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风光不再 MBA缘何风光不再 人资经理如是说

 世界工厂风光不再 MBA缘何风光不再 人资经理如是说


  无论如何,从几年前的火爆异常到今年的招生遭遇滑坡,MB A的光环正在逐渐退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历来都是MB A就业“主渠道”的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究竟如何看待MBA正在经历的迅速降温现象呢?为此,近日记者采访了健力宝、安利和华凌等跨国公司、内地知名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或高层人物。他们纷纷指出,企业对MB A的价值的质疑,或更倾向于通过企业、高校进行联合办学的模式来自己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方式,是造成内地企业对MBA毕业生的需求量可能出现相对萎缩的重要原因。

  “今年MBA遭遇报考人数滑坡的现象,归根结底问题还出在MBA教育本身”。一些企业界人士认为,MBA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培养的人才距离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并出现了质量滑坡的迹象,是造成MBA得不到企业青睐的真正原因。

  希望这些知名企业的真诚进言,能给MBA教育以及受过MBA教育的人带来启发!

  部分MBA能力不如本科生

  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周庆丰:

  来自企业需求的萎缩,正是造成今年MBA报考人数出现滑坡的主要原因。前几年,企业界对MBA普遍有一种盲目追捧的崇拜心理。虽然一些知名院校的MBA学生进企业后确实能够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客观地说,最近几年来内地MBA素质确实在逐年滑坡。有相当一部分MBA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质,已经让企业感到非常失望,进而造成对整个MBA群体都产生了质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原本对MBA持欢迎态度的企业纷纷关上了大门,造成企业界对MBA的需求量出现大幅度下降。

  我认为,随着MBA教育的门槛不断降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目前,很多MBA学生的最高学历都是大专水平,并且这个群体几乎已经成为了“主流”,占据的比例甚至可能已经接近60%。由于许多大专学历的报考者相比本科、研究生学历者通过读MBA来进行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反而更加迫切,因此刚从学校毕业几年时间基本不具备管理经验、知识功底本来就比较差的大专生,反而成为了形形色色的MBA群体中的“主力军”。

  但这种状况,对于整个MBA教育来说,所造成的后果简直是灾难性的。我们发现,不少MBA尤其是这部分群体的综合素质、知识功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不如一些重点高校的本科生。面对这种状况,企业不得不冷静下来,破除对MBA的盲目崇拜。今后,我们将通过“企业+高校”的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需求来培养自己的MBA。例如,健力宝集团、中大大学管理学院今年9月第一次共同举办了一个MBA班,有74名内部员工报读这种在职的MBA课程。同时,我们还把提供MBA学习的机会当作一种激励员工、吸引优秀大学生前往健力宝工作的重要措施,取得了比通过对外招聘MBA更好的效果。

  薪酬下降致MBA热度不再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饶俊:

  最近几年来,国内招MBA学生的高校数量越来越多。由于MBA教育这块市场发生了分流,报考人数出现下滑应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读MBA读的人太多,但来自企业的需求却可能并没有相应地以较大幅度进行增长,必然会造成很多公司为MBA提供的薪酬出现下降的迹象。

  事实上,随着MBA的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和整体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MBA已经过了热潮。由于读MBA主要是一种个人投资行为,大多数人读MBA主要是期望能够获得高收入,但这种状况却正在造成投资行为的回报率出现了下降。在市场杠杆的调节下,面对不费的学费,前几年盛行的“MBA热”自然会经历一次“降温”,拼命地想挤去读MBA的人肯定不会有原来那么多了。今年内地报考MBA的人数出现下滑,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

  自1995年正式进入内地市场以来,安利招聘了一批美国、欧洲和澳洲等海外大学教育背景的MBA,素质都还是非常不错的。但对于内地高校,我们确实还从来就没有像招聘本科应届毕业生那样进校园招聘过MBA。因此,因为我们像很多公司一样,还是更倾向于自己来培养MBA。例如,我们会为愿意读MBA的员工提供资助,鼓励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

  只求高薪不下基层成通病

  广州华凌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刘必兰

    今年内地MBA报考人数出现滑坡的现象,主要是由于MBA在经过前几年的热潮后,人才、企业双方的态度都更加理性,不再去盲目地追捧MBA。

  例如,前几年不少企业在招聘MBA时甚至多少带有一些炫耀的成分,把MBA占企业员工队伍的比例有多高当作炫耀的资本。但到现在,这种现象应该是很少见了,企业的用人观都正在日益理性化。华凌2000年第一次从外面招聘了几位MBA,但却发现,MBA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但期望值却普遍比较高,动辄要求“高薪”“高职位”,而且不愿意从基层干起。这是大多数MBA毕业生找工作时容易犯的通病。以至于让我们感觉到“请不起”,干脆由企业宁愿自己花钱去把内部员工培养成MBA。

  我们现在已经硬性要求高层管理人员报读在职的MBA,鼓励中层管理人员报读MBA并提供部分资助。我们发现,这种方式更适合我们的企业,有效地提供了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但这种变化的结果,却直接造成了企业对MBA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小。

  事实上,在经过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后,MBA已经不再是“时髦的符号”了,高校不应该无视这种企业需求的变化。而且我认为,即使这些MBA有真才实学,如果在找工作时抱着这种不正确的心态,都极有可能使自己的就业道路越走越窄,产生“高学历难找工作的现象”。

  企业都有完整培训体系

  明基全球副总裁、明基逐鹿软件(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宜幸

  作为一家台资企业,明基自1993年进入中国内地以来,确实还从来没有从内地高校招聘过MBA学生,只招聘过一些来自美国、欧洲等海外大学的MBA,但数量也不多。

  这种情况,一方面同公司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培训体系有关系,更倾向于靠自己来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有关。另一方面,这是因为MBA普遍存在着“光说不练”的通病。如果招收MBA的数量太多了,反而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需要。

  MBA招生应该提高门槛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孙贺影:

  目前,MBA给人的感觉好像不是真正的工商管理。目前MBA的教育方法,已经和在大学里读本科、研究生差不多了,又回到传统的知识性培训的轨道上,而不是从培养管理者的角度出发。MBA的外表确实还是比较时髦的,但国内不少高校的MBA教育却还停留在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阶段,但企业所需要的MBA却是实战型的人才。如果还沿袭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高校培养的MBA必然距离企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让企业感觉“MBA不好用”。

  另外,高校尤其应该把好“招生关”,不要再降低门槛了。例如,学校在招收MBA时,应该严格按照是否具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对生源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但现在有不少学校的MBA教育,几乎就是把一些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集中起来,这种做法绝对是培养不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MBA的。

  MBA教育应结合实际教学

  宁波奥克斯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罗建勇:

  奥克斯由于近几年来的发展、扩张势头很猛,因此自1998年以后陆续招聘了200多名研究生包括40多名MBA。但到现在,整个奥克斯集团只剩下包括我在内的两位MBA,流失率、淘汰率确实都是非常高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MBA的心态普遍有问题,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动不动就要做公司的战略和部门的规划,由于心态过于浮躁而不适合继续留在企业里发展;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这些MBA确实暴露出了“真本事”不够的问题。由于对MBA已经失去了信心,今后恐怕不会再招聘MBA了。事实上,像这样对MBA的价值已经产生了质疑的企业,恐怕绝对还为数不少。我认为,MBA教育界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了,因为MBA教育自身的缺陷才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例如,目前的MBA教育仍是“填鸭式”教学方法盛行,依然没有摆脱传统高等教育的弊端。

  我认为,MBA教育必须更多地结合来自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尤其是在师资配备上,应该多配备一些有企业背景、实践背景的师资力量。

  但是,目前几乎每所MBA院校的师资力量都是以“学院派”居多,在这客观上造成了MBA“光说不练”,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不行。但现在似乎已经有迹象表明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例如中国科技大学有位MBA主任,原来曾在大学里任教并担任过珠三角一家做燃气器企业的老总,既有比较深厚的理论素养,又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无疑,这正是MBA教育今后应该发展的方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152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队再见世界杯 再见 世界工厂

     或许,在10年之后,  你会穿着越南制造的皮鞋,  开着泰国制造的汽车,  拿着马来西亚制造的手机下载韩国歌曲,  然后给印度的售后服务公司打电话,  让他们来给菲律宾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升级。  再也难有哪个国家能成为 

再见这个世界 再见,世界工厂

     所谓世界工厂,简而言之,就是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这是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吕政对世界工厂含义的解释。这里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工厂”,就是生产基地,二是市场,为世界提供工业品。  历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

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

  20多年来,日本大阪府上海代表处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规模较小的日本零部件供应商跟上潮流,把制造产能从高成本的本土转移到成本低得多的中国。  该代表处所长田中克明(Katsuaki Tanaka)表示,如今,工作人员则是把更多时间花在帮助日本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中国告别“世界工厂”?

  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直是无可争议的“世界工厂”——进口原材料,并向全球各地出口廉价的制成品。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随着薪资上涨推升制造商成本,以及汇率波动可能将制造商的微薄利润化为乌有,中国正在丧失

声明:《世界工厂风光不再 MBA缘何风光不再 人资经理如是说》为网友最难以面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