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进展 国外关于聚集经济研究的新进展



(发表于《江汉论坛》2005年第4期)

 

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聚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发展,对聚集经济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不同学者从主流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创新经济学和组织经济学的角度对聚集经济进行了研究,而且各种理论融合的趋势日益增强。总结聚集经济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对我国聚集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聚集经济 主流经济学 新经济地理学 地区竞争优势理论

一、引言

聚集经济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同(类似)产业或互补产业在一个特定的、邻近地理区位上的集中所形成的产业群或相互依赖的区域经济网络。聚集经济是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1750年世界经济就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经济地理集中现象[①],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聚集的“新产业区”,在地理空间上高度聚集的新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典型代表。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不断发展,以产业群为代表的聚集经济已经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聚集现象开始受到主流经济学派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主流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创新经济学和组织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聚集经济现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聚集经济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断出现,且研究聚集经济各学派的理论交叉融合的趋势尤为明显,产生了许多有说服力的新学说(见附录1)[②]。在这些新理论学说中,尤以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增长理论、新马歇尔理论、创新经济学和地区竞争优势理论最为突出,以下分别对这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一、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

(一)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的形成动力

1.新经济地理学的形成。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以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世界为基础,即标准化的静态均衡模型、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这对以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历史积累作用为基础的聚集经济没有任何理论上的解释空间。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并将这两个概念与地理因素纳入了标准贸易模型之中,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曾说“天赐神物或来自真实世界的神物很惊喜地在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理论这个独特的领域中被发现。”[③]新经济地理学主要是通过离心力和聚集力的互动,来模拟聚集经济的形成过程,解释了受这两种力量影响的经济地理分布和这两种力背后厂商的微观决定[④]。

2.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的形成动力。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聚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思路。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了完善的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的内在运行机制。该模型假设有南方和北方两个地区,每个地区都生产农产品和制造品两种产品,农产品是同质的,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制造品包括许多差异产品,每种差异产品的生产都是规模经济,进而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每种生产要素都用于特定生产部门,农业工人只生产农产品,工业工人只生产制造品。在中心外围理论模型中克鲁格曼认为行业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种效应驱动。一是市场准入效应,即垄断厂商总是将其生产安排在大市场同时并向小市场出口的趋势;二是生活成本效应,它分析了厂商区位对当地生活成本的影响,在有大量厂商集中的地区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从而会吸引大量的消费者聚集在该地区,进而节约了消费者的生活消费支出;三是市场挤出效应,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厂商总是向竞争者相对少的地区集中,也就是说,大量厂商集中在一起的结果,就会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厂商向厂商相对较少的地区移动;前两种效应的合力形成聚集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地理上的集中,并且相互促进;后一种效应则形成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的扩散。

根据中心外围理论,假设“南”、“北”两个地区的初始状态是相同且对称的,并假设初始状态的对称关系被一个单一的工业工人从南向北移动所打破,由于移出的工人在当地(北方)消费,所以南方市场因劳动力的北移而变得相对狭小,北方市场因劳动力的移入而变得相对较大,这进而导致南方工业部门厂商整体移址到北方,此时北方大量工业厂商的集中会导致厂商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强,工业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北方的生活成本效应就会起作用,使得北方名义工资因商品价格的下降而更具吸引力。也就是说,市场准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所带来的北方与南方工资的相对改变,将进一步激励南方劳动力向北方移动,从而形成循环积累因果效应,而且这种循环积累因果效应是自我加强的。

当然,厂商向北方移动的同时也会增加北方厂商之间的竞争,日益集中的厂商将会以更低的名义工资来打破已有的均衡点,北方工业的过度竞争使得北方的地理区位对工人和厂商越来越失去吸引力,此时“市场挤出”效应就会显现。因此,市场准入效应、生活成本效应与市场挤出效应之间存在冲突。当市场准入和生活成本效应(聚集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离心力)时,则劳动力的移动就会启动并自我加强,从而导致所有工业工人和所有工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中心地区);当离心力大于聚集力时,劳动力移动的冲击将会相对降低北方的实际工资,企业就不会再有离散的动力。总之,当聚集力占主导作用时,移民冲击将会自我加强,导致农业和工业分别在“南”“北”的聚集;当离心力起主导作用时,移民冲击会自我校正,不会发生产业聚集现象。

(二)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的形成机制

1.新经济地理学与聚集经济形成动力的决定因素。行业的地理集中主要取决于聚集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但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两种力的大小呢?

克鲁格曼认为,聚集力与离心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南方和北方之间的贸易成本。离心力主要受南北方之间贸易自由化水平高低的影响,一般说来,离心力是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加强而逐渐下降的。当南北方贸易完全自由化时,来自另外一个地区厂商的竞争和来自于当地厂商的竞争是一样的,此时,竞争不是当地化的,从南到北的劳动力移动对厂商收入和对工人所付工资是没有影响的;如果南北之间禁止贸易,两地之间的贸易成本很高时,当地企业数量对当地竞争和工人工资的支付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聚集力同样也受南北之间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如果两地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很高,贸易成本就相对较低时,不管厂商生产的空间如何布局,两地商品的价格就没有太大的差别,厂商生产区位的转移对相对生活成本的影响就较小;如果两地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很低,两地之间的贸易成本就相对较高时,当地生产商品的市场份额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厂商生产区位的转移就会影响对当地的生活成本,当地生活成本的下降对另一地区的劳动力来说就越具有吸引力;与此同时,随着该地区劳动力的增加,生活成本效应将导致当地名义收入的提高,对另一地区厂商也有吸引力,则该地区的市场准入效应就越强。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聚集力和离心力都随两地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下降,但它们随着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下降的幅度是不同的。当贸易成本很高时,离心力比聚集力要大得多,但随着贸易成本的递减,离心力下降程度比聚集力下降的程度快得多(如下图,这一现象可用数学模型求解得出的结果来证明)[⑤]。当贸易成本下降到某种程度(均衡点)时,聚集力将会超过离心力,并且会自我启动循环积累因果效应,使得所有工业都位于一个地区,进而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

中心外围模型揭示了行业地理集中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初始均衡的两个地区,随着贸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当聚集力大于离心力时,劳动力的移动最终会导致行业的不对称地理分布。在这一过程中,最初贸易成本的削减对厂商生产区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当贸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点”,聚集力将起主导作用,所有的工业则会移到一个地区,而此时劳动力和工业区位的转移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会发生突变,这种现象虽然在经济学中很少见,但在物理学中这种突变却是很常见的。中心外围理论以同样的方式来塑造地球上的经济地理,其根本力量是逐渐积累的,就如地球上的地震和火山沉寂了几十年或上百年,一旦爆发就能迅速改变地貌一样。

2.新经济地理学的意义及其最新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是说明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如何互动,从而影响生产活动的地理分布的。在资源不可流动的假设下,生产总是聚集在最大的市场,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并取得递增报酬,但经济地理集中的形成是一个力量积累的历史过程。中心外围理论意义在于它可以预测一个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初始状态时,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

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又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中心外围模型中特定产业的关注,开启了对垂直生产地理聚集和水平生产地理聚集的研究,巴瑞特(Barryt)和埃克赫姆(Ekholm,2003)[⑥]等人认为,垂直聚集和水平聚集主要与贸易自由化程度、两地距离、两地要素价格差异和潜在市场的大小相关。如果两地贸易自由化程度越低、距离越远、两地要素的价格差异越大,就越容易导致生产的垂直聚集;如果两地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两地距离越近,两地要素价格差异越小,潜在市场越大,就越容易导致生产的水平聚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与聚集经济

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增长的机制及其主要动力,该理论虽然没有把聚集经济作为研究重点,但理论本身却涉及到对经济聚集现象的研究。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聚集经济

1.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以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着重建立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模型。虽然该理论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将技术包含在模型之中,认为技术是“天赐神物”,以一个外生的固定的比率增长。在发展经济学中,技术有其固定含义,主要指生产过程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方式,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中,A就是一个技术指标(参数 也是生产技术的一部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对生产有着决定作用的技术视为外生变量,是其理论上的重大缺陷。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在弥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保罗·罗默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创新与商品有着绝然不同的内在特性,这种特性就是它的非竞争性,即创新不会被创新厂商所专用,其他厂商也会从技术外溢中受益;创新对厂商要素积累的报酬是不变的,但对整个国家的全要素积累的报酬却是递增的。罗默将创新的这些独特的属性纳入其经济增长模型中,新经济增长理论由此而产生。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聚集经济。罗默对新经济增长理论最卓越的贡献是将技术内生化,罗默的技术内生模型有两个重要的部分:即总生产函数和一系列生产要素投入方程。总生产函数描述了资本存量K、劳动力L以及创新存量A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总生产函数为 ,其中,A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一个参数。如果将A视为给定的技术水平,总生产函数中的K和L的规模报酬不变;如果将创新A视为生产投入要素,即内生化时,总生产函数的产出就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即两倍的资本、劳动力和创新存量的投入,会得到多于两倍的产出,这种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创新的非竞争性,这种规模收益递增正是厂商追求的所在。

 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进展 国外关于聚集经济研究的新进展

厂商对创新所导致的规模收益递增的追求,使得厂商将其厂址尽可能的聚集在创新活跃的地区,因此,经济增长总是集中在创新比较集中的地区,创新的地理集中就会形成聚集经济。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聚集经济的形成

1.创新动力机制的特点。根据罗默的总生产函数模型,投入要素创新A(t)是知识存量在历史进程中到时间t为止的创新总量,而任何一给定时间所产生的创新增量就等于试图创新的人数LA 乘以他们的创新速率 。即: (劳动力既用于生产,又用于创新发明,所以,经济体面临着劳动力的约束为LA+LY=L )。对整个社会而言,创新增量函数中的创新速率 可被简化成为一个常量,但这一常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创新速率依赖已有的创新存量,即 是A的增函数;二是创新速率受已有创新的约束,创新一旦产生(即使是最简单的),后面的创新可能就越发困难,即 是A的减函数。罗默对创新速率的这一双重属性进行了模型化,建立了创新速率的数学模型,即: 。在创新速率                          方程中, 和 均为常数。当 >0时,表明创新速率随着已有创新存量的增加而提高;当 <0时,表明创新速率随着已有创新存量的增加而下降;当 =0时,表明前两者的作用正好相互抵消,创新速率与知识创新存量无关,。

创新增量方程和创新速率方程揭示了创新动力机制的特点。一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社会创新速率 被认为是给定的,单个创新者是渺小的,其创新速率被忽视,社会创新增量只与创新的人口有关;二是单个创新者而言,即使单个创新存在一个微小的变动,它也会对总体创新速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 对单个创新个体来说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别是当 >0时,单个创新就会产生正的知识溢出效应,这个效应被称之为“站在前人肩膀上”(On Shoulder Effect )的效应,它会对整个社会的创新速率产生显著的外部性。

2.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聚集经济的形成。根据罗默的创新增量方程,虽然创新增量还取决于任何一给定时间点从事创新的人口数LA,但创新人数越多,重复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创新增量只与从事创新人口中的净创新人口有关,与重复创新人口没有关系。罗默将创新人口的这一特性进行模型化的方法就是引入了创新人口函数 ,其中 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参数。将这一函数代入创新增量函,则新的创新增量函数为 。在罗默模型中,人力资本是创新技术进步的一个关键投入要素,更多的科研人员就会生产更多的创新,且由于创新非竞争性的存在,经济体中的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也就是说,总人口中从事科研的人数比例持续提高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会产生积极的推动力,这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总之,人口越密集、教育水平越高、人力资源投入越多的经济体,提供的潜在创新者就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强,即创新的供给效应;人口的高度集中,创新的潜在市场也就越大,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即所谓的创新需求效应。

根据以上的分析,聚集经济之所以产生,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厂商追求创新外溢所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二是厂商为了获得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即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与科研人员的地理集中以及科研人员占总人口比率的增长密切相关。所以,凡是科技人口云集且科技人口持续增长的地区,大都是经济增长率较高和经济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三、新马歇尔理论与聚集经济

新马歇尔理论主要是在外部规模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研究了全球化对聚集经济形成要素的影响。

(一)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与聚集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厂商的地理集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

1.行业地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工业部门对所需设备的专门化水平要求就越高,各个环节的生产设备都要由专门的厂商来生产和供应。而大量的厂商集中在一起,可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来维持专业化供应商的生存;同时,专业化供应商的聚集,也分散了专业化设备的开发和供应成本,单个厂商可以集中精力干他们最擅长的专业分工。因此,密集的专业化供应商网络的存在,使行业聚集地区的厂商比其他地区的厂商拥有更大的优势,这会进一步强化行业地理集中的趋势。

2.行业地理集中可促进劳动力市场共享。行业的地理集中会导致一个稳定的人才市场,从而对劳动力的供需双方都有好处。克鲁格曼在1991年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⑦]证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见附录2),克鲁格曼认为:在行业集中地区工人的预期工资率为: ,当工人总数量L一定时,预期工资率 与厂商数量n成正比。而厂商预期利润率为: ,当厂商数量n一定时,厂商预期利润 与工人总数量L成正比。可见,当其他条件一定时,行业地理集中可增加工人的预期工资率,而劳动力的地理集中可增加厂商的预期利润率。因此,行业地理集中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共享对工人和厂商都是有益的。

3.行业地理集中能促进知识外溢。如果许多厂商都在同一个地区,厂商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了新设计或新想法就会与别人交流,这种想法就会得到普及,同时该设计者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也会获得改进的建议来完善自己的设计。因此,行业地理集中所导致的人才集中有助于技术外溢和普及,节约成本的技术会迅速推广,当地厂商在与其他国家同类厂商的竞争中就会居于有利地位。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马歇尔理论与聚集经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学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与聚集经济进行了新的诠释,形成了新马歇尔理论[⑧]。该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了聚集经济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专业化水平和生产的特质性,扩大了产品的消费市场,增加了获取全球信息和新知识的途径,促进了当地厂商的持续创新能力,增强了聚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导致的聚集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聚集的引力,特别是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在当地的聚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活动的地理聚集之间的关系类似“鸡与蛋”之间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新马歇尔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聚集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地聚集的厂商被引入到一个空间更加广泛的国际分工之中,它超越了当地厂商集聚地区的地理界限而扩展到了全球范围,跨国公司及其相关的跨国生产网络也可参与当地劳动力的生产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当地聚集厂商参与国际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增强了当地聚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中间投入品供给方向变化与聚集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迅速成功地适应需求的变化和掌握本地尚未运用的新的专业化技术,那些对当地集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中间投入品,会更多地从全球市场上采购,中间投入品的全球采购,虽然降低了聚集经济对当地产业的粘性和依赖程度,但却进一步增强了当地聚集经济在全球生产网络(或生产链)中专业化的特殊性和专属性,使当地聚集经济置根于更广阔的全球背景之中,从而扩展了当地聚集经济的成长空间。

3.消费群体的变化与聚集经济。在外部规模经济中,中间产品主要卖给聚集区内的厂商,最终产品主要卖给聚集区外的消费者。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随着聚集经济内部生产加工的更加深入和专业化,特别是全球范围内多个地区消费者广泛存在所带来生产风险减少的情况下,中间产品生产商发现把其产品卖给聚集区之外的消费者更为有利,他们可以从更大的消费规模中获得递增的报酬。因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消费市场重叠的存在,使聚集经济获得了更为持久的动力。

4.厂商之间网络联系的变化与聚集经济。厂商之间的网络联系和信息互动是聚集经济分享创新思想和信息的主要机制,也是创新的基础(Keeble,1999)[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网络联系为当地厂商获取全球知识和信息提供了新的网络渠道,对当地厂商在全球市场上的成功竞争是十分重要的,它为厂商提供当地不能提供的知识和技术资源,使当地厂商能够保持长期持续的创新,并避免“自生自灭”。因此,当地厂商组织与外界联系网络的国际化,已被证明是决定厂商创新能力大小和竞争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5.网络集体学习与聚集经济。有管理、有组织地参与区域集体学习并推动知识创新,对维持厂商和经济聚集地区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厂商为了获取全球信息和新技术知识,避免创新能力的枯竭,当地厂商的学习日益步入了全球化的学习网络,全球化的网络集体学习对当地聚集经济竞争力的维持和增强具有重要作用。

四、创新经济学与聚集经济

(一)创新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

创新经济学在研究聚集经济时与传统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研究的重点不同。创新经济学更关注技术的变化和经济个体差异对创新的影响,由于经济个体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随着学习的不断积累,他们的创新行为会随时改变,所以,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互动学习过程的结果,它既依赖于创新行为的动态变化,也依赖于创新个体之间的交互影响;而传统经济学只关注创新本身。

2.研究的范围不同。创新经济学更关注创新机制和历史的影响,以更加开放的方法将经济、政治、历史和社会等因素融合在一个理论之中,而传统经济学只关注经济理论本身的合理性。

(二)创新经济学对聚集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

1.技术知识的隐含属性与聚集经济。创新的固化结果通常表现为知识,而知识根据其传播和学习的特征可分为明示知识和默示知识两类。明示知识就是公共知识,也是模式化的知识,它很容易储存、复制和传播,且远距离传输的成本也很低;默示知识就是隐含的知识,也是非模式化的知识,主要表现为技术知识,它只有通过个人的经验、经历、参与或是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谈、示范、指导等方式才能获得,它是通过经济个体之间的互动学习来进行直接传输的。因此,厂商地理集中有利于厂商之间的相互接触和学习。厂商为了获取特定的隐含性技术知识,总是选择聚集在相同或类似厂商所在的地区。因此,厂商聚集在特定地理区位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厂商之间的互动交流来获得这种默示性的技术知识。

2.创新过程的特性与聚集经济。首先,创新是一个风险不确定的过程。这种不确定主要来源于创新相关信息的有限性和创新结果的不可知性,如果经济个体与外部伙伴一起参加创新,共同参与或协作可使这种不确定性最小化。所以,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激励厂商集中在一起组成互动网络来进行创新活动。其次,创新活动对即期研究非常依赖。在100多年的经济发展历史中,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即期研究对创新过程有持续的影响,单个厂商的创新主要依赖基础研究提供的科研机会。因此,厂商为了获得即期研究成果,一般尽可能地接近科研机构较密集的地区,因为这些科研机构是前沿科技知识和信息自由传递的重要来源。第三,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创新活动的因素经常发生变化,技术研究的复杂性也会日益增加,因此,当地厂商参与正式研究机构的创新活动,可降低获取自身创新所需信息的成本。第四,“干中学”是创新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技术创新和改进主要依赖默示知识,而这种知识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干中学”,很难通过远距离传输,这就导致企业将其区位选择在与竞争者或供应者较近的位置,进而形成产业地理集中。第五,创新是一个历史积累过程。创新的未来方向主要由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决定,而企业和研究机构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也主要由过去已经取得的创新成果所决定,因此,创新是一个历史积累过程。这一特性表明在过去取得创新成功的地区,也就是未来成功创新的最佳地区,创新因而也表现出显著的地理聚集性。

3.创新体制与聚集经济。创新体制是创新活动的基本保障,创新体制首先是创新机会条件。创新机会条件主要指创新的利润机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和创新的普及程度(新技术在不同产品和市场中的使用程度),而创新机会条件与技术和产业的类型、某些关键技术突破和当地学习能力相关。其次是当局条件。当局条件主要指保护创新和防止技术外溢的可能性,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越完善,创新的动力越大;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低,技术外溢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厂商的聚集与当局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相关。再次是积累条件。积累条件主要指各种创新连续的相关程度,通俗地说,过去的创新不仅限制现在的研究,而且对未来创新有影响。最后是技术基础。主要指创新活动所依赖技术的特性,一般说来,技术改变越快,其传输的默示性、复杂性也就越强,其非正式传递就越重要,厂商之间的距离对创新的影响就越强;技术越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则其正式传递就越强,距离远近对个体之间技术的传输就越不重要,对创新的影响就越小。

4.创新体系与聚集经济。创新与一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密切相关,根据夫瑞曼(Freeman,1995)的研究[⑩],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首先由朗德瓦尔(Lundvall)在1987年提出,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了极大发展。创新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创新体系、行业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置根于特定社会环境的创新体系对知识的学习传播体系和市场体系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对生产体系的地理分布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一国创新体系对聚集经济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五、地区竞争优势理论与聚集经济

地区竞争优势理论主要从组织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产业聚集现象,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学者波特(Porter,1998,2000)。波特认为,产业聚集主要是在某些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进行的经济联结。产业聚集通常涵盖不同的产业,产业聚集的大小、广度和发展状态也各不相同。产业地理集中有利于地区竞争力的提高,它是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1.产业聚集能增加厂商的生产能力。首先,产业聚集加强了生产要素供应商的专业化,产业聚集区内的厂商能接近优质元件、专业化员工和准确快捷的信息;同时,多元化当地需求的存在,减少了专业要素供应商经营的风险;专业要素供给配置效率不断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厂商的生产能力。其次,产业聚集有利于信息的获得和传递。大量厂商的聚集,使市场、技术和其他专业化信息集中在产业聚集区内,厂商邻近形成的员工正式和非正式联系,使信息的传播和获得更加容易。第三,产业聚集使厂商互补性增强,从而使产业聚集区内的产品整体质量和配置效率得以提高。第四,产业聚集有利于厂商接近所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厂商的发展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外,还离不开教育培训、信息、商展、金融、法律服务等专业化基础设施,这些准公共产品是厂商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产业聚集使得这些准公共产品能被充分的利用,减少了厂商对准公共产品的投资,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最后,产业聚集有利于厂商绩效的评估。产业聚集使厂商绩效的评估有了比较对象,厂商更容易比较厂商的内部成本;员工的声誉约束机制更容易发挥作用,节约了员工的监督成本。

2.产业聚集能增加厂商的创新能力。产业聚集有利于厂商的创新,这是因为:在产业聚集区内,厂商能迅速有效地察觉到客户的新需求及其变化趋势,有很强的满足客户需要的创新动机;厂商与产业聚集区内其他实体的持续联系、互访的便利性和面对面的接触,有利于厂商在“互动中学习”(Learning by Interaction),厂商能及早且持续地学习到发展变化中的生产技术和营销知识,产业聚集区内厂商对新观念和创新的需要的高度敏感,有利于创新的产生;同时,产业聚集会产生创新的压力,如市场竞争、同行的持续比较等,厂商必须迫使自己以有创意的方式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3.产业聚集有利于新企业的产生和扩大产业聚集的规模。产业聚集区内新厂商的出现更容易,这是因为:产业聚集会产生更多更佳的商业机会,所需资产、技能、元件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很容易在当地获得,对发展新事业带来很大的便利;当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由于对产业聚集区的情况相当熟悉,投资机构因投资资金风险溢价较小而更愿意投资;产业聚集所形成的当地人才库更容易提供企业家,而且对外地企业家也有较大的吸引力,这为新厂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大量基础性条件和优势;而且新厂商在生产深化和专业化方面的成长,可进一步提高产业聚集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了产业在当地的聚集。总之,产业聚集在强化当地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产业在当地的进一步聚集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诱因。

参考文献:

1. Nicholas Crafts, Anthony J. Venables, 2001, Globalization in History: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http://econ.lse.ac.uk/staff/ajv/craven4.pdf。

2. Paul Krugman. 1991. Geography and Trade, MIT Press.

3. Fujita, M., et al. 1999, the Spatial Economy, Cambridge, MIT Press.

4. Richard Baldwin, et al. 2003,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 Maskell, p. and A. Malmberg, 1999, Localis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99.

6. Lilach Nachum, David Keeble. 1999. Neo-Mashallian Nodes, Global Networks and Firm Competitiveness: the Media Cluster of Central London. ESRC Center for Business Research, University Cambridge, Working Paper No. 138.

7. G. Barba Navaretti & A. J. Venables, 2004, Multinational Firms in the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 Amin A. and Thrift N. 1992, Neo-Marshallian nodes in global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6(4): pp571-587.

9.Keeble D. and Wilkinson F. 1999, Collectiv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clusters of high-technology SMEs in Europe, Regional Studies 33(4): pp295-303.

10.Paul Krugman. 1980.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5), pp. 950-9.

11. Paul Krugman.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3), pp. 483-99.

12. Lundvall, B. A. and B. Johnson. 1994. The Learning Economy, Journal of Industry Studies 1(2), pp. 23-42.

13. Porter, M. E. 1998. On Competi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4. Porter, M. E. 2000.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the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1), pp. 15-34.

15. Romer, P. 198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 pp. 1002-37.

16. Romer, P. M. 199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5), pp. 71-102.

17. Venables, A. 1996. 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37, pp. 341-59.

18. Charles I. Jones, 1998,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Growth. Norton &Company In.

19.  Freeman, C.  1995.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1).

20. Afred Marshall, 192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①] Nicholas Crafts, Anthony J. Venables, 2001, Globalization in History: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http://econ.lse.ac.uk/staff/ajv/craven4.pdf。

[②] Michael Dahl, 2001, what is the essence of geographic clustering? http://www.druid.dk/conferences/nw/paper1/dahl.pdf。

[③] Krugman, 2000, where in the world i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 G. L. Clark et al.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42.

[④] Fujita, M., et al. 1999, the Spatial Economy, Cambridge, MIT Press.

[⑤] Richard Baldwin, et al. 2003,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⑥] G. Barba Navaretti & A. J. Venables, 2004. Multinational Firms in the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⑦] Paul Krugman, 1991, Geography and Trade, MIT Press.

[⑧] Lilach Nachum, David Keeble. 1999. Neo-Mashallian Nodes, Global Networks and Firm Competitiveness: the Media Cluster of Central London. ESRC Center for Business Research, University Cambridge, Working Paper No. 138.

[⑨] Keeble D. and Wilkinson F. 1999, Collectiv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clusters of high-technology SMEs in Europe, Regional Studies 33(4): pp295-303.

[⑩] Freeman, C.  1995.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 (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1772.html

更多阅读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研究的新进展 脑科学研究新进展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研究的新进展源:http://www.puhuachina.com/blogs/medtoday/article_47435.html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又称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能抑制跨膜钙内流及细胞内的钙释放,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其

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摘 要: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经济研究呈现出越来越热的势头。随着低碳经济研究的进展,国外学者主要从低碳经济的概念、碳税和碳交易市场、低碳城市建设以及发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国内学者主要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

护士长护理管理进修学习体会

护理管理进修学习体会&#173;——感染科护士长 张弟云承蒙医院领导、护理部老师的关心,我有幸到被派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进行了为1个月的进修学习。通过进修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感染科在护理管理上存在的不

声明:《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进展 国外关于聚集经济研究的新进展》为网友平头男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