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里面,对于利润的来源,尚未有一个正式的定论。一般地认为,利润只不过是商品的销售价格与它的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至于利润由何而来,没有深入的解释。以上的来源,也只是对各种流行说法作为参考介绍而已。
然而,关于什么经营是怎么一回事,你要我把那些做生意的朋友曾经告诉我的意思告诉你,就不能不首先要讲清楚,利润是怎么来的,这也是他们的见解。如果,我连利润是怎么来的都说不服你的话,还有什么资格讲经营?
说利润也好,讲经营也罢,看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经营出生的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开始,这样,应该更有一点说服力。显然,我们只能从这里出发,找出利润的源头。读者不妨以自己的常识作个判断,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毕竟,据他们说,利润是从我们自己的钱包里面掏出去的,明白其中的原因,日后好把自己的钱袋捂紧一点!
从最一般的角度去看,经营指的就是经商做生意,而经营者,也就是那些经商做生意的人。虽然,经营作为现代企业运作的方式,尽管它已经成为现在社会上最流行、最主要、也是合法的赚钱手段。但是,在历史上,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它曾经是不合法的营生,至少长期都不曾受社会上流阶层的欢迎,包括统治者和知识分子们。
如果读者爱看小说的话,你就会发现,古往今来,对于经商做生意的人,从来不曾有过好的印象,通常视作反面来污蔑他们。从远的说,中国的古典小说,例如,《水浒传》;以及西欧的近代名著,例如,巴尔扎克的作品,对于商人,大都没有什么正面的描写。他们总是同你愚我诈、贪婪欺骗、剥削压迫这些劣行沾上边,不是开黑店,就是形象可恶!例如,武大郎、孙二娘、高老头、葛朗苔之流。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最开始的时候,经商产生于民间最贫穷、最低下的阶层,作为他们谋生的手段。往往也是由社会地位最卑贱的人开始干起来,也常常与鸡鸣狗盗之类的行径混在一起,同它们成一路货色。近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回忆新中国第一批从商做生意的人,他们都是些什么人,赚的是什么钱,你也能大致地明白,经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看法。
曾几何时,诸如:倒爷、走私、假冒这些特有的名词,就是专门为经商做生意的人准备的,也只有他们才能够用得上。即使到今天,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经商做生意,听起来还是不那么顺耳!
我曾经向一位邻居的儿子推荐一个很适合他做的项目,他的父母死活不赞成儿子从商。起初,我以为他们不想让儿子冒险或者过于辛劳,后来才弄明白,是因为他们看不起经营这个行当。
我觉得奇怪,问他们:“你们愿意自己的儿子到大公司里为别人打工,那些企业其实不也在经商吗?”
他的父母说:“他们经他们的商,我们凭自己的本事挣本分钱,怎么扯得上关系呢?”
可见,在人们心目中,特别是对于经营外行的人、一知半解的人,常常对经商做生意感到厌恶和不屑一顾,看这些人不起!唯利是图,成为经营者的标签!也许是矛盾先生的小说《子夜》,留给知识分子们的印象太深了!本人也曾在早年因为经商赚了一点钱而遭受过旁人的冷眼。他们说我:
“除了钱,穷得什么也没有!”这句曾经流行一时的话,相信上了年纪的人,大概还记得。
假如,你现在是一个下了岗的职工,通常,别人会这样来安慰你:
“下岗了吗?怪不幸的!不如做点小本生意吧。”
绝对不会有人这样对你说:
“下岗了吗?怪不幸的!不如当个小学老师,或者搞点大众艺术,小发明创造,甚至从政为民请命。”
显然,人们已经把经商做生意,看作是弱者的最后一根自救稻草。
事实上,从表面上看,经营也实在有点像偷窃、诈骗相类似,至少有那么一点同类的味道,从古至今,它总让人有一种不干净的感觉。即使做生意的人也这样说道:不奸不商!也难怪在人们的眼里,经商的多数是小人。
尽管经历这样的际遇,走过了一段漫长、艰难和曲折的路,经营非但没有像偷窃、诈骗那样,被社会唾弃、受到禁制,反而在近一百年来,我们的国家则是在近二十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普遍和主要的社会经济力量和生活方式,甚至,连理论家们也把它作为一门学问加以研究,自然是有它的原因和道理。
以我有限的历史常识所知,在这个世界上,愿意给予经营以及经营者正面、欣赏的眼光,恐怕是从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汽车大王福特这些人开始的。因为,从那个时候起,人们才发现,经营原来也能够为自己、社会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例如,生产出廉价的钢铁和汽车,令社会经济和生活质量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尽管,在它身上,也一直伴随着诸如剥削掠夺、贫富悬殊、破坏环境这样一些为人所不齿的恶名。
为此,我也只能从它的源头开始,向你解释我的那些朋友,他们对于经营以及利润的另外一种见解。这里的表述方式,不同于其他书上常常以著名的大企业作为论述对象,而是从最简单的地方说起。我相信,再大的企业,多半也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只是它们的主人常常不愿意公开提起这段往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