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与保障 中国公民社会保障福利概略



 

目前,我国公民的社会保障福利大体可以分为缴费型与非缴费型两大类。其中,缴费型主要包括五大社会保险计划,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非缴费型则包括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三类。此外,住房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也属于我国社会保障的特殊范畴。

(一)养老保险

(1)参保对象: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的雇员,以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

(2)缴费标准: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8%缴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8%左右独立缴费。

(3)账户设置: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设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8%”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其余“3%”从企业缴费中划入。个人帐户储存额,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个人帐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调动时,个人帐户全部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

(4)享受条件:领取退休养老金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第二,个人缴费满15年。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者,退休后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否则,不能享受养老金待遇。

基本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相当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左右,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1/120。

基本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月);

基础养老金(月)=当地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20%;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120。

显然地,每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月标准,在基础养老金上都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上。不同的雇员工龄长短不同、在职时的工资和缴费水平不同,因此,在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上是有较大差别的。此外,国家参照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可以对基本养老金水平适时进行调整。

(二)失业保险

参保对象: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

缴费标准: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统筹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由失业保险调剂金调剂、地方财政补贴。

享受条件: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失业保险金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确定本地区失业保险金标准。享受期限的具体规定是: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一年不足5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12个月;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为18个月;10年以上的,最长为24个月。

附加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患病,可领取医疗补助金;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其遗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还可享受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

关于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参加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缴费,个人不缴费。连续工作满一年,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根据工作时间长短申领一次性生活补助。

(三)医疗保险

参保对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包括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职工和退休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缴费标准: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为本人工资的2%;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按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其余70%左右建立统筹基金。

 社会福利与保障 中国公民社会保障福利概略

支付标准:医疗费由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共同分担:门诊(小额)医疗费用主要由个人账户支付;住院(大额)医疗费用主要由统筹基金支付。统筹基金有明确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一般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退休人员个人负担医药费的比例适当低于在职职工。

(四)工伤保险

参保对象:国家规定,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参加工伤保险。

缴费标准:完全由用人单位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工伤保险实行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基金筹集模式,由地级以上城市建立统筹基金。政府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保障待遇:工伤保险实行“无过失补偿”的原则。待遇项目主要包括:工伤医疗费用;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的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伤残护理费;因工死亡劳动者直系亲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给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主要条件: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内,因工作原因发生意外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

(五)生育保险

参保对象:生育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部分地区覆盖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单位的女职工。

缴费标准:由参保单位按照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没有参保的单位,仍由其承担支付生育保险待遇的责任。

享受待遇:职工生育依法享受不少于90天的生育津贴。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其工资、劳动关系保留不变,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六)社会福利

(1)老年人社会福利。近年来,通过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逐步形成以国家、集体举办的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举办的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新的增长点,以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共有各类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床位数112.9万张;全国城乡共新建和改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3.2万个,总投入134.9亿元。

(2)儿童社会福利。国家为儿童提供教育、计划免疫等社会福利,特别是为残疾儿童、孤儿和弃婴等处在特殊困境下的儿童提供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保障其生活、康复和教育。目前,全国共有192个专门儿童福利机构和近600个综合福利机构中的儿童部,收养5.4万名孤残儿童。全国各地还兴办康复中心、弱智儿童培训班等社区孤儿、残疾人服务组织近万个。

(3)残疾人社会福利。政府通过兴办福利企业、实施按比例就业和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等形式,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采取临时救济和集中供养以及兴办残疾人福利安养机构等福利措施,对残疾人提供特别照顾。截至2003年底,全国城镇共有403万残疾人实现就业,农村共有1685万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259万贫困残疾人得到生活保障;44.2万残疾人在各类福利院、养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五保供养;246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定期补助和专项补助;累计扶持701万贫困残疾人解决基本温饱。2003年,各级政府安排残疾人事业费15亿元,募集社会福利资金近1亿元。

(七)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制度是中国政府对以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安置对象进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种制度。目前,中国有4000多万优抚安置对象,具体包括烈士遗属、牺牲和病故军人遗属、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义务兵家属、残疾军人、城镇退役士兵、农村退伍义务兵等。目前,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相关工作机构。

(八)社会救助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999年,中国政府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对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均可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可按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救助。

(2)灾害救助。国家建立了针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救灾支出,用于救灾物资储备和转移救济灾民。

(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2003年8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援助"的原则,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给予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根据受助人员的不同情况和需求,给予食宿、医疗、通讯、返乡及接送等方面的救助服务。

(4)社会互助。国家鼓励并支持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扶弱济困活动,推动社会捐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经常性的捐助工作机构、工作网点和仓储设施,随时接受各种社会捐赠;基层政府通过兴办社区服务业,为贫困对象提供照顾和服务;中国各级工会组织每年开展对困难职工家庭的"送温暖"活动。中国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互助保障活动。

(九)住房保障

  (1)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各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逐月缴存,归职工个人所有。住房公积金专户存储,专项用于职工购买、建造、大修自住住房,并可以向职工个人住房贷款。1994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城镇全面推行。

  (2)经济适用住房制度。1998年,中国确定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是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购买或承租一套经济适用住房:有当地城镇户口(含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队人员)或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供应对象;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收入线标准;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经济适用住房的租售价格以保本微利为原则,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一定年限后,方可上市出售,且须将收益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

(3)廉租住房制度。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对按政府规定价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营业税。各地政府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资金,实行以住房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的多种保障方式。对住房面积和家庭收入在当地政府规定标准之下的家庭,当地政府按申请、登记、轮候程序给予安排,保障其基本要求。2003年,全国已有35个大中城市全面建立了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

(十)农村社会保障

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农村,土地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历史传统文化影响,农村具有家庭供养、自我保障、家族互助的长期传统。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国家在农村实行与城镇有别的社会保障办法。

(1)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部分地区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建立了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2003年底,全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5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259亿元,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2004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的试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夫妇,每人从年满60周岁起享受年均不低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

(2)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为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轻农民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中国政府于2002年开始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目前正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0个县(市)进行试点。截至2004年6月,覆盖9504万农业人口,实际参加人数6899万人;共筹集资金30.2亿元,其中地方各级财政补助11.1亿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助3.9亿元。

(3)实行农村社会救助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开始建立五保供养制度,1994年国务院颁发《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对农村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未成年人保义务教育)的五保供养: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为解决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五保老人的照料问题,各地相继兴办敬老院,将这些人员集中供养,并逐步发展成为五保供养的一种重要形式。2003年底,全国实际五保供养人数为254.5万人,敬老院2.4万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0.3万人。

中国政府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间财政经济状况差异大的实际,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地区则坚持"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的原则,建立特困户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同时,对患病的农村困难群体实行医疗救助。截至2003年底,全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生活救助的农村特困人数为1257万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9952.html

更多阅读

公民夏楚辉 里约中国公民被抢

【出处:南方都市报】公民夏楚辉语录:“1块钱不多,但那是法律赋予和保障的一个公民的权利,讨还的意义不在于金钱的价值。”“作为一个残疾人,我是不幸的,但作为一个在法治社会生存的人,我又是幸运的。我不需要别人同情,支撑我的是法律。”

市场经济与法治中国 市场经济与法治

市场经济与法治中国──在“正和岛新年家宴·眺望2014报告会”上的发言(2013年12月31日,三亚)今天是2013最后一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辞旧迎新。回顾2013年,我想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就是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公报最让我关注的,则是两个关键词:

神与古代中国GodinAncientChina) godin session

神与古代中国 (汉字)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z16DahrIns/http://www.youtube.com/watch?v=DA-AkJzpKmg&feature=related神与古代中国 (历史记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5TXOjowA0s/http://www.youtube.

杨四平:海外认同与现代中国文学输出

一、世界文学地理与“发现”中国“世界文学”的提出与“中国文学”视界有关。是中国古典文学启发了歌德、马克思、恩格斯等人预见到了超越民族文学边界的“世界文学”,为“世界文学”的提出及其初步构架提供了最初的材料、动力和愿景

声明:《社会福利与保障 中国公民社会保障福利概略》为网友原谅我爱鞋如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