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峰摘要: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三峡经济区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针对这些缺陷,可以从改善政府的创新职能、培育创新主体和优化创新系统等方面进行思考;对于该区域存在的诸多特殊性障碍,本文提出一些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三峡经济区 区域创新系统
“三峡经济区”是指长江经济带的西部地区,它以三峡工程为龙头,以重庆和宜昌为支柱,以三峡库区为纽带,以服务三峡工程及百万大移民为特色,地域范围为重庆至宜昌700多公里的长江流域地区,涵盖鄂西山区、盆周山地及川东平行谷岭,区域人口4000多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三峡经济区的发展程度关系到三峡工程的建设,贡献到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腾飞。三峡经济区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知识贫困和科技落后,三峡区域创新正是基于这个思路而产生。
一、三峡区域创新存在的能力缺陷
三峡区域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持续的带动效应。然而该地区能力严重不足,系统“失灵”现象比比皆是,这与其战略地位极不相称。三峡区域创新存在的能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贫困:知识贫困是制约三峡经济区经济起飞的“瓶颈”。 三峡地区的知识贫困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知识获取能力匮乏突出表现为知识创新动力、潜力不足;人才素质低下、科技转化能力很差、产学研缺乏有机结合。区内高校数量少且定位偏高,服务地方意识不够。该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军工企业很多,但是与地方经济结合不够。②知识吸收能力贫困表现为教育普及率低,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落后,高等教育不发达。③知识获取能力贫困表现为知识占有量很少(图书馆少、报刊书籍少、计算机网络少)、信息化水平奇低。
2、制度短缺:目前该地区的人事管理、人才流动(包括户口、档案、聘用、社会保障等)制度和分配制度总体上比较僵化;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政府管理方式陈旧,市场经济意义上企业的天然权利残缺不齐;金融制度僵硬,市场准入严格限制,竞争机制扭曲,资本市场很不成熟;市场体系不健全,部门垄断、地区分割严重等。
3、软环境差。影响三峡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因素有经济体制、资源、人口、教育、文化观念等,突出表现为崇尚创新、鼓励冒险的文化环境尚未确立。具体说有创新意识不强,尊重人才、尊重科技的氛围还未真正形成;竞争意识差,开放度不够;文化生活单调、精神贫困普遍存在,观念陈旧,安于现状;经营环境不宽松,经济缺乏活力;优惠政策甚少, 地广人稀,城市少又派生出弱传导性特征,改革政策的“稀释”效应强。从而导致信息成本偏高,增大了交易成本。
4、系统要素缺位。①区内中小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缺乏创新压力、动力和能力。③各类科研机构分属不同的单位和部门,无法形成专业化协作。区内大部分科研机构隶属国家各部委和省,即使是地方科研机构也是脱离市场需求,游离于市场之外。④仅有的几所高校,部分也未能将其定位与区域创新紧密相连,而且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
5、系统整合度低、资源流动性差。由于该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差、开放水平较低,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在内的资源流动性差,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等各个不同行为主体在特定空间汇集的区域市场难以采用良好的组合和运行方式,区域内的企业要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网络交流机制就比较困难。
6、市场化程度低。三峡区内资源整合度低,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引导和调控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原因则是市场发育不成熟。三峡区内,条块分割、地方保护、行政卡阻、政府管制现象十分严重。市场机制对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创新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导致创新资源分散,系统运行效率低下。
7、缺乏要素互动机制。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尚未建立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和联系,系统要素之间的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渠道不畅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程度低下,有限的创新资源被大量浪费。政府各部门间面向创新系统的工作缺乏应有的协调,政府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二、优化三峡经济区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强化政府的创新职能,发挥政府在三峡经济区区域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打造“创新型”政府。区域创新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公共品”,因此应主要由政府提供。而且三峡区域创新尚处于的“雏形”阶段,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组织发育还不成熟,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更显重要。具体职能表述如下:
1、制度创新:在政府的职能定位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供给制度(当然是有绩效的制度),对于三峡地区的地方政府来说,主要是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即广义的制度,它包括法律法规、规则、秩序、政策、价值观等。鉴于法律法规属于制度体系中的较高层次,非一般政府行为;社会价值观属于非正式制度,均将另作阐述。①健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包括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创新制度体系、科技咨询和服务体系、税收制度,以及不直接相关的金融制度、政府补贴体系、分配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②制度还包括与市场机制的健全相关的合同、人事、雇佣等制度。③政策包括国家制定的直接促进创新的政策,以及教育政策、收人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交通和通讯等产业政策等,这些政策并非直接以促进创新活动为目标,但是对创新活动有很大的影响。④政府应该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的思路,健全制度框架,防止制度缺口导致的系统失灵,并通过制度的建立,促进市场的发育;使各种相关的政策互相协调,为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设施建设:知识基础设施包括知识创新、知识运用、知识交流、知识获取等方面的设施。重点是加强创新技术支撑和服务机构的建设。①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项目、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牵动社会各方面的投入,提高知识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创新支撑机构的建设,规范中介组织、生产力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技术转移机构、人才交流机构、经纪人队伍、评估咨询机构的行为,发挥它们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培育高新技术和成果、促进企业间技术联盟等促进知识网络联系的作用。②根据实际需要和薄弱环节,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建设科技园区和其它创新支持服务机构的建设。③信息化建设是区域创新中一项重点的基础工程。
3、环境优化:①通过编制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利用国家税赋和财政补贴等宏观调控手段,鼓励发展跨区域的企业集团,鼓励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企业集团和个人在西部地区投资并扩散创新技术,鼓励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在西部地区实现产业化。②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理顺金融系统与创新组织之间的联系。制定法规和政策,支持和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为创新和创业的启动、发育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4、氛围营造:①形成尊重人才和人才辈出的人文环境。对科技人员进行继续工程教育,拓宽和更新知识构成;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传媒技术,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虚拟科研院所或虚拟大学,培养本地急需高层次人才;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对其研究项目给予重点支持;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创业;支持科技人员以高新技术及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转化项目投资,保障其个人贡献的个人收益。②形成鼓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和社会氛围。着力培育出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不仅对创新的思维要给予鼓励,而且全社会要形成允许失败的人文风气。
5、法制保障:科技创新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活动,政府要有“少收费,多服务;少收税,多优惠”的扶持态度才能真正把创新体系建立起来。目前看来,既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产权(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又要修改有关法律和行政规定,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门槛,帮助有好的构想和有希望发明的专业人才创业。
(二)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
1、壮大创新机构的实力。创新机构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①企业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显性主导力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建设,近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创新机制和经营体制问题,小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市场或中介服务问题;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本身具备较良好的创新机制,已成为创新系统中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到区内落户,这样可以缩短企业的创新链条。宜昌市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②科研机构是创新的源泉之一。区内部委属研究机构很多,技术力量强大、设备先进、实力雄厚,可引导它们进行一部分商业性的技术开发,为行业也为当地发展提供双重服务。大力发展一些自主经营的、速度快、周期短、能够刺激经济活力的研发机构,突出地方特色、突出主攻方向。③高校在创新系统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区域内大学成为本区域主要的知识生产、传播的功能主体,其重要任务应转向为当地、为企业培训和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2、培育中介组织。①发展技术服务和技术交易市场。健全中小企业的创业服务体系,发展专业化的创新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速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进程;引导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实行开放式的管理,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建立常设技术市场,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网上技术交易市场”,举办多种形式的高新技术成果洽谈会和展示会,畅通高新技术、高科技产品流通渠道。宜昌市近几年开展的“科技活动节”、“金桥座谈会”等活动,为构建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优化区域创新框架设计
三峡区域创新系统行为主体包括地方各级政府、创新机构、中介组织。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以创新为媒,以利益整合的最大化为目标,展开充分高效的互动。在这个框架内,地方政府的任务就是通过发挥上述职能,降低那些妨碍有效的合作研究活动和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形成三大机制:政府对整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宏观引导机制、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机构与中介组织的利益互动机制,从而建立环境宽松、关系紧密的创新网络和整体化系统。中央政府通过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国家创新体系,引导区域发展方向。区域内各级政府之间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形成软约束的虚拟创新体系。政府在整合辖区内创新要素基础上,构建各具特色的外松内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系统。三峡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发展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整个创新系统之外,还受到国家、具有隶属关系的部委和省、其他地区等的影响。
三、三峡经济区区域创新的特殊性障碍及其针对性思路
三峡经济区区域创新活动中除了上述主要问题外,还有其特殊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创新思路,摆脱传统的观念的束缚,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1、行政区划的制约。这是三峡经济区区域创新的一大不可逾越的障碍。如何绕过这一障碍?目前,万县和宜昌均已成为国家城市创新体系的试点城市,如何促进两城市创新能力的合作,重庆商学院经贸系周文兴提出的“万宜虚拟城市体”移民开发模式可为区域创新提供一种思路。 他的设想是: 在两城市(区)产业内进一步鼓励优势企业发展,在不变产权的情况下,实行跨地区合作,其结果可以是两个中等城市规模的城市可以产生出一个实质意义上的新兴大城市效应, “虚拟联合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行政区划的分割,使他们成为利益共同体,基于此,可以将区内创新要素进行虚拟联合,建构虚拟创新系统。
2、空间距离分散,交通极为不便。三峡地区东西绵长1000多公里,地形复杂,交通极为不便,这是区域创新的一大天然障碍。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现代通讯手段的优势。以此为平台,构建虚拟创新网络。有学者指出:虚拟组织这种企业群的最新组织和管理模式,可以在区域创新中发挥作用。虚拟组织可以在区域创新中发挥如下重要作用:①共享基础设施和研究开发,共担风险和成本;②把互补的核心竞争能力联系起来; ③通过共享缩短“观念到现金”的时间;④增加便利性和外在规模;⑤获得市场渠道,共享市场或顾客忠诚度;⑥从出售产品过渡到出售方案。
3、“富裕的贫困”。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运用和知识传播四个部分。三峡经济区的许多创新要素并不缺乏,有些方面甚至还比较“富裕”,由于存在上述七个问题决定了它的区域创新起点低,因此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区内实际,重点抓好技术创新、知识运用和知识传播。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区域内的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或开拓新市场,实现市场价值。知识运用和知识传播主要是指加快对实用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运用,提高人们科技创新的基础素质。
参考文献:
梅金平:区域创新与西部经济发展 ,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1年第2 期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的失灵及完善措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 期
付晓东: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以淄博市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年第2期
魏后凯:跨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12期
潘德钧:加速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http://www.bast.cn.net/kjcx/
付晓东: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之研究,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年第3 期
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科研管理, 2001年第6期
周文兴:三峡库区移民模式,中国三峡建设,1999年第12期
张发余:虚拟组织与区域创新,财经论丛,第3期
杨雪锋,喻佑云:三峡经济区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特区经济,2002年第9期
杨雪锋,对三峡经济区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政府职能的思考;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第2期
杨雪锋,三峡地区知识贫困问题及其对策,脱贫与致富,2003(2)
Defects of abilities, special obstacles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in Three Gorges Economic Zeroes
Yang Xuefeng
Abstract: Because of historic and natural reasons, Three Gorges region’s abilities to regional innovate are much poor , so innovational function of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d, innovational main-bodies should be fostered and innovational system should be optimized. Also, there are some special obstacles in the region, accordingly,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esented to solve them.
Keywords: Three Gorges Economic Zeroe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此文已发表于《学习月刊》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