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能否借壳上市 创业板能否成为新财富标志的市场?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创业板的发审将由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部(曾用名“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办公室”)主导。相对于之前的 “适时推出创业板”,“随时推出创业板”的提法,似表明离创业板更近了。但关键什么时间点才算是适时呢?笔者认为这个点应该是在完善好中国百万级创业投资体系以后,才可以称呼为适时。其实拉动内需,并不是靠亿万级投资基础工程建设,也不是靠千万级风险投资高科技,而是要启动百万级的、大范围的、普通群众可广泛参与的投资体系。扩大内需,短期靠投资,长期靠消费。 如果把各种小量的投资行为变成长期的消费模式,是不是能扩大内需呢?加上有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有超过16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进一步扩大消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努力挖掘国内需求的兴奋点,就能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广空间。扩大内需的政策不仅要让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还要让群众有启动资金去创家业、办企业、干事业。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创业企业活动特点的创业金融之路,是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要明确开创业板的目标是什么,正向的观点就是认为便于融资创业,把创业者的创意或有价值的产品迅速的带到人民群众中。换句话说就是保增长,稳住GDP。其实,投资与内需实际上就是一条线,就是如何让产能迅速释放为产品,这其中关系到土地、资本、劳动以及知识技能。归结下来也可说是让就业稳定,就业稳定就是内需稳定,当然还有出口这部分。如果国家的财政转移搞的好,解除了群众消费的后顾之忧,那创业板的推出明显的好,因为内需激活,市场不说,群众手中的银子也敢花了,同时也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基本到位,优化的部分也升级了。这应该有个政策梯度。让人敢花钱,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而非刺激增长的手段。因此,发展金融创新的总目标应该是将创业者或说广大劳动者潜在的生产能力释放出来。如果他们没有钱启动创业计划,他们就无法将劳动能力、创意转变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新一轮解放思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实现人的解放问题。将人解放出来,为最广泛的创业者服务比什么都重要! 其次,笔者认为创业板要开,创业银行(支持创业的前端金融)更要开。但关键是事情的开展要有个优先顺序。首先启动创业银行,随后在适时推出创业板最妙。为什么先开创业银行?因为传统商业金融的代表是商业银行制度,其基础是融通资金,并从中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之差,其特点是低风险、高流动和稳定收益,其对象主要是成熟企业。但传统金融制度安排与创业企业资产结构、发展模式并不匹配。在众多创业金融模式中,美国的硅谷银行模式和以色列、澳大利亚的创业投资母基金模式和印度的小企业银行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三个模板。大家都说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开创业银行的目标就是尽快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是为了迅速集合民间资本为优质项目提供起步资本。 再次,笔者认为建设中国创业金融体系其实也是落实中央 “德政工程”之关键点。何为德政?德政就是要求职业政务官具有体察公众需求之责任心,并能够理解和疏导人民价值关联组织与执政部门的基本诉求。谁为农民创业提供“第一桶金”?尤其在贫困地区,农民创业的资金来源更少,如何让他们获得第一笔启动资金乃是重要问题。我们还不妨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的经验。实际上,金融活动的资金是来自人类所能创造价值中被贮藏的那部分价值。尤努斯最初吧27美元贷款给42个赤贫的妇女。使他们摆脱了对于包销商的依赖,获得了更高的收益。这个案例让我们能更直接的看到金融的本质。摆脱了生产设备和技术条件带来的迷雾。创业者缺失只需27美金就可以创业了。那还缺钱吗?也就是不需要投入巨资购买设备、技术、专利和雇佣高级人员,也不用写字楼。作为有劳动能力的人,但如果他们没有获得金融市场的资金,他们就无法把他们的劳动能力转变为实际的产品。中国农民产出比印度农民强很多了。否则怎么养活这么多国人?问题在于更高一级的深加工和市场能力。而不是人人去做互联网和太阳能。也就是第三产业的爆发瓶颈在哪里?不在资金。不在技术。在于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没有。简单说,就是根本看不见不要大笔钱就可以启动的项目。在编竹框和搞互联网之间。有很大的创业空间。这部分不需要太多资金。这才是主力。但跟那些动不动几千万的美元风险投资关系不大。虽然不是大笔的,但很重要。笔者从事投资经理这个职业,在工作中发现,100万以下高成长型项目较多。这笔钱不去落实,就是大问题。虽然是百万级项目,但预期收益可不是百万级的,有的几乎都可过亿。为什么难落实,就是财富意识形态问题。什么是真正的财富?从国家意义上看“财富”,应该是国力强大,重要的是拥有高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管理人员和好的管理体系。 中国股市真的已经不能简单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寻找新的平衡点了。因为那不是结症的根源。用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中国股市吗?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回归到企业的基本面吧。科学发展,就是要求摆脱这种现金为王的短视思维,创造价值可不是让你稀释长远价值换取当下的现金流,企业对当前的盈利不必忧心忡忡,应忧心的是持续盈利的能力以及价值创造的能力。企业融不到资金,一定是企业基因不完整,存在短板。当实际企业的投资价值严重偏离的客户价值时,才会造成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融不到资金,那是自然。能不断趋近客户价值,才具有实际投资价值。从这个意思上说,实际投资价值或可等于客户价值。困境中的中小企业,赶紧去寻找价值代码吧,准备的越是扎实,越是有力量,越是容易找到资金来发展自己!哪怕说这个企业只是每半年释出一点客户价值。每半年就可以跳一下,增值一次。对投资人来说。赶上一个,就撑死了,就等于买了一个GE。 经济学界都知道:国民财富的背后存在着两个经济循环,实体经济循环和虚拟经济循环,财富的性质也因此而变。把“虚”的做实,实的做虚。第一个虚的意思,首先还是对待市场的观念,市场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规定的市场,里面有市场的主体,以及方法,主体不用说也是人,但抽象的人与具体的人之间的鸿沟决定是市场是虚还实。 第二个虚的意思是实体经济发展好了,也就是就业解决好了,自然需要资本市场的配合或服务业的配合,换句话说就是走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虚拟经济,其中信用是关键,信用我们可以用市场情绪来概括,所谓的情绪就是蕴含着需求的声音,这点需求我们可以按照人口分布的比例来想,人口基数大的那些劳动力市场或有土地但粗放经营的农业人士的需求。做好这块,自然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目标。这就是创业板的虚实论。财富标志的虚实转化过程才是创业板的根。总之,先把“实”的做扎实了,在开创业板就会稳健些。 这次金融海啸又一次提醒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的更紧迫的难题则是增加“财富标志”物品的供应。问题是在“财富标志”物品实际上已经泛化了的情况下,供应什么样的“财富标志”物品才是健康的,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显然股票等金融衍生品有些泛化的迹象。至少不是太健康的。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表现的更加明显。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支持创业,作为一种新型财富标志呢?值得琢磨。投资创业企业这种行为和所产生的结构逻辑上应该属于经济健康发展的物品供应。以前总想用黄金来解决“财富标志”供应不足的问题,显然是幼稚的。因为黄金的总价值只能是世界财富的一个零头。黄金既然不是,什么才是呢?唯独是创业者。谁拥有创业企业越多,谁可能就是这个世界上财富最旺盛的财主。因为创业者才是创新型社会的主体。而华尔街那些财富标志只是财富概念。创业板能否成为新财富标志的市场? 顺着这个思路,笔者认为创业板开通与否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抓住了市场的需求,是不是抓住底层的需求。尤努斯为什么能把钱都贷给穷人和乞丐,还能赚到钱?感觉最重要的是:逻辑正确,结构严谨,关键是抓住了底层的需求。虽然连世界银行的专家也难以理解,但他确实颠覆了几百年银行业的法典,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同时能够盈利并可持续发展。这说明创业者是能创造财富的,在没有正向现金流的创业者最需要资本。请我们不要带着以前的垃圾资本圈的认识。要忘掉那些已经行不通的概念。值当以前的中国垃圾金融不存在,推翻重来,反传统的模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绝望的创业者”才是生产力得以爆发的群体。在经营和创业遭受最大打击的时候,只有那个时候的创业者,“需要的钱”最少!并且他们是最愿意突破的!是最愿意证明给你看他们的努力的!这难道不是创投最需要找到的人?这就是最底层的需求! 但现在,无论政府、好多民间投资人心中的投资,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不管是主板还是未来的创业板,都属于资本市场吧。资本市场是不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呢?换句话说,全民创业与全民持股孰重要?任何宣称能够取得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利润收益水平的理财产品,或者是损人利己的、或者是自欺欺人的“传销”。“全民持股”,根本不可能增加全民财富,而只是全面财富的重新分配,而其交易成本不容忽视。而全民创业与之不同,全民创业首先是激发人民的创业精神,用毛泽东时代的话说,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进之心。其次全民创业是呼吁具备一定能力的创业团队学会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持续捕捉人类价值需求,然后设计或生产出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全民创业和全民持股,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讲,前者的顺序应优先于后者。 拉动内需,首先要启动的是百万级的、大范围的投资体系。这个体系建设起来了,自然创业板就会形成。启动百万级别的项目,也是避免重复建设的一个好出口啊,其实,带动的民资中正有这一部分的百万级别的项目,只是数额小难以上台面吧?但数额小,总量并不小。你不能先用个“伪前置管理”的标准一放,各地企业都要以创业板标准去实践,这不就刻舟求剑了吗?事实上,关于前置管理和后置管理的问题。我们首先认为,后置必须要罚的破产,要严格,这是必须的。但中国没做到,孩子做了错事,掉几滴眼泪就可怜了。这是护犊子,这不是治理市场。孩子那么多,你不能对一个坏孩子放纵。别的孩子看不到可怕的结果,也会学坏。反正有人给支持着。其次,真正的前置是没错的,但中国的前置管理几乎成为只是收费管理和虚假的资质审核,是伪前置!资质审核的问题,首先就不是服务的态度,也就是不帮你去达到资质,而是几个尺子拿过来,也不管这尺子的标准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是否衡量的指标充沛。一量,不够的一脚踹出,这不是鼓励就业,而是制造社会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学会了整套符合过时指标和如何欺诈政府指标的手段。此外,政府要放开对百姓的信任,但事先声明和告知清楚。这叫先理后管。政府要声明什么呢?就是说:给你信任,甚至给你启动的钱。一旦你出了问题,有你的责任和主观意愿,就罚到死。 假设国家拿出2000亿(相当于四万亿中的二十分之一)出来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吸取中投公司的教训,将失败作为成功的基点新建“中国创业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中投对外开放,中创对内开放的对称模式,两者结合起来的效应会更大,风险也可对冲。中投的失败根源在于太相信自己的实力,但事实上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是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又没有把钱分散到专业的投资机构去搭理,结果就败了。中创要设计出一种好的组织结构和健全制度,化整为零分散到各个县城支持全民创业运动。为什么要支持农民创业,支持农村发展?大家想一想,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是谁支撑着中国的形势发展?是中国农村的农民!中国,从神农氏开始,就是以农立国,农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后方,这个阵地的发展成功与否,决定中国经济未来15年的总趋势!也就是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实现小康社会,就看农村改革是不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果每年能有200万家新创企业诞生,每家新公司提供10个工作,那么就能在20年内为中国创造4亿个就业机会。显然,积极发展创业型社会才是彻底解决中国农村与城市就业问题的唯一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乐观的预期,将底层需求对称到创业板上,创业板会是新财富标志的中坚象征,因为创业板可以作为商业文明质变的显现!
更多阅读
券商借壳上市案例汇总 买壳借壳上市案例
一、安信证券借壳中纺投资(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借壳上市)时间:2014年11月1、交易方案包括(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二)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上市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 14 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安信证券股份
转:新三板借壳上市全程指引
新三板借壳上市全程指引2015-06-26企业上市微信请关注王新老师微信:987425042一、企业借壳上市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流程:(一)准备阶段1、拟定收购的上市公司
IPO与借壳上市对比 ipo与借壳上市的区别
IPO与借壳上市对比IPO基本情况分析股权融资中,IPO上市是众多企业最渴望、难度也是最大的。IPO的好处非常明显,募集大量资金而不提升负债率、利用股权再融资、获得更好的企业知名度…。但由于IPO是对公众发行,因此监管机构对上市有明
借壳上市全程指引 企业上市全程指引
借壳上市的基本思路:非上市公司选择、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的上市条件,将公司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置换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整个运作途径可以概括为:买壳――借壳,即先买壳,再借壳。买壳上市的运作一、在上市公
借壳上市的审批程序与风险 借壳上市程序
借壳上市的审批程序与风险一、借壳上市通常要做的主要事情 1、壳公司的资产处置一般被借壳的公司都是资产质量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