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的毁灭 电影 大跌背后的路线之争与国家意志



新生代·理财     总第90期     2008年4月21日

    自07年10月市开跌以后,延续至今的熊市之旅渐渐拉开了帷幕,在此期间,关于股市争论的口水战此起彼伏,经济学家、股评家、分析师们轮番登场,或争相向管理层“献计献策”,发挥“智囊团”作用;或利用媒体对股民“晓理动情”,展现“大家风范”;或积极开博“激扬文字”,怒斥“黑嘴”,“树新风,立正气”。其间沸沸扬扬,观点虽有不同,但态度之“诚挚”、劝导之“真切”、思考之“独立”、立场之“坚定”是相同的。

    与一些人声必“呵护股市”,言必“保护股民”,“大声疾呼”政府出面“救市”相比,也有为数不少者持有反对意见,他们批评“救市”实为“救世主”召魂,一则无益,二则无用。他们主张投资者或应“自作自受”,或应“勇敢承担”,至少也会给“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的非理性投资者一个学习借鉴的反面教训……

    那么在股市大跌背后的路线之争与国家意志究竟是怎样的呢?

 

    关于“救不救市”的两条路线之争

    截止于4月12日,记者在Google上以“救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即搜出340万条相关的信息,可见关于“救市”的热化程度。围绕这个问题,记者发现,刘纪鹏、贺强、水皮、许小平、胡舒立、谢国忠、易宪容、霍德明等众多经济学者、评论家均卷入其中,经记者疏理归纳,争论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应不应该救。

    “反对救市”者认为,“救市”是“饮鸠止渴”,破坏了市场机制与运行规则,股市跌涨市场亦然,涨超了自然会“价值回归”,跌过了头,也自会再度“理性上扬”,市场本身有其“自救”能力,政府“救市”多此一举。他们批评“救市论者”夸大了股市下跌的风险,“看贬了”市场抗跌的承受力,“唐吉柯德”似地好心办坏事,甚至认为某些“救市论者”居心叵测,有其利益考虑,“让别人学好,却自个儿使坏”,企图诱骗股民入市增持助其“解套”或趁机浑水摸鱼,获利套现。

    “救市论者”认为,反对者过于迷信或夸大市场作用,照抄照搬西方理论,忽视中国至今未脱离政策市的国情,是“脑子被驴踢”,“害人不利己”,他们主张,既然去年“5.30”能调高印花税,打压膨胀的股指,来一次“突然干预”,那么这次在股指大跌民众“赔得直不起腰”之际,更应该“富有爱心和责任感”,补偿性地“再来一次”,至少要调回“5.30”之前的水平上。

    二是政府能不能救得了。

    “反对救市”者认为,调整印花税是“杯水车薪”,去年“5.30”调高花税也没能阻止住股指的上扬,如若再次调低,只会“错上加错”,奉劝管理层“量力而行”,莫要“装彪逞能”。同时他们认为,西方注资、调息并非主观救市,只是例行地缓解系统的流动性风险。而且,调低印花税只会助长投机,使广大散户的损失更加雪上加霜,更会使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之际,国际热钱蜂拥而来投机套利,加大股市动荡的风险。

    “救市论”者认为,综观国际上的历次金融危机,都是依靠政府的政策介入而得以消除,单纯依靠市场自身完全不能自救。假如政府不在这个阶段介入,很有可能将错过最低救市成本的最佳时机,而且还会在股市塌陷后引发更为危险的危机。即使调整印花税不能改变下跌的趋势,那也会给疲软绝望的民众“打一筒”强心剂,重拾信心。

    仔细辨别,不难发现,在“救市”与“不救市”两派内部又有温和与激进之分:激进者认为“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支持或者反对“救市”;“救市”温和者认为“市”不是“救不救的问题”,而是“建”或“规范”的问题;反对“救市”温和者认为,当前问题的关键不是“救市”,而是首先要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大股东减持、信息披露等制度建设,一个公开、透明、统一、规范、系统的制度远比出台一个“救市”政策更为迫切和重要;而“思维看起来更严密”者认为“救市”仅仅靠调整印花税单项措施还不够,还应出台一系列组合配套的政策和政策才能起到显著效果……

    在下跌延续到半年后,关于“救市”与“不救市”的争论随着股市逐步跌近3000点而更加白热化,在某些“界限分明”者眼里,与二十多年前的“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类似,这显然是一场颇具政治意味的路线之争,而蔓延到普通股民那端,已经恶战成人身攻击的谩骂。

 

    大跌背后的国家意志

    日前,就股市问题,记者向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等机构致电或去函邀访,均未得到回应。记者试图直接采访监管层的一些领导,但在手机中均以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回绝。

    随后记者又给卷入争论之中的《华夏时报》总编辑吕平波(笔名“水皮”)、《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发去手机信息联系采访,截止发稿前尚未得到及时回应。而接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赵晓的手机后,上述三人也均以不方便为由婉绝了相关话题的采访。

    记者注意到,4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

    而早在3月30日,正在老挝进行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表述,“虽然受到外围经济的影响,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政府会努力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地发展。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最终是有利的。政府的责任就是:第一,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要通过法制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这样既能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保护股民的利益。”

    加之综合近期越刮越烈的“股指期货、港股直通车”等风声,市场上对于政策的解读越来越与“是否为救市讯息”绑定在一起,恰恰这种定向思维反映出了投资者内心的焦虑和不自信。

    对此,《华夏时报》副总编辑迟宇宙告诉记者,从十七大财政报告中可以看出,财政部在预算里放进了印花税的预算,其实即使不调整印花税,政府也是希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从宏观经济基本面、上市公司业绩等诸方面看,即使政府不救市,股市也会看好。

    迟宇宙表示,从近期新基金获批、规范国有股减持以及“证监会4月10日下发的要求所有券商和营业部必须保证近期市场各项工作稳定的红头文件”看,政府已经悄然开始了“救市”的行为。与其说广大股民和投资者需要一个利好的措施出台,还不如说他们更需要高层的一个明确的“表态”。

    针对有人担心国际热钱的涌入,迟宇宙并不赞同,他认为相对于降低印花税给国际热钱带来的中国股市投机,他认为,国际热钱可能更看重中美汇率和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差,更看重在香港股市的更大获利,而中国政府的担心更大的是是否带来通货膨胀。

    对于国家“救市”表态“千呼万唤不出来”的原因,迟宇宙认为,相比于“救市”,政府更看重于来自“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目前限于监管层领导的分管职责尚未明确、精力所限等因素,有关表态会比较谨慎,而且政府也在考虑调整印花税的实际效果,与其做事倍功半的“雪中送炭”,还不如等股市构筑底部之后再适时“锦上添花”,在等待一个时机。

   《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时寒冰向记者表示,在通货膨胀的指标还没有明显改善之前,国家是不会“救市”,至少现在不会调整印花税。与整体国民相比,股民虽然不少,但所占比重毕竟有限,政府可能更担心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整个社会的风险。两会期间,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宁肯让股市下跌,股民群体的资金被套,也不能让资金流通到商品领域。

    时寒冰认为,中国股市还不完善,同时监管阶层也需要一个的成熟过程,如今次贷危机还在蔓延,股市的上涨又无疑会加大政府对推动通货膨胀的担心,所以货币紧缩、批准上市公司再融资等也在情理之中。

    时寒冰预计,“创业板、股指期货”在奥运会之前不可能推出。到今年中期以后CPI会逐步放缓,本着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奥运会之前的7月中下旬会有可能出台利好措施。

    每一位股民都应该思考的话

    关于股市大跌的原因,业界共识大同小异,如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再融资、非流通股大股东减持、物价上涨、海外股市下跌等等。但关于股市大跌后的民间态度,却并不一致。

    迟宇宙向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胡舒立并非是对资本市场本身的功能有偏见,而是至今仍然没有放弃对资本市场整体的偏见;对于谢国忠,作为摩根士丹利亚太总部董事总经理、股市的“利益攸关方”,他代表了私募及海外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以他的身份不停地撺掇吆喝“政府不应救市”,是不道德的,在海外,至少也会受到谴责。

    与迟宇宙评价的委婉,其他持有异议者的言论已经“开荤”,如工商时报副总编刘杉的“只准我放屁不准你喘气”,侯宁的“谢国忠若非汉奸便一定是大面瓜”,华夏时报总编“水皮”的“有的人脑袋被人驴踢了”,啼笑皆非中的“幽默文笔”已经显示了面目狰狞的脸。

   《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时寒冰向记者表示,在通货膨胀的指标还没有明显改善之前,国家是不会“救市”,至少现在不会调整印花税。与整体国民相比,股民虽然不少,但所占比重毕竟有限,政府可能更担心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整个社会的风险。两会期间,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宁肯让股市下跌,股民群体的资金被套,也不能让资金流通到商品领域。

    时寒冰认为,中国股市还不完善,同时监管阶层也需要一个的成熟过程,如今次贷危机还在蔓延,股市的上涨又无疑会加大政府对推动通货膨胀的担心,所以货币紧缩、批准上市公司再融资等也在情理之中。

    时寒冰预计,“创业板、股指期货”在奥运会之前不可能推出。到今年中期以后CPI会逐步放缓,本着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奥运会之前的7月中下旬会有可能出台利好措施。

    每一位股民都应该思考的话

    关于股市大跌的原因,业界共识大同小异,如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再融资、非流通股大股东减持、物价上涨、海外股市下跌等等。但关于股市大跌后的民间态度,却并不一致。

    迟宇宙向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胡舒立并非是对资本市场本身的功能有偏见,而是至今仍然没有放弃对资本市场整体的偏见;对于谢国忠,作为摩根士丹利亚太总部董事总经理、股市的“利益攸关方”,他代表了私募及海外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以他的身份不停地撺掇吆喝“政府不应救市”,是不道德的,在海外,至少也会受到谴责。

    与迟宇宙评价的委婉,其他持有异议者的言论已经“开荤”,如工商时报副总编刘杉的“只准我放屁不准你喘气”,侯宁的“谢国忠若非汉奸便一定是大面瓜”,华夏时报总编“水皮”的“有的人脑袋被人驴踢了”,啼笑皆非中的“幽默文笔”已经显示了面目狰狞的脸。

    实际上,参与这场争论的一些基金与投资者本身也纷纷被自己“过早看好”的言论所害——纷纷被套。截止到目前,在很多股民信心崩溃、惊慌失措地狂抛,基民争先恐后地赎回逃离之时,仍有不少基金底气稍显不足地声称目前的股市只是一只小“迷你迷你熊”,建议投资者“不要慌”,“要对我们有信心”。

    较早看空市场的并不一定是割肉最少者或最后的胜利者,固然一些“先知先觉”的庄家可以敏锐地及早抽身,或机敏的短线操作者利用股市的反弹迅速出逃,但同样的事情在投机市场上总是不停上演,在人人都在依据以前的统计规律进行预测的时候,哪怕借助于波浪理论、数论,乃至周易八卦,也无论你多么地有经验和聪明,也很难准确地预测到具体的结果和时机,概论总是宽泛的,或许等大批出逃者割肉出仓之时,大盘涨势即将来临。

    难怪杰西?利文摩尔说:“在华尔街,没有什么事是新奇的。投机就像山岳那般古老。股市上今天发生的事过去也发生过,而且将来会再次发生,我从没忘记这点。”

 意志的毁灭 电影 大跌背后的路线之争与国家意志

    尤其在一个尚且尊崇投机而非理性投资的不健康股市,在一个还要靠向投资者透露诡秘信息——“我们和监管层关系很好”来筹募资金、给基民打气的时候,任何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难免会让人想起“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成语。

    然而,即使在以往牛市的行情中,仍有大批散户赔钱的背景下,面临熊市狂跌不止的大势和贪婪而又掌握资源、“内幕”的庄家,最后“打破牙齿和血吞”的总是广大股民。

    所以,在任何一个哪怕多么居心叵测的“评股黑嘴”,在评股结束时都会像西方警匪片中的警察重复“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是你所说的一切都将作为呈堂证供”一样,不断重复着那个“怎么说怎么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话,(包括他的话)要独立思考……此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事实上,如果这句话都被每个散户用来自我警示,进而再落到实处,或许更有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3012.html

更多阅读

礼仪之争与中西文化的最初冲突 中西文化冲突

所谓礼仪之争,开始时只是天主教内部关于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关系展开的争论。根据《新天主教百科全书》给“中国礼仪之争”的定义可知,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士人祀孔,二是家人祭祖,三是中西文中关于基督教上帝的译名之争。一、耶稣会内的“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 日本评价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阮景东  万历的皇后王氏是锦衣卫千户王伟之女,万历六年皇帝大婚后,她被册封为皇后,当时皇帝十五岁,她十四岁,万历九年王皇后诞下皇长女,从此皇后再也没有生下男孩。也许都是低微出身的缘故,也许都是没有男孩的缘故,这位

永和大王&永和豆浆的沈阳之争 永和大王 永和豆浆

在外面连续觅食的刘大夫终于抵不住肠胃的罢工,应声倒下了。。。所以今儿就选择个清淡的吃吃——永和大王。永和大王与永和豆浆的“永和”之争一直在全国各地打得热火朝天,尽管在各地都有很多打着永和旗号的店面,但是最具竞争实力的还

声明:《意志的毁灭 电影 大跌背后的路线之争与国家意志》为网友树上的向日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