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国际通行的“职工买断”?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再次重申去年在新加坡发表的文章。就是成立国家派员、相关利益人和职工推选交易代表组成“交易委员会”制度。“职工买断”不是买断“工龄”,而是买断企业产权,改变所有者“缺位”现象,组成真正的代表所有者的权力机构。在此真实基础上,管理机构可以根据中国特色设计,而不是照搬徒有虚名的西方“三会”形式!所谓“主流”偷换概念的做法实在是危害极大!
我觉得近日童大涣先生的观点与我接近,转载如下:
歇息了一段时间的“郎顾之争”最近因为顾雏军的被拘重新风生水起,“倒顾”人士似乎一时占了上风,于是,舆论一边倒,以为今天顾既然被拘留,那他就错定了,因而郎咸平是正确的。甚至有人认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制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对此,顾肃先生认为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郎顾之争(见《东方早报》2005年8月11日)。
顾肃先生认为不能把顾雏军与中国企业改革的命运完全捆在一起,在基本学术研究和经济战略上不能搞“以人划线”和泛政治化的观点,本人十分赞同。但在国有企业的改制“是死还是活”的根本性问题上,我认为不能把顾雏军“一个人和一种特殊的策略”和前一阶段甚至包括现阶段国企改革的“整体改革战略”完全割裂开来,因为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典型模式。这个典型模式就是MBO(管理层收购)。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国企产权向私人转移,不失为解决国企监管真空的有效途径,甚至是根本途径之一。然而这几年,“主流经济学家”在偷换概念上“贡献杰出”:他们把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完全等同于权力与金钱合流瓜分国有资产的“管理层收购”,却对“职工买断”这一国际潮流和我国最早的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方式只字不提。
他们把那些窃国盗民的家伙等同于真正的企业家(国企管理层本质上是官员不是企业家),社会批评他们就等于批评整个企业家群体;他们把国企“私有化”的“效率”等同于国企财富增值的效率,从而把MBO打扮成“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的方向,并且以“目前提高效率的重要性毕竟大于社会公平的取向”为幌子。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在我国推行MBO的条件并不具备,主要原因:一是在工会缺席、职工产权缺失的情况下,“管理层收购”只会变成国企管理层和监管者的自买自卖,到头来它“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按权力等级排序所进行的瓜分,从而成为少数人牟取私利的盛宴。而普通劳动者将被剥夺获得与其劳动付出相称的股权的权利。”二是国企管理层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国企股权,到头来玩的就是竞相压低价格和以国企产权做抵押向银行贷款的游戏,结果演变成用人民的钱买人民的企业,等于将一些国企白白送给了管理层。三是很多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大多数是垄断型企业,它们的资源和财富积累靠的是垄断,是多年积累的结果,也不是一届两届领导班子的苦心经营就可得。由他们去坐收渔利,显失公平。同时,绝大多数国企领导人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家,他们不是通过市场竞争检验出来的,而是由行政任命到某个公司当老总。这些企业的管理层从来就是党的干部而不是普通的职业经理人。由他们收购国企,即使明晰了产权,也未必能够增进社会的总财富,即使他们在“管理层收购”中有玩资本游戏的能力,收购以后也未必有经营管理的能力。
因此,国企改革应该坚持推进,但它的大方向绝不是主流经济学家们所鼓吹的“管理层收购”。国企改革如果没有公平,就一定不会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