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治理框架 IT治理(7)



第三章                         IT 治理

本章您将获得:

·IT治理的产生过程介绍

·标准IT投资模型

 .信息系统规划需要满足的三要素十三原则

·内控系统

 

IT治理的产生

 

传统企业治理,只所以要围绕资产管理权与使用权,主要是想寻求一种平衡,以更方便的进行企业的运作,保证公司资产所有者的利益。通过一种制度,以治衡的出发点,完全可以达到企业治理的目的。在这样的模式下,其IT运营是作为业务单元内部的一个工作与管理工具,其主要的功能,只是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一种电子化的服务。IT活动的目的仅仅是为生产与运营服务,思维模式是部门化的业务支持部门。

信息化的产生,来自于个人电脑的普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最先出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大部分功用都是为财务活动提供一种代替人工的解决办法。从组织管理的模式看,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了IT经理的职位,而一般情况下,IT经理的汇报对象是财务总监。IT业务系统主要是各种MIS。也开始有ERP、MPR.。但其ERP与MPR的内涵也是紧紧围绕财务这条主线的。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的IT信息部的业务内容不断增多。因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IT经理终于从CFO财务总监的手下走了出来,汇报对象变成了公司付总。这时,开始产生IT总监这个职务。其IT业务系统主要是ERP、MPR等等,但其重点已经逐步从为财务活动中脱离出来,其关注的是如何提升企业整体运作水平,其ERP、MPR的含义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企业开始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化系统,开始慢慢覆盖所有的经营领域。这段时间,也是信息化最为混乱的时代,其混乱的原因就是简单的用数据库来记录公司经营活动,其信息化的结果,往往与公司的战略、公司的管理脱钩,技术人员想当然的把一些常用手工报表把它变成了电子化,仅仅如此而已。

IT总监表面上被企业认为是一个管理职务,但实际运行中,实际上仍然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岗位。不是IT总监不愿意有所改变,而是企业只能认可其技术的岗位范畴,也仅仅把其做为一个高级的,有一些经验的技术人员来使用。

企业BI系统,信息化IT智能的发展,又给IT总监带来极大的发展机会。信息化发展到人工智能后,IT总监被真正确认为CIO,CIO的汇报对象变成企业的总裁,成为CEO的一个重要战略伙伴。这时,CIO终于走上企业管理的道路,变成真正的企业高级管理者。因为只有深刻的理解企业的管理,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各种大小变化趋势,了解企业生存的环境,了解产业的发展动向,CIO才能真正领导起企业BI系统的建设。做企业真正想要的东西。

因为企业信息化内涵的这样不断变化,导致IT治理的概念的产生。因为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的控制,就完全可以达到企业治理的目的。从而产生以服务代替单纯的管理,真正开始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道路。企业程序化管理终于可以变成一种现实。

最初开始的雏形,是2002年过后,美国证监会开始对企业的内控系统,提出严格的要求。萨班斯法案的制订者与研究者,开始觉得,IT是天然的内控专员。也从这个时候起,IT治理的思想开始产生与发展。企业内控体系,开始出现IT的内容与要求,并且分量越来越重。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IT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通过信息化与程序化达到治理的目的。

所以,一开始IT治理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对于企业是一种被动关系。

但因为IT服务的性质,IT治理又成为一种隐含治理,是通过对业务单位的服务,达到治理的目的。通过治理,不但是一种提供供应一种服务,更广阔的演绎了治理的真正含义。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企业治理的核心内涵。

IT投资

IT在企业中完全是一个服务模块的时候,对于IT的投资一般随意性很强,IT要去做什么,怎么做,完全与企业的管理层的意识相关,所以,有些公司很重视,而有的公司不重视,有的公司花了很大的成本与投资,却没有产生相应的IT效益。

但是,当IT成为战略的一部分,对于上市企业,它是一种强制性的指标,所以,这个时候,IT投资的大小、投资的方向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一、建议参考的IT投资模型:

所有的行业平均的IT费用占收入的3.5%,其中各行业的基本情况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到如下情况:

l         知识集中的行业,IT费用比较高

l         拥有大量体力劳动的行业,IT费用比较低

l         具有数据分析和技术集中的行业,IT费用最高

l         高利润行业,比低利润行业IT费用高

 

组织内IT人员在总员工的比例:

 it治理框架 IT治理(7)

  从表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公司与金融服务公司的IT员工比例最大,运输与自然资源类的最少。

二、Strassman 的线性工程方法

这个计算方法是施乐的CIO 保罗.查施蔓(Paul Strassman),提出的一种IT费用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IT 预算=K+(A×SG)+(B×税后利润)+(C×电脑数)+(D×专业人员数)-(E×公司官员数)

l         公式中ABCDE代表不同水平的IT费用权重

l         SG是公司的销售费用

l         电脑数是指个人终端

三、IT成本的驱动因素

 

  以上表格总结的是影响IT成本的一些常规因素,从其中就可以看到诸多被人忽略的地方,比如,一个企业具有太多的平台,这些都是在企业进行兼并的时候,IT人员没有前期进入,企业高级管理完全与IT脱钩,企业不具备IT治理的理念,导致问题堆积,最后再强的CIO也很难完全进行完备的资源整合。这也是常规企业治理的常见问题,IT人员只是单纯服务部门的服务人员的结果。

四、IT投资方向的一个例子

清铉曾从事于IT业,是一个高知识密集度的行业,对于这样的行业,一般来说,IT投资相当的高。因为在IT治理框架下,凡是对企业财务报表具有影响的因素都是重要的内控因素,所以,清铉是这样处理的:

   对于IT投资来说,清铉把其分成三种大类:应用软件投资、网络系统资源投资、个人终端投资。对于个人终端一直都是企业的大患,一方面,这方面的投资相当巨大,另一方面,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所以,清铉提议在企业内部实现如下的变革:

l         针对不同的企业员工,企业确定每个人的IT预算费用,其中,个人终端使用费是200-500元,根据员工的不同级别与工种来确定。

l         由企业按月对员工补贴的形式,直接补贴到员工服务的业务单元

l         从企业录用员工开始,电脑发放到个人手中,电脑的所有权就归使用人身上,员工如果离开公司,他自己可以把电脑带走,也可以根据公司相应的文件折旧后,重新卖给公司,转移所有权。

l         企业信息管理中心,只是其设备的代维机构

l         自己带个人终端到公司的,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工资卡上,使用公司个人终端的,由其业务单元,再按月以个人信息管理使用费,回到信息管理中心的帐户。

这样做,有非常多的好处,个人终端的投资,将不再占用IT投资的固定资产栏目,间接降低了整体的IT投资的费用。在IT治理观念下的IT投资,是一个不仅仅计算投资的事情,而是必须要考虑投资回报的事。用服务的理念,企业信息管理中心,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资源消耗部门,而是可以用运行数据,科学的判断其企业是否有投资超前或者滞后。把个人终端的投资,从这个体系中清理出去后,我们将更加科学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判断IT投资的方向与重点。

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个人电脑的维修率直线的下降,大大节用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IT治理思维下的IT战略投资是指业务管理系统。常规IT投资的三大部分,业务管理系统,网络与系统服务、个人终端投资。其个人终端投资转化为人力资源成本,而网络与系统的投资,用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服务,用信息管理使用费的形式,在企业内部就可以回收回来。用这样的理念,企业IT投资一般都会保持平衡,永远和公司的发展成正比,进入良性循环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9911.html

更多阅读

平等 “猎身”经营——不平等社会结构与印度IT业(1)

  “印度的明天是IT”,这是印度前总理阿?比?瓦杰帕伊的宣言。印度信息产业(IT)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它不仅被认为是印度1992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最大的亮点,而且被看作冷战后全球发展的一个方向。《世界是平的》

声明:《it治理框架 IT治理(7)》为网友徒醉了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