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周末效应”、深交所上市新规、美股周四暴跌等内外因素影响,A股开盘即跌破2245点、最低2199点,终盘勉强收在2200点以上。市场再一次以现实击碎了各种善意或别有用心的美好说辞!
在一些市场人士眼里,2245点因被视为股权分置改革成果的基准标志——正因股改,才超越了这2001年牛市最高点、进而创下2007年的6100点新高;甚至有人从政府部门博弈的角度,认为证监会即使出于维护“政绩”考虑,也会再这个重要关头积极出手。周三,上证指数跌至2248点,盘中激起一轮反弹,也迅速被高调解读为“神奇数字”。
如果上述理由成立,2245点告破似乎只是偶然。但这恐怕有违市场实情。事实上,自2007年10月,A股触顶后持续暴跌以来,面对现实,盲目向多的言论就没有停止过。除了前述的2248点时发生的小插曲,大家应该记得:即使在上半年,对于A股是否转入熊市甚至仍有争论,就算3月初跌破年线之后,质疑声仍很强烈;而对于3000点“政策底”的看好,舆论更是曾几乎一边倒;3000点失守之后,紧接着又是对“奥运行情”的预期,但也再次失落……
对投资来说,战略和趋势是最重要的,上述或善意或别有用心的说辞,使听信者损失惨重。而如果换一种视野来看,或许才能真正理解当前市场,采取相对正确的投资策略。这就是,从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阶段、A股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监管层的理念和决策偏好变迁、甚至境外市场等角度。简言之,A股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上市公司1年盈、2年平、3年亏”的表象后面,是A股毫无投资价值——如此,就解决不了投资盈利来源的问题,于是“编故事”“坐庄”风行。从根本上说,要维持这样的市场存在,就不可能真正“动真格”严管。这正是过去“圈钱的额度”管得很紧、市场本身只要不出事,各种乱象长期无人问津的根本原因,这也就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口号年年讲、长进甚少的缘故。从此形成的整体市场印象是“中国特色A股”,与境外市场基本绝缘;内部运作的逻辑线条是“管得松、宽货币——牛市;管得紧,紧货币—熊市”。政策的反复轮回,是造成暴涨暴跌的深层原因。查阅“A股大事记”,很直观就看明白这点。
中国加入WTO是一次强烈的冲击,也是高层改革派利用外力促进解决国内问题的成果。这也是使得A股从打开一道缝,到将一扇门打开,QFII、QDII、外国公司在A股上市等即有和将有机制,更将A股牢牢地推进了世界资本市场漩涡。在这种情势下,“通用规则”成为存在的唯一途径,股改也就顺势推行,并造就了最近一轮牛市。利用这轮牛市,券商、基金等市场主力机构得到空前发展,成为进一步改革的基础。同时从制度构建上,股改仅解决了两类股东性质迥异的历史问题,他们之间做公平博弈的机制、市场各主体的到位和能否各承其责、管理和交易机制等,也都需要再梳理。而在市场低位做这些事,引起的部门矛盾、社会矛盾都会小得多。
综上,如果只是整天盯着点位,而不能放大眼界,是很难理解当前市场的。从很大程度上,本届监管层真有些大视野,也许还真能在“不知不觉”中,带领中国资本市场脱胎换骨。届时的牛市,也才有更坚实的支撑。
对投资来说,相信到今年底或更晚些,关于“长熊”“短熊”的争论也就该清晰了。投资者已到了需要很清醒地、以中线眼光耐心播种,同时密切观察市场实情变化的时刻了。此外,多年处于边缘位置的债市值得关注,近一两年内,债市的扩容可能带来相对股市更稳定、更高的受益——上半年的固定收益类基金胜出,还只是小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