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职业经理人的套路



     很多年轻人都希望找到一位人生导师,带着他们走向成功之路。其实这位人生导师就在我们周围,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你面前展示他们迈向成功的做法,关键是你能否看得见。

  著名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曾说:“我不认为世人有强者、弱者,抑或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分。我只讲世人分为两者——学习者和不学习者。”很多人认为走出校园就不需要再学习了,实际上在现代社会,职业经理人一定要终身学习,这样才能避免被淘汰。企业也是一样,一定要建立一个学习机制,让自己能够不断更新、历久长青。

  “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是一句值得我们记住的话:“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么”。但是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多的是,所以要保持虚心、学习和包容的心态,才能在这个变化万千的社会里生存下来。

  我坚持认为,能力=心态×沟通×知识,通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我们能够拓展自己的事业,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大脑自由》一书里说大脑是不断成长、发育的,这个过程在生命结束之前都不会停止。我们每天学习的东西都在提升脑力,我们大脑里面的很多智慧是IQ测验显示不出来的。大脑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能否充分利用这些天赋就要看我们自己了。

  摆正学习的心态“雷达”

  我有一个同事已经离开公司很久了,有一次我们聚会的时候,他跟我说,很感谢我多年来对他的帮助。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常常跟同事分析我经历过的事情,把这作为培养下属的一种方式。

  其实他真的不用太感谢我,因为我对所有人说的话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能否听进去,并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完全靠你自己,所以,实际上你自己的功劳最大。

  一句话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关键要看如何听。你是否听得进去,如何判断这句话,以及如何反应,完全看你的“雷达”。“雷达”就是你怎么听,说到底就是你的心态。同样一句话,有些人能听出其中的好,觉得对自己有鼓励作用;有些人觉得对方是在作秀,在故意表现,心里不高兴,所以什么都学不到。

  宁做学生,不做老师

  过去几年与很多专家打过交道,对他们有一些了解。作为专家,一定要在某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积累起来的,所以专家们珍惜自己的成就是很正常的。但这种珍惜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一种过分保护的心理,变成一种固步自封的力量,不能接受新的观念。

  在现代社会做专家,首先一定要是学习者,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少批评、多了解,这样才能保持与时俱进。我就很喜欢“无知”的感觉,无知让我们对很多事情产生兴趣、保持学习的欲望,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这又让我想起“虚心求教”这四个字。对我来说,“虚”在这里代表“空出来”,就是你心里需要腾出一些空间,才能接受其他人的想法与意见。换句话说,如果心的容量不够大,那心也“虚”不起来。另外,心的空间要有弹性,要能够不断容纳新的知识。

  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谦虚是唯一的态度。相反,自满是人生的一大悲剧,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不用再学习,不用再去讨教,那还有什么希望?只要我们闭上嘴,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抱着空杯心态,那四周都是老师,每时每刻都可以学习。

  我去讲课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尊称我为“老师”(大概是占了年龄的优势吧),但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当真,我怕失去享用“无知”的权利。我不怕自己有多少东西不懂,怕的是自己以为自己都懂,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有网友问我是不是老师,我说不是,做老师太累,因为整天要背上“都懂”的压力,我宁愿做“学习者”,学习一生,这样反而潇洒一点。

  “敢”思考比正确答案更重要

  网上有很多人向我咨询一些事情的解决办法,我通常不能详细地、一步一步地回答应该怎么做,原因是问题本身可能不太具体。但就算描述得够具体,我也不可能给出详细的指导,因为我所在的环境和对方所在的环境差异很大,我能做到的,他不一定能做到;反过来,他能做到的,我也不可能做到。在这种情况之下,给他一步一步的解决方法是不现实的,很容易出现误导的情况。

  所以,我通常都是分享一些经验,尽可能地给出一些方向性的指导。很多网友可能不太满意,总是希望得到一步一步的指导,希望我告诉他应该朝前走两步,还是向左拐一步。

  这实在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将事情琢磨透,而且还要一边想一边做,一边做一边反馈。因为我绝对相信,也看到过很多实例,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特别是管理方面的问题。你所处的环境、面对的人和身份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法就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我设计课程的时候有个目标,就是希望学员养成“敢”思考的习惯。敢思考就是不要刻意追求“正确”答案,如果太在意答案是否正确,你就不敢去想,整天希望老师把答案说出来,结果就是墨守成规,老师的知识就变成你思考的限制,不会有什么创新的想法。所以,“敢”思考比听懂某些理论更重要,比正确答案更重要。

  学习的四个阶段

  忘了是什么时候看到一本书,里面提到学习有四个阶段,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四个阶段依次是:吸收—消化—实践—反馈。

  吸收,就是当你看了一本书,或听了一堂课,你认为你听懂了,那就是吸收。

  消化,就是能够将你听懂或看懂的东西与过去的人生经验联系起来,并有所启发。

  实践,很明显,就是将你得到的新知识付诸行动。

  反馈,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很多人的学习都只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甚至有很多已经拿到很高学位的人还是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只有经过消化才能将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成为真正的知识。但这样得到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实践,还是不能用来提高你的智慧。最后的反馈阶段,就是你用别人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智慧的关键环节。学习并不容易,如果做不到第三与第四个阶段,那前面两个阶段就有点浪费时间,只是给自己增加一些精神上的快感而已。

  没有实践等于零

  有一次与一位大学教授吃午饭,他刚从国外开会回来,会议的内容都很有意思,我也很有兴趣去参加一下这些会议。但他后来说的一句话让我一直在思考,他说:“去开会的人都是做研究工作的,真正每天做执行工作的人却去得不多。”这就带出了一个问题——缺乏实践的理论有说服力吗?

  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的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想通过这些分享让大家少走一点弯路。但如果要达到“少走弯路”的目的,那首先就需要“走”起来,就是说要进入学习的第三个阶段“实践”。有些好学的年轻人很容易将别人说的道理听进去,整天听到的意见都好像很有道理,结果就在一堆很有“启发”的意见上面折腾,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因为始终没有根据某一个理念去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学习,听懂只是学习的开始,实践才能完成对一个理念的学习。

  企业里最近开始流行一种培训方法叫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基本原理就是要通过一种行为将新观念传达给学员,而不是简单地灌输概念,因为概念不经过实践是很难真正理解的,就是理解了也记不住,忘记了就等于没有学过。我自己的体验就是:如果不自己动过手、动过脑,你永远都学不会。

  讲十遍不如体验一遍

  我发现,很多东西如果由别人告诉你,而你自己没有体验过的话,印象就不深。所以我常常在想,光说不做不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有一段时间我为一家公司做培训。培训中有一个概念,我已经跟学员们说了至少六个月,我一直以为他们已经听懂了。但是后来我发现他们在执行的时候还是走偏了。当时我很困惑,这个概念他们应该很清楚,为什么还是会走偏呢?

  最后我决定重新再讲一次这个概念。但是这次我不是单纯地讲解,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应用这个概念,将概念与他们所做的事情结合起来理解。最后大家都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走偏了。

  从这件事情中我发现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讲十遍不如体验一遍。你明明预见了某个学员会犯错,却不能直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是要让他犯一点小错,要让他有机会发现自己的错误,犯错之后你再指出来,他就会理解得更深刻。经过体验学到的东西,才会真正懂得怎么用、在什么时候用,以后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经过这样的学习,我相信大家一辈子都会记得。

  感兴趣的书要立刻买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作者是香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也写专栏和小说。他在书中描述自己有这样一个习惯:看到书,或其他什么材料时,如果感觉有意思,就会马上买下来。他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会需要它。

  我在买书方面也是这种心态。如果我觉得它的书名,或者内容是我可能感兴趣的,或者跟我的兴趣方向有点关系的,就算不是马上可以用得到,我也会将它买下来。因为我知道,如果到我想要看的时候再去找就很困难了。

  我买书、看书都是这种习惯,遇到感兴趣的材料,先买下来,有机会再去读它。我备课的时候就会去我的小小图书馆找素材,这样效率很高。而且,由于之前看过几眼,就会对书中的内容有点印象。当需要讲一个课题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来哪本书里面提过这个问题,于是我就会马上将书找出来,这样来备课效率就比较高了。这些都得益于我平时买书的习惯,如果临时想到什么再回头去找一本书,恐怕连书名、作者都记不清了吧。

  好书不一定从头读到尾

  我在很多年前就看过一本书,叫做《公司进化论》(Dealing with Darwin)。这本书介绍了一些创新型的公司是如何成功的,分析得很透彻,认为创新是可以通过管理机制培养出来的。

  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印象并不深,翻了两下就放下了。后来因为要为一个课程备课,准备讲关于创新的话题,突然间就想起这本书,拿出来一翻,感觉就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次看的时候,我感觉这本书特别有趣味,有深度。碰巧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企业管理顾问,也曾经为思科服务很多年,对思科的情况比较了解,因此他写的很多关于创新的内容我都深有体会,就像在和一位老朋友交谈,感觉很亲切,而且受益匪浅。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感受到,不一定要一次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越是好书,越需要时间来消化。所以每次拿到一本书,我会随便翻一翻,翻到有用的、感兴趣的东西我就去看,如果没有就先放一边,等想看的时候再来看。

  也就是说,看书也要讲究时机,如果时机不对,你逼着自己去看书也没有用。时机一到,你不用逼着自己,看书的动力自然就会存在。

  有的时候,可能因为你暂时没有需要,或者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你当时所处的环境不太一样,因此看书的时候你可能并没有太多感觉。不妨把书放在一旁,有机会再拿出来翻一下,也许会有很多惊喜。

  有目标的阅读

  我在网上跟一些朋友聊起读书习惯,我说我看书是有目标的,很多人就说我这个叫“为阅读而阅读”。我觉得给阅读贴什么标签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所谓的“有目标”是什么意思,所以我要清楚地说明一下。

  我买书的时候是没有目标的,但阅读一定是有目标的,就是说每一本书我都知道我为什么看它,看过之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想法,然后我会想它能不能应用在一个具体的地方。有时我也会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这就是我所谓的“有目标的阅读”。

  写在纸上的想法更有力量

  有研究表明,如果要将一个概念清晰化,最好的方法是将你的想法形成文字,写剧本的人在这方面应该很有体会。

  当我们搜集好所有的事实后,怎样去分析变得很关键,卡内基建议将事实写到纸上。写到纸上的好处是逼着自己将问题定义得更精确,有时候当我们将问题定义清楚之后,问题就已经不存在了。

  要将问题清晰化,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 . 将收集到的事实写下来;

  2 . 分析事实,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3 . 根据清晰的问题定义来拟定解决方案;

  4 . 选择最优解决方案,然后执行。

  将想法写下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要写到纸上,你就会逼着自己用清晰的、准确的语言将事情描述出来,如果思路不清晰你是写不出来的。

  根据过去写微博的经验,我深深体验到将想法写下来的好处。很多想法以前可能不是很清晰,经过文字表述这个过程后,我发觉自己的想法又有了进一步的升华,所以我鼓励很多只看不写的朋友也动动手,将脑中的想法写下来,你的收获会更大。

  改变环境就能改变行为

  过去我每天出门的时候,通常都会带上一大堆电子产品,其中一个就是iPad。iPad里面有很多应用,可以看书,可以玩游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一个习惯,一打开iPad就玩游戏,所以有一段时间基本上是把iPad当成了游戏机。

  后来我就买了Kindle,Kindle只有一个功能,就是看书。现在我每次出去,不带iPad,只带Kindle,也就是我身上带的这个电子产品只能看书,不能玩游戏,所以我自然就会去看书。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改变,每天看半个小时,一个月30天,你可以算一下,我看书的时间就多了很多。

  为什么我不在iPad上面看书呢?其实也可以,但是我看书的习惯不在iPad上面,一打开iPad,我就去玩游戏了。要改变这个习惯很难,所以我就选择改变环境,培养出不同的行为。因此,要想改变习惯,先要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之后,你的行为就跟着改变了,行为改变之后,慢慢地就会形成新的习惯。

  Make it Simple

  过去在公司做高管时,财务部的同事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地为我制作各种财务报表,但我发觉这一大堆报表对我管理业务并没有多大帮助,不只没有帮助,有时候甚至把我搞糊涂了。所以我后来就跟我的财务官提出一个“一张表”的要求,就是将所有信息都呈现在一张表上,做到一目了然。

  这个一张表的要求给财务部带来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信息太多。将简单的事情做复杂很容易,但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就十分困难,从复杂到简单需要知道怎样取舍,怎样整合,如果对业务不是很懂就很难做到。所以简单真是不容易,所以有人说:“简单就是力量”。

 知识:职业经理人的套路
  有一次与一个进步很快的销售同事聊天,发现他做的事情都是很基本的,就是见客户、见合作伙伴,全面沟通,然后作出一个计划,最后就努力执行。整个过程当中没有花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他把这些事情都做得很好。

  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企业和个人都要面对一个挑战,就是要在茫茫的信息海洋里找到你最需要的信息。

  Make it Simple不是一个方法,而是做事的主导思想,每一件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去处理。就像制作PPT,每一张幻灯片你都要问:这张真的需要吗?

  管好自己的时间

  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今天的“你”就是你过去怎样分配时间的结果。常常花时间运动,那你的身体就会好;常常与朋友交际,你的朋友就会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不容易,但我们没有选择,一定要做好。如果我们自己不控制自己的时间,那时间就会控制我们,整天都很被动地去过,时间花了也不知道究竟做了什么。

  先要知道自己利用时间的习惯。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作业,从明天开始,你要将你一整天的活动做一个详细的记录。可以一个小时为一个时间段,记下每个小时段里做了哪些事情,如果你有用Calendar等时间管理工具的习惯,这个作业就已经做好了。

  每天都这样记下来,两个星期后就可以做分析,看你利用时间的习惯是怎样的。根据你目前利用时间的习惯,你认为一年后会取得什么成果,这个成果是你要的吗?如果不是,那你想要取得什么成果?你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取得你想要的成果?你要问自己以下的题:哪些活动我以后不做?哪些活动以后少做?哪些活动以后多做?哪些从来没有做的活动以后要开始做?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我相信你很快能将自己的时间控制起来,至少你开始了解你每天的时间是怎样利用的。我很强烈地建议大家使用一些Calendar之类的工具,对于管理时间绝对有帮助。

  当然,发掘正能量还有很多种方式。在我从思科退休后,便决定以修炼正能量为毕生目标,向新一代的管理者“传递正能量”,将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带给更多的人。希望大家学会抑制负面情绪,拥抱正能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379.html

更多阅读

职业经理人的五大职责 职业经理人的职责

“负责知识的应该与绩效表现的人”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究竟要做什么呢?如何才能有效呢?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职业经理人的核心职责有五大工作任务。一、设定目标如果缺乏目标,根本就无从管理,所以,经理人务必要先进行“目标设定”,才能进行“

职业经理人的定义是什么 职业经理人的素养

主持人说:问一下赵老师,职业经理人的定义是什么?赵孔文说:经理人在定义当中,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概念,比如说一个人所具备的经营企业的能力,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目前在商业企业当中最稀缺的人力资源,也是争夺人才的焦点,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的责任和良心

职业经理人伴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起步而诞生,但是,这个职业经理人群体并没有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而兴旺。什么原因?本人认为,很多职业经理人缺乏责任意识、缺少职业良心是其主要原因。谈到职业经理人,在中国有两个风云人物不得不说:一个

职业经理人的岗位职责 职业经理人角色=职责+行为

□ 都邦保险 郑文旭 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角色”=职责+行为。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定位包括对自身职责的认知以及表现出与职责相对应的行为方式。这里,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简单分析一下三级机构经理人如何正确进行角色定位。 完成任务

声明:《知识:职业经理人的套路》为网友蕝蝂尛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