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阳青说,新闻宣传就是“在立足于事实的基础上,巧妙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其实,国美的造势宣传,不仅是用于一城一地的攻掠,而且还用于国美战略和国美模式的“普及性教育”,竞争搏杀过程中的强势攻击和出奇制胜。在黄光裕心中,他一直执着地认为:“只要媒体能报道国美就行,只要人们知道国美就行”。 国美在重庆还没开业,重庆各大报纸媒体就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硝烟的味道”,对国美做了详细的报导,其内容包括“国美是谁?”、“国美做过什么?”、“国美模式新在何处?”等,“一石激起千层浪”,何况是难以计数的“集束炸弹”!这些报道在重庆市民心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胃口被高高吊了起来。 国美进军沈阳的第一块阵地就是媒体。如果说沈阳方面和国美对阵,最后输掉战局需要怪谁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怪罪当时的沈阳媒体!正因为媒体的配合,国美电器才进入了沈阳消费者的视线,并最终被吸引了过去。在辽沈地区的各大媒体上,一幅标满价格数字的大篇幅广告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国美电器惠工商城将于本月11日隆重开业!广告中大篇幅的是众多商品的价格列表:原价14800元的LG43寸彩电降为9999元,为各大商品降幅之最;乐华29寸纯平彩电由2650元降到2199元,原价3760元的海信空调也降为2999元。 国美的新闻造势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策略: 一是时间,每到一地,国美的宣传攻势即开始启动,店还没开,国美的消息就已经是铺天盖地了,时间一般是持续一个月左右。 二是方式,有关国美的宣传报道极为吸引眼球,其基本特点有四个:标题大,配照片,频次多,文字少。 三是由头,除“国美要来了!”、“国美是谁?”“国美为何要低价?”等惯用由头外,国美还经常巧造由头或巧用由头。比如,在成都开业前夕,国美用十几个货车将货从北京运到成都,第二天,成都各大媒体就出现了“神秘的货车”的悬念性报道,还配有大幅照片。 国美把宣传分类为正面、中性、负面三种形式。对于正面和中性宣传,国美一般都会有一套加以使用、利用的战术手段。而对于负面宣传,他们往往会立即做出反应。
![国美兵法:第一种武器——轰炸机:新闻造势“宣名慑敌”](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315234368898.jpeg)
正面效应的使用,实际上是需要国美主动策划与实施的。国美反击“彩电峰会”“彩电价格跳水”的轰动宣传,实际上就是国美第一个主动刻意运作的项目,后来的“返券大战”可说是国美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 至于负面效应的宣传,其秘诀就是,反应要快!何阳青说,根据定岗分工规定,全国各地关于国美的任何宣传异动情况,都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总部,“反应速度一定要快,否则,舆论导向就形成了。 2005年1月,上海一家新创办的报纸,突然爆出了“国美和三星互相封杀”的“新闻猛料”,这对在国美有着10亿多元的三星和国美都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国美反应之快,可说是“迅雷不及掩耳”,第二天,全国各类媒体便登载了澄清报道!不仅如此,国美仅用了三天的时间,便同三星组织了一个大型的全国性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用事实击垮了负面新闻,将负面新闻变成了正面的新闻攻势。这种危机公关的手法可称得上高明至极了。 国美进天津之前,并没料到会遭遇如此猛烈的围攻,但国美与天津十大商场的残酷“绞杀”,经媒体一报道,国美竟一战成名,有专家说,其舆论宣传力度,大约相当于400万元的广告效应。 如果说,国美开业是正式攻城,那么国美的新闻造势实际上就是攻城前的“猛烈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