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慰安妇制度批判 中国人事档案制度批判(4)



  中国目前拥有2000多万份干部人事档案以及约1亿份工人档案,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普通职工,主要放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保存。作为人生经历的记录,人事档案在人们脑海里留下了严肃而又神秘的印象,相当长的时期里被视为个人的“生命线”或者“紧箍咒”。作家梁晓声在一篇名为《档案》的短篇小说中感叹:“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都一直被某个人的假象所蒙蔽啊!只有档案才真实地记录着一个人究竟是怎样的人啊!”[1]然而,由于用工制度的变化、单位制度的式微及其相关政策的变迁,现行人事档案制度已渐渐失去了往日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唯一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视同“鸡肋”或“绊脚石”甚至被称为“体制的阑尾”。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文本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环境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相生相存、相互振荡,但也造成了公共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尴尬。 

  

  “集体无意识”?

“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是现在人们对于人事档案的写真,“人事档案无用论”正在流行。曾经决定着中国人命运前途的人事档案风光不再,越来越多的职场觅岗人对档案持“不在乎”的态度,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心态和事实正在蔓延。根据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以及四川、贵州等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为管理保存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2]为了进一步增强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我们特地从各种媒体上寻找到一些具体的“地方性事实”: 

在重庆,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目前存有档案2万余份,弃档占了10%;在渝中、南岸、万州等区竟高达30~60%。其中,弃档最长的达15年。[3]

在湖北,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目前代管人事档案5万份,30%的代管档案被主人“遗弃”,最长的已有近10年无人理睬。[4]

在黑龙江,黑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代管的1.2万余份档案中,有2000多份档案的主人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对自己的档案不闻不问。哈尔滨市人才开发交流中心也有2000多份被哈尔滨籍大学毕业生“遗弃”。据不完全统计。[5] 

    在浙江,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及其下属代理部门今年也已有2000多份档案被杭州籍大学毕业生“遗弃”。从1999年开始温州市人才中心“中转库”中无人过问和未及时办理手续的“沉睡档案”达3000多份。这些档案中的主人,大部分没有在人才交流机构办理相关手续,与人才中心暂时失去了联系。[6]

在广东,目前广州地区最大的档案库房、档案容量达15万份的广州市人事档案托管中心的存档数将近3万份。其中有数十家国有企业移交的长期积累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还有7000多份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移交的“无主档案”,以及流动人员遗弃在非国有企业的人事档案1万多份。广州估计有 3万多人放弃了自己的档案。[7]

在甘肃,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代理部代管的2万多份人事档案中,既有大学毕业生档案,又有流动人才档案,每年都会新增一些弃档。据统计,有40%左右的档案早已变成人去档空的“黑档”了,个别档案竟然被遗弃了十年之久,其主人有的早已落实工作却未来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有的早已不知去向,人才市场根本无法和他们取得联系,加上档案不能随便销毁、故意丢弃,所以清理“死档”成了令他们最头疼的事儿。这些尘封多年的“死档”,即便永远没有人来交费,都得妥善保存,所以他们只得按顺序编号提供代管。[8]

在江西,南昌市人才服务中心所代理的15000份个人档案中,有7000份被遗弃,其中存放时间最长的已达10年,至今无人问津。清理“死档”已经成为存放档案的单位和中介机构非常头痛的事情。[9]

在内蒙古,内蒙古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理人事档案近6000份,其中个人委托仅占30%左右;呼和浩特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理人事档案2000多份,其中个人委托不到一半。而且两中心均有大量的档案长年累月无人问津。中心有关人员说,在工作中经常会有按照调档函寄出的档案被退回,原因是记录不完整拒绝接收。一些大学毕业生把档案交给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从不来电来人过问,中心又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更不能及时把他们应当归档的材料归档。这样的档案大部分只记录了档案人学生时代的情况,参加工作的经历全无记录,成了“半拉子”档案。[10]

透过“死档”、“弃档”等现象发现,“沉睡档案”的主人主要包括:(1)出国求学者,许多学生出国留学后就不再关注自己的档案了;(2)隐性就业者,一部分没有签订就业协议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以后没有去人事部门办理手续,使本人的档案滞留在人才中心,;(3)部分已就业者,即已经签了就业协议书,但是没有到人才中心办理报到手续的;(4)违约跳槽者,即跳槽人员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作,由于单位不接收档案,而自己目前又用不着,于是放弃档案;(5)下海经商者或自主创业者,档案和单位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6)部分失业者,由于生计几乎都难以维持,更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维持档案了。其中,“弃档”族90%左右属于年龄在30岁到40岁的青年人,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弃档”者的行列?《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兰州某高校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调查。30名被调查者中,13人认为“找工作看重的是能力,档案不怎么重要”;11人认为“以后要找工作,档案很重要,不能遗弃”;另有几位同学则说“没想过,看情况吧”。如此看来,对工作的不同预期是造成“弃档”现象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11]

随着高校扩招和市场就业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自谋职业成了普遍趋势,他们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于是,他们对于档案的意识也变得相当淡漠。一些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档案留在了学校,甚至一些自谋出路找到了工作的毕业生也置档案于不顾。按照有关规定,学校最大权限代为保管1~2年,然后只能根据学生原户口所在地将其档案寄往当地人才市场。如果在两年内,无人对此问津,这些档案将被转到该市人才交流中心人才流动管理处托管。时间一长,这些无人过问的档案就形成了所谓的“黑档案”。由于没有找到工作或选择到非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往往不到有关部门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在人才机构,就算档案当事人不来办理,其档案还得妥善保管,什么时候如果人找来了,补齐代管费用后,再提供人事服务。随着托管档案的增多,和档案主人长期失去联系的“弃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有的城市,每人每年240元的存档费,交费率还不足50%。不交档案托管费目前已经成为弃档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以弃档15年为例,当事人应缴纳人事代理费3600元,外加滞纳金1800元,如果他现在要拿走自己的档案,至少要补交5400元。对于没有工作或者已有工作的人来说,5400元的其它用途可能比拿走自己档案的功用要大得多。在档案问题上,青年大学生的实用主义取向已经表露无遗。

人事档案已经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吗?我们可以从以下有关媒体对10人所作的随机性调查中进一步了解:

案例1  档案已经成为“鸡肋”?[12]

姓名:张林 

  性别:男 

  年龄:54 

  职业:退休 

  我们这些都是老掉牙的老同志了(张先生指着老伴和自己说),为社会主义工作了一辈子,现在退休了。我们那儿档案也都成了老古董,里面装的都是这一生几十年的经历,记载了自己的坎坷经历,所以我们这些老年人还是觉得档案有用。 

   姓名:潘明 

  性别:男 

  年龄:24 

  职业:酒店采购员 

  档案?我没有犯过什么法啊!(记者随后向他进行了解释。)我是浙江人,在浙江长大,刚来郑州一年。我们公司的人事部应该有我的档案,后来我们公司到郑州拓展业务,我也就调动到这里来了。具体情况我还不太清楚。我没有感到档案对我有多大的用途。 

  姓名:陈刚 

  性别:男 

  年龄:21 

  职业:大学生 

  我的档案?应该在学校的教务处吧!我们在校大学生的档案应该都在那里。我觉得档案用处挺大的,毕业后找工作肯定离不开它。不过,如果一份工作特别吸引我,效益也好,我愿意弃档到那里工作(笑)。 

  姓名:李涛 

  性别:男 

  年龄:23 

  职业:大学应届毕业生 

  我的档案还在学校。老师说,如果两年之后档案还没转走,学校就会将它寄到家乡的人才交流中心。不知道我的档案里具体有什么材料,可能是个人经历、奖惩记录之类的吧。 

 日军慰安妇制度批判 中国人事档案制度批判(4)
  姓名:崔国平 

  性别:男 

  年龄:65 

  职业:公园保洁员 

  我不知道啥是档案。我上过学,在三年困难时期读完了高中,后来就回家种地了。当时太困难了,没人管这些事情。我有户口,有身份证,你说农民要那个东西(档案)干什么?没用。 

  姓名:陈亮 

  性别:男 

  年龄:19 

  职业:娱乐场所服务员 

  我应该没有档案。15岁,我上完初中二年级就从家乡驻马店来郑州打工了。我有身份证,这还不行?我不知道档案是用来干什么的,人们的档案里有什么东西我也不清楚。我在郑州已经换了两份工作了,没人向我要档案。我现在每个月拿500元左右的工资。 

  姓名:马小云 

  性别:女 

  年龄:28 

  职业:教师 

  我的档案在单位里,我觉得档案里也就是装了一些个人的简历、生活状况、学历职称材料、奖励处罚材料、转正审批之类的东西,总之是厚厚一沓。档案还是不要丢掉的好,最起码现在社会档案对人来说还有一定的信用度。我觉得公民应该有查看自己档案的权利。 

  姓名:崔燕 

  性别:女 

  年龄:23 

  职业:公司职员 

  我也搞不清究竟我的档案放在什么地方。去年大学毕业,我们学校给我们办了人事代理,说是可以将档案暂时放在郑州。当时也仅仅是交了一年的钱,有两百多元。现在一年已经到期了,我想是应该交钱了,但是不知道应该交到哪里。 

  姓名:杨义 

  性别:男 

  年龄:31 

  职业:某单位职员 

  我认为现在的个人人事档案对我们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是一个无形的枷锁。最好是把个人档案和公民的身份证明合二为一,就像银行刷的那种磁卡一样,到哪个单位应聘的时候只要把卡插进电脑里,一切资料就一目了然。 

  姓名:陆挺 

  性别:男 

  年龄:22 

  职业:大学生 

  档案?应该有用吧。这是人家用人单位了解你过去的途径。如果没有档案也就没办法让单位了解你,自己制作的简历还是没有档案有权威性。一辈子只有这一个档案,我不会丢掉自己的档案。我认为公民可以看自己的档案,当然了,是不能随便涂改和更正的。

   对于人事档案的态度,在这街头访谈的10当中,只有1位年长者持“完全肯定”态度;2人“肯定,但需改革”;3人“完全否定”;4人“不清楚或无所谓”。也就是说,共有7人对人事档案持冷漠态度,说明了人事档案在公众心目中的事实上“鸡肋”地位。更为甚者,一位65岁在公园做保洁员的农民代表更不知道档案为何物。的确,农民没有单位、没有福利,粮食自给自足,住房自建自用,广大农民没有档案也不需要档案。由此看来,“城乡分治,一国两策”也反映在人事档案制度上。

2002年11月,《南方周末》记者吴晨光为了采写人事档案专题报道也特意做了一次微型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调查对象男女各10人,学历从初中到硕士;年龄从21岁到55岁,职业分别涉及工人、教师、医生、记者等,他们的供职单位性质包括国企、三资企业、民营(私营)企业及国家机关。从调查结果来看,将人事档案存放于人才交流中心、职介所或其所在街道的人占了一半。说明人才流动的频繁已让很多人把档案存放在中介机构。在接受调查者中,约70%的人知道档案目前的功能——结婚、考研等。另外,国企、外企的职工对档案比较在意,而私企员工大多认为无所谓。从行业上来说,传媒工作者对档案的要求不高;律师、医生很看中档案,因为这些行业没有档案不准进入。而对于“如果您想跳槽,而原单位又扣留您的档案,您会怎么办”的问题,只有2人选择了寻求法律解决,而大多数人都表示不愿打官司。调查结果还显示,有19人主张档案应透明,比例高达95%。但没有人能解释,如果因档案透明性问题引发矛盾(如单位的鉴定与个人意见不一致)应怎么办。更有16人认为档案应该消失,占80%。其中4人是因跳槽时被单位扣了档案,所以希望没有档案。其他人的理由是:怕别人往自己的档案中放“黑材料”。[13]通过以上的事实叙述,人们对于人事档案的态度和理解可见一斑。

[1]梁晓声:《学子》,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2]《解放日报》2003-01-03。

[3]新华网重庆频道 2004-07-05。

[4]新华网2003-01-23。

[5]中新网2002-11-20。 

[6]《温州商报》2004-07-14。

[7]人民网2004-07-17。

[8]《兰洲日报》2004—08-23,新华网甘肃频道2004-08-23。

[9] 新华社南昌2003-11-10消息。

[10]《工人日报》2004-02-12日,深圳新闻网2004—02—12。

[11] 《中国青年报》2005-04-01。

[12] 河南报业网、红网2004-07-04。

[13]《南方周末》2002—11—2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1740.html

更多阅读

罪恶渊薮:诞生于上海虹口的慰安妇与慰安所

本文同时载于微信公众号:针眼二战中,出现了一个人类史上罪恶的名词“慰安妇“,日语发音为“I ANFU“,英语译为“Comfort Women”。这个名词正是出自于侵华日军,而上海,上海虹口更成为了这个罪恶之词的发源地。“慰安妇”是指被迫为日本

佳片U约 中国抗战片:《慰安妇74分队》

雨中笠翁圖書館更多精彩請您欣賞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中国抗战片:《慰安妇74分队》[海报剧照][热诚推荐]中国抗战简介: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

日本摸奶募捐拯救地球是慰安妇文化吗? 拯救地球

日本摸奶募捐拯救地球是慰安妇文化吗?作者:吴永麟8月25日至26日播放的娱乐节目《24小时TV工口拯救地球2012》中,名为“用揉胸来贡献社会”的特别活动在东京新宿区直播会场举办。报道,截至26日下午6时活动共有捐款者4690人次,募集善款42

迎接春天的诗句 迎接中国名酒•大众酒春天(4)

 黄金十年,中国名酒集体冲高而传统名酒则聚焦大众酒版图,由于中国名酒与传统名酒战略上错位竞争,使得白酒行业传统名酒与中国名酒近10年呈现出各自发展,相安无事局面;未来,随着中国名酒集体性、系统性进入到大众酒领域,传统名酒与中国名

声明:《日军慰安妇制度批判 中国人事档案制度批判(4)》为网友一秒速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