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生存之日起,就忙于赢利之道,产品是为了销售服务的,销售是为了收入服务的,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利润。小企业管理相对简单,三个人,两条枪,吆喝一声就能开干,赚的几个钱清清楚楚。但在大企业,人浮于事,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就会本位倒置,为了赚到几个钱,花掉了几倍的钱,不少国有企业就是吃了这个亏。 企业是一个独立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团体,为了获取不断持续的利润进行日常经营,为了销售能成功企业要做很多的事情,如在产品生产方面企业就要与原料采购、宣销印刷、生产序曲备、质检库存、上游产业链关联,营销方面,更离不开市场、渠道、价格、经销商、消费者关联,外部环境还要与工商、税收、报媒、同行等关联,权利与义务是相当的,作为社会形态的的一部分,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应当承担社会人的责任,这本无可厚非。 为了越来越稀薄的利润,有的企业在透支这些关联体,企业的工作方向不断在偏离,一方面是出于关联体之间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出于自身的需要。结果呢?倒头来,销售发生了严重危机。表面上看起来是风风光光,盘点一看,才发现自己已“病入膏荒”。 销售是企业的生命线,一切都不能偏离这条主线。企业要牢牢树立一切为了销售的基本理念! 在现实中,我们的很多企业的精力往往被众多的关联体牵扯,销售专注力不断被分散,长时间以来,忙于会议、学习、考察和公益宣传之中,企业有了积蓄,领导层就去投一些与主营收入不相干的行业,为了宣传自身品牌,做了大量“虚”的工作,管理人员是不断增加,营销人员是不断流失,倒三角出现了,经营者还沉浸于“纸醉金迷”之中,而对于生产质量和市场开拓是满于现状,总认为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一切都要按照基本法 一切都要为了销售](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322791739970.jpeg)
生活过得安逸了,思想就会迟钝;企业太顺了,就会失去方向。或是前进的方向越来越模糊,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干脆失去了方向。或是等待破产,或是等待兼并。 企业的责任就是持续赢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销售服务的,不管要做什么,首先我们都要问一下自己,这样做,对企业的销售有利吗?开会能否解决市场问题?学习能不能统一员工思想,全员参与?通过考察能不能为企业找到一种更好的营销模式?公益宣传能不能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产品上量? 只有不间断的销售,利润才能保持,销售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偏离它,企业就会失去动力,不断的被其它企业超越。 一切为了销售,我们懂得,才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