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生产基地还是销售市场?
跨国企业在中国典型的经营体系有两种:把中国当作国际市场的生产基地,或把中国当作跨国企业的销售市场。而外资进入中国的战略分为3个阶段:销售、生产、策略性投资。
刚刚踏进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因为担心技术被盗取的风险,同时对中国市场的缺乏了解,宁可先少量投资,在研发上持保留态度。加上外资缺乏本地创新人才,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投资较少。它们仅仅针对中国市场的现有产品改装,最新的产品不会进入中国。它们往往采取复制过去产品的办法,降低风险,其奉行的原则是:技术和产品的改变愈少愈好,仅仅出售现阶段产品,这样,同时也避免了同竞争对手在技术上的过度竞争。 虽然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很多IT企业开始把研发放在中国,如摩托罗拉、爱立信、微软等。但是,早期技术开发不放在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对合作伙伴的培养和考验需要一个过程,否则它会变成你的竞争对手。扶持合作伙伴成为自己的对手,是投资者最大的失败。中国制造业需要流程化管理
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制造企业的投入会逐渐加大,但由于当地的合作厂商营运缺乏效率,跨国公司往往避免投入太多资产。降低投入的最有效办法是在中国寻找合作者。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国留下了大量的闲置机械和设备,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建设生产性企业丰富的资源。
在进入中国市场前,要想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先去寻找这些闲置设备,只需要提供研发后的产品就可以了,这是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在中国最需要的是制造流程的管理,运用这些闲置设备,才可以运用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如果只是引进最先进欧美留学人员,成本就会迅速加大。
选择经销商的诀窍
跨国公司要慎选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的市场很大,运输和分销非常重要,且要通过国内的企业来完成。很多外资在寻找地方经销商方面犯错误,因为它们对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区域化研究不够。寻找地方经销商是你的产品行销的关键,经销商的挑选和管理对消费性产品尤其重要。
为了保证良性竞争,在每个省或地区,最好只有一个经销商。因为有的地方,经销商为了竞争,会放弃原则、抛售货物,给生产投资者带来损失。而销售事务,除非直接关系到成败,否则交由当地合作厂商负责便可。因为在交通运输等事务上,凡事要靠关系,到关键时刻,地方合作者就显示出他们的优势来。 但是,要发展和保护新的地方市场,就要对地方合作者订定严格绩效标准并进行监督,这样才能够确保产品品质和品牌的优势。在选择经销商时,还要考虑资金问题,在年头要迅速敦促其投入自有资金,否则年底就会很困难。 建立品牌是建立经销加盟系统的关键。要通过大众媒体建立你的品牌形象,这是可以把游戏规则和排名重新排列的市场。很多无中生有的品牌因此在中国竟然成为主流,如方便面市场的康师傅超过韩国的农心和台湾的统一,这在当地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外商进入中国,从长期打算还是投资中国市场好些,通路的建设是重点。它们必须建立自己的销售与行销网络,通过积极投资,如直接的销售人员、服务中心、零售等,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这样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将品质形象传达给顾客,要通过差异化产生和传达不同的品质。宝洁公司在这方面是个典范,不仅在一、二线的城市建立自己销售渠道,甚至扩展到乡镇布下天罗地网。选准区域市场
策略性投资者们注意到中国的市场很大,按消费特性细分,可以分为6个区域市场。选择从哪个地点开始极其重要,宝洁公司的玉兰油现在后悔选择从南方切入,因为它最重要的市场是在北方,产品从南方运到北京,在市场上和运输上已经落了下风,而它的竞争对手却在北京。
外资在选择切入区域时,应该深思以下问题:在地点选择时,你是否有优势?你的生产成本和原材料在哪里?你的市场在哪里?它们有联系吗? 不仅如此,在营运特色上,在不同地区还要有不同的产品,对不同的地区,你可能要进行多重投资。产品有差异化,产品的媒体关注度就高,你的品牌影响力就大。本土化的关键
外资把中国当作主要市场,本土化就很重要。中国已经取代了亚洲四小龙的世界工厂角色。而这就像把身体放在中国,手脚和头放在国际市场。如果要把13亿人当作市场,就要看外资是否本土化。
本土化经营的关键,首先是作业的标准化,如零件的标准化。随着中国入世,世界的标准已经成为中国的标准,这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提供了便利。 在产品特色上,要有适应中国市场的功能。美国的惠尔浦洗衣机,正是因为没有快速调整市场标准,败在了中国本土企业海尔的手下。海尔针对中国市场需要,开发出许多新的功能。 是改变自己、还是教育消费者?这是跨国公司的一个两难选择。事实上,在中国投资,价值来源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跨国公司派到中国的第一任总经理对中国市场的看法、选择谁做合作伙伴,建立什么样的文化,选择什么样的员工,都会影响到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松下的Smile和飞利浦的人才标准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最大的困难在于人才缺乏。运营管理的本土化,其实就是人才管理的本土化。初期跨国公司派人到中国探路:日、韩往往派遣员工到中国大学培训,而欧美企业喜欢用在跨国公司工作过的华人,他们有西方的教育背景。那么谁是成功者?
日本的松下在中国是成功的,他们派人来时,把选择人员的5个要求归纳为Smile(微笑)模式:Specialty(专长)、Management Ability(管理能力)、International(国际性)、Language (语言能力)、Endeavor(竭心尽力)。 飞利浦也是成功者,它进入中国,派来的干部首先要具备5个条件:专业技术、生意眼光、心胸开阔、有亲和力及沟通技巧、对社会发展有充分了解。 但是,这样的人才屈指可数。初期阶段的成功,促使跨国公司加大投入,人才的瓶颈就暴露出来。有外企高管把人才分做3个层次:最丰富的资源是“人材”——他们由可塑性强的大学生组成;对他们的选择标准是:好的材料可以雕琢,不好的朽木要去掉。从供需关系来讲,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近100万人,他们中的佼佼者可以成为跨国公司的培养对象。 第二个层次的资源是“人才”——他们往往有外资企业的工作经验,可以适应外资的要求,这样的人才在网上通过关键词与核心能力搜索可以找到。 最难找的是“人财”,这要通过猎头公司去挖掘。他们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往往来自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高层。他们有眼光,有职业道德,可以迅速给你带来财富。这种人非常稀缺,以致于有外企高管表示,“在中国,你要像漏斗一样选人”。 因此,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有3个层次:挑选人才——最重要的是要选可造之才;用好人才——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建立有效的人才评估——留才也育才,为人才创造更高的发展空间。在中国做大生意的小诀窍
一位在中国大陆工作了10年的外企高层,对中国人的性格娴熟于心。他提醒投资者:在中国投资,很多人与你接触都会说没问题,但实际上是他们不愿意谈及问题。当你发现这一点,才知道他根本不理解你的要求,就已经晚了。
中国人喜欢说“研究研究”,有的外商就会很高兴:看来事情快成了。其实不然,“研究研究”不是快达成了,而是条件未成熟。这是中国特有的价值观决定的,外资必须有敏感的判断。 在中国,你常常得到不同的资料、不完整的信息,投资者要依靠自己的判断。所以,成功的外资通常是自己去做市场调查,直接与市场接触,才能得到真实的资料。同时必须在细节上留心,快速反应。在中国做生意,小的细节,常常会演变成大问题,比如中国的台湾问题,就不能在产品说明书上单独写成台湾,否则会出政治问题,给市场带来重大损失——总部事先必须协调好所有这些情况。 原先在其它市场上也许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就会出现。外资在华的大部分管理人员是由基层选拔上来的,必须培养他们的全局观。外资必须牢记一点:当进入新市场时,很多问题会同时出现,解决之道不是要优先解决哪个。问题的出现没有理由,也没有先后,企业的任务不是去评价问题的轻重缓急,而是要摆平它们。 对外企高管而言,必须调整观念:在本国,你的想法和团队的想法一样;但在中国,上海人注重效率,北京人注重面子,加上你的想法,就有3个。对变化的态度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局。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把淮南的橘子移植到了淮北,结果橘子变成了枳。你在韩国很优秀,在美国很优秀,在欧洲很优秀,但到了中国,情况变了你要随着改变。一位跨国公司高层如是说,“你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是适应市场,还是改变市场来适应你?这是战略原则,只能由你自己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