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农民大国,13亿人口中至今仍有有8亿多住在农村。近年来,农业发展停滞,农民增收缓慢,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盲流入城。如何解决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富裕和农业的发展,成为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就连朱鎔基总理2001年在文莱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及东盟与中国的高峰会时都说:“入世后,我最担心的是农业。” 足可见问题之严重性和紧迫性。一时间,上至学者教授们正式的国际研讨会,下至平民百姓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三农问题”都是大家谈论的焦点。各种观点相继面世,都企图找出一剂根治中国“三农”顽疾的灵丹妙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稳定。然而“三农”问题不是简单的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问题,它还包括农业的发展问题。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吃饭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自身农业的发展。农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即土地、劳动力和资金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
有人从国外经验出发,主张利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对三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经济科学。由这个理论派生出来的观点有:针对农村土地分散提出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自由流转,从而实现土地集中,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针对农业投入减少,农业生产率较低,要求创造优惠条件,积极引进外资……
针对农业经济科学的脱离国情的谬论,温铁军博士做过很尖锐的驳斥:在劳动力绝对地过剩、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市场已经无法正常发挥其优化配置的作用,相对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任何其他要素都是价格昂贵的,因为劳动力可以不算钱。 这样,劳动力凭借它极为廉价的价格形成一种准自然垄断,竞争无法存在,市场失灵。
而且,因为农村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土地作为农民收入仅有的固定来源,承担了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角色。 一旦土地使用权甚至所有权真像有些人设想的那样进行自由流转,土地上所承载的对农民的保障功就可能随之被剥离掉。那么,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农民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子,尤其是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的时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多亏了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不高,才吸收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维持了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谓的引进外资的做法也是极为荒谬的。中国农业本来就是薄利甚至零利润,如果这中间再让外商刮去一层皮,中国的农民就别活了。再说,中国农业风险极高,利润又低下,如果条件真能优惠到吸引外资的话,中国农民和中国的企业家也能在相同的条件下将农业发展好,何须请外商来盘剥。从现状看,现在农业中的外资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养殖业,而且其中十个有五个是亏的,还不如中国人自己干得好。而且,中国本身并不缺少资金,中国居民有80000亿储蓄,虽然农民只占19.8%,但数量已极为可观,再加上农民工每年汇回大量资金(大部分又转化为储蓄),农业根本就不缺少资金来源。只是因为我国银行体系不健全,才有一方面农村信用合作社守着大量空闲资金亏本,另一方面农民不能借到资金而延误农事的难看局面。
科技兴农是大势所趋,中国的农业也正在走上这一步。只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近年来又有大量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入城打工,再加上中国农户分散经营,利润本就不高,无法承受引进高技术所需的成本。于是,难堪的境况再次出现:一方面是农业人才找不着工作,另一方面,农业作业方式仍然很原始。
中国农业难道就注定没有出路?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地集中,也可以打破各种两难局面,所需的不过是我们将各种方式政策稍作变通。
(1)保留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通过契约实现农户联合。即以家庭为单位,按照合同,共同出资出力,组成共负盈亏的联合体。以家庭为单位是为了承继我国农村以家庭为基础的基本格局;共同出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农村的富余资金;共同出力一是为了分离剩余劳动力,二是为了发挥个人专能优势,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共负盈亏是为了降低农业风险,同时提高劳动积极性。
(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迟早是要建立起来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阶段,农村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生活无着落的农民,主要是无地或无劳动能力或年老而无子女的农民,如我们常说的五保户,但国家财政尚无法承担大部分农民的生活保障。能不能建立一种过渡形式的保障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救助呢?比如,农村政府垄断征占土地所产生的收益,建立土地基金,每年大概也是几百亿,土地基金上市所产生的增值收益,定向的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先用于无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再逐步地和(贫困)农民社会保障挂钩,特别是和中西部、和不发达地区农民社会保障挂钩。
(3)农户联保,政府补息,打破分散农户借款难的局面。由于农户的分散经营,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较低,且农户大都为小额贷款,农村信用合作社一般不愿从事农户的农业贷款和小额信贷。再加上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丧失劳动积极性,农业投入减少,所以农村金融业很不发达。针对农户承担风险能力低,农村实行农户联保制度,即几个农户自愿组合,签订合约,所以人对其成员的借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样大大降低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风险。针对贷款利息相对农业收益较高的情况,政府应该针对一些却有困难的地区,实行定量贴息贷款。
(4)政府补贴,农户共担,让传统农业开现代科技之果。农业发展中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科技因素。科技兴农关键是科技人才兴农。然而,我国农业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分散的农户无法承担聘请专家的高成本。政府应该发挥组织协调的功能,以一定地域为单位,为农民聘请农业专家,或补贴农民聘请专家的费用。同时还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推广农业科技。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个人或公司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信息传播服务,帮助农民补上信息化这门课。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实表明,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到了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的挑战多于机遇,压力将长期存在,产业的发展将会是一个坎坷的进程!
吴月华 (北京新外大街2号 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