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弊不彰,蚁穴溃堤。南纺股份的管控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南纺股份上市后,投资规模每年急剧扩大,投资企业呈现数量过多、行业分散、股权复杂、管理混乱、回报率低的特点,过半数企业处于停业、半停业或者严重亏损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公司的管控制度不仅在设计上存在缺陷,管理层在日常执行时也带头违规,导致公司的经营成果和效率没有制度作为保障,信息披露的可靠性降低,经营行为合法合规的风险加剧。
![内控的作用 失灵的内控](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45222909472.jpeg)
南京审计局的审计报告显示,南纺股份存在着内控失序的七大问题。 第一,没有对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能,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包括:“进口部集进口业务操作与进口存货出、入库管理于一身,尽管公司有‘付款交单’的限令,但是放货决定权在进口部, 无法构成相互制约的限令形同虚设,造成进口部2亿多的的货款逾期5年收不回”;“南纺股份全资子公司南京海陌公司业务员直接收取现金货款,再解交公司账户,2010年322.21万元现金滞留在业务员手中”。 第二,授权审批控制缺失。南纺股份对于重大的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如东湖丽岛别墅项目买断,东湖丽岛会所的经营权转移和利益的确定,大额资金的流出和高风险业务的开展,均未经董事会决议通过。 第三,会计系统控制缺失。南纺股份每月不对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进行核对调节,只在年末调整一次,导致2007年和2008年发生的38万元未达资金至今短少且原因不明。 第四,财产保护控制薄弱。南纺股份没有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财务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内控措施没有得到有效履行,财产损失巨大,如母公司存货损失占存货总量的52%;账外房产10处,游离于公司监管之外。 第五,控股子公司管控不到位。尽管南纺股份在2007年制定了《南纺股份子公司管理办法》,但由于控股子公司董事长大多由股份公司高管担任,一些高管在子公司持股,受利益的驱动,子公司决策层制定母公司业务竞争、关联交易等方面的政策及程序,严重损害到股份公司整体利益。如刘盛宁负责的海陌公司、丁杰负责的南泰显示公司、单晓钟负责的滨海羊毛等公司75%以上的商品购进来自南纺股份,股份公司的利润被转移到子公司,再以奖金、回扣等方式私分国有资产。 第六,金融衍生品交易控制不规范。南纺股份采用短期融资券、外汇融资、NDF套利等多种方式融资并降低资金成本,但南纺股份没有制定相应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制度去规范制约资金部和财务部,用制度来规范交易员的选择、考核、风险隔离、止损等政策和程序。 第七,信息系统控制存在严重缺陷。南纺股份现有的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控制目标、程序变更、计算机运行和对数据的接触等方面都不符合企业内控的要求,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存在明显瑕疵。 此外,公司也没有建立与盈亏相结合的绩效管理和考核办法,在销售收入和利润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销售提成和员工奖金长期维持较高水平;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公司高管和业务员、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工资水平远高于同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