微利甚至是亏损经营,其中的原因被认为是水务资本在豪赌中国水价上涨的大势。

  目前,世界三大水务巨头都已进入中国水务市场, 并在不断加快各自在不同地区的水务产业布局。目前包括沈阳、天津、重庆、南昌、郑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几十个城市都已经出现了外资水务的身影。

  资本雄厚、技术和管理经验先进是外资水务的优势,在具体的投资方式上也显得十分灵活,包括特许经营、BOT模式、TOT模式、控股、合作等多种投资方式都成为外资水务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选择。

  三大水务巨头之一的威利雅是一家拥有150年历史的老牌水务公司。继2002年收购了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的股权和50年的经营权后,2003年岁末,又从深圳市水务集团拿到5%的投资股权,威利雅设立的合资子公司首创通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拿到40%的股份。从交易金额来讲,成为中国水务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并购交易。

  名列世界水务第一强的法国苏伊士集团,同威利雅一样,也具有百年历史。苏伊士集团通过旗下的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和得利满公司在中国的水务市场“攻城掠地”,先后参与100多个水厂的建设,直接经营的水厂有十几个。继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与青岛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青岛中法海润供水有限公司成立之后,他们又与重庆水务集团共同投资组建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其股份占到60%,突破了我国对外资进入水务组建合资公司不得超过50%的限制。

  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水务工程公司之一,它拥有400多年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历史,在水务管理和运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成功治理泰晤士河而确立了在世界水务界的地位。早1995年,他们以BOT方式投资7300万美元进军中国水务市场,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水务市场"吃螃蟹"的外资水务企业。此后, 泰晤士始终没有停止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

 水价上涨 水价上涨的资本诱惑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他说“一般意见都认为,中国现在的水和天然气价格过低,因此上升的空间将比较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国内外企业都热衷于参与在目前价格水平看来回报非常低的供水产业。他们看中的可能就是未来的提价空间。”

  如今看来,水价的上涨正在印证那些进入水务市场的资本的眼光,也部分解释了国外水务玩家积极进驻中国的原因。

  除了外资,国内资本对水务市场也是趋之若鹜,大量国内资本开始不断涌入水行业。上海水务、武汉水务、深圳水务、重庆水务等依赖政府背景、水务资产规模和地利的优势,加紧引进符合市场竞争的机制,迎头赶上,与洋水务竞争,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发展成为城市水务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目标市场是大中型城市的水务项目,包括水源、供水、排水和中水回用体系的整体兼并和建设。

  水价上涨的大趋势是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中国水处理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这不能完全解释国内外资本大举介入中国水务市场的原因。 很多水务专家认为,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不断加速的增长率也是吸引资本进入的重要因素。

  从我国用水情况来看,2005年我国用水总量为5547亿立方米,而据预测,到2030年,国民经济需水量达到7100亿立方米,其中全国城市用水总量将达到1320亿立方米,复合增长率4.3%,供水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

  除了供水,污水处理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同样巨大。建设部的有关数据分析表明,2005年底,全国有污水处理厂700余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数目较2000年增加了43%,总规模增长了100%。但是由于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治理污染的速度赶不上污染增加的速度,主要水系水质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控制。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我国对环保的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将极具有发展潜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城市污水治理投资、污水处理率、人均拥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数量都有巨大的差距。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从1995年的20%达到2005年的45%,复合增长率9.8%,预计到2010年新增高水平污水处理项目750座,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60%,未来仍将保持9%左右的复合增长率。

  水务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国内上市公司投资水务的热潮也是风起云涌。以水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目前有原水股份、武汉控股、南海发展、钱江水利、创业环保及首创股份等6家,他们选择了明晰水务主业并谋求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如钱江水利将水电资产剥离专注于水务;原水股份斥资逾16亿向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购买上海河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资产。

  除了原有的以水务作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外,投资水务产业的上市公司也在逐渐增加。2003年以来,以巨资投资水务的上市公司就有首创股份、苏州高新、重庆实业、天津泰达、海鸟发展等近10家,仅首创股份就投资20亿元之巨,不少公司则是大规模变更募集资金进军水务。山东唯一的高校上市公司山大华特也把发展重点定位于中国水务市场,2003年在潍坊签约了第一个供水排水和管网一体化项目,政府和企业双方均同意以此为契机,合作成立一家水务公司。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扩展战略有三个特点逐步显现:一是逐步实现跨区域经营;二是拓展水务产业链同时涉及供水、污水处理业务的企业日渐增多;三是投资力度和规模不断加大。

  对于众多水务上市公司,投资者如果想参与其中,分享投资机会, 也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分析未来水价上涨与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与提高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程度。

  由于污水处理费最可能快速上涨,所以我们更看好行业的污水处理环节。然而,尽管污水处理费最可能快速上升,但污水处理公司却难以从污水处理费的上涨中直接获益。因为这些公司的污水处理收益,是按照和地方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确定的,而不是直接来自污水处理费。比如,首创股份北京污水处理的收益率,由北京市政府承诺,稳定在6%左右;创业环保天津污水处理项目,由天津市政府承诺,固定资产收益率稳定在15%左右。

  从市场化发展角度而言,污水处理公司的收益迟早要和相关污水处理费挂钩。污水处理费的不断上涨,起码打开了相关公司业绩增长预期的空间。

  自来水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但相关公司却可以直接受益。从水价的构成分析,虽然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但因为自来水供应商的收益直接与水费挂钩,所以水费上涨可以直接导致公司收益增加。

  既然水价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上扬,也不可能使得整个行业获得高额收益率,那么,指望通过水价提高大幅提升水务公司业绩也是不现实的。但水务行业稳定的收益,决定了扩张型的公司可以通过购并稳步提升业绩。

  目前正在实施扩张战略的水务公司如首创股份、钱江水利,项目数量的增长,也意味着公司成长空间的扩展。

  而且,地方政府在核定水务行业利润率时,采用的是社会平均成本。具有良好管理经验的公司,成本低于平均水平,就能够获得“超额”利润,收益率可以提高到8%-10%以上。

  另外,向上下游延伸发展的公司也将有好的成长性。

  因为水价各部分上涨的可能性和幅度不同,只有一体化的水务公司才能完全分享水价上涨带来的好处。而A股市场上目前还没有“引水-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一体化的上市公司。

  但已经有公司表示,将把自己的产业链扩展。比如,首创股份在异地扩张中,积极向自来水供应环节发展;原水股份在上海水务体制改革中争取获得自来水厂股权;武汉控股、南海发展都有打算进军污水处理行业。

  在水务行业,我们应该依次关注:首创股份、原水股份、创业环保、南海发展、钱江水利和武汉控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431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物价上涨的真正原因 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

中国物价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过猛,老百姓苦不堪言!面对物价飞速上涨,中国的管理层可是用心良苦,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加息,想从货币政策上抑制物价上涨,本人认为这些措施除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外,从根本上解决不

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原因剖析 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

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原因剖析今年入冬以来,以农产品价格上涨为前峰的物价指数CPI迅猛上涨,带动物价不断攀升,猪蛋、奶制品、青菜、食用油、粮食、棉花、白糖、食品、成品油、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强烈的通胀预期打乱了普通人原有的生活,

房价必然上涨的N个原因 房价上涨的原因

房价的问题已争论多年了,2001年就有了泡沫与春东之争,而今年与2001年相比房价已上升了许多,这种泡沫与冬天的争论还在继续,房价也在叫骂声中依旧保持着上涨的趋势。导致房价上升的原因有许多,导致房价下跌的原因也有许多,问题在于中国现

房价持续上涨的后果 西安二手房房价持续上涨

     根据西安市二手房网数据监测中心统计,今年2月份西安市二手房均价为每平方米7422元,而进入5月份以来,二手房均价为每平方米7473元,每平方米上涨了51元,涨幅为0.68%。  西安市的二手房房价呈现一路上涨的势头,这让不少原本指望

声明:《水价上涨 水价上涨的资本诱惑》为网友爱过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