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7月25日消息,据香港媒体报道,预计在九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经过反复酝酿,有关未来经济发展的思路已渐成形。北京消息人士透露,在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会议将针对目前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开出两剂药方,一是改变过去重点发展高科技的战略,转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对就业率的关注将高于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工作重心将大幅度向西部开发倾斜。 十六届三中全会预期是胡温新政府上任以来最具实质性内容的会议,按以往中共各届全会的惯例,新领导班子将在三中全会上奠定其未来个性化走向,以此作为大展拳脚的真正起点。 对于此次会议上即将提出的宏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前从官方到民间,从政界到学界,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共识。 近日,「中国宏观经济夏季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包括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官员、社科院及证券金融界的专家,以及两个民间智囊机构的学者共数十人。 会议对目前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一场调整正在到来」,更有学者呼吁领导人要有「实现这种发展战略的转变」的「胆量」。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差距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失业率急剧攀升,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著名学者茅于轼指出,目前生产是否损害了劳工的利益﹖现在要考虑用甚么政策来减少贫富差距。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张曙光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当前的特点是,GDP的增长与工业增长背离,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背离,农村消费仅增长百分之○点三,利润大幅度向垄断的大企业集中,经济失衡严重。 学者仲大军在探讨「问题的根源」时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走的是为「精英」服务的路,出现资本和财富高度向少数权力者和强权集团集中,向海外大资本手中集中。 他提出解决问题必须将「三个代表」的重心落实在「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上,特别是那些贫困人口的发展上,而不是少数利益集团和一些只有象征意义而对人民大众毫无实惠的产业上。 具体来讲,就是今后要放弃一些超高技术产品的发展,多发展一些普通产品。「一句话﹕精英路?不能再持续下去。」放弃一味「赶超」的发展战略,走均衡发展的道路。 与会者认为,目前最大的危机是就业危机,中国制造业危机严重。现行的政策是向外资倾斜,应该尽快取消出口退税。应把向生产者收税的结构改为向消费者收税,要向私人财产收税。对一些单位的小金库也是同样,通过税收使小金库合法化。要设法防止政府寻租,想升官的别发财,想发财的别当官。 国家发改委研究员宋立也反对过去一味强调经济增长的战略,指出「增长优先是富人政策,应向就业优先转变」,经济政策要向西部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