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格局解剖图鉴网盘 用信息经济三定律解剖我国电信竞争格局失衡问题



用信息经济三定律解剖我国电信竞争格局失衡问题

  李进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级高工

  摘要:为解决当前一家独大极不平衡的电信竞争格局提出了各种重组方案,本文试图按三大信息经济规律来解剖这一格局失衡问题。首先分析电信运营业以所运营的业务来拆分,让中国移动专营有市场前景的移动电话,而限制中国电信只能专营日薄西山的固定电话,违背了摩尔定律与“移动超过固定”规律导致我国电信竞争格局失衡;由此,发现固网运营商将面临用户雪崩式地流失的危机。其次分析没有自觉遵循吉尔德定律与“数据超过话音”规律及早加大力度去推广速率高的ADSL——宽带有线接入,更没有考虑光纤接入,使得固网运营商发展缓慢,也加剧了其失衡。第三分析中国联通违背麦特卡尔夫定律采用多种技术体制标准,导致每种体制标准的用户分散,效益低下;拉大了G网与C网效益的差距及移动与联通的差距。据此分析“五合三”重组方案不易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出利用2G升级到3G的重新洗牌机遇,建议所有运营商切块分工高速合建全国TD网,同时在不同地区展开运营TD,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下,才有可能逐步改变当前这种不平衡格局。

  中国电信改组之后,几年间变成今天一家独大极不平衡的格局。为此,提出了各种重组版本,当前盛传的“五合三”重组方案,即:中国联通C网交中国电信,G网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移动合并中国铁通。三家都将成为全业务运营商,认为这样就会三足鼎立。果真能达到预期目的吗?

  对不平衡格局必须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作者试图按三大信息经济规律即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麦特卡尔夫定律,及移动超过固定、数据超过话音、分组超过电路等规律来解剖这一问题。并提供可行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违背摩尔定律与“移动超过固定”规律导致我国电信竞争格局失衡

  摩尔定律(Moore’sLaw)

  认为每18个月芯片的计算速度和集成度会提高一倍。设保持计算能力不变,芯片的价格和体积会缩减一倍。这是信息通信设备发展的基础,对运营商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通信设备使用寿命不断缩短,加速了固定资产的升级换代。

  ●加速开辟了新的业务市场,特别是移动业务。

  移动超过并替代固定——来源于人的个性需求。

移动通信是当今人类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由于20世纪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摩尔定律在通信领域发生重大作用,至今已经28个摩尔周期,微电子器件的密度和速度提高了2.6亿倍,成本降到2.6亿分之一,人类梦想的个人通信才得以实现。现阶段移动通信的用户数、业务量均将全面超过固定通信,发展成独立承载业务的主要网络。当前我国正在加速超过并替代固定电话的进程。

  1.看用户数与用户增长率

  从2002年到2006年,移动电话的年增长量总在6000万户上下;而固定电话则从2003年的5200多万户逐年递减,到2006年急剧下降到1700多万户,详见表1。

  表1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用户数与年增长量

  

  2003年10月,移动电话首次超过固定。2007年8月开始固话用户呈现不增反降趋势;而且逐月加速流失,12月竟剧减386万户,详见表2。

  表22007年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的月增长量

 

  相反,移动电话2007年高速蚕食固话,每月新增用户数远高于2006年月均新增564万户的水平,全年竟猛增8622.8万户,总用户数超过5.47亿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的比重超过60%。

  2.看业务量与收入

  2007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比2006年下降3.6%,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增长35.5%,详见表3。

  表3.2007年1-11月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通话量比较

  

  长途电话中传统固定、IP电话和移动通话时长分别增长6.4%、0.8%和59.6%,移动长途在总时长中的比重达到37.9%,上升了9.7%,而传统固定、IP电话的比重都有所下降。

  2006年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收入3758.38亿元,约占全行业收入比重60%;固定通信运营商业务收入2604.95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40%;移动通信运营商净利润696.66亿元,约占全行业净利润比重64%;固定通信运营商净利润376.34亿元,占全行业比重36%。这一切表明移动日益超过固定,对固定业务的替代效应持续增强。

  2006年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较2002年翻了一番,占全行业收入的46.4%,净利润比其他三家之和还多247.5亿元,竟占全行业的61.5%,形成了一家独大的格局,发展状况详见表4。

  表4全国运营商发展状况

  

  2007年中国移动每日净赚2亿元,预计净利润可达780亿元;而固网运营商由于用户流失,效益下降,中国电信固话业务ARPU(每月每户平均收入)值下跌近10%。移动通信收入比2006年增长17.9%,在全行业收入中的比重上升近3%;而固定本地电话业务收入却减少4.9%,比重下降了4%;因此,更加剧了不平衡。

3.用摩尔定律解剖固定与移动运营商

  形成今天格局的根子在于电信监管政策的失误。为了竞争,电信运营业拆分改组是正确的;但是以所营业务来拆分,让中国移动专营有市场前景的移动电话,而限制中国电信只能专营日薄西山的固定电话,违背“移动超过固定”规律则是错误的。

  改组以来,用户、业务量与收入都是固定业务减缓,移动业务猛增,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市场集中指数(HHI)逐年上升。移动越来越大,固定越来越小,五年累积下来,就形成了今天一家独大的极不平衡格局,详见表5。

  表52007年移动业务与固话业务比较

 

  在这种监管政策下,2001年便逼出了以无线接入为名的小灵通来打政策擦边球,技术上并不先进的数字无绳电话PHS系统靠单向低固定资费的优势,迅速发展用户,形成了一个全国网,2003年猛增到近3700万户,2004年接近翻一番,甚至比中国联通先进的CDMA系统发展的速度还快,那几年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固话拆机率高于装机率的现象,小灵通为固话用户的增幅贡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详见表6。

  表6无线市话用户数与年增长量

 

  2006年10月无线市话鼎盛时期曾达到9341.5万户。2006年底以来移动电话资费降低,小灵通的优势日益丧失,其用户便逐月流失,详见表7。2007年底,无线市话用户减少了658.3万户,降至8454.4万户。

  表72007年无线市话用户数与月增长量

  中国固网用户如果按2007年底月减386万户的强度持续下去,特别是漫游费下降后,2008年净下降量到5000万户的可能性非常大。移动电话将继续高速蚕食无线市话,更会加剧不平衡格局。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固网运营商将会陷入相当困难的境地!

  2001年初我曾提出用GSM1800作无线市话的建议,当时分析技术上可行、频率资源充裕、有国内产业支撑、投资回报快。很遗憾当时僵硬的监管政策,认为GSM1800与GSM900同属移动范畴,中国电信是固网运营商不能越雷池一步跨入移动通信行列。奇怪的是却默许同属移动范畴的PHS。就像在竞技场上,优惠中国移动驾驶“GSM汽车”,却不允许中国电信驾驶同类的“GSM汽车”来同场竞技,迫使他们只好乘比GSM差多了的“PHS马车”,这样的业务拆分实质是监管部门无视信息经济规律所致的失误。

  不妨设想当时如果采纳建议允许中国电信用GSM1800经营移动电话,就会有3张GSM全国网,4个运营商,都是采用当时同样先进的2G标准建设同样的移动网络,在同样的起跑线开始竞争,就不会造成今天如此大的差距。

  4.总结

  遵循摩尔定律,

  首先,应让运营商都可经营全业务,特别是移动业务。

  其次,应让运营商都选择当代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系统,以加速开辟新的业务市场。

  没有自觉遵循吉尔德定律与“数据超过话音”规律导致固网运营商发展缓慢

  吉尔德定律(Gilder’sLaw)

  认为主干网的带宽(即数据传输速率)每6个月增加一倍。这一规律对电信运营商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涉两个方面: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将空前提高。

 住宅格局解剖图鉴网盘 用信息经济三定律解剖我国电信竞争格局失衡问题
  ●宽带用户的增长速度将空前提高。

  这是信息通信传输线路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数据超过话音创造了条件。

  数据超过话音——来源于人的信息需求。

  数字化为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奠定了基础,使得人类对声音、文字、图形和运动图像等不同的感觉媒体可以用基于0和1数字的语音编码、图像编码等表示媒体数据来进行表现、存储、传输和加工。为满足人们全方位的信息需求,表示多媒体的数据也就必然会超过单一媒体的话音。发达国家在近期内数据业务将超过话音业务,未来将占到90%以上的比重。

  1.信息需求的必要性

  数字通信中,不同类型业务所需速率不同,从16~64kbit/s的话音,到10~540Mbit/s的电视。一方面通信的发展已由传统的单一话音业务向话音、图象、视频的综合业务演进,多媒体信号比话音信号的数据速率甚至高达8000倍;另一方面信息通信服务,已从为少数人的专业市场向为多数人的大众市场转变,要求做到让半数以上的居民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这就是主干网要求带宽快速提高的主要原因。

  2.技术进步的可行性

  按摩尔定律芯片的计算速度成倍提升,就为需要高速的多媒体信号提供了可行性。未来的核心网主要是一个运行IP的光纤网,未来的接入网主要是一个运行IP的无线网。

  固定的核心网建筑在光纤通信的基础上,波分复用(WDM)容量范围在40Gbit/s到1000Gbit/s甚至更高。超密集波分复用可进一步提高光纤容量。

  移动的接入网建筑在无线通信的基础上,技术体制沿着2G→3G→HSPA→LTE→4G的发展路线不断升级,数据速率从14.4kbit/s→384kbit/s→2.8Mbit/s→100Mbit/s→1Gbit/s不断提高。技术进步保证了增加带宽的可行性。

 3.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化社会需要高速传输信息,为高速存取、处理、加工并利用信息必须加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把声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逐步融为一体——多媒体;把信息从单向传输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交流——交互式;把现有分离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在更高层次上加以综合,形成新一代信息网,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及机器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天涯若比邻,改变人们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带动形成新的网络经济,借以实现和谐信息社会。

  4.用吉尔德定律解剖固定运营商

  遗憾的是当全球发展数据速率超过1Mbit/s的ADSL成为宽带有线接入的主流之际;中国电信却在推广数据速率仅144kbit/s的一线通ISDN,到2002年也不过117万户;而没有及早加大力度去推广ADSL,更没有考虑光纤接入。2002年宽带用户仅334万户,最近3年才重视起来,每年得以超过1400万户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达6646.4万户,详见表8。

  表8宽带用户数与xDSL用户数及其年增长量

  

  宽带用户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固网运营商收入的最大武器。设想如能早在2000年即发挥其电话接入易转为ADSL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宽带用户,以弥补其固话用户下降的损失,或许不至于落得今天这样的失衡格局。

  5.总结

  遵循吉尔德定律,在市场牵引和技术驱动两个轮子的高速转动下,促使网络的带宽以比摩尔速度快3倍的速度增加;接入网则以ADSL与廉价的光纤到户方式不断扩展;同时,要促使移动网从2G向3G→HSPA→LTE→4G的发展路线不断升级。

  违背麦特卡尔夫定律拉大了移动与联通的差距

  麦特卡尔夫定律(Metcalfe’sLaw)

  认定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这是信息通信网络经济发展的规律,肯定了网络规模的经济潜在价值,分组超过电路是提高网络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分组超过电路——来源于网络的经济需求

  数据分组网络将降低运营成本,其原因在于不必为一次呼叫提供一个专用电路。新一代网初期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并存,但最终要被分组交换替代。

  1.网络效应

  电信网络效应具有正反馈的特征,即消费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消费该产品的其他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例如,手机用户更愿意选择原来用户多的移动网;因为网中用户越多,网络基础设施越大,质量越好,潜在用户就会越多,由使用者分担的成本越来越低,服务也将越来越满意,该网络对用户的价值也就越高。

 网络效应具有先入为主的特征,一旦某种因素使一种技术标准被采纳,形成了“跑马圈地”,在圈地范围内将会阻止该技术被即使是功能优于它的技术所替代,从而市场被锁定。

  2.用麦特卡尔夫定律解剖移动运营商

  以中国两个移动运营商为例:2007年12月中国移动新增用户655.6万,比中国联通(GSM用户增103.5万,CDMA增32.7万)增长速度高4.8倍;中国移动总数有3.87亿用户,比中国联通高2倍多,详见表9。按麦特卡尔夫定律计算,网络效益中国移动应该比中国联通高5.8倍。实际从2002年中国联通运营CDMA网以来,中国移动ARPU值比中国联通高70%,净利润高15倍以上,2006年中国移动净利润660亿元,而中国联通仅36.4亿元,竟高了18倍,原因就在其GSM网赢利,而CDMA网亏损。

  表9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2007年用户数与增长量

  

  1999年中国联通认为GSM频谱资源只够发展8000万用户,CDMA开辟了另一段频谱,且技术先进,又是绿色手机;因此,打算再上CDMA网络。对此,我曾提出书面反对意见,认为GSM频谱资源足够我国发展1.7亿以上用户;CDMA网络设施与手机都比GSM贵,建网投资与运维费用较高;一个运营商同时运营两种网络,这会造成用户分散等诸多问题。信息产业部曾为此组织过面对面的辩论。遗憾的是上一届政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最终拍板上CDMA。

  由于联通C网用户增长缓慢,月增长率不到G网的1/3,到2007年底也不过4109.7万,用户量严重不足;导致C网的技术优势不能完全体现,用户分担的成本远高于G网。2007年底其G网用户接近1.2亿,约为C网的3倍,同样按麦特卡尔夫定律计算,其C网效益应该比G网差9倍,这样也就拉低了中国联通的总效益。

  不妨设想当时如果采纳建议不经营CDMA,专营GSM,G网的用户数与增长率会比现在高,也就可以缩短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差距。

  3.总结

  遵循麦特卡尔夫定律,

  首先,运营商不应采用多种技术体制标准,导致用户分散,效益低下。

  其次,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高速发展用户,增加效益。

  “五合三”重组方案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重组之前全国运营商发展状况详见表4,全国运营商各类用户数现状详见表10。

  表10全国运营商各类用户数现状

  

  按“五合三”重组方案虽然都将获得移动和固网牌照,遵循了摩尔定律及“移动超过固定”规律,但是重组之后中国移动组织架构不变,拥有3.9亿GSM用户,仍然是每天2亿元以上的利润。中国电信虽新添约4千万CDMA用户,并保有约6千万PHS用户、约2.2亿固网用户;由于C网2006年刚开始盈利,分家重组,走向正常运营少说也得半年,因此,估计中国电信也就是保持原来的经济效益。新中国联通(暂名)拥有约1.2亿GSM用户、约2千多万PHS用户、约1.4亿固网用户;由于要合并重组,走向正常运营也得一年半载,因此,估计其效益也就比原联通好不多。总起来看,重组后的一两年,固网用户与PHS用户将雪崩式地流失,效益甚至会变差,仍然是中国移动独占熬头。

  人们可能寄希望于三五年的发展来改变现有不平衡格局。从信息技术普及的S型曲线来看,2G已进入稳定期,需要新技术来推动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看3家未来发展的走向,现有2G移动业务必然要向3G发展,不可能直奔4G。中国移动已经建有TD-SCDMA计8个城市约14000个基站,看来只能朝TD的方向走下去。其他两家按“五合三”重组方案的意图,似乎是让中国电信顺着CDMA1X网升级为1XEVDO。似乎新中国联通是将GSM网走向WCDMA,果真这样,和黄3G连年亏损,盈利已经推迟到2009年了,新联通又如何发展呢?因此,能否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还是一个大问号。

  敢问路在何方?

  从以上解剖发现2008年中国固网用户有可能以雪崩速度流失,小灵通将面临整体谢世的命运!在全球大上3G的年代,还想靠“五合三”重组利用落后的2G来挽救固网用户流失危机也不现实。因此,当前固网运营商只有尽快建设3G网络,经营移动业务、扩大宽带业务,才是出路。

  首先,遵循摩尔定律应该让所有运营商都选择当代先进的新系统,以加速开辟新的业务市场;对各种3G技术标准经过分析比较,TD-SCDMA——中国人自己的3G具有技术、频谱、组网、业务和成本等五大突出优势,选择TD就可能以最低投资建设全国3G精品网。同时要吸取中国联通的教训,不应采用多种3G技术体制标准,要用TD来一统华夏。

  今天建设和运营TD对所有运营商都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应以此为契机,迅速开始经营移动业务;同时切块分工高速合建全国TD网,只要对移动通信的富矿区与贫矿区合理切块,就可以同时在不同地区分头建设,很快部署一个全国TD网。

  其次,在中国TD建网与运营时必须遵循麦特卡尔夫定律千方百计迅速发展用户。按预期的网络规模定低价,并且采用双改单且比固网低的资费策略、跨网漫游的运营策略、定制和号码携带的终端策略等等。通过正反馈的网络效应促使现有固网用户快速向TD网络转移,经过这次重新洗牌,运营商在平等的竞争环境下,就有可能改变当前这种一家独大极不平衡的格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0446.html

更多阅读

都有那些网盘,哪些网盘好用 哪些网盘比较好

都有那些网盘,哪些网盘好用——简介 网盘是继云处理后,大力发展而来的一个产品。当然在这之前也有一些网盘,不过那是的网盘的免费的空间容量都是很小的,你想要拥有一个大容量的网盘在那段时间是需要金钱的。 不过现在好了,基于云处理技

百度网盘如何发外链 精 百度网盘音乐外链

百度网盘如何发外链 精——简介现在百度网盘可以公开注册啦,正好现在有几个东西跟大家分享,所以就是用了百度网盘的外链,这才发现,百度网盘的外链有很多形式,非常人性化,发个教程跟大家分享。百度网盘如何发外链 精——方法/步骤百度网盘

百度网盘怎么用迅雷下载大文件 百度云的资源在哪里找

百度网盘怎么用迅雷下载大文件——简介现在百度云资源多多,很多大文件下载想用迅雷下载该怎么下载呢?百度网盘怎么用迅雷下载大文件——工具/原料自己的百度网盘别人分享的大文件地址百度网盘怎么用迅雷下载大文件——方法/步骤

百度云网盘怎么用 百度云网盘搜索引擎

百度云网盘怎么用——简介百度云是百度公司在开放自身的核心云能力(包括云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智能)的基础上,为广大开发者和最终用户提供的一系列云服务和产品。其服务的对象包括开发者和个人用户两大群体百度云网盘怎么用——工具/

如何使用迅雷下载百度网盘的资源 百度网盘

如何使用迅雷下载百度网盘的资源——简介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在下载百度网盘的资源时,按照提示使用加速下载,安装了百度云管家后,速度却是一点也没有加上,反而比正常的速度还慢的情况呢,是不是有点小纠结啊,不用担心,下面告诉你怎么解决.....

声明:《住宅格局解剖图鉴网盘 用信息经济三定律解剖我国电信竞争格局失衡问题》为网友繼續等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