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趋势线预测数据 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论点综评



一、背景分析

      (一)积极财政政策功成身退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周期性特点也愈来愈明显,我国经济增长由此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持续的紧缩态势。中央政府审时度势,从1998年即开始实行扩张性调控政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之后,我国宏观经济终于在2003年下半年摆脱经济紧缩的阴影,走出低谷,进入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然而,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消费需求增长未见大的回升,反弹的只是投资和对外贸易,即使是投资需求也不是全面的超高增长,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投资热主要集中在个别行业和部门及新建、滥建开发区,由此引发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和土地资源的滥用。但从总的投资需求增长来看应属正常增长,并未形成经济的全面过热,只是局部过热和投资结构的失衡。2004年,中央政府针对经济结构暴露出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根据近期我国众多主流经济学家的判断,目前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中性”的时机和条件均已成熟。何谓“中性”?我们的理解,是相对“积极”和“消极”而言的,是针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因此,基本可以总结为:“宜进则进,宜退则退”。这标志着,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相呼应的,学会并善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能力,进入全面实践和升华时期。也就是说,实行“中性”的财政政策,为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创造了空间,经济政策更明显地体现“监督、校正和引导市场配置”的地位。可以想见,市场作用的凸现,将引发更加充裕的竞争状态,社会资本的活跃性也将由此而空前可期。对各省市来说,以往争取“积极的”财政份额的政策取向将不得不转向争取“积极的”市场份额,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将成为省际竞争的新焦点。这种变化将伴随入世过渡期的渐失,一道成为我国2005年经济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二)2004年经济增长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对2005年经济的影响

     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趋势先急后缓

      居民消费价格在2003年一月开始出现上涨态势,但其走势呈波动型,最低月份上涨幅度为0.2%,最高月份上涨幅度为3.2%,中间有四个月份的价格指数是趋于下降的,全年价格上涨幅度为1.2%,这是一个较为温和的数字,因为在此之前,居民消费价格已连续14个月下降,因此1.2%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而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虽然也呈逐月上涨态势,但其中有60%以上为上年翘尾因素,其余价格上涨中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又是主要因素。到目前为止,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已接近1997年粮食价格开始连年下跌之前的水平,且国内粮价已经普遍高于国际粮价,由此看来,粮食价格继续上涨的空间已不大;上年价格翘尾因素也将在2004年第四季度消化完;至于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价格上涨对消费品类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从前一时期其涨价的势头看远没有粮价猛,另一方面,其价格走势早已成中央宏观调控的重点,因而2004年第四季度和2005年消费价格上涨可保持在适度范围内,至少不会高于2004年前8个月的上涨水平。但2005年的价格也存在隐忧,即国际原油价格我们不好掌控,虽然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存在着虚高成分,但何时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谁也无法预料。

    一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是作为经济发展冷或热的最敏感反映指标出现的。根据历年的经验,本年度的价格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和很长时期内是受上年“翘尾”因素影响的,同时又受到本年度某些突发事件的冲击。从可控因素上看,2005年价格走势依然乐观;从不可控因素看,则不容乐观。专家们普遍担心的,是涨价过高过猛可能引发的“通胀”。然而,中国的物价指数到底应当高到什么水平?与GDP增速保持什么样的比例关系?与居民收支水平又应是怎样一种关联?等等一系列问题尚无明确答案。况且有学者认为,我国此指标核算存在漏洞,因而大可不必风吹草动或因噎废食。据我们预计,因入世过渡最后一年,国外产品力量的渗透特别是宣传会加剧,人们的消费预期将呈“乐观”态势,因而消费需求变动不会太大,由此价格涨幅也不会过高。

      2.居民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暂无大碍

      居民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是2004年出现的另一个新问题。到7月末,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同期低4个百分点,并且增长幅度已连续4个月下降,这是近10年来没有出现的情况。另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分流的1300多亿储蓄存款并没有使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度提高。2004年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增长幅度不到9%,这一增长与上年末基本持平。那么居民储蓄存款最可能的去处:一是投资于其他获利较多的金融资产,例如基金、国债、企业债券及保险等。目前已经有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居民用于上述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二是参与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活动,这方面分流的储蓄存款大概占绝大部分,因为可以获得更丰厚的回报,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比较活跃的地区,在商业银行贷款越来越谨慎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为了解决急需不惜高息借贷。 

    居民储蓄增减,多年来在经济学界颇属敏感话题。记得从90年代初开始,便有众多专家呼吁注意“笼中虎”。十几年过去了,这只“老虎”始终并未“发威”。其中缘由,我们认为,乃是“老虎”尚较年幼,还没有冲出牢笼“为非作歹”的能力,大可不必忧心。不要忘了,中国人均储蓄的基数还小得可怜。倒是1300多亿存款流向给人启迪多多:一是市场环境渐好,人们的投资欲望增强;二是企业利用社会资本的可信度和能力明显上升;三是储蓄利率依然偏低,升息空间较为宽大;四是金融资本依然谨慎,企贷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依然单一。此外,资本流动还有别的可能用途,即房地产消费的沉淀作用,以及前几年房改的还债。因此,如果2005年储蓄分流加剧,或许并非坏事。同时,也启发大家,更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以产业吸引资金,进而推动发展。

      3.对外贸易将超过万亿美元大关

      2004年1-8月份进出口总额达7221亿美元,同比增长38.3%,并且2004年以来几乎各月的进出口总额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口自2月份以来一直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出口一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种大出大进的对外贸易形势是近年来少见的,按这一势头2004年对外贸易将超过万亿美元,中国一跃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这一强劲的外贸需求形势将有力地支撑2005年的经济增长。但我们也应该看到2004年大多数月份都有较大的贸易逆差,最高时近90亿美元,虽然随着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实施,进口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会有所减少,从而对外贸易将由逆差转为顺差。但从长期来看,为维持国内强劲的投资需求,贸易逆差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我们要尽量把它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此外,对外贸易超万亿美元,贸易额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增大,说明我国贸易依存度增强,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就更为密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应是2005年及以后更长时期要考虑和做好应对准备的。

    经济越发达,对外联系就越广泛越深入,反之亦然。2004年以来对外贸易形势的“出乎意料”,实际上是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市场环境优势的一种必然反映。作为“世界的市场”和“制造业中心”,中国的对外贸易硕果连绵乃情理中事,这对我国企业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以及深入突出“走出去”战略,无疑是积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可预见,随之而来的,将是外资引入的大量增加。从当前看,外资进入的领域将以重化工业为重心,向生活用品、服务等领域全面“出击”。这种新的变化,将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二、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三农”问题仍然是2005年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2004年在破解“三农”难题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央出台“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大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结束多年徘徊下降的局面,实现了种粮与增收同步大幅增长。一方面,在夏粮增产4.8%的基础上,早稻产量达到321亿公斤,同比增长了8.8%,秋粮生产更是喜获丰收;另一方面,农民增收不仅同比增长11.4%,速度同比提高7.6个百分点,而且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8.4%的速度。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加强农业、破解“三农”难题仍然是2005年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由于人口基数、城乡剪刀差,体制割裂、薄弱产业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跨世纪”难题,不可寄望一蹴而就,亦不可“战线太长”。根据中央去年以来的促进政策,我们正朝着逐步解难的健康方向发展,须坚持到底。另外,要把“三农”难题同小城镇建设和大城市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切不可只“就农论农”,那样会事倍功半的。

 excel趋势线预测数据 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论点综评

      (二) 通货膨胀的压力和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基本建设“摊子”过大,重复建设严重,是导致2004年煤、电、油、运空前紧张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根源。虽然经过一年来严格的宏观调控,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由第一季度的46%下降到10月份的26.4%。但是,据调查,目前国内已开工的在建项目起码要3年才能完成,宏观调控中限期整改的部分仅占到其中的5%左右。特别是政绩和利益驱动,从政府到企业仍大干快上,不仅钢铁、电解铝、水泥、汽车、房地产等受控行业的投资仍“强力反弹”,而且电力、煤炭、铁路等短线行业的投资增长也超常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特别是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一些高耗能行业的过度投资,不仅使已经绷得很紧的煤电油运供求形势更加严峻,而且直接阻碍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衡,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扭曲。同时,在投资迅猛增长的带动下,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均大幅增长,通货膨胀的压力和经济运

行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无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多么协调,或者说无论是发展中还是发达国家,有压力和风险才是最正常的。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体现。看不到这一点,“驾驭市场经济”只会是“桌面话”。建议在经济发展中引入应急预案体系,即初时对未来各种可能进行预计和猜测,并制定应对方案,结合即期监测成果,随时应对风险即可。总在喊“狼要来了”没什么意思,关键是要练好“打狼”的本领,到时一声不吭将狼打死,那才是“真英雄”。此外,因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手段相对于市场调节而言总要慢上半拍,因而能源资金紧张局面将是间歇性周期,这种新特点倒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 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根本上看,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超长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状况仍未发生根本转变。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尽管我们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和发展成本巨大。我们创造的GDP仅相当世界的4%多一点,但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却占世界总资源消耗量的25%以上。尽管有些不可比因素,但无可否认,中国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的能耗、水耗和矿产资源消耗等,均大大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不合理的结构来自于“合理的分工”。从今后一段较长时期的趋势看,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实则是国际产业再分配)仍是主流。这既将加剧我国产业结构的扭曲,又将加速我国产业的升级。任何事物都是这样,利弊并存。对我们而言,关键是抓住机遇,真正实施“科学发展”战略。

      (四)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跨过人均GDP1000美元的门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由此带来的失业和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日益严峻,加上农村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数以千万计的新增就业人口和逐渐精简的机关富余人员和军人,就业矛盾将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正是劳动力就业不断选择组合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就业压力的存在同样是一种常态。关键是要看到,下岗失业率维持在什么水平最为合理,对经济发展最有促动性,财政收支最宜承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妄图把就业率拽到100%是基本不可能的,故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完善乃当务之急。

      (五)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任重道远

      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也有新进展,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成绩明显,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资本、产权等要素市场发展迅速;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有新的突破,审批权力进一步下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垄断收入和非法收入得到一定遏制。但是,城乡体制分割,产权制度不健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还未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秩序混乱,政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分配制度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仍制约着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在不同阶段,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要求也不同。但要承认经济体制改革的连续性。根据上述分析,200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行政体制改革,核心是建设服务型、社会管理型的政府体制。这将成为推动2005年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动力。

     (六)对外开放水平仍需提高

      改革开放26年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年来,我们充分尝到了对外开放“甜头”,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512亿美元,位列世界第四,今年外贸势头更是有增无减,对外贸易总额预计将达到11000亿美元,届时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同时,利用外资也取得巨大成就,到2004年7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5403亿美元。特别是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推动了我国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同时我国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也累计达到300亿美元。2005年中国进入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在后过渡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农业、服务业、知识产权领域履行世贸规则程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国国民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将逐步显现,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我们将面临新的市场开放压力。所以做好后过渡期应对工作十分必要。因为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约定,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的零售、金融、电信、运输等服务行业开放程度将逐渐加大;农产品中的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羊毛等产品的关税配额实施期都将在2004年底结束;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对汽车行业、家具行业、纺织品行业、纸业、玩具行业、酒业等弱势行业的保护将逐步取消。同时,中国承诺在2004年以后取消外贸权审批制,这意味此后在中国的所有企业将拥有所有产品的进出口权。因此,这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和企业竞争力带来新的挑战和洗礼。

    对外开放水平的高低尺度,说白了是能否增加“阳光利润”。反映到实际工作当中,一则是高质量、大规模地利用外资;二则是高附加值、高效益地增加出口;三则是优质低价地进口。要做到这三点,绝非一朝一夕可矣。关键还要靠环境优化,靠技术创新,靠产业发展。

      (七) 科教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让全社会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而且有利于提高民族和人的素质,进而成为当今决胜国际竞争的“软实力”。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仅有15%左右的科学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产业技术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总数只相当于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到目前为止,国家三大科技奖之一的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已连续6年空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6年中也只有两项,这说明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缺乏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实力较量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就会形成对外技术依赖,使我国在未来国际分工和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潜在隐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然而,我国教育体制不合理、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方式落后、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水平低下等的问题仍很严重。这种局面不改变,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而且影响着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公共卫生建设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完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不到位,公共卫生投入水平低等问题,直接制约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影响着人的生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实观“科学发展”的前提,是“科学储备”的持续增加。因此,科教文卫事业的长足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基础性作用。对我省而言,2005年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创造性地发展科学教文卫事业,可以考虑把其作为“新型基础产业”加以培育,以尽快克服这一经济发展中的“短板”。

     (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本标志,就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把国家改革和建设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群众觉得有前程、有奔头,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才能使人民群众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党的执政基础日益巩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

     人们过好日子,是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还是“以人为本”的最基本方面。因此,应当把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如果考核各地政绩,相比人均GDP这个指标而言,这个指标应是“绿色”得多。

     (九) 稳定仍压倒一切

      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是稳定和有序。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在不安定或动乱中正常运行,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并具体强调要通过落实责任制,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以及依靠群众等,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要看到,一方面,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瓶颈,没有一个健全的维护稳定的机制,经济发展也就缺了一条腿;另一方面,稳定也是发展,稳定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所以,稳定工作必须寓于发展之中,必须防止因求稳而阻发展的现象,因为没有发展的稳定是最大的不稳定。

      三、2005年经济形势展望

      (一) 经济增长仍可达较高水平

      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需求动力仍在,由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扩张期,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在8—10%的潜在增长区间。2005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增长幅度比2004年回落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名义增长率达到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达到12.2%左右,实际增长9.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居民消费将上涨4%左右,涨幅与 2004年持平。

    这种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其实是建立在较低基数水平上的,既不必要沾沾自喜,更没必要杞人忧天。可以说,一定速度的持续高增长,是中国经济的福音。因为,高速的增长才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2005年,值得我们期待。

     (二)   物价上涨压力将减小

      2005年,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速减压慢,特别是投资增速放慢,对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压力将明显减小。2004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的影响逐步减弱,据初步预测,2004年价格上涨翘尾声因素对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预计明年我国价格上涨将呈现回落趋势,预计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涨3.8%,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左右。

    高速增长的同时,物价涨压减小,无疑这是个最大利好。但也要看到,价格的平滑走势也表示着2004年以来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刚性,经济运行即时调节的任务依然较重。

     (三)   外贸增速将有所回落 

      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面临回调、国内需求的巨大增长惯性,加之受我国外贸连续三年的保持超常规高速增长的高基数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我国外贸出口将面临一定的挑战。预计2005年将继续保持大进大出的外贸格局,但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全年外贸出口将增长21%,进口将增长23%,出现贸易逆差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净收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降低。

    尽管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面临回调,但只要有增长,其经济生活的需求就存在,进出口贸易的产业格局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对我省可能是有利的。2004年1―10月,我省出口总值突破100亿美元,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皮革、皮毛及其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煤,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钢材等方面,这与上述分析相吻合,故我省2003年出口不应出现太大下滑,甚而还会有所增加,同时进口方面也会呈现持续性,这是我省产业结构所决定的。

     (四)   零售业将大量重组兼并 

      从2005年起,我国零售业市场对外资全面开放的时限来到,内资零售企业将受到更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零售业将经历一次巨大的调整过程。其重要特征是,零售业态将重新组合,零售市场将出现大量重组兼并。

    零售业的重组兼并,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经营的成本,促进零售价格的总体下调,这对促进即期消费是极为有利的。我们应当抓住这次机会,鼓励支持和引导商业整合,进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   投资机会偏爱重量级房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规范下,房地产业将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但未来房地产的投资机会在重量级房地产企业集团之间。国内企业的优化重组、国外企业的渗透,将使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六)   轿车价格下降空间依旧

      2005年,我国轿车市场的竞争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考虑汇率变动、规模提高、费税方式变化以及本地化程度等因素,应该说,大多数车都还有降价空间。

     投资青睐房地产和汽车价格下降,都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加大对相关产业的劳动力,特别是对发展重化工业来说,这是“市场的微笑”。因而,2005年对我省来说,是个可盼丰收之年。当务之急,是要加速产业的技术创新的步伐,尽快形成与需求变动同步的产品结构。

       四、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夯实发展基础,努力破解“三农”难题

       2005年要在继续坚持今年“一号文件”和“一免两补”(减征、免征农业税、种粮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利益等一系列政策的同时,必须在构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上有所突破:首先,要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夯实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基础。其次,要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彻底拆除阻碍城乡生产要素交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就业体系。第三,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第四,要加大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能力”。第五,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的市场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放开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进一步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第六,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努力为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提供金融支持。第七,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农村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事业,着力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第八,要进一步撤并和精简乡镇机构,减少“吃皇粮”人员,减轻农民负担。

     “就农论农”远远不够。从长期看,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实际中的“减法”很多,但最关键的是着力解决进城农民问题、小城镇建设等发展和涉农工业进步。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加法”,即增加农民的预期支付能力,主要途径乃是减少农民即期支付和增加即期收入,其重点工作则是减税免费、农村保障、技能培训、中介服务等等。

      (二)谋求协调发展,严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首先,要更新经济发展绩效的评价方法,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社会冲突等经济发展成本纳入考核范围,采用绿色GDP。第二,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明确投资权力和相应责任,推进投资民主决策和决策失误“问责”,杜绝“拍胸脯、拍脑门、拍屁股”的盲目决策。第三,要研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理顺资源及加工链条中的价格关系,逐步用“需求为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取代现行的“成本加成”的价格形成机制,让市场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状况”,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煤、电、油、运不足的矛盾。第四,要重视微观市场投资主体的塑造,政府要逐步淡出投资主体的角色,根治我国长期以来政府是第一投资人的不合理状况。第五,要在严格土地审批的基础上,探索土地价格市场化机制,让真实的市场价格引导土地开发与流转。

    与其说控制“投资规模”,莫如言提高“投资质量”。单纯的投资规模膨胀常来的局部过热,2004年我们已经领教。但不能因此而把调控“投资规模”作为主要目标,因为,投资规模的膨胀动力更主要的是来源于市场。同时,“规模”提法也有误导之嫌——只顾评价规模而忽视质量——如果投资质量很高,规模大厦一点又有何妨?特别是对我省这样一个投资基数较低的省份来说,一定的规模是整体经济发展的必需。而这一点,仅凭改变几个评价指标,外加即时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证明,投资重在引导,而非控制。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形成高效的投资引导机制。

      (三)着眼增长质量,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性作用和配制资源的作用。其次,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改进宏观经济管理,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第三,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第四,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努力提高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建立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的。按照未来需求的发展方向,就区域来说,合理、高效的经济结构不是相对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层次链接的,是在能够体现科学发展基本原则下,形成能耗低、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发展格局。因此,结构的调整是在增量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存量改造,对我省来讲,这一步尤为重要。

      (四)重视民生之本,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首先,解决就业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就业人口还是失业人口都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发生,也只能在市场经济中解决。其次,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促进具有巨大就业岗位贡献能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我们要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创造就业机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特殊意义。第三,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非正规就业形式,鼓励临时性、阶段性、季节性就业。第四,要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失业者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最后,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形成以竞争机制为基础,以价格信号为导向,全社会劳动力充分流动和双向选择的新机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稳压器”。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国有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并逐步向农村覆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和医疗保险。

    思路决定出路。首先,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竞争和淘汰,认识到市场对下岗失业存在的需求,政府必须承担责任;其次,发展就业型产业,不是政府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因此,政府的促进手段应主要集中于引导和培训,以及保障体系及其资金的建设与筹备。

     (五)挣脱发展桎梏,加大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力度

      首先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更广泛地推行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特征的股份制,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其次,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清理和废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拓展城乡交流的渠道,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第四,要继续完善市场体系和改善国家经济与社会管理。这是贯穿经济体制改革全过程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当前体制不完善的重要表现,是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职能还没有完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转变。这两个方面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当前主要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在完善商品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在改善国家经济管理方面,要继续改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对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给予高度重视,明确了分步实施税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以及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与调控机制的目标和任务。政府在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经济法制建设。第五,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以达到效率与公平兼顾之目的。第六,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第七,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体制,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说白了,一句话,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地战略性调整,真正做到大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经济领域中的事情适合市场作用的,则应尽量放手。

      (七)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紧做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工作

首先,要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对内开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是应对工作的基础。其次,要加紧研究金融、农业、汽车、纺织服装业、信息通讯产业、内贸等重点行业在后过渡期的应对之策,这是应对工作的重点。第三,要运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手段,主动防范贸易保护主义,切实维护国内产业安全,这是应对工作的关键。对于滥用特殊保障措施,我们要加大交涉力度;对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要大力宣传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成就,从企业、行业和双边诸多角度多做工作;对于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也要从经济、法律等各方面,全方位研究应对措施,化不利为有利,把可能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第四,要提高“政府入世”的思想认识,认真把世贸规则转化为国家法律和法规,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第五,要继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坚决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第六,要制定世贸组织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划,加强各地世贸组织工作机构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既然过渡期仅此一年了,单单强调研究是不够的。应当开展大范围的“模拟运动”——让更多企业融入到世界竞争规则中来,从思想准备转向行动准备,以研究促实践,以实践积经验,力争做到在短时间内学会“实践”,否则必将贻误战机。

     (八) 增强“软实力”,加快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必须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壮大科学研究队伍,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一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彻底改革科技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科研活动分散、优势资源难以集成、公共科技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的“老大难”问题,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和长效投入机制,二是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加快企业化转制,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结合。五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体制,努力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的协调发展。教育方面一要努力建设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重点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继续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杜绝各类学校乱收费,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制度。卫生方面要力争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促进公益性卫生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鼓励竞争,推动经营性卫生机构的改革和发展,重点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三是健全法制、明确职能、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加快政府卫生职能转变,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软实力”决定“硬效益”。因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县”战略,并把科教发展同人的需要切实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会有科教事业的真发展,也才会有未来经济的大发展。

     (九)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要着重解决好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几个重大问题:一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二要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不断缩小分配差距。三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迈进,来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增加服务性消费,增加居民居住面积,提高住房和环境质量。四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计算机、轿车进入家庭,提高电话普及率,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五要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六要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七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在上述七大举措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快改革分配体制。主要是做到四个体现:充分体现“劳有所得,多劳多得”的原则,充分体现培育社会中间层次的目标,充分体现“藏富于民”的政策取向,充分体现小康社会是“大众小康”的精神和理念。

      (九) 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不同呼声,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第三要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充分满足不同利益集团合理的利益诉求。第四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要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努力做好群众工作。

    “稳定社会”是一个以安全为主的基本概念。“和谐社会”则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涵了富足、有序、安全、健康等多个层面,因而任务更重,意义更大。需要更明确的一点是,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离开经济发展是不可行的,必须根据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特点,突出不同重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例如,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安全目标,在此目标下,再谈其他,才更合乎现实要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2036.html

更多阅读

浅谈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影响

  关键词:贸易顺差 经济 劳动力 土地 汇率 工资 通货膨胀就业 依存度 一、 前 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成为世界第四贸易大国,从1990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特别是2005

改革之前三十年和之后三十年:经济发展得与失

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以来的三十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论对中国友好的,敌视的,谁也不能否认。我们身历其境的中国人更有亲切的体会。除了年龄小一点的人,凡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亲眼看了这个变化。我估计

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根据高盛预计预计中国的GDP将在2010年加速增长,然后在2011年有所放缓,国内需求增长将给决策机构带来政策收紧压力。中国的通胀率应能继续维持在低水平。由于货币的走强和较大的产出缺口,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应会下降。资源性商品价格迅

声明:《excel趋势线预测数据 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论点综评》为网友二逼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