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青海梦”的一大跨跃



     引子:

  时光跨入2013年,青海社会经济再度迎来了全新跨跃式发展的诸多大好机遇。

  春暖花开的4月,青海发展的一大历程碑——海东“撤地建市”工作正式启动。随着海东这座中国最年轻地级市的成立,青海也结束了“只有一个地级市”的历史,这一重大动作不仅是海东未来发展的一大利好,更是推动青海整体发展的一大动力。

  时光如梭。对于海东市的成立,我的心中更是感慨万千,不只因为我的家乡在其辖区,更是将我的思绪带到了几年前:2003年从西宁的一所民族高校毕业后,直奔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在广东数年间,见证并阐述这里改革开放所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对于偏远青海的关注从未间断过,试图通过总结一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中国未来发展新趋势,能够探索出更能适合青海发展的一些路子,时间越长,对青海的这种感情就越浓厚,尤其是在2009年七八月份回了一次青海后更甚。这次回到广东后,在总结之前沉淀的一些思路基础上,经过近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城南新区在未来大西宁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地位及开发策略初步意见的建议书,另外一个就是《青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哪里?——关于青海海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建议》的建议书。前者给了时任西宁市市长的毛小兵,后者则给了时任青海省省长的宋秀岩和海东地委书记的王小青,以此希望能够为西宁乃至青海的跨跃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当时还有第三篇《兰西银经济圈一体化——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第四级》由于时间关系只进行了一小半,再加上其他因素没能完成,想待以后时机成熟时再重新梳理)

  在完成这些事情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毛小兵市长以最短时间给了回复意见;宋秀岩省长调任中央任职;而之后一段时间王小青书记也调任青海省委任职。当时心中不免有一些失落和婉惜,心想海东今后几年在关于“撤地建市”方面进行大动作的可能性不太大,也就将此事放在了一边。

  没曾想三年半后的今天,海东“撤地建市”工程正式启动,心中难免一阵波澜,更多的是激动。随手翻出当年的建议书,尽管现在看来其中有一些观点不尽成熟,但当时的努力和对青海的关注情感尽展现在眼前,脑海中也浮现出诸多难以描述但却历历在目的场景。现将关于海东发展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希望能集合大众的智慧,改进一些观点和思路,也算是一种慰藉和感怀吧!

  青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哪里?

  ——关于青海海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尊敬的宋秀岩省长/王小青书记:

  您好!

  感谢您百忙之中阅读这封关于青海海东地区区域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书!然而,这又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海东地区发展的命题,而对于整个青海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长期以来,海东地区的发展不温不火,甚至成为青海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大“缺失的板块”,直至演变为一个似乎被人遗忘的角落,这一地区“看似强大、实则散乱”的现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使海东长期以来陷入了“沉默的怪圈”,海东的价值也因此被掩盖起来。但是,海东凭借其独有的战略价值,从未在青海的大发展中消失过,只是现存的问题是,从海东在青海的重要战略地位来看,它的作用和影响力在目前的基础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本质性提升并不断强化,海东的各项问题必须要有战略思考和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海东地区率先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就难以顺利推进整个青海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进程。

  基于这样的初步认识和可能性的探究,期待能对海东地区的战略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并由此探索出新一轮的战略规划,尤其是在紧迫的城市化道路上迈出一条既符合青海自身特色、又能极大地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子。

  青海不能只有一个地级市——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命题?

  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海东地区的发展?这不仅仅是海东发展的需要,更是站在青海的高度来把握这一地区的发展模式:青海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只有一个地级市的省份——七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一座占其总面积1%的省会西宁市作为青海省一枝独秀的经济增长极,这种局面使青海面临着很大的尴尬,对于整个青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极为不利,而由此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格局在青海显得更为明显。尤其是在“生态立省”这一战略定位指引下,我们需要更多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为基础,扎实推进青海的现代建设,以实实在在的发展策略模式指引青海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退后一步讲,以目前青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看,光凭西宁这一个单体龙头难以承担起带动地域辽阔的青海大范围内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功能;另外一方面,青海落后的城市化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市场化自我调节,更让外面的投资力量望而却步,其中关键因素是城市化率的低下将使各项资源很难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从而分散区域发展的凝聚力,导致投资的回报价值不高,这种不利因素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难以吸引外部优质资金的进入,使区域经济的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进而间接影响到产业培育和产业提升等方面的新格局发展趋势。因此,从打造区域凝聚力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青海不能长期只有一个地级市,而是需要多元化的城市发展格局,这将是青海今后在发展区域经济优势、提升青海产业能量的一大重要战略选择。

  但是,由于青海幅员辽阔,各地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在现有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各个区域同步发展的模式,因此,必须要有阶段性、重点性地进行分步开发,以此基本发展理念出发,再从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目前现状来看,除了西宁市,青海最有可能成为第二大城市的地区非海东莫属,而且海东自身的各项条件已经使海东的大力发展有了这样一个可能。因此,将海东打造成为青海第二大城市,与西宁共同构筑起青海东部经济圈,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区域成长的力量,把握自身和与外界对接时的主动权和制高点,是青海在未来进一步优化内部区域结构、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现自身升级换代的一个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海东之所以要打造成为青海的第二大城市,就是在内外部都要以一个全新的理念对不合理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对青海的区域和谐发展作出更富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总之,海东之于青海的地位和意义,正如大连之于辽宁、青岛之于山东、苏州之于江苏、厦门之于福建、深圳之于广东等丰富生动的案例,海东的真正价值也正在于从中找寻出规律性和可行性,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大平台。因此,构建一个功能齐全、富饶强盛、富于竞争力的新海东不仅是海东自身发展的紧迫需求,更是青海战略发展的必然之举。

  外部挑战、内部机遇——为什么是海东?

  从多年的发展格局和现实来看,海东在青海的地位有点尴尬:它作为除了西宁以外经济集中度和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却一直缺乏强有力的发展定位,农业?工业?旅游业?还是其他多元化的产业齐头并进?对于海东来说,这些理想的可能性似乎都具备了,但深入挖掘并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海东并没有真正的亮点经济,也不具备强势的区域特色,而且在各个行业划分中都没能培育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造成这些危机可能涉及各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原因在于海东在面对外界时缺乏一个鲜明的定位,让外界对海东的认识大多仅限于一个“大乡村体”甚至是缺乏头绪的“分散体”而已,这严重阻碍了海东在面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步伐;相对于海东内部而言则缺乏整合各项优势资源的核心力量,使海东六县相互之间没能建立起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这是海东地区目前存在的一大弊病。

  即使这些也难以概括海东目前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今后发展的总谱。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从包括社会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等各种要素来看,海东的大整合时代已经到来,这将成为下一阶段海东地区发展的最大命题。

  从外部影响来看,海东的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首先,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轨迹来看,一个地区的城市化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大量的投资、产生新的产业机会、市场经济的潜力迅速被开发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成为推动地区高速发展的一大重要途径,这已经是被全球各地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的一个成熟发展模式,海东目前正需要这种力量的大力推动。

 海东市:“青海梦”的一大跨跃
  其次,中国的城市化浪潮已经席卷大江南北,各个城市在聚集能量的同时,都渴望争先夺得区域的话语权。在过去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第一轮的竞合中,涌现出了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三个超级区域的领头羊以及在这些区域经济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的超级大城市。从中国城市化演变过程来看,毫无疑问的是,今天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城市化依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而且其情形将愈演愈烈,只是与以往的发展模式所不同的是各大区域和城市更加注重“质、量并举”的和谐发展模式,再加上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即将开启的大机遇之下,沉默多年的海东要有一番作为,就必然要主动去改善内部结构、迎接新时期的各项挑战。城市化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

  再次,到目前为止,青海省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只有一个地级市的省份,与其辽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资源相比显得极不陪衬,青海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而从产业集群效应的角度和挖掘自身各项优势的现实出发,放眼全省,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海东地区是能够成为青海省第二大城市的第一选择,这为海东的城市化提供了一个大好的机遇,如果把握得好,同时也是海东实现升级换代的一个历史性机遇。

  最后,青海的发展,不能仅靠有限的一省之力来实现,而是要联合更多可能的力量。就目前最优的区域形态而言,海东的崛起,将可直接对接正在逐步成型的兰西经济圈,成为融合兰西经济圈内各个经济体相互交融和成长的一个纽带。如果海东把握住这个机遇,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将可能成为带动青海东部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发动器。

  从内部因素来看,海东的城市化已经是一个紧迫的话题:

  首先,从整个青海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尽管总体水平还相对较低,但各项指标正在趋于改善,城市化和城镇化越来越成为发展大趋势,现实中的海东在很多方面的指标仅次于省会西宁市,其自身的能量已经有了大的积累,这为“海东立市”创造了青海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硬性条件。

  其次,从农业现实、工业进程、人才引进、人口数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来看,海东已经出现了一个阶段性发展的“瓶颈”,而海东目前作为一个地区的“身份”已远远不能适应其长远的发展需求,如果不及时进行“战略升级”,则必然丧失发展先机,处处受制于人。

  再次,海东六县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资源,但在各自为政的现状下,这些资源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而且各县在自身的范围内进行局部改造建设,这使海东的整体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同时对构建和提升海东整体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并无多大改善作用。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海东的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去改善构成海东板块六大县域社会经济的关系,形成统一的竞争力,这是海东实现城市化的紧迫任务。

  最后,从各项指标和发展现状来看,海东是青海的一块风水宝地,在青海东部区域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目前的海东缺乏鲜明的形象,而且也没有将自身的各项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在打造“宜居海东”、“创业海东”、“旅游海东”、“生态海东”等方面并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这与自身的自然条件形成反差。而是否要打造一个“宜居海东”及其相关的定位局势,则直接关系到海东今后是否能够保持生态发展、吸引人才、文化繁荣等各项工作的进程,进而影响到能否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除此之外,海东在其他产业方面的选择也将决定它的前途和命运,这些都是必须要正视和解决的发展命题。

  因此,基于海东面临的内外部机遇和挑战,海东的“立市”已经成了一项非常迫切的战略,不管是从海东的近期利益来看,还是整个青海的长期战略出发,海东的城市化将是决定青海能否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功打造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强劲发展动力区域品牌的重要保证。而从海东地区内部而言,海东六县发展的更新换代和从根本上增强整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必然要通过“立市”这一战略之下所包含的各项丰富内容的推进才能逐步实现。

  否则,抛开了“统一的大海东”这一根本性的前提,海东的大发展将可能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创新战略、科学执行——海东如何城市化?

  海东的城市化,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也将有可能影响到海东城市化步伐是否沉稳的重要方面。因此,海东的城市化是大青海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需要协调好各方的力量来实现整个区域的长足发展。

  海东的城市化发展是一条必然之路,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功推动这一战略呢?这是海东今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新局面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在此之前,理清基本思路则必然会对海东发展的大局和未来走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海东整体定位和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科学把握的基础上,首要问题是需要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后再集结全省的智慧和力量,力争在国家相关部委顺利立项,为海东建设成为青海第二大城市奠定利好的政策基础。这是海东城市化过程中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基础内容。

  其次,在政策保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海东的各项资源优势,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整合原有资源的特色,再通过一批具有示范性意义的项目运营,整体打包,进行全方位的战略部署,必然对海东的整体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再次,如何培育符合海东自身特色的新型产业,为海东新一轮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海东六县整合过程中和整合之后的一大难题。这也是关系到海东未来在整个兰西经济圈中能否取得先机、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优势的关键所在。

  最后,城市战略规划应当被提升至应有的高度,通过一系列科学理念指导下的符合海东自身的前瞻性规划,加强海东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这样一来,才能有效凝聚促进海东发展的各项活力,并能够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期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海东复杂而又特殊的地理构造,其城市化若是按照目前常规的理念去规划和推进则必然会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因此,若要使海东的城市化成为一个极富发展意义的创举,成为青海自然条件之下城市化的一个样板,则必须要从青海和海东的实际情况出发,成功对接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探索出一条高效发展、抓住当前产业转型和升级新机遇的新发展模式。否则,海东的盲目城市化则有可能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当然,谋“市”的前提是要从战略上充分认识到海东的潜力,也就是必须要回答清楚“海东是谁”、“海东为什么要立市”、“海东要走向何方”等一系列看似简单实则纷繁复杂的问题,并以一套切实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来顺利推动这个战略构想的落实。不管是对于海东自身而言,还是面对更高级别的决策部门,这都是海东谋求大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海东通过何种方式去推动其整体协调发展,但“海东谋市”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战略课题,不容再无期限地等待下去,否则,海东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失去的不仅仅是缺失的经济板块。

  平衡格局、协调发展——大青海的选择

  大美青海的发展,远远不能以西宁和海东的高度城市化作为全部,但这是带动全省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缺少了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的青海东部的大发展,青海中西部以及其他各地区的长远发展则会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总体来说,海东的城市化就是为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青海社会经济的优化改造和组合,加强青海东部区域的经济水平,以此作为带动青海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基础,再来带动整个青海各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个过程将是一个颇具发展前景的选择。

  具体来讲,由于青海缺乏强有力的区域品牌经济,造成了青海经济发展“活力不够、总量偏少、影响力不大”等特色现象。因此,打造一个内部的经济发展强势区域是青海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战略选择,而海东是最有潜力承担这样的角色,而且只有与西宁等地一起打造这样的经济圈,才能提升青海的经济效应,而不是走其他一些省份和地区探索的诸如发展村镇经济、县域经济等之类的试验和路子,因为这样只会分散青海各地区域经济的聚合力量,对于有着庞大体量的青海来说,将可能造成经济边缘化和分散化的结果。因此,海东的崛起是青海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然之路,而海东的崛起并不仅仅是海东自身的问题,而是需要从更高战略上形成共识、由此及彼、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和高效的青海东部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以此成为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部分,以点带面,再从其他各个环节带动青海南部、西部、北部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否则,大青海的发展容易陷入“缺乏重点而失去主动性”的不利局面。

  因此,海东的城市化,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城市扩张,更重要的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培育合理的产业结构,为构建一个强大的海东而进行的城市结构改造,同时也为整个青海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一个“更快、更高、更好、更和谐”科学发展的新榜样。

  我们希望,未来的海东是一个城乡结构一体化进程协调有序、二元结构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秩序稳定安宁、特色产业欣欣向荣、经济建设富于活力、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城乡居民素质高尚、核心竞争力极为强大的现代化和谐新城。为此,今天的海东,就必须选择一种最适合自身的方式而又能顾全大局的发展模式去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不懈探索!

  以上各项建议也就只是“海东城市化”这一命题而作的简要分析和得出的初步思路,目前只是一个概念性的方向,至于具体进程则要看战略制定和在此基础上实际推行的效果,而海东城市化过程中和之后的其他产业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如何同步协调发展,以及其总体定位即海东应当在全球化时代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青海生态立省的战略指引下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优势效应、在与西宁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树立什么样的姿态等命题则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模式。希望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使海东的未来、青海的未来能够朝着更加欣欣向荣而又不失自我特色的方向发展:今天的海东,成为青海新经济模式的探索者,未来的青海,则成为海东新经济模式指引下全面发展的综合受益者。真切希望海东的战略部署能够站在全省和谐发展的高度和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背景,切实推进大海东的战略走向,使其成为青海区域发展的一个样本。

  以此为引子,希望借此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一些思路能够对青海未来的区域兴起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期待海东和青海的发展能有更多的战略创举!

  真诚祝愿海东和青海的明天更美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371.html

更多阅读

奥本海默家族:钻石王朝的垄断神话

“垄断是暴利惟一的源泉”——这是犹太商人几千年经商经验总结出来的一条商业法则,南非的奥本海默犹太家族,正是这条法则的忠诚执行者。正因如此,这一家族曾一度垄断世界钻石市场90%的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金钻家族。靠垄断发家正如许多

杨东文:创维的跨越

     “500 亿,我是非常有信心的。”2013 年7 月25 日,杨东文在深圳创维大厦对《执行官》表示。他解释,上一个财政年度创维实现了378 亿港币的销售额,现在离实现500 亿人民币目标还有3 年时间,每年只要超过10% 的增长就可以达到,因此

解密地产首富许家印:“中国梦”的另一范本

“中国梦”的另一范本 当代中国,有关富豪梦想的故事绝非唯一,只是,当你细细体味他们的历程,或许能感受到超越个体的弦外之意。 对于财富的梦想,每个改革的时代都具有两面性,它击倒了一些人,成就了一些人。这一点,在中国急遽变迁的30多年里,

李东生:TCL国际化的荆棘与梦想

 对于TCL的掌舵者李东生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的寒潮没有两年前寒冷。2006年的TCL正处于走上国际化之路后最为艰难的时刻:海外并购埋下的危机集中爆发;国内的手机业务日渐衰落;高层人事频变之后有人甚至猜想下一个辞职的会不会是李东

李东生:最大的差距依然是人的能力

《21世纪》:2009年是TCL集团(000100)国际化的第十个年头,作为TCL国际化的掌舵人,你如何评价TCL国际化目前所处的阶段?   李东生:应该说目前TCL集团的国际化还处在攻坚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包括欧洲、北美和新兴市场在内的主要区域市场,而

声明:《海东市:“青海梦”的一大跨跃》为网友溫度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