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我国现代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绩效考核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通过定期考核,也可以使员工自己了解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绩效考核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机会,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绩效考核还是奖励的合理依据。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在考核的过程中没有规范做法,从而没有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甚至走向其对立面。因此,对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一、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一)、绩效考核的相关概念

    对于绩效考核(Performance appraisal)的概念,很多学者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8226;P8226;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绩效考核是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以便形成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的过程。[1]国内有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定义,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在一个既定时期内对组织的贡献做出评价的过程;绩效考核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员工完成工作数量、质量、效率及员工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从而进行相应的薪酬激励、人事晋升激励或者岗位调整;绩效考核是对组织员工的绩效进行识别、测度和反馈的过程。[2]具体来说,它是利用过去制定的标准来比较工作绩效的记录(即绩效的识别),并对比较的结果进行评价(即绩效的测度),最终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德斯勒(Gary Dessler)没有对绩效考核给出明确的定义,他认为绩效考核主要包括界定工作本身的要求,评价实际工作绩效和提供反馈三个步骤。[3]根据以上论述的要点笔者将绩效考核的定义总结如下: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是由一定的人员对组织或者员工(本文主要论述员工)在一个绩效考核周期内所作的工作进行考核并给出反馈和改进方案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的绩效。

    绩效考核可以包括对“绩”“效”两方面的考核。“绩”就是业绩,主要是针对于员工讲的。意思是他们做了多少事,工作量如何,起到了何种效果。这实际上是一个标准化加量化的过程。根据评价结果,他们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效”即效益, 是针对公司来讲的。即指公司获得了多少利润。绩效考核也可以从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考核,它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它与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四种主要管理职能有关,是组织决定奖惩、晋升、培训及解雇的重要依据,更是人事选拔研究中的指标,因而一直倍受世界工业管理心理学家的关注,同时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研究的重点。

    (二)、绩效考核的方法

    1、国内的主要绩效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方法繁多,国内外都有许多方法,其中国内主要有三类:员工特征导向评价法,行为导向评价法和结果导向评价法。

    员工特征导向评价法衡量的是员工的个人特性,即考核针对人而进行的,而不根据其做过的工作。此法简单易行,但存在致命的缺陷。此法有效性差,评价的特性与其工作行为和结果之间缺乏确定的联系。另外一个缺陷是稳定性差,不同评价者对同一员工的评价结果可能相差很大。由于员工特征导向法评价的是员工的个人特性,从而很难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

    员工行为导向评价法包括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其中主观评价法有简单排序法、交错排序法、成对比较法、代表人物比较法和强制分布法,客观评价法有包括关键事件法、行为对照表法等级鉴定法、行为锚定法和行为观察评价法。此法对基于行为的绩效考核很有效,它能够为员工提供有助于改进工作绩效的反馈信息但无法涵盖员工达成理想工作绩效的全部绩效行为。由于方法众多,各个方法各有优劣(在对策部分中将有详细的比较),需要综合利用才能达成合理的绩效考核结果。

    结果导向评价法最典型的就是目标管理法,它是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绩效考核方法,目前已经逐渐成为绩效考核的主流。其特点是在一个工作年度开始之前,主管人员及其下属双方就共同对不同的职位设定好所应完成的工作目标,当作一年中执行的依据。年度终了时,再根据工作实绩对照工作目标进行总体考核评价。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有助于改进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使公司管理当局在迅速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对员工进行及时的引导,但它同样存在着一些缺点:其一不能评价那些不完全取决于个人努力的工作,其二可能造成强化员工不择手段的倾向,积聚员工个人之间的不良竞争,不利于整个企业的工作绩效。其三是为员工提供业绩反馈方面的作用不大。

    2、 国外的其他方法

    国外有许多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下面介绍几种国外较为流行的绩效考核方法,包括360度绩效考核法、欧德伟法、情境模拟法和平衡积分卡法等。

    360度绩效考核法。该法在美国一些企业较为流行,它综合员工自己、上司、下属和同事甚至客户的评价结果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做出最终的评价。实践证明,360度考核法只有在那些开放性高、员工参与气氛浓和并具备活跃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的组织中才能取得。[4]

图1 360度绩效考核反馈过程

   输入                   加工                           输出      

考核目的               多源考核                    增加其他的期望意识

考核形式               信息整理                    工作行为的改进  

选择考核者             反馈报告                    减少争议和冲突

考核者的培训           对反馈的反应                增加同期性的360度

被考核者的培训         改进目标和行动计划          绩效反馈

指导者的培训           即时培训                    组织学习

责任心                 跟踪考核

对改进的再认识

资料来源: 李劲松/冯明:《交叉文化背景下360度绩效评价反馈系统的思考》

    欧德伟法。该法是美国学者欧德伟等人首先提出的,它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分甲乙两档进行:甲种考核是特殊贡献的挡,乙种考核是对于一般职工,由职工本人填写考核表。考核方法是:每人以70分为基本分,然后宣布一系列给予相减分的项目,让本人如实填写、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凡总分等于或高于85分者予以晋升职务,低于70分者要辞退。

    情境模拟法。该法由美国心理学家茨霍思等人提出,即将被考核人员放进一个模拟工作环境之中.运用仿真的评价技术,对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规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等作模拟的现场考核用来确定被考核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绩效。

    平衡计分卡法(BSC, Balance Score Cards)。所谓平衡计分卡就是将公司的战略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的一种管理工具.美国哈佛商学院领导力开发课程教授罗伯特8226;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创始人兼总裁诺顿,在总结了12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达一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据悉,世界500强中有80%的企业在应用BSC, 《哈佛商业评论》在庆祝创刊80周年中,将BSC在 “过去的八十年中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列为第二名和“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管理工具,分析哪些是完成企业使命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评价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项目,并不断检查审核这一过程,以把握绩效考核促使企业完成目标。平衡计分卡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创新角度这四个方面进行考核。[5]此法在我国企业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例子,现正引起很多学者的讨论。我国一些大企业如中外运集团已经引进并实施了此种方法。[6]

    (三)、绩效考核的作用

    毋庸置疑,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体说来,绩效考核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7]

    1、绩效考核可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在一个既定时期内对组织的贡献做出评价的过程。考核让员工了解自己目前的成绩,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考核结果的利用,进行激励与引导,可以改进工作绩效。

    2、绩效考核为企业的各类人员提供了一个绩效沟通的机会,使大家能够坐下来对各自的工作行为进行一番品头论足式的讨论。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绩效考核是奖励的合理依据,要使考核工作切实有效,就应该把它的奖励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对有成就的员工进行及时奖励,这样才能激励大家为组织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8]

    3、绩效考核还是员工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绩效考核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判断应当做出何种晋升或工资方面的决策。通过考核,调整主管职位上的各级主管人员,淘汰那些不称职的员工,选拔和聘用那些真正具有才能的员工。同时,通过定期考核,也可了解受训者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在此基础上,上级主管人员便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新的培训计划,或对原计划进行修改,或是针对受训者的不足之处加强培训,或是改换另一种培训方法。从而可以制订相应的人才成长规划。

    4、绩效考核对考核者们来说,也是一个提高的机会。人力资源管理者到基层工作岗位中去实行走动管理,体贴员工的疾苦,感受基层员工的工作环境,爱护员工的劳动成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在员工中建立威信的一个机会。

    5、绩效考核可以找出不足和差距以便将来改进。听取了企业具体工作人员的心声和意见,有些能够及时处理的现场办公解决,把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经整理后上交企业领导。为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员工与企业领导交流的提供了一次好机会。[9]绩效考核也总结了企业管理的优秀经验、优秀的成果、成功经验,并大力推广、宣传。通过考核领导者更加明白:多给员工创造机会、多给员工搭台,员工就会给企业回报。员工清楚努力就有机会,适应就会改变生活。

    可以说,绩效考核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绩效考核制度的最终作用应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能。绩效考核应该成为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企业实现制度性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显著的支持作用。

二、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很多企业也利用到了绩效考核的结果。但是,真正能够将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的企业却比较少。根据考核的效果,笔者将我国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分为三类:

    第一类企业已经和国际接轨,其绩效考核已经走向规范化,他们已经将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了。这类企业严格的来说已经由绩效考核走向了绩效管理,即有了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管理通常包括4个步骤:与员工沟通企业的战略方向,达成共识;帮助企业各部门、员工明确业绩目标;通过绩效考核与资质(Competency)考核,向员工提供业绩结果与行为反馈;以薪酬激励手段强化员工的绩效行为,并作为企业战略方向的一种重要沟通方式,同时运用发展手段提高员工资质。遗憾的是这类企业目前很少,像海尔这样的国际化企业可以归结到此类型。

    第二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正在走向规范化、体系化。我国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力求引入绩效考核制度来提高企业绩效,完善企业管理。但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科学,考核方法不当,没有沟通和反馈和结果利用不当等。此种情况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存在,因此它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第三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成了走过场或者是对绩效考核的利用严重失误。这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有可能是过程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步骤,或某些步骤存在严重的失误。有些企业在绩效考核中根本没有绩效标准,有些企业没有利用结果,将考核的结果束之高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类型的绩效考核工作正在减少,在某些国有企业和一些制度不健全的家族企业还存在着此种情况。

    我国企业较为典型的绩效考核模式通常包括:工作分析,目标、标准设定与管理,绩效考核过程管理和绩效反馈等几个步骤。工作分析是收集数据对一项特定的工作的实质进行评价的系统化的过程。包括职位描述和工作规范以及协作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协作关系明确地规定了员工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清晰划定了员工的工作范围。工作定义确定了员工的职责, 即哪些是他们应该做的以及他们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而目标和标准设定与管理则定义了员工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具体应该做什么项目, 做到什么程度算达到了目标, 即期望产出。这一过程应该让员工广泛参与, 因为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员工共同参与制定评判标准的过程。绩效考核过程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为共同制定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的管理,是一种进度管理。然后,考评者则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考核。现在一些企业已经注意到了绩效反馈的重要性,开始把考核的结果用到实处,也对被考核者进行反馈。

    (二)、由一案例凸现我国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企业从事绩效考核的历史还不长,企业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原因,不可避免在绩效考核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个案例:

    A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计算机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近来公司经营情况欠佳,公司总经理M先生有求人力资源部对本公司部门经理及以上的干部实施绩效考核。[10]

    到了月末,公司生产部经理L先生收到一份绩效考核表要其填写。L下生堆积小考核不胜了解,同时对绩效考核的目的有些担心,以为公司是不是因为近来经营不善,要减薪或者裁员。于是,L先生便在“工作内容”一栏里,将自己一个月里所作的事情做了个简要的小结,并将自己完成的不错的工作列在前面。在“自评”一栏里面有“出色完成、较好完成、一般完成、基本完成、没有完成”五个档次。由于公司产品质量一直上不去,L先生担心考核结果对自己不利,斟酌了一下便选了“一般完成”。到了“原因分析”一栏,L先生填写了“物料部进料质量太差,生产时间太紧张”。L先生填好后将考核表交主管自己部门的副总经理B先生.B先生因为日常工作已经非常繁琐,认为所谓绩效考核不过是无所谓的文字工作,况且B先生也不愿得罪人,便在“直属领导评”一栏对所有下属都千篇一律的写上“同意自评意见”。然后B先生再见考核标价给人力资源部经理G女士。

    G女士负责绩效考核表的汇总工作。他在汇总是,留意看了看“原因分析”一栏,其中物料部工作欠佳的主要原因是“财务部资金供给不走,使得工作被动”,财务部的又是“销售部应收帐款太多,致使资金周转不灵”。G女士也不知道责任究竟在哪里,况且自己这个人力资源部权力部有限,便没去多加过问。最后,G女士对绩效考核表只是做了简要汇总之后就整齐的把绩效考核资料归档放在文件柜中,也委屈采取其他的措施,这次考核就这样草草收场。

    A公司绩效考核在我国企业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A公司的绩效考核没起多大的作用,该公司的做法在对考核的理解上和考核的实施上均存在有许多不足。以下是笔者总结的问题,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是上述企业中不存在的,但在现实中很普遍:

    1、没有重视工作分析

    在我国企业中,工作分析还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岗位职责模糊。在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工作分析这一基础性工作已经被他们忽略掉了。A公司对L先生的考核由“工作内容”一栏,但并没有就工作内容做出明确的说明,从而使得L先生把自己一个月所作的事情进行小结。这样,一是失去了判断一个岗位工作完成与否的依据,从而岗位目标难以确定,导致难以进行科学考评;二是各岗位忙闲不均,存在着同一职级的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差别较大。结果,在其它表现差不多、工作任务也都完成的情况下,往往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岗位上的员工没有被评为优秀。 三是可能造成争权卸责,造成人员浪费。由于没有明确的工作规范,各岗位职责模糊,这样就造成了有些国有企业中的人浮于事的现象。

    工作分析本应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第一个主要环节,但我国很多企业远还没有做到如此,在没有明确的工作分析情况下,绩效考核标准很难科学的设计,考核结果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2、绩效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 、方法单一

    A公司考核标准十分模糊,对于某一个工作岗位的考核标准,比如如何算“出色完成”,如何是“较好完成”,怎样又算“一般完成”和“基本完成”,以及他们之间有何区别,人力资源部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L先生等被考核者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考核的结果有失客观、公正。

    类似于A公司,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设计不科学,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与工作的相关性不强、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过于单一和标准没有量化等形式。第一、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标准的设计不合理甚至没有标准,没有绩效考核标准就无法得到客观的考核结果,而只能得出一种主观印象或感觉。[1]第二、以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导致不全面、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对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绩效评价标准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第三、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工作标准中只有一些文字性评语,没有一个可以客观评分的标尺。从而评价者可以随意给个分数或者考核结果,有时难以避免渗透一些个人的感情因素在里面。这样的标准所得的考核结果就失去了意义。第四、采用单一的、省时省力的综合标准。这样的标准,不仅模糊性大而且执行偏差也大。结果,评先进变成评“人缘”,选拔干部变成搞平衡,存在着轮流坐庄现象。并且,综合标准有千篇一律的倾向——不论是高级领导人还是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往往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没有顾及人才有能级差异的客观现实。第五、工作绩效评价如果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就必须使实际绩效相对于标准的进展程度或者标准的完成情况是可以衡量的。可以衡量的绩效标准既包括数量上的标准,也包括质量上的标准,如秘书的打字速度从数量上是每分钟多少个,从质量上应规定差错率是多少。不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绩效考核方法诸多但每种方法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不可能对所有员工都适合。A公司实行的是自下而上的单一考核法,考核者仅局限于直接上司B先生。选择和综合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是绩效考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绩效考核的评价者选择失误、信息面太窄   

    对绩效考核的评价者选择失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只有唯一的评价者即员工的顶头上司。由于单个人不可能完全得知考核对象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单个考核者很难得出客观可靠的结果。

    第二类是有多个评价者但分工不清。对于员工的考核,企业的每层上级都有权修改员工的考评评语,各层领导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所掌握的信息不同,可能会产生意见分歧,这样容易产生多头考评的弊端。最终以最高领导人的评定为准。一方面,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感到自己没有实权而丧失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员工也会认为直接上级没有权威而不服从领导,走“上层路线”,使企业内的正常指挥秩序遭到破坏。此外,考评结果的最终裁决权掌握在最高领导者手中:很多情况下,考评结果最终会送到最高领导人那里去审批。结果,实际上是把员工对考评结果可能存在的不满转嫁到最高领导人身上,现实中员工对企业领导人的不满大多数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样可能会造成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威信的丧失。

    人们在工作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工作关系,比如领导与下级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和所担任的角色不同,那么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也不同,这就是不同层次的人对同一个人产生的知觉差异。由于知觉差异的存在,有人提出了360度考核。然而,角色关系的不同,对某个人产生知觉的客观程度也不同,所以,不同层次的考核者在评定个体要素时,提供信息的重要程度也有相对差别。例如,下级评价领导的民主性要素时,一般要比上级的评价更准确。因为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以及上级的地位、权力等因素可能会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他们对上级的意见表现较大容忍性、服从性。同样,上级评价纪律性时,一般要比下级与同级更准确,因为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人,而同事与下级则常常不了解有些上级没有公开的错误。

    4、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考核者的心理作用

     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A公司采用的考核方法太过于主观,考核标准没有量化,因此,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由于考核者的心理作用的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存在不公正、有偏差,虽然大部分考核者都认为他们在评价员工绩效时做得十分公正,但在实践中时常存在以下几种偏差:

    ①、 晕轮效应(halo effect)。所谓晕轮效应是指考核者往往根据自己对员工的基本印象进行评价,而不是把他们的工作表现与客观工作标准进行评价。对下属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高,会导致对此人所有的其他要素也评价较高,尤其是当评价对象与主管人员的关系特别友好时,这种现象较易发生。晕轮效应会导致过高考核或过低考核。例如,小刘平时不修边幅、上班经常迟到,考核人就会对他产生极不负责的强烈印象。其实,小刘在工作中创造力很强,工作实际成效非常高。

    ②、感情效应(emotion effect )。人是有感情的,而且不可避免地把感情带入他所从事的任何一种活动中,绩效考核也不例外。考核人可能随着他对被考核人的感情好坏程度自觉地对被考核人的绩效考核偏高或偏低。为了避免感情效应造成被考核人绩效考核的误差,考核人一定要克服绩效考核中的个人情感因素,努力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力求客观、公正。[11]

    ③、居中趋势( central tendency )有些主管人员不愿意将员工评得太坏或太好,不管其实际表现的差异,就将大部分的员工都评定为中等。这种过于集中评价的评价结果汇是工作绩效评价变得扭曲,它对于企业做出晋升、工资方面的决定作用不大,这样的绩效考核结果既不公正,又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④、错觉归类(faulty category)。一般说来,人们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深刻,而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淡薄。在绩效考核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被考核者某一阶段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时,往往只注重近期的表现和成绩,以近期印象来代替被考核人在整个考核期的绩效表现情况,因而造成考核误差。有的被考核人往往会利用这种近因误差效应。如,在一年中的年前工作马马虎虎,等到最后的几个月才开始表现较好,照样能够得到好的评价。

    ⑤、偏松或偏紧倾向(strictness/leniency):如果组织没有对绩效考核设定分配比例限制,有些主管会为了避冲突,而给大部份的部属高于实际表现的考核这种现象就叫偏松倾向。偏紧倾向与偏松倾向相反,有些主管给部属比实际表现更低的考核,这可能是因为主管不了解外在环境对员工绩效表现的限制,或是他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偏低而产生自卑感所致。

    ⑥、个人偏见(bias)。考核者很容易因为员工在某项工作上的表现很突出,就在其他的工作或行为考核上,给予较高的评分;相对的,如果员工在某项工作上表现不佳,也可能影响考核者在绩效考核时全面给予较低的结果。在一个企业里,当公司要提拔高层经理时,也会倾向于选拔男性员工,认为他们往往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办事果当、有魄力;认为女性员工做事细致但没有大局观,布设合作高层领导只配做配角,他们忽视了视察员工本身。事实上,某位女性员工可能比男性的候选人更能言善辩,善于融合和协调各种关系,但由于人事部门的偏见,使她错失了这样职位。

    ⑦、最近行为(recentness)。按照行为科学的解释,人的行为往往是目标导向的。以加薪为例,员工在加薪前对加薪的需求较强烈,工作会比较努力;一旦加薪后,工作努力的程度自然就会下降,这是相当正常的行为。主管人员如果不能体察这种变化,可能就会认为员工以前表现不好,但最近这两个月表现不错,所以绩效给他高一点,这样就产生了最近行为偏差的评价。

    5、绩效考核没有反馈,结果没有合适利用 

    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根本没有多少考核信息可以反馈。绩效考核工作本应着眼于员工能力的提高及潜能的发挥,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是十分公开的才对。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由于长期的封闭式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从事的考核工作成为走过场,没有得出有用的考核结果。员工根本不知道应在哪些方面如何改进工作。

    第二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行为成为一种黑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和肯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考核者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也有可能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无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托,仅凭长官意志得出结论,如进行反馈势必引起巨大争议。A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G女士认为她这个部门权利有限只是把考核结果简单的存档,没有多少反馈。

    第三种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这种情况出现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驾御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原有的绩效考核主观色彩极浓,缺乏可以随时公开的客观资料,或者由于主管不愿与员工面对面地检讨,往往是将考评表格填完之后,就直接送到人事部门归档。这样,员工不知道自己业绩的好坏,不仅成为滋生“干多干少一个样”思想的温床,也无从改进绩效。从而,绩效考核也就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激励和改进作用。

    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中,通过各种资料、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评价等流程,会产生各种中间考核资源和最终考核结果,这些信息本可以充分运用到人事决策、员工的职业发展、培训、薪酬管理以及人事研究等多项工作中去,A公司对于绩效考核的利用都走向了误区,目前很多企业对绩效考核信息资源的利用出现两种极端:

    一种是根本不用,白白造成宝贵的绩效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情况下考核人员将考核结果束之高阁,直接归档,没有进行分析。可以说这种绩效考核工作知识走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作用,A公司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则是管理人员滥用考核资源,凭借考核结果对员工实施严厉惩罚,以绩效考核信息威慑员工,而不是利用考核信息资源来激励、引导、帮助和鼓励员工改进绩效、端正态度、提高能力。

三、对我国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和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一)、解决对策

    1、科学的进行工作分析

    在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作分析在考核者中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绩效考核不可或缺的前提,它可以确定绩效标准,然后把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与理想的工作绩效进行比较从而进行绩效考核。在设计绩效考核表之前,要对所要考核的员工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查阅其岗位说明书,也可以让其填写岗位调查表或采取访谈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该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工作量如何、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态度等等。了解这些,在编制绩效考核表时考核者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不会走过场。

    由于企业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工作分析结果。为了使考核更客观,需要将岗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不是全公司上下只用一张考核表。岗位不同,需要考核的要素就有所不同,采用一张考核表,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也不能一个岗位设计一张考核表,这样不但成本高,而且也不利于比较员工之间的相对位置。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把公司所有岗位划分几大类型,比如,管理类、科研类、后勤服务类等。这样得到的考核分数既有绝对值,又有在本类岗位的相对位置,便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总之,工作分析可以是绩效考核的前提也可以说是绩效考核体系的一部分。

    2、明确定义合理的绩效标准,选择搭配合理的考核方法

    绩效标准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是重要一环,却常常被人忽略。工作分析明确了该做的事情,而绩效标准说明其必须达到的程度。二者合起来才能把对员工的要求解释清楚。根据不同的绩效标准,考核者还要科学的搭配绩效考核方法。

    明确的设定绩效标准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引导员工的行为达成既定的工作标准。[12]国际知名的专家、美国管理协会会长杰姆士8226;L.8226;海耶士曾说过:“如果您切实地与您的下属一齐建立起绩效标准,并且说明了您对他们的要求,那么即使您从不考核他们,也仍然是桩值得的事;因为大多人都会想做好工作使上司能接受。”第二,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科学的设计绩效考核标准使得每位员工心里有数,指导自己的绩效与标准的差别,这样利于个竞争机制的形成。第三,奠定公平考核员工的基准。除非建立清楚的绩效标准,考绩常因感觉与主观的看法而流于偏颇。不管考绩作业所用的方式与表格设计有多好,要做好有效的考绩,最重要的就是明白阐释主管的要求如何,而绩效标准就是达到此目的的最佳途径。

    有效的绩效标准是根据工作而来,因此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就是绩效考核的基础。考核的标准首先应是可以达成的、易于了解的、明确且能衡量的。例如,A公司的某些标准可以这样设定:目标完成100%位出色完成,85-99%是较好完成,75-85%是一般完成等等。其次,员工应参与制订他们自己的绩效考核标准,这样的标准才能恰当;员工也能受到鼓舞而努力去达成甚至去超越标准。如意见不能协调一致,其上司应做最后之决定。再次,一件工作的绩效考核标准该有几个,并无最少或最低之定数。多项标准有助于主管的要求并有助于主管了解部属的长处及应该加以辅导的地方。主管及部属在决定标准的数目时应把握恰当与实际两个原则。[13]                              

    为了使评价标准更具客观性和操作性,在很多理论中都引用了SMART原则。SMART原则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 ),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 ),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 ), 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 ),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 ),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下面是对某科技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标准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借鉴使用。[14]

表1 :科技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标准(部分)

标准

要素

结构 优 良 中 差

    工作质量 提前完成任务,工作质量突出,产品涉及经济实用,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出众 按期完成任务,工作质量高于一般水平,产品设计结构合理,经济技术水平较高 工作质量处于平均水平,一般能完成任务 工作质量低劣,经常出差错

工作效率 守时惜时,解决问题迅速准确 科技工作效率较高 有时需要催促,效率一般 科技合作中办事拖拉,经常需要催促

工作成果 科技工作中有所创新,填补过国内空白或两年内在报刊、杂志、学术交流会上发表3篇以上学术论文 两年内在报刊、杂志、学术交流会上发表1-3篇学术论文,1年内由3项以上技术革新或技术改造 在与人合作的或独立的科研项目中有一些一般性的成果,1年内由1-3项技术革新或技术改造 从未发表过科学技术论文或提出合理化建议

    资料来源:罗锐韧:《哈佛管理全集》,企业管理出版社P656

选择合理的考核方法和工具是绩效考核工作成败的关键,根据上面分析,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存在一些缺陷。根据取长补短的原则,考核者需要做的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匹配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当然,大部分工作岗位上的人员都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考核。

    以下是对上面提出的国内主要方法的比较表:

表2:国内主要绩效考核方法的比较

评价方法 提供绩效反馈和指导 分配奖金和机会 最小化成本 避免评价错误

排序和强制分布法 不好 不好或一般 好  一般

工作报告法  不确定 不好 一般 不确定

行为对照表法 一般 好或一般 一般 好

等级鉴定法 一般 一般 好 一般

行为锚定评价法 好 好 一般 好

目标管理法 非常好 不好 不好 好

资料来源:张一弛:《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P193

    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企业是将几种工作绩效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比如关键事件法,可以作为图表尺度评价法的补充。绩效考核方法是由工作分析的结果所确定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也要实行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 

    3、合理的选择考核者和考核信息

    在选定考核人员时,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原则:一是考核者要有代表性。根据360度考核法,对员工考评需要有各方面的代表参加。例如应有上级、同级、下级和客户代表。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对其绩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二是选定的考评人员必须具有好的品德修养、丰富的工作阅历和广博的理论知识,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考评工作,避免掺杂个人好恶、以偏概全,并要在考评工作方面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以保证考评工作的规范化,避免因考评人员的工作作风,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考评效果。三是考核人员各方所占的权重要恰当。在评价的过程中,员工的顶头上司所占的权重应该是最大的,假如员工有几个上司,综合几个上司的意见可以改进员工的绩效考核质量。员工同事可以观察到其上司无法观察到的某些方面,经研究表明,同时评价对员工的发展计划制定很有效。员工的下级直接了解其实际工作情况、领导风格、组织协调能力,有助于被考核者个人的发展。而员工的自我评价也不能忽视可以减少员工对考核的抵触作用,但要提防他自我评价过高。360度绩效考核法中还有来自客户的评价。

    员工绩效考核的信息应该是多方面的,很多评价者往往在信息不齐的情况下而做出考核结果。考核一般从成绩、工作态度、工作适应性和能力四个方面获取信息。成绩包括质量、数量、教育、指导和创新、改善等因素。工作态度评价有纪律性、协调性、积极性和责任感四方面内容。工作适应性则根据学习效果原理,主要有工作成绩的改善和人际关系等。对于能力评价者需要从知识、技能、理解、判断、决断、应用、规划、开发、表达交涉协调、指导监督方面获取信息。当然,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有不同的信息的侧重,获取的信息需要与标准相符合。

    4、对考核者如何避免有关心理偏差的培训

    由于每个考核者都不可能趋于完全理性,考核者在绩效考核中出现的心理偏差的表现很多,而很多偏差是在大部分人未经培训的中都出现。因此企业有必要对考核者进行有关心理偏差的培训,首先应该是进行一般心理知识的培训,使得考核者尽量避免产生众多人都出现的错误。

    然后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在培训中,主讲人先为考核者们放一部关于员工实际工作情况的录像带,然后要求他们进行绩效考核。接着主讲人把不同考核者的考核结果放到粘贴板并把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逐一讲解。最后主讲人给出正确的考核结果并对考核者们存在的错误一一加以分析。实践证明,对考核者进行相关培训有助于减少一些心理偏差的出现,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的工作绩效考核培训有助于提高上下级之间就绩效考核展开讨论的能力。

    5、进行绩效沟通和绩效反馈

    不懂沟通的经理不可能拥有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再完美的考核制度都无法弥补经理和员工缺乏沟通带来的消极影响。良好的绩效沟通能够及时排除障碍,最大限度的提高绩效。沟通应该贯穿于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考核者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开始就应该与员工进行充分的协商,在整个考核流程中始终与被考核者保持联系,考核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并指出不足以及改进意见,被考核者可以陈述意见,提出自己的困难以及需要上司解决的问题。绩效沟通的方法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类。正式是事先计划和安排的,如定期的书面报告、面谈、有经理参加的定期的小组或团队会等。非正式沟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闲聊、走动式交谈等。在实际应用时最好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沟通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沟通方式,以下沟通技术都将有助于改善绩效沟通。

    第一、倾听技术。在进行绩效沟通时,考核者可以培养自己的倾听素质。包括呈现恰当而肯定的面部表情、避免出现隐含消极情绪的动作、呈现出自然开放的姿态和不要随意打断下属。第二、绩效反馈技术。绩效考核者可从如下角度磨练自己的反馈技术:多问少讲;沟通的重心放在“我们”;反馈应具体、对事不对人,尽量描述事实而不是妄加评价;应侧重思想、经验的分享,而不是指手划脚地训导和把握良机,适时反馈等。

    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应该包括观察与讨论两个步骤。观察可以通过亲自观察或报告、会议等来进行,管理学中叫做“走动管理”;讨论则需考核人员预备考核者通过实际的交谈与沟通。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使主管人员切实掌握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更能通过交谈与沟通时及时肯定成绩,提高员工的满足感,达到一种激励作用,以使其更努力地工作。

    科龙公司在绩效沟通和反馈面做得比较好,根据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年的绩效考核结果,以正视的书面报告来公布结果。对于团队中表现最好的20%和最差的10%通过绩效面谈(Appraisal Interview)方式来沟通,通过绩效面谈是优秀者继续保持良好的绩效,并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对于表现不佳者,以绩效面谈的方式对其提醒、分析、知道或者警告。对于那些绩效表现变化显著的员工也对其进行绩效面谈,以便准切的了解变化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15]

    6、把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薪酬设计联系起来

    一般的讲,只要达到或超过了绩效考核期开始时确定的绩效标准,都应该给予奖励。但是,奖励的方式不一定都与钱有关。而且,奖励只有符合下列两个条件时才具有激励作用:一、为被奖励者重视;二、与被奖励者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绩效相一致。由于人的需要是千差万别的,对一个人具有较大激励作用的事情,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会毫无激励作用,因此,有效的奖励系统应能反映不同员工的需要。通常的奖励方式有:绩效工资;表扬;晋升;个人奖金;团队奖金;奖品;特殊津贴等。

    我们可以借鉴欧洲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建立一个多维交叉的人员激励体系。具体应当实现下列各种激励手段的整合:①物质激励手段:包括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及其它福利(住房分配等)。②精神激励手段,具体包括:通过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计划地进行工作轮换;使员工工作不断丰富化、扩大化;授权;机会奖励。如:培训、给予更富挑战性的工作等;鼓励职工参与、给予尊重、给予认同、多强调积极的一面,等等。

    下面以对某企业总经理为例进行薪酬设计与考核结合的说明:

绩效工资(风险收入)=核心考核指标×(X %)×考核指标实得分/100

  上式中: 核心考核指标为企业经营中的基本指标或关键指标,如利润等;

X%为挂钩的提成比例;

            考核指标实得分=考核指标权重分数×目标完成率;

            目标完成率=考核指标实际值/考核指标目标值。

表3:某公司总经理绩效考评表 

考评指标        目标值  权重分数  实际完成值

一、经济指标             80

1.净资产收益率            3

2.净资产增长率            2

3.净利润               70

4.销售收入              5

二、工作及管理水平指标        20

1.市场区域扩张            3

2.市场占有率             3

3.新增网点数             3

4.呆死账率              4

5.资金周转率             4

6.顾客投诉率             3

合  计               100                            

总经理年薪=基薪+风险收入(绩效薪资)=基薪+[净利润×6%×考评指标实得分÷100]

    资料来源:左建军:《模糊工作定量考核,绩效薪资制度设计与应用》

以上计算薪资公式中,基薪只是保证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收入。总经理的收入与净利润紧紧挂钩,既突出了利润这个关键指标,又防止了企业无效益时,而经营者照拿高薪的问题。[16]这样,把总经理的收入与绩效考核的结果包括公司的绩效挂钩,从而把考核的结果用到了实处,当然,这只是结果利用的一个方面。

    (二)、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实际上,对我国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提出对策都是按照绩效考核流程的顺序来进行的。归纳以上内容,笔者认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建立在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在绩效考核中,持续的沟通应该贯穿于整个绩效考核体系。

    1、制定绩效计划、明确目标

    A公司没有制定详尽的绩效计划,没有规范考核人员的工作使得他们主观性太强。计划是未来的导向,是管理活动的四大职能之一。绩效计划的制定是绩效考核流程的第一步,需要确定考核的目标、标准和考核的时间表,还要确定考核者和考核方法。计划本身充满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在执行计划时,一经发现或因计划当时太乐观、太悲观,或因日后环境的改变,而导致原计划无法执行,就必须立刻修正计划,而绝不能死抱住计划不放,以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即计划要预测变化,而不是赶不上变化。

    任何一个职位,尤其是经营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新绩效考核开始之前就确定绩效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说,必须对公司的目标、策略、发展有所贡献;从小的方面来说,必须依据个人的主要工作职责来定。目标内容必须包括创新性、解决问题性、例行性和个人发展性等四类目标;同时,必须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挑战与机会。一般来说,完整的年度绩效目标,通常应具备下列特色:数量大概介于五至十个之间;与公司的成功有关;是未来导向及成果导向型的;是可衡量的;必须具有挑战性,同时具有可完成性;要有具体的行动方案。[17]绩效目标应当尽量的量化,以数据来说话。A公司L先生的绩效目标就可设定为诸如“本部门的产出量优1000台增加到1200台”这样的量化指标,而不仅仅是“较为明显的增加本部门的产出量”。不能量化的绩效目标尽量细化,如G女士的绩效目标就应是“有效实施员工培训计划,科学的工作分析,等”,而不是笼统的设为“改进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在绩效计划制定过程中还应做的一件事就是让绩效考核深入民心,使得所有人接受。企业内一切人员都地对绩效考核高度重视,沟通是解决此问题的钥匙。通过有效的沟通使绩效计划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并有效的防止相关问题的产生。 

    2、实施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考核

    在实施绩效计划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工作:按照绩效计划进行考核前的培训(主要是对考核者有关心里偏差的培训,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对策的一个要素),对被考核者进行沟通,考核结果利用和反馈等。

    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是绩效考核体系的关键之所在,在这个过程中,考核者和被考核人员应该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沟通是有效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沟通建立合作的关系,使得考核深入民心,为被考核者所信服。在众多以实践为导向的文献中,愿景、宗旨和策略作为绩效管理框架的重要性得到了高度重视,沟通也具有同样重要性,至少应该在组织的经营计划、生产效率和产品服务、绩效管理中建立沟通机制。沟通中有自上而下的沟通,主要是管理者把最终决策传达给雇员,自下而上的沟通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下属人员把信息传给管理者,但从广义上说,沟通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而是参与,培养使命,这就需要双向沟通。因为下属不仅要了解那些对自己有影响的结果,还希望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如果绩效考核中没有对考核指标、具体内容和考核依据等向员工作充分说明而且不给员工参与的机会,很可能导致员工对评估结果不理想时产生不满,所以必须建立双向的沟通机制,主管和员工共同制定绩效指标,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真正把绩效考核的作用落到实处。在实施绩效考核时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就是绩效反馈和结果利用。在前面论述对策时已经进行过分析,在此就不赘述了。

    3、考核进行总结、对考核体系进行修正

  绩效考核的最后步骤是周期总结。为了切实发挥目标管理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的效果,周期总结除了给予员工合理的绩效评价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员工的工作成果与工作能力,建议其应接受的训练及发展目标,以有效地提高其工作能力与发展潜能。

    绩效考核需要不断的总结并且通过总结得出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不断的修正考核体系。[18]企业必须为此而努力从而建立一个公正有效的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最困难的依然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可能有多个,不同的制度有不同创平衡点。当然,也可能不存在平衡点。绩效考核的结果是逐步出现的,不断改进就会出成效。企业在启动完一次绩效考核后,一定要总结、收集各种反馈意见。因为我们即使设计出了较好的考核体系和操作规范,但企业现有资源还不足以支持这套体系,所以就要不断改进,制定出符合企业现有资源和管理水平的绩效考核方案。

    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这种绩效考核体系相对于传统的事后评价有了较大的改进,形成了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利用三者并重的新型绩效考核体系。当然,每一个体系的建立都离不开一些前提条件,本体系的前提条件包括与之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要的成本和全员的参与等。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同,所运用的绩效考核体系中指标的侧重点就有所差异,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抄。

    笔者根据以上体系拟定了绩效考核流程图。下面的绩效考核流程图中笔者还忽视了一个较为重要的要素——绩效沟通。图中只是在实施绩效计划的过程中有所体现,实际上本文反复强调的就是绩效沟通贯穿于整个绩效考核体系。因此在绩效考核流程图中绩效沟通应该在每个部分都有所体现。

图二:绩效考核流程图

             

                        

                                              

结语: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应该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在绩效考核的工作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如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实施绩效考核时,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能够清楚地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准确地组合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消除各种设计、运作中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对绩效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予以正视、分析并解决,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在激励员工、培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本文认为,解决绩效考核所存在的问题不能有问题才解决问题,应该对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设计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根据既定的程序进行解决。因此,设计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才是最重要的,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我们去探索,去解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期待着更为优秀的考核体系的产生。

感谢语:在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袁洁秋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本文历经数次修改之后终于定稿。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各位授课老师为我打下了丰富的专业基础,笔者也参考了诸多文献和资料(详见参考文献)。

在此,笔者一并向这些老师和朋友的无私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上时间有限,虽经多次修改,但文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8226;P8226;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蔡永红/林崇德:《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04,P119—126

[3](美)加里8226;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劲松、冯明:《交叉文化背景下360度绩效评价反馈系统的思考》,经济管理,2001/18

[5]范庆桦:《是非平衡计分卡》,中外管理,2003/6,P38-40

[6]中人网:《平衡积分卡开始在中外运远航》http://www.chinahrd.net 

[7]张一弛:《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我国现代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
[8]王玫:《员工绩效的评价》,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5 P43~44

[9]金文杰:《正确实施绩效考核充分发掘人力资源》,厂长经理日报,成都,1996.11.18

[10]王娟丽、毛友根:《考核因何草草收场》,企业管理, 2003/5

[11]程文文:《绩效考核中常见的错误》,人事管理,2000/8.P26-27

[12]黄超吾:《绩效评估与发展》,中国企业家,2000

[13]赵筠:《绩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之道》,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北京,2002/08

[14]罗锐韧:《哈佛管理全集》,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15]薛彦珉:《绩效评估在科龙》,《粤港信息报》,广州,2003.1.17 

[16]左建军:《模糊工作定量考核,绩效薪资制度设计与应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06 ,P30~31

[17]张玉霞:《绩效考核七备》,中国劳动,京,2001/07

[18]中人网:《由一则案例引发对绩效评估的探讨》,http://www.chinahrd.net

[19]谢康:《企业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估设计》,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李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储企华:《现代企业绩效管理》 ,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1702.html

更多阅读

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零售业物流的对策研究

致谢:本文转自kendylee.happy的博客,在此表示感谢!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我国物流起步比较晚,自加入WTO以来,对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认识在不断增强。从自营物流到第三方物流,再到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物流呈现出跨越

国际贸易论文:当前中小外贸企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中小外贸企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提要]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中小外贸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也是推动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个亮点。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升值、新型贸易壁垒的出

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对策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着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更是不容

声明:《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我国现代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对策研究》为网友说再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