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成主力
近期,许多浙江商人纷纷飞赴朝鲜平壤考察,40个来自浙江温州、义乌、东阳、慈溪、杭州等地的商人,与平壤第一百货经营者达成意向。
去年,浙商开始加快对朝投资。公开资料显示,去年5月,浙江民营运输企业盛金与朝鲜有关机构达成框架性合作协议,得到3条线路的经营权,并于去年6月进行试运行。
有关专家表示,自从朝鲜开始经济改革后,投资朝鲜的中国人主要来自浙江、吉林、辽宁、江苏、广东等省,其中以浙商的投资为最多。据了解,这些浙商原本都从事中朝贸易。
辽宁丹东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丹东的外地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来自浙江的有近200家,并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去年9月,正泰等浙江企业搭乘丹东组织的赴朝展销团考察平壤国际商品展览会。
浙商对矿产资源开发等需大量投资的领域非常看好。朝鲜拥有丰富的煤、铁、铜、金及近海油气等资源,但这些资源开发的工业化程度和利用率都较低,存在巨大商机。目前,朝鲜尚未对外资开放这些领域。
“利润率没那么高”
“在朝鲜做零售,利润并没有外界所传的比国内高5-10倍。”所在企业获平壤第一百货经营权的浙商卢云雷表示。
卢云雷称,朝鲜日常用品的利润比中国国内高50%-100%。譬如,浙江义乌产的袜子一双进价0.7-0.8元,国内零售价1.5-1.6元,而在朝鲜市场可以卖到相当于人民币2.2-2.3元的价钱。
尽管在朝鲜卖日常用品的利润基本上都比国内高,但并不是所有中国产品都适合朝鲜,中低档产品是朝鲜的主流。不少朝鲜有需求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已被淘汰。“如果要经营这些国内很难找到的产品,就需要找厂家定制,因定制成本较高,利润也就打折了。”
“目前最好卖的还是彩电、冰箱等家电产品,利润也比日常用品要高很多。”卢云雷透露。
朝鲜城市顾客一般会买中档产品,农村顾客则基本买低档产品。后者一般不到城市购物,需经营者将产品批发给贸易会社,由其分销到农村市场。
专家:商机值数百亿美元
对朝鲜有深入研究的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龙山估算,开放中的朝鲜蕴藏着数百亿美元的商机。
陈龙山称,朝鲜的商机主要存在于两大方面,即基础设施建设和日用品。“朝鲜目前还不会轻易对外资放开基础设施建设,但人们对日常用品的释放,必然带来较大商机。”陈龙山认为:“朝鲜日常用品样样都缺,需要量非常大。由于朝鲜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对种子、化肥、农机的需求也非常大。”中国日常用品与农机产品有价格优势。
陈龙山指出,中国投资者不要盲目投资朝鲜,新义洲特区、开城地区及平壤三个对外开放较早的地方较为妥当。由于朝鲜刚实行开放政策不久,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地方,一些合作对象可能会吞并外来合作者的资本。“这类事件前两年时有发生,但近两年随着朝鲜法律法规的进一步执行而有所减少。”
陈龙山认为,中国企业对朝鲜投资先要了解朝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同时起初的投资金额不要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