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传媒风云,改变电视格局。”在2003年10月3日成立的东方卫视,口出豪言。
而就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东方卫视由原来的上海卫视脱胎变身而来,成为一个全新的都市节目的先锋,气势凌人,令人震惊。
在随后的8个月的时间里,东方卫视不断地改写着历史,用新的理念和运作手法,将实践与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条卫视改革的新模式,成为中国卫视改革的典范。
在整个充满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洋溢着梦想与希望的过程中,它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第一个用实践来检验理念,第一个把把事业单位转变为面向市场的企业,第一个运用公司化的用人机制,第一个将制播进行分离,第一个将节目当作产品,进行品牌化运作……
尽管之前的5年里,作为上海卫视有着蛰伏的苦闷与无奈,但是,5年过后的东方卫视却是无比幸运的。这幸运来自于,它在整个中国电视产业化革命中,率先地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迅速地跑到前面,占据了体制改革的主动地位与全面实施产业化的市场制高点,充当起中国卫视改革的旗手。
对于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电视改革的进程,东方卫视大胆而果断的有益探索,将成为一项具有重要参考与借鉴意义的蓝本。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每一步独创性的步伐,都吸引着专家、学者与广大观众的强烈兴趣。由此,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中国电视即将形成的产业化格局,以及愈演愈精彩的灿烂蓝图。
星光照耀下的鲜橙,会是新鲜的,活力的,充满时机与希望的吗?
这让我们的期待,沾染上金秋的气息。
鲜橙的发现
“我觉得上海卫视在睡觉,我曾特别突出地批评上海卫视和上海这个城市太不相称,甚至只是个农村部门。”对以前的上海卫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印象深刻。早在2003年里,张教授就注意到了上海卫视,但是,那时的上海卫视无论是在节目的内容上,还是在市场导向与运营上,都乏善可陈,几无可圈可点的亮点与妙笔。张教授带着自己的学生专门“录了上海卫视一个月的节目”,“做了一个月的节目分析”,最后写了一篇批评性的文章。让张教授感到遗憾的是,文章发表后没有什么反响,唯一的一个意外是,那篇文章居然还得了一个奖。
“正式写文章批评某一个频道,这是唯一一次。批评栏目经常写,但是批评一个频道,而且集中火力去批评真是唯一一次的。我觉得上海卫视办的十分不象话。” 痛之深,盖因爱之切。提起往事,历历在目。无疑,这次的迅雷般的转变,让几乎失去信心的张教授看到了希望的火焰。
2003年10月3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以鲜红的橙子与白色的五角星组合而成的新台标,标志一个崭新电视媒体的诞生。同时,这一天,也成为了这个卫视频道的两种不同状态的分割线:之前,是5年漫长的暗淡时光,之后,是风起水生、意气风发的激情表演……
事实上,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的上海,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时尚与前卫的潮流并涌的大都市,尤其是其处于一个经济三角洲的腹地,可谓有着独一无二的地域优势。然而,在整个传媒方面,上海却是以保守与封闭著称的,远远不能跟同为发达城市的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观念上的保守与封闭,再加上运作上的乏力无术,这就决定了与上海卫视的出现相伴随的,必然是无所作为。
在当时的体制背景下,上海卫视只是一个宣传工具而已,而内容则是将其他台的节目拿过来串编一下,然后上星。可以想见的是,由于是借助其他台的优秀节目,使上海卫视的节目制作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一个最大的弊病出现了,这就是因为定位的模糊不清,使其失去了鲜明的个性与强劲的攻击力,这导致它在观众中备受冷漠,而在日益激烈的电视大战中,这使上海卫视处境不利,形势严峻。
最直接的后果是,跟其他一些内陆省份卫视如湖南卫视、海南卫视、安徽卫视等相比,几乎没有自己的特色,而在全国市场收视份额中,上海卫视仅切下1.5%的一小块,排在第13位;2002年,在上海市本市平均收视率前十名的电视频道中,上海卫视更是榜上无名;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上海卫视每年的广告收入也是在5000万~6000万之间徘徊,毫无起色……
“我统计了一下广告,在一个小时里面,有20分钟的广告。但是这个广告十分的无效,因为播的是同一条广告。所以上海频道给人的印象是负面的印象。”张同道教授一直密切地关注上海卫视,然而,上海卫视却并成为他的课题研究的实证材料。
“我们也很关注上海卫视。它刚刚在北京落地的时候,我是第一个被告知上海卫视要在北京落地的。但看了以后,说实话,我们很失望。” 孙建君这样评价原来的上海卫视。他是民营影视制作公司——派格太和的董事长,因为他们制作的节目比较受观众欢迎,目前跟东方卫视保持着非常密切而和谐的合作。
不仅有来自专家学者的严厉批评,还有曾经和现在的合作伙伴的不满意,连内部的员工也颇多议论,当然,更多的还是观众普遍的冷淡。可以说,好象还没有哪个台会在诞生之后,招致几乎是方方面面完全一致的否定。来自上海卫视内部员工的话似乎更有代表性:“上海卫视的存在,完全是概念意义上的。在中国广阔的电视传媒市场上,东方卫视只是一个本分的观众,而不是演员。”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5个年头,像一个漫长的冬眠。在此期间,上海卫视继续着表面上的喧哗与热闹,甚至是“制作很精美”的串编。也许,这个时期,上海卫视并没有意识着它将担负什么样的使命,甚至不知道究竟该做什么,以便符合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品位。也许,只是隐约地意识到,应该有些改变,但这一闪而过的念头终究在坚硬如铁的现实面前,碎成一地刺眼的玻璃。
不管有怎样的想法,注定是只能停留在想象的层面的,而不会有更实际的进展。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够克服或者解决的问题,不是物质上的可见可摸的东西,而是一种无形的阻碍。这就是人人身同感受、而往往显得不知所措的体制问题。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上海卫视存在了5年,有它必然的合理性,尽管它有明显的局限性。”对此,东方卫视副总、运营总监万荣如是说。紧接着,他肯定地说,“不完全否定,并不意味着不发展。”
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了20多年,并在某些领域如机构、国企、金融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在电视传媒方面的改革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基本上还只是一些理论上的设想,处于探讨的阶段,实际动作并不多见。这一个方面跟体制改革的速度有关,而更重要的是,电视属于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东西,是政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宣传工具与阵地,因此,也格外敏感。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没有现成的套路,所以,整个改革面临的风险复杂,成本比较高。“尽管它的事业单位身份限制着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也许,一位亲历全过程的员工,更能体会其中的酸楚与无奈。
“我们看着很痛心。中国电视产业作不大,这是个瓶颈的问题。”张同道教授直言不讳。
从1998年10月1日到2003年10月3日,长达5个年头的跨度,能够用怎样的话来概括呢?尽管时间不短,但是,似乎也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就一句话,“在体制的框架里,默守着时光的流逝。”一位员工的感性表达,来自一直没有改观的现实。
不突破体制的藩篱,终究会无所作为。而这样的突破,首先是观念上的,然后才是体制上。究竟是把自己看作吃行政饭的事业单位,还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主体?也就是说,电视台应该具备什么功能,扮演什么角色,它的目的是什么。以前的上海卫视只是一个企业单位,担负的是单纯的宣传工具的作用,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脱离市场的,甚至是与市场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那么,度过了5年的平淡日子之后,上海卫视将走向何处?
深受体制钳制的5年之痛,东方卫视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值得庆幸的是,冰封的冬天终于要过去了。2003年年初,上海市市长陈良宇提出了“全面开放、对等落地、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明确提出要打造展示新上海形象的频道。这种来自高层的强烈信号,也预示着封冻的观念将解冻,过去的将不再存在,而一个崭新的序曲将随之奏起。
“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尽管有些晚,但还是来到了。这是我们期待中的一个不变的信念,我们为这样的现实而感到由衷的喜悦。”一位陪伴着上海卫视度过5年时光的老员工兴奋地向记者表达。“最关键的是,这个迟到的信息,让我们看到它的前景,也看到了我们的希望,因为,它毕竟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这个方向就是体制的转变,进行产业化革命。具体点就是进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优劣互补,激发内部潜力,提高整个频道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将走活卫视改革这盘棋,通过整体理念与机制的转变,迅速地改变被动的现实处境,进而成为握有主动权、并抢先占领战略高地的领航者。
“我觉得最终的方法是项目公司化,合作项目化,然后公司市场化,而不是说事业化。现在很多公司是事业性,是事业管理体制,但是它的财务体系却没有改过来,经营理念也没有改过来。”万荣这样理解目前的卫视改革。这样的改革所触及到,绝非仅只改革本身,还有就是改革的方向。
万荣认为东方卫视“不光是市场化”,而是要“产业化”。“第一要把影视媒体办成一个产业;第二是在做好党的喉舌的基础上,在那些好的影视精品和那些可经营性的栏目发展上面,应该要有产业化的特征。”
但是,东方卫视已经决定要改,而且将以前所未有的大力度推进。
从此,过去的上海卫视将成为一段令人叹息的历史,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取而代之的东方卫视将结束暗淡的过去,重新开启一个新时代的界面。
破冰之旅
东方卫视终于开始行动了。
“中国都市旗帜、国际传媒标准、社会制作窗口、全国城市平台。”在改版之初,东方卫视旗帜鲜明地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当然,变化绝不仅限于此,最显著的改变来自名称与标志。
以往的“上海”两字被“东方”取代,标志是一个鲜红的橙子,上面印着一颗五角星。整个标志设计简洁,意味新鲜。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美好的联想:新鲜的橙子的味道,像星星一样亮晶晶的……
仅名字的改变,就引起了许多主流媒体的惊呼:“上海卫视变东方卫视,图谋全国性卫视地位。”类似的说法屡见于各类媒体。与其说是发现了一个新的新闻点,还不如说是看到了一个落后者的坚决转身,更惊诧于其转身的力度、气势与方向。
这显然出乎大多数人的意外。这种意外出于两个方面:一是保守而封闭的上海卫视有如此大的勇气吗?尤其是要做脱逃换骨的转型。二是作为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落后者,它能否承担起中国电视传媒改革先锋的历史使命?毕竟,中国电视传媒存在着改革步伐滞后、现实实践空白等问题,如此大力度的改革,可能会导致做不了前驱倒做了先烈。
在一片赞誉的背后,也有暗箭似的非议。积重难返的传统观念与固有体制,已经成为阻止改革的最大障碍。“这个瓶颈必须突破,而且必须彻底地改变原先的观念与体制,否则,改革的结果是声音大效果小,甚至在昙花一现后匆匆收场。”一位专家在谈到东方卫视的改革时说。他同样支持东方卫视的改革,只是,他更担心的是,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可能会陷入表面形式的泥潭里,最后无功而返。
由此可见,这时的东方卫视面临的困难之大、任务之艰巨。首先是体制问题。体制的转变说起来容易,而真正做起来就麻烦了,因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变化,上到整个运营机制,下到每个员工的角色定位。而这些以前都是空白一片,在具体操作中,该如何有步骤地实施,并保持高效运转,而最终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能否实现目标等等,这些都是未知的挑战。然后就是风险问题。由于此次改革是一次探路,如果第一步出现了失误,很可能影响甚至导致后面的计划泡汤,最后使整个改革陷入僵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会给正在进行的省级卫视改革迎头泼上一盆冷水。
此时的东方卫视的改革,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自我发展,而是代表中国电视传媒进行的一次改革试验。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是其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这在局外人看来没有什么,但从当时的紧张与繁忙程度可以看出来。为了确保整个改革的顺利完成,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卫视改造方案组,这个由16人组成的机构不仅仅是一个智谋机构,同时,它还是一个领导机构,更是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将最先进的理念变成可以付诸实践的行动方案,并推动改革方案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现在,上海卫视变动的规模就像重建一个电视台,我们要从后卫变成前锋。”东方卫视副总经理、采编室主任金仲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深有体会。
由上海卫视变为东方卫视,不仅仅在原上海卫视的基础上进行改动,这已经表明了东方卫视更加广阔的视野与具有远见的眼光。在过去的2003年里,包括厦新、戴尔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更名,成为实施企业新战略的一个表征。对于东方卫视来说,相同点是长远的战略意图,“东方”这个词的大气磅礴与泛地域色彩,使东方卫视极具崛起的锐气与大台的想象与拓展空间;而不同点在于,那些企业的更名是为了进一步扩展自己的战略领地,而东方卫视则是一次新生。应该说,这一点已经充分表明了东方卫视的态度与理想。
坚决而果断地隔断过去,重新开始新的征程,这使东方卫视具有了鲜明的个性与风格。
然后,便是有条不紊的实施与雷厉风行的推进。
第一步棋就是建立全新的贴近市场的运营机制,这步棋下得铿锵有力。
具体的行动体现在2003年7月24日。这一天,按照已经定型的方案,上海东方卫视传媒有限公司以6666万元注册成立,当年9月,上海卫视也正式更名为上海东方卫视。上海东方卫视传媒有限公司下设营运中心、新闻中心、总编室和节目中心。与以往上海卫星电视台不同的是:原来由集团广告中心统一管理的广告经营职能由现在的东方卫视营运中心接管,该中心还同时负责电视剧的购买。总编室下属形象工作室,从美国、新西兰、英国攻读电视视觉专业的三个“海归”将对频道的整体形象包装进行全盘规划。更具开创性的是,总编室这个机构在新公司里被翻译为“Marketing Department”。
在全国省级卫视群里,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在电视台的角色定位上,明确将事业单位改变为企业,是由理论向实践跨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步伐。虽然国外的电视台运作机制非常先进,但是,由于特殊的国情与社会环境,这一步在中国迟迟没有迈出。东方卫视的此举打破了体制束缚的坚冰,为中国电视台的改革,提供了一条可操作的道路。
如果把体制当作一扇门,那么,推开体制这扇门后,意味着房子里其他物品的购置也相应地改变,这些物品就是更加具体的规则与制度。在这些方面,东方卫视闯过“禁区”,进行了实质性的突破。在人力资源方面,实行以公司为核心的用人机制,不再负责被裁人员的善后事宜;在财务方面,实行公司化独立核算,对该频道和所有栏目实行“全成本核算”,人员、设备、办公场所等全部打入成本;而节目管理则进行成本控制,考虑投入和产出,以有效降低制作成本,提高节目的播出利润。另外,东方卫视还享有广告经营自主权和电视剧的单独购买权,而此前,这两项大权都由集团营运中心统一掌管。
而随后的变化更是惊人地令人喜悦的。这种将传统的事业单位改为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的激烈变革,直接地促成了内部的种种潜移默化的变化。最突出的体现是电视台这个传统的名称从员工的名片上悄然隐去,成为记忆中的一个将日益淡化的痕迹,取而代之的则是新公司的名称,而原来的“台长”也“下海”变成了市场化的“总经理”。另外,在其内部的工作日常上,也增添了新的富于变化的内容。
变化是可以看得见的,用某媒体记者的实地采访来形容就是:“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不断有人拿着文件小跑着进进出出……”,而原来的日常工作则如一杯过气的温吞水。忙与不忙似乎正在成为新旧机制的一个显目的分界线。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替代了按部就班,成为了一种东方卫视明显区别于以前的新气象。
“整个东方卫视的人员包括管理团队尽可能精简。像现在运营中心虽然囊括了广告部、企划推广部的职能外,还有影视剧的购买与营销等,但加起来的人数不到20人,而东方卫视的总人数不到300人。我们是小队伍大工作量。”万荣向记者细数着体制改变后的新气象。
记得当年韩国的三星在深陷困境、面临倒闭的危机之时,李健熙就颠覆性地提出:“除了老婆,什么都要变。”之后,三星便在不断的变化中,扭转所处的不利形势,并持续地以一系列具有前瞻性与创造性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跃,并跻身于世界著名企业之列。此时的东方卫视显然也有这样的决心与信念。它的意义甚至更大,因为它要用实践来创造一个电视改革的新标本,引领一个产业的发展。此时的东方卫视,俨然成为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旗帜。
就在人们犹豫不决、议论纷纷的时候,在许多疑问和悬念交织的眼光里,东方卫视已经起程了。
健康崛起
“以平和、健康的崛起力量,像一艘巨型潜艇缓缓浮出水面时所显示的力量,与其所具有的强悍的攻击力。”在谈到东方卫视的异军突起时,万荣这样自豪地对记者说。
2003年的10月1日,国庆节。
就在这一天,东方卫视让自己真正地“横空出世”。“从那一天起,我们专门租了一个飞艇,上面悬挂着东方卫视的显目标志,整天盘旋在黄浦江的上空,让整个上海市的市民和前来旅游观光的人们,随时抬头都可以看见。这样的盘旋持续了半个月,轰动着整个上海,引起全国许多媒体的争相报道。”万荣对这个出格的策划感到格外满意。
而这样不同凡响的问世,自然使东方卫视处于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位置,这时,就有媒体把它拿来跟老大哥央视进行比较。为此,东方卫视的领导不得不在多种场合进行澄清:“不跟央视叫板,只做省级卫视的老大。”尽管如此,种种猜测仍然在坊间流传。
当然,这也只能说明这一点:经过改革后的东方卫视所具有的潜在攻击力与巨大震撼力。尤其是其灵活的机制,优秀的人才,再加上市场化的运营,使东方卫视的形象地位得到迅速提升。他们实现了对旧有体制的挑战。
“我们用7、8个月的时间,走完了人家7、8年所走的路。”全面改版8个月后,万荣不禁感慨。
其实,在2000年之前的几年,应该是省级卫视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00年时,收视份额达到顶峰,而后便是盛极而衰的下坡路。最主要的原因是定位相似、内容平淡、节目严重同质化,导致卫视渐失人气,广告经营受挫。这也促使一些卫视觉悟到打造自身品牌特色的重要,并开始进行品牌定位上的转变:海南卫视变为旅游卫视,专打旅游概念,浙江卫视突出文化形象,湖北卫视以公益特色立台,安徽卫视打造电视剧集天堂,贵州卫视突破省界打造“西部黄金卫视”,湖南卫视也重新定位为“资讯、娱乐为主的个性化综合频道”,甚至酝酿改成无地域色彩的频道名称……这些都意味着省级卫视的特色化趋向。
那么,东方卫视是否要走模仿之路呢?
这显然不是东方卫视的志向与目的。
在全国仅有的12个省的落地平台,已经无法满足东方卫视的扩进雄心了。显然,首先要强力突破的是地域限制,建立起更加健全的落地网络平台。卫视的扩张性与包容性特点在这个时候得以显现,而这在以前却是被东方卫视闲置甚至忽略的。
“梁总最近很忙,他正在全国各地跑落地的事情。”东方卫视的一位人士说。在开播前的几个月里,东方卫视一路跑马圈地,攻城略地,其节目相继在中国100多个省会、地级城市和澳门地区落地,其省会城市的覆盖率也大幅度提升,而其海外攻势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先后在日本、澳大利亚协议落地,然后又便直指香港和北美……这一步步突破,使东方卫视的有效覆盖率大大提高,在众多的省级卫视里脱颖而出。
“截止今年6月底,对全国大中城市的覆盖率达到93%,余下的有望在年底实现全面覆盖。”万荣很自信地告诉记者。
然而,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现实问题被摆到桌面上来,这便是如何在技术装备上保证节目制作的水平。由串编节目的形式转为每天6小时自制节目的直播,东方卫视面临的是一次完全陌生的挑战。这时,当时“连演播室都还不够”的情形,将严重制约节目制作。据介绍,东方卫视仅在改造原有演播室、引进非编系统等技术改造上就投入了约四千万元。
最大的手笔应该是建一个现代都市的“梦工厂”,设想之大器简直有点惊世骇俗。 “在上视大厦的28层和29层,是大型综合新闻演播厅,就是我们的‘梦工场’。我们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先进的理念和运作模式,就是要用硬件与软件来共同打造这样一个优势品牌。”万荣说。建成后“梦工场”可同时容纳120个人工作,最多可容纳200人同时进入,使用面积达到760多平方米。他还着重强调,要把东方卫视打造成国际一流的传媒,就必须改变松散的工作状态,要借鉴CNN、BBC等国际传媒机构的经验,让所有新闻团队在一个机房工作。
“我们将按照国际化的理念来完成这次改革,真正做到跟国际接轨。”万荣说。东方卫视的远见卓识也体现在此。因为,东方卫视显然有着更远大的目标与理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电视业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央视的强势垄断地位,地方省级卫视的群雄并起,境外电视入市的压力,催促上海的传媒业者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在东方卫视的网站简介中,东方卫视这样介绍。这表明,东方卫视将不是仅以一个地方台的姿态出现,更多的是以全面改革,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实现对强势地位的占领。
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长远的大局眼光,使东方卫视具备了一种气度,亦即他们所倡导的“大台风范”。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明白,今后的业态跟上个世纪有着天壤之别,最大的差异就是节目由区域化垄断进入全国性的市场竞争阶段,而竞争的主体将不仅限于国内同行,将趋于多元化和国际化。
这样的判断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国外电视传媒大鳄对中国这块尚未开垦的市场,早就垂涎三尺,而这样的迹象越来越明显。6月26日,CBN将在澳门正式开播,而该频道已经向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提交了落地申请,争取能在9月份落地内地。该媒体以“节目制作+商务运作”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最终的赢利目的。由于其具有多年的成熟的运作模式,再携先进的技术与雄厚的资本,进入内地后,必将对内地卫视产生巨大的冲击。而随着一系列入世开放承诺的兑现,电视传媒产业也将在今后一个时期里,迎来一轮轮更激烈的角逐。可想而知,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和竞争主体的多元多样,将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面对国外电视传媒巨鳄的进入,国内卫视将如何应对?在东方卫视的网站简介里,已经有了这样的形势分析和认识,这说明了东方卫视的改革立足于国内,而在标准上则瞄准国际。也就是说,东方卫视所要实现的目标,不仅是国内卫视的领先者,更是国际电视传媒的挑战者。这使得东方卫视的每一个举措都显得超前且大气。
“我们要有极目千里的视野,还要有胸怀天下的襟容。这不仅是一种象征意义,还有一种越来越明显的感觉。这种感觉既有工作的成就感,还有人才不断积聚的强大感。”东方卫视的一位负责人坚定地说。他还特别强调:“至少,我们现在的眼界与标准跟以前相比,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变化。”
效果是显著的。“我们卫视在全国卫视的排名里,在改版之前,原来我们的排名是十几位。那现在在全国整体占有率上在前三位、前四位的位置上。在江、浙、沪一带,连续几个月也稳居第一位了。当然它也存在一个地域文化的问题。在北京的上升的势头是非常强劲。”万荣告诉记者。还有一个惊人的消息就是,截止6月底,东方卫视的广告收入已经接近2个亿。跟原来的5000万比,这简直是个奇迹。
“我对上海卫视经历了一个希望、失望又到希望的这么一个轮回。说失望呢,最简单的依据是他对整个电视业的态度:整个运作模式是封闭式的、自闭式的、自恋式的。这种封闭的结果作为系统理论来讲,如果不是开放系统肯定是要走向塌陷的。” 清华大学教授陆杰进行对比后,欣喜地告诉记者,“去年上海卫视改为东方卫视后,出现了一种喜人的变化。首先是从黎瑞刚上任后表现出的一种锐气、朝气和才气。然后又采取了一些大手笔的改革,不再是以前的一些小家子气、小脚老太太走路的那种小打小敲的那种感觉,给人的都是一种大手笔、大开放、大气象。这种感觉让我又感觉到上海的电视业有了新的希望。”
从体制的根本转变、节目制作的多样化、人事制度的公司化、运营机制的市场化、资源的多元化,以及品牌战略的全面实施,使东方卫视的面貌与体质焕然一新。它所产生的内部效应也许只是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改善,而外部效应则是激活了整个中国电视业的改革。
从今年起,包括央视在内的许多电视媒体明显地加大了改革的步伐。最近,央视明令禁止主持人兼职,并大力度地制定处罚措施。与此同时,一些国有影视制作公司也开始转变观念,俯下身真正地进入市场。
暴雨欲来风满楼。这也意味着一场电视传媒的改革风暴即将到来,它必将强力地推动整个中国电视改革的进程,而这也预示着,一个电视传媒市场化竞争的序幕,而中国电视传媒的产业化春天也日益临近。
冰雪都化了,春天还会遥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