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个皇后不争宠 职业修炼——《老子》的不争之争之道



《老子》的哲学,博大精深,内涵丰厚。老子的哲学其实是对《易经》的智慧与太极思想的精辟解读。在此,仅挂一漏万地简单介绍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抽时间专门研读品味相关著作。

1.相生相伴,清醒处世

一个阴阳鱼太极图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与精神的复杂而又简单的关系。说它简单是指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对立统一而又相生相伴的关系;说它复杂,就是要求我们时刻都要像“永不瞑目的阴阳鱼”一样,清醒地观察不断变化的不确定的世界。

《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它们的关系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如果不能辩证地看待它们,矛盾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世人无不追求有、易、长、高、声(名声)、前,而厌恶其反面,其结果往往因追求的方式不科学,造成求而不得的痛苦。

aihuau.com

老子所要向世人指明的是,求“有”须向“无”中求;求“易”必须重视“难”;欲“长”必先始“短”;欲“高”必先为于“下”;欲播声于“外”,必先发音于“内”;欲处人之“前”,必先居人之“后”。总之,要以辩证法的观点,从所追求事物的对立面着手,让其自然而然地由量变到质变向正面转化,达到“否极泰来”。同理,我们在成功、拥有之后,要保持清醒头脑,否则,就会“亢龙有悔”,“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据说,奉行“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蒙牛总裁牛根生在做出捐出他在蒙牛的全部股份,成立“蒙牛发展基金会”,实现从“大有”到“大无”的转变时,就在看《道德经》,是不是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就不得而之了。

2.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万物涌现而不躲避矛盾、推脱责任,真朴生成而不占为己有,追求有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圣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却把功劳记在了圣人身上。

范蠡帮助勾践政治成功以后,他就“功成身退”,泛迹江湖。而历史上最不成功的人,可能就是韩信了,他舍不得“功成身退”,结果被刘邦杀害。其实,功成或做出成绩之后,你并不一定要身退,关键是要能够把握自己,不摆老资格,不功高盖主,这也叫“功成身退”,人家也就尊重你了。万明坚从TCL下课,是否与不听老子的话有关,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正如泰戈尔所说:“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你可能会有功而无功。

3.上善若水,善于示弱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之人(圣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性。水的行为表现为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宠,始终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隐蔽之处,所以,水具有近似于道的特性。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圣人的住宅则是不显山露水的地方。

   心善渊——水渊则藏,含而不露;圣人胸怀若谷,胸襟宽广,从不自我炫耀。

   与善仁——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处世仁慈,利己利人,自觉奉献而不图回报。

   言善信——水虽不言,却平衡高低,有着至诚不移的本性;圣人言行一致,以诚信为本。

   政善治——水可以冲洗污垢,刷新世界;圣人为政,清正廉洁,治理有方。

  事善能——水能静能动,能急能缓,能柔能刚,能升能隐;圣人做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观规律。

   动善时——水,冬雪夏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违天时;圣人做事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执著奋斗,百折不回的是水;认清方向,持之以恒的是水;蓄积能量,喷薄而出的是水;容清纳浊,洁净他人的是水;蒸发为云雾,凝结成雨雪,万变不离其宗,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下面是一篇咏水的诗词写得很好:

  有物名曰水,至柔有大能。 

  山泉露头角,立志向海行。 

  坎坷等闲过,奔流步不停。 

  执著不执著,无往而不胜。 

  巨石阻前路,转头绕道行。 

  悬崖临绝壁,呼啸跳涧中。 

  遇沙渗地下,暗行不逞能。 

  骄阳似火蒸,变云学龙腾。 

  聚团化作雨,遇冷凝作冰。 

  春融入江河,滔滔仍向东。 

  万难终归海,浩瀚波涛涌。 

  世人叹伟大,一笑又升空。 

  转身归山去,泉声常叮咚。

 娶个皇后不争宠 职业修炼——《老子》的不争之争之道
4.宠辱不惊,褒贬由人

《老子》说:“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在有些人看来,人得宠则荣,荣则名利双收;受辱则贱,贱则无名利可图。这种观念都是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在老子看来,因得宠而惊喜的人,是喜名利、贵自身的人,这种视宠为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所以“宠为下”。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近名利而远众人;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内,近众人而远名利。远众人的人必有祸患,近众人的人必然获得众人的爱戴。

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同志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5.不争之争,水到渠成

《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你不争,所以天下才没有人能和你争,这才是竞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竞争大智慧。

6.损益结合,不断进步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你想“新”想“益”,那么首先就要“损”,要会“损”,要持之以恒地“损”。这个“损”就是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过错,检讨并减少自己的毛病,清除自己身上不良的习气。尼采说过:“一个人智慧的增长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就是看他的不良品性减少了多少,他的智慧就能增长多少。”这就是会损的意思。

在损的同时才能受益,比如一些消极的情绪:悲观、愤怒、嫉妒、郁闷、不安等要减少它,比如不良的工作习惯:拖拉、马虎、借口、缺乏坚持等要清除它。这些东西就要主动地去损,积极地去损,乐观地去损。人生其实就是一道加减法的过程:不断增加有益的东西,不断剔除有害的东西,只有这样人生才能至臻完善。

其实,老子的“损”、“益”过程也就是人生的扬弃进步过程。肯定、否定、再否定,这就是人生是自我发展的途径和取向。从无我到有我,从对自我的否定,进而对自我否定的否定,自我便从幼稚走向了成熟,真正的把握了自己。“损”与“益”的结合,人生的修炼才能不断趋于完美,爱与恨情深意切,生与死俱显从容。这时的人生才更为珍贵,它有着现实的基础,又有着使命的未来,一切都在从容自在之中彰显出生命的美丽和光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0643.html

更多阅读

蛋蛋后写给《左耳》的影评丨饶小坏:不擅长的永远是爱

不擅长的永远是爱饶小坏首先说,我对青春没有什么认知。但《左耳》这部青春电影还挺吸引我的。男主角张漾,说白了就是除了帅什么优点都没有的那种男人。女二号吧啦,说白了就是除了美什么优点都没有的那种女人。这样两个拥有主角特

关于《道士下山》的几个问题 道士下山下载

关于道士下山的几个问题距离《道士下山》上映已有一月,在这个点写下一些东西,只是发表一些思考。《道士下山》豆瓣评分5·5,如果《捉妖记》能评7·2的话,那么我觉得《道士下山》的分太低了。是的,我们是在比较中得出高下的。不否认陈凯歌已

20个源自《诗经》的常用典故 诗经典故

【甘棠遗爱】【召公棠】释义《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 召伯 所憩。” 郑玄 笺:“ 召伯 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树。” 又 《史记·燕召公

《IRIS》的结局为什么让金贤俊死掉呢? iris1为什么不能看

看了《IRIS》的结局,真的有种莫名奇妙的感觉,为什么最后金贤俊要被暗杀呢?为了引出第二季的故事么?第二季没有金贤俊那么观众要集中去看谁呢?出来新的要员?那还叫第二季么?又或者第二季他又要奇迹般的复活呢?看完大结局一堆问号涌入脑海~这

声明:《娶个皇后不争宠 职业修炼——《老子》的不争之争之道》为网友余下的溫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