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思维 pdf 《全新思维》--故事感
文章节选自作者出版作品《全新思维》来玩个智力测验吧。在第二章中,我讲过有三个原因促使社会进入了概念时代,然后我举了一些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下面我提两个问题,看看关于我举的例子你能记住得多少。问题一:在讲到亚洲外包风潮时,曾经说到大量的白领工作要流入印度、中国、菲律宾等国。你还记得在未来的十年内,有多少的工资总额将流入低工资的国家呢?问题二:在讲到自动化时,曾经提到物美价廉的电脑软件正在改变西方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性质。谁是概念时代约翰·亨利(John Henry)式的人物呢?怎么样?是不是记不清第一题的答案,但是记得清第二题的?一般来说,这是正常的,除非个别人有极强的记忆力或者对低工资有特殊的关注,才能答出第一道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第一个问题是让你回忆一个具体的数据,第二个问题是让你回忆一个故事。aihuau.com答案:第一题的答案是:1 360亿 第二题的答案是: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记不住一个孤立的数据,而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的有些伤感的故事,却很容易想起来,这并不表示我们记忆力衰退了,或者要患阿兹海默痴呆症了(Alzheimer’s)。它们恰恰表示我们大脑是怎样工作的。故事更容易被人记住,因为在很多方面,故事是我们记忆的主要方式。著名认知语言学家马克·特纳(Mark Turner)在他的《文学思维》(The Literary Mind)一书中写过:“叙述的想像——讲故事,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手段,它决定推理能力。它是展望未来、预测、计划、解释等的主要方式。大多数我们的经历、知识和思想是以故事的方式组织的。”故事感和设计感一样是人类与生俱来不可分割的一种能力。还记得我上章中提到的缠腰带的我们的祖先吗?他拿着燧石在岩壁上刻画,可算是最早的设计师了。当夜幕降临,他和伙伴们回家,也许就围坐在篝火旁,互相讲述着一天里发生的故事,虎口逃生啦,翻新居住的洞穴啦……他的右脑和我们的一样,有一个天生的“故事文法”帮助他以经历过的事情去理解世界,而不是以一系列逻辑命题的方式。他通过叙述故事来表达自己并和别人沟通。尽管故事感很重要,是我们思考的关键,但在信息时代,它被人们误解了。除了好莱坞、宝莱坞等娱乐行业尊重故事感外,社会上其他行业都认为它是事实的小兄弟(不可靠的兄弟)。故事用来娱乐,事实才能说明问题;故事用来消遣,事实用来揭示;故事用来掩盖,而事实才是真相。这种观点具有双重危害。一方面,正如智力测验所揭示的,它与人们的思维方式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在概念时代,低估故事感的重要性,会使你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面临危机。
事实不是容易找到的。不久以前,世界上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还只藏在图书馆落满灰尘的书架上。其余的信息为私人所有,只有口袋鼓鼓的院校和资深的专家们才能接触得到。如今信息公开了,随处随时可获得它,几乎是免费的,而且很快。如果你想找出外包流失的工资总额,只要在搜索引擎(Google)敲上几个字,按回车,几秒种后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答案。今天轻松平常的事情,在15年前会被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有一名13岁的会说英语的扎伊尔小孩,上网很快能找到关于布鲁塞尔的近期天气状况、IBM股票的收盘价等信息或者温斯顿·邱吉尔第二任工业财政部长是谁,获得信息是如此方便快捷,丝毫不逊于剑桥大学的图书管理主任。这妙不妙?这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信息要是多了,并且容易获得,它的价值就小了。所以谁能把信息组织起来,使其具有上下文环境,并且有情感地表述出来,这样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就是叙事能力的精华之处——富有情感的内容。故事感兼具有高概念和高感性。说它是高概念能力,因为故事感让人们在一定的上下文内容中,一定的背景中去讲述,讲述的事物更容易被理解。比如,约翰·亨利的故事使我们牢牢记住了工业时代早期发生的变化。加里·卡斯帕洛夫的故事虽然变换了新的时代背景,但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记住,也更有意义,假如换成是让你看无聊的幻灯演示(PPT),你一定会觉得是一种折磨。同时,故事感还是高感性的,因为它总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约翰·亨利油尽灯枯死了,加里·卡斯帕罗夫被电脑挫败了。引用英国作家弗斯特(E.M.Forster)的著名观点来解释就是,“王后死了,国王也死了,这是一个事实;王后死了,国王因此悲伤不已也死了,这就是一个故事。”丹·诺曼(Don Norman)在他《让我们变得聪明的东西》(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的书里,清楚明确地总结了故事感作为高概念和高感性能力的精华本质。故事感能够精准地获取那些正式决策方式所遗漏的因素。逻辑感是去总结,从特殊场景中提炼出结论,去除主观的情感因素。而故事感则获取场景和情感的因素……故事是重要的认知事件,因为故事将信息、知识、场景和感情等因素压缩成了一个记忆包存进大脑里。浓缩,注入环境背景,使人动情的能力在概念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当大量的日常白领工作被外包或者由电脑来做了,故事感所体现的这些能力就愈发值钱了。同样的,越来越多的人过着富足的生活,于是人们有机会追求生活的意义。故事,那些我们讲给别人听,别人讲给我们听的故事,就成了追求生活意义的手段。在这一章里,我将说明高概念和高感性的叙事能力,会讲述动人故事的能力是如何变成一项基本的商业、医疗和个人生活的智能的。我先给你讲个故事。从前在很远的地方住着一个男人,他受人尊敬,过着富裕快乐的生活。有一天三个客人拜访了他,他们指出他的种种不是,不希望男人继续在那里过下去。男人进行了抗争,但最终还是被驱逐,流放到一个新的地方。男人孤独地漂流挣扎着,在流放的路上认识了一些人,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改头换面,发誓要回去。后来,他终于回去了,家已经变化得他几乎认不出来。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熟悉?是的,这是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所谓的“英雄的历程”。1949年,他写了《千面英雄》(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不论年代和文化背景,所有的神话故事总是有类似的基本因素,按相同的方式组合而成。他认为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新故事,只是故事不断被翻新而已。人类最早的故事框架,就是“英雄的历程”。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离去、重新开始、回归。男主人公收到一个指令,一开始拒绝执行,但还是被迫去往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在重新开始的过程中经历艰难困苦,几经磨难。但总有良师益友给他们帮助和礼物,得以改头换面,重返故里,新旧环境都如鱼得水。在各国各时期的著名的传说故事中都含有这样的故事结构,比如荷马写的希腊史诗《奥德赛》(Odyssey),唐僧取经的故事、亚瑟王传奇故事,萨卡加维亚(Sacagawea)的故事,《哈克贝里·芬历险记》(Huckleberry Finn),《星球大战》(Star Wars),《黑客帝国》(The Matrix)等等,坎贝尔认为每一部诗史都遵循了这样的结构。关于“英雄的历程”还有一点,你可能还没注意到,我也是刚刚才发现的。本书的内容恰恰也遵循了这个结构。主人公是掌握着左脑技能的知识工作者,面临变革的危机(物质丰富、亚洲外包风潮和自动化带来的),她必须应对变化(找到一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刚开始虽然她进行了拒绝和反抗(反对外包,否定需要变化),但最后她还是跨过这个坎进入一个新环境(进入了概念时代)。她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掌握各项右脑技能),最终坚持到底,获得了新技能,作为一个新旧环境都适应的人(拥有全新思维)重新出现。当然,我不是说这本书有些神话的味道。相反地,我是想说英雄历程的故事结构,无处不在。我们以故事的方式看世界,理解事物,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是那么的自然,以至于我们自己常常不觉得这一点。在概念时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故事的重要性。故事感的商机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是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是他从没出现在电影屏幕上,他的名字也从未出现在片尾的工作名单里。十五年来,他在美国和欧洲举办各种为期三天的研修班,教那些有抱负的电影编剧们如何精心构思吸引人的故事。他的编剧研修班每人收费600美元,已经有四万多人参加了他的研修课程。他的学生们迄今已经获得了26项奥斯卡奖。谁想写剧本的话,入门课本大多选的是他的《故事》(Story:Substance,Structure,Style,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一书。最近,麦基的课程开始吸引另一类人,他们是职业经理人、企业家和传统行业的工人。他们和电影的唯一联系是他们买电影票和爆米花进电影院看电影。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上麦基的课,向他请教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脾气大的编剧大师麦基自己是怎么说的吧。“尽管商人怀疑叙事的重要性……但现实情况是,各种数据和财务报告只是用记帐软件修饰过的漂亮东西……如果一个商人明白他大脑自然的表达方式是故事,那么打动听众的关键是故事,而不是抗拒故事。”商人们现在意识到,故事性是卖点,能够挣大钱。经济学家戴尔得丽·麦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和阿里欧·克拉莫(Arjo Klamer)曾经统计过,以说服为主的行业比如广告、咨询、顾问等行业的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故事性是这些行业必不可少的元素,假设半数以上的说服行业里都使用了故事,那么故事每年所创造的产值就是约一万亿美元。因此公司企业纷纷开始采纳麦基的故事性的管理理论。最明显的例子是最近兴起的一项名为“企业内部讲故事”(organizational storytelling)的活动,这个活动目的是让各企业了解在它们自身体系里发生的事情,并很好地利用这些事情来达成企业的目标。这项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是斯蒂夫·丹宁(Steve Denning),他是澳大利亚人,以前在悉尼当律师,后来成了世界银行的中层管理人员。他自己说:“我是一个左脑发达的人,大的机构和企业喜欢这样类型的人。”然而有一天,世界银行机构调整,他被人从喜爱的岗位上踢下来,扔到另一个部门,相当于流放到机构里的“西伯利亚”,这个部门人称“知识管理部”,专门负责大量的信息知识的存储和处理。刚开始时,丹宁很不情愿,他很勉强地成了那个部门的头,他也经历了一番转变。听起来有点像英雄历程的故事,是不是?当他试着弄明白什么知识需要管理时,他发现在自助餐厅里交流信息,比看官方文件和报告,更能了解情况。他意识到,一个机构的情况是由事件组成的。这意味着,如果他真想要成为银行知识专家,他必须突破以往25年来习惯了的、左脑思维导向的、律师做事情的方式。于是,他创新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乘载和传播知识,使世界银行成为知识管理的领先者。丹宁说:“讲故事并没有取代分析思考,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思考,因为通过适当的故事,人们更容易理解抽象的分析。”现在丹宁正广泛传播他的故事,宣传他的观点。丹宁并不是唯一认识到故事的商业价值的人。3M公司就给它的高层管理人员上讲故事的课程。美国宇航局(NASA)在知识管理主动性方面也引入了讲故事的方式。施乐公司(Xerox)承认他们的维修人员是在手把手的交流过程中学习维修机器的,而不是读维修手册。施乐公司收集了维修方面的事件经验,整理成一个数据库,起名为“有问题就找它”,《财富》杂志估计这个数据库值一亿美元。此外,还出现了专门帮助公司收集内部事件故事的机构组织。比如,有一家叫“寻求故事”(StoryQuest)的公司,它位于芝加哥郊外,它派遣专员到公司,记录公司员工讲述的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制成CD,供人阅读和研究,以期对公司文化和目标能够有所帮助。在英国,劳伦斯·奥利维尔(Laurence Olivier)的儿子理查德·奥利维尔(Richard Olivier)和琼·普洛莱特(Joan Plowright)以及一位前莎士比亚剧院的导演,给大公司们提供咨询,建议他们如何在经营管理中融入故事性。奥利维尔称他的方法为“荒诞剧法”。他的客户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并在剧中反映在领导和管理企业时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奥利维尔说:“逻辑和分析能力不再是成功的保障了。” 商人要获得成功,必须能够将财务金融的知识和叙事的艺术结合在一起。把一个采购经理装成泰特斯(古罗马皇帝),你也许会觉得好笑。但现实情况能说明问题,现在世界上的大机构,尽管行动迟缓,拒绝变化,但也已经开始研究讲故事的管理价值,这个做法十年前会被人当作笑话的。这个现实情况也说明了我前面提到过,故事感是人天生的能力。惠普的技术专家、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联合创始人艾伦·凯(Alan Kay)说得很精辟:“撇开会议室的场景,我们就是带着公文包的穴居人类,渴望智者给我们讲故事。”故事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商业价值。像设计一样,故事性越来越成为商品和服务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一件法宝。为什么呢?让我来给你讲几个故事吧,这是我作为消费者亲身经历的几个故事。这也许是解释的最佳方法。首先,它表现在邮件上。我居住在华盛顿特区的西北部,那里正处在新老人口交替中。几十年前在那儿买房子,养儿育女的人们开始纷纷退休要离开那儿。同时因为位置的便利,又有很多新的带孩子的年轻夫妇要搬进来。因为买房的人比卖房的人多,房屋售价就走高了。为了诱使更多的老人出售房屋,房地产经纪人经常挨家挨户地寄明信片,吹嘘他们以极高的价格卖出了普通的住房。有一天,一个房地产经纪人寄来的明信片与众不同,我刚开始以为没什么特别,还差点把它扔了。那封明信片的一面和通常的一样,登着刚出售的房屋的照片,但是另一面,它没有标写常见的售价和一串惊叹号,而是写了下面一段话:1955年,佛罗伦斯和丈夫花两万美金买下了这套漂亮的房子,他们很喜爱家里的一切,结实的橡木地板,大格子的玻璃窗户,门边的橡木水车,古老的英式壁炉架,花园和池塘等等。佛罗伦斯91岁的时候搬到了布赖顿花园老年公寓。她的老朋友和邻居费尔南德斯姐妹委托我出售这个房子。我很荣幸地接受了。佛罗伦斯请我们打扫了房间,重新粉刷了屋里屋外,修整了地板,并清洗了窗户。现在让我们欢迎一下这套房子的新主人吧,斯考特·德雷瑟(Scott Dresser)和克里斯蒂·康斯坦丁(Christie Constantine),他们很喜欢这个房子并希望一直住下去。明信片上压根就没提房子卖了多少钱。一开始看起来像是一个疏忽,但实际上是概念时代市场营销的一个技巧。房子卖了多少钱其实很容易知道,报纸上,网上,邻里闲聊时都可以知道。而且,这里的房子都差不多,价格一般不会相差太多。因此,如果仅依靠寄几张明信片,吹嘘高售价,就想打动人们卖房子是不够的。而且,让你卖一个你住了半个世纪的房子,可不单纯是钱的问题,你会舍不得,它还涉及到情感的因素。这个经纪人用了一个故事来建立情感联系,使自己的服务区别于其他的竞争对手,这个方法很不错。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它说明了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故事的作用。一天下午我在商店里购买晚餐的食物。后来我想买几瓶酒,就去看了一下,还行,一共有50多种酒任我挑选。我很快确定了三种不太贵的红酒。这三种酒价钱差不多,每瓶都在九、十美元,质量看起来也差不多。到底选哪种好呢?其中两种标签上都是一般常见的夸赞酒好的形容词,而另一种——兄弟酒的标签上讲述了下面的一个故事:这酒的创意来自艾里克(Erik)和艾里克斯(Alex )兄弟。哥哥艾里克负责酿造美酒,弟弟艾里克斯负责设计标签,兄弟俩销售这种酒是为了纪念他们的母亲,不久前他们的母亲因患癌症过早地离开了人间。兄弟俩每卖出一瓶酒就捐出50美分给北弗吉尼亚收容所或者以他们母亲莉莉安娜的名义捐给癌症研究基金会。感谢消费者们的支持,第一批红酒已经捐出了75 000美元,将来还将捐得更多。兄弟俩十分感谢您购买他们为纪念母亲而创制的酒。你猜猜我会选哪种酒?故事的医疗价值现代医学让人惊奇。先进的医疗器械使我们能够一窥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比如扫描我的脑部活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机器等。新的药物和医疗设施挽救了许多生命,也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然而,这些先进技术也牺牲了一部分的医生对病人的关爱。纽约布鲁克林大学医院的杰克·库里汉(Jack Coulehan)医生说:“医疗系统会完全不考虑病人的故事。不幸的是,医学认为奇闻逸事是科学的最低形式。”你也许曾有过下面的经历。一天你去看医生,排队等着医生就诊。轮到你时,有两件事通常是肯定会出现的。第一,你会开始讲你是怎么生病的。第二,医生没等你说完就会打断你。二十年前,研究者们录下医生问诊患者时的情况,研究后发现医生打断陈述的时间一般是21秒。最近研究者们又做了类似的调查,结果发现医生有所改善,时间延长到了23秒。这种情况很可能正在改变,这主要归功于丽塔·凯伦(Rita Caron)医生所做的努力。凯伦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她正在尝试将故事感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中心。她年轻时是医院的内科医师,那时她就惊讶地发现:医生的很多工作是以故事为中心的。病人讲述他们的病情,医生反复询问病人的病情。疾病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篇记叙文。叙事到处都存在,却惟独不在医学院的课程表里,换言之,老师们和学生没有意识到叙事的重要性。因此凯伦在读医学博士的同时还攻读了哲学博士,后来她开始改革医学教育。2001年她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医疗护理应开创全脑思维的方式,发起了叙事医学的运动:单靠科学意义上的对症下药,不能帮助病人和病魔斗争或者找到患病疾苦的意义。除了医学能力,医生还需要会倾听病人的叙述,理解和尊重病人的意思,从而更好地为病人的利益进行服务。现在,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所有2年级的学生在传统核心的医学课程之外,还要上叙事医学的课程。在这个叙事医学的课程里,他们学习如何更加感性地倾听病人的故事,更加敏锐地理解病人的故事。年轻的医生们不再问以往固定而机械的问题,询问的内容和范围扩大了。以前问“告诉我哪里痛?”现在变成“告诉我你生活得怎样?”这个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因为有研究显示医学院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正在逐年下降。共情能力是高概念高感性的能力。研究病人的病史和生活背景会帮助年轻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评估病况。凯伦教授说,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就要掌握叙事能力,“人们用来吸收、解释和理解故事并据此反应的能力。”叙事医学仅是右脑思维趋势的部分表征。15年前,美国每三所医学院中就有一所设有人文学科课程。现在,每四所中就有三所设了。著名的纽约表维医院(Bellevue)发行医院自己的文学刊物——《表维文学评论》(很多大 学的医学院现在都出现了文学刊物,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新墨西哥大学等)。《表维文学评论》的主编丹妮尔·奥佛里医生(Danielle Ofri)要求他的学生至少写一篇病人的传记——要用第一人称来写。奥佛里说:“这和小说家要做的差不多。我想我们能够培养出有共情能力,充满善意的年轻人,并教会他们和病人打交道的技巧。”当然,叙事能力不能取代治病的技术。试想一个医生虽然能很有同情心地倾听病人的陈述,却忘了给病人量血压,或者开错了药,这样的医生饭碗肯定保不住。只是,凯伦的方法能使年轻医生们的工作更具有情感,更人性化一些(我会在第七章中详细讨论共情能力)。比如,凯伦的学生对每个病人会有两份资料档案。一本是典型的医疗档案,记录着药方、疗程、用药量等数据信息,充满各种医学术语。另一本被凯伦称为“姊妹档案”,是学生们所写的关于病人的事件记录和情绪记录。对这种方法进行测验后发现,比起没有做双份档案的学生,有做姊妹档案的学生与病人的关系更加好,诊断和治疗医术也更好。叙事能力本身不能治病,但结合现在医疗技术,它的治疗作用不可否认。这很可能就是医学的未来之路:将来的医生既能精密地思考,又善于理解病人的感受。既能分析检测结果,又懂得重视病人的故事,总之将来的医生有全新思维。我们本身也是故事的承载体。我们浓缩以往的经验阅历,思想情感,以故事的形式表达自己、与人沟通。现在个人的故事越来越普遍了,也许需求也更紧迫,尤其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能更加自由地寻求对生命和意义的更深刻的理解。故事不仅仅是卖房子或者深化医生同情心的方式,它还代表了一种方法,能够理解左脑理解不了的东西的方法。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自我怀旧的例子。比如流行的剪贴簿(scrapbooking),人们收集生活中经历的事情的代表物,来组成一系列故事,讲述自己是谁,做过什么事情。还有,族系宗谱越来越流行,不计其数的人上网寻找家族的故事的点点滴滴。人们这些行为反应的是一种人们对故事所能提供的充满情感的事件的渴望,更明白我们是如何发展的,为什么要这么发展。概念时代会提醒我们,某些道理是正确的却鲜少被人遵照行事。这个道理就是我们必须相互倾听彼此的故事,而且我们是自己故事的作者。写迷你故事(Mini-Saga)写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写短故事更是件难事。写小说、戏剧、电影剧本可能花上几年的时间。所以,放轻松写点迷你超短故事吧。怎么迷你超短呢?就是五十个字,不多不少。当然像所有故事一样,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伦敦《电讯报》每年举办迷你故事比赛,那些故事充分展示了用五十个单词叙事的创造性。你试着写写迷你小故事吧。写着写着你就会上瘾。下面是两个例子:《一生》 (A Life) 作者:简·罗森伯格(Jane Rosenberg), 英国布莱顿市(Brighton) 乔伊,五个孩子中的老三,十六岁离家闯荡,后来在诺丁汉结婚生子。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工作,日子还是很艰苦拮据,总是入不敷出。他时常变卖一些东西,来补贴家用。他知道老婆只有一年可活,可她自己还不知道。 《真实的梦》(A Dream So Real) 作者:派崔克·佛寺西(Patrick Forsyth), 英国梅尔顿镇(Malton)有个人在朋友家过夜,他晚上做了一个梦:一个小偷闯进来,偷光了所有的东西,然后留下十分逼真的所有东西的复制品。第二天早上起床,他对朋友们描述了他的梦:“那些复制品简直就像真的一样。”朋友们害怕地回答道:“你是真的吗?”故事集团(StoryCorps)纽约中央车站中心有一个外表奇怪的四方棚屋,它是“故事亭”(StoryBooth),是一个小型录音棚。如果你去纽约,一定要去那里看看。只要花10美元你就可以使用这个专业的录音棚一小时,录下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你可以邀请朋友或亲人、路上的神秘男人或是你最喜爱的餐馆女招待来进行采访。这是美国故事集团开创的普通人讲自己的故事的全国性计划,以“帮助美国人从身边每天发生的平凡故事中汲取力量。”设立故事亭的灵感来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公共事业振兴署的“口述的美国历史”计划。故事集团将把录音的复件在国会图书馆的美国民间生活中心归档,留给美国民众的子孙后代。你现在不需要去中央车站,也不用亲自到纽约去录音了,在故事集团的网站上就可以进行录音,故事集团的组织者说:“故事集团将凝聚社区,使参与者成为更好的倾听者,助长世代间的沟通。这项活动收集纪录下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我们发现拜访朋友、邻居或亲戚对探访双方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感到人们在改变,友谊更密切了,亲戚好友间更亲近、更互相理解了。倾听,是爱的行为。”使用录音机如果你觉得用故事集团的方法太麻烦,试一试这个方法。找一个朋友或亲戚,让他或她坐好,打开录音机,然后开始问问题。你和你的另一半是怎么遇见的?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你第一次在外过夜是什么时候?谁是你遇到的最糟糕的老师?迄今为止你最开心的日子是哪天?最难过的日子呢?最可怕的一天呢?你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是什么?你会惊奇你听到的一切,录下别人和自己的故事真是很好。参加故事节想知道世界上故事是怎样的丰富精彩,一个很棒的方法是参加故事节。故事节一般为期2到3天,成百上千的人——有些是专业人士,有些不是——欢聚一堂,登上舞台讲故事。下面介绍七个精彩的故事节。1. 国家故事节(National Storytelling Festival)美国最早开展的故事节,每年有一万多人参加。地点:美国,田纳西州,琼斯伯勒镇(Jonesborough , Tennessee) 时间:十月网址:www.storytellingcenter.com2. 育空国际故事节(Yukon International Storytelling Festival)这个故事节的一个特色是讲故事的人大都来自极地地区——冰岛、格林兰岛、加拿大的育空省等,在早春的没有西沉的太阳下讲故事。有些故事的讲述者用的是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以使这种语言流传下去。地点:加拿大,育空省,白马市(Whitehorse ,Yukon) 时间:六月网址:www.yukonstory.com3. 海湾区故事节(Bay Area Storytelling Festival)周末性的户外讲故事聚会,是美国西部办得最好的故事节之一。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时间:五月网址:www.bayareastorytelling.org4. 澳大利亚全国故事大赛(Australian National Storytelling Confest)由澳大利亚故事行业协会主办,澳洲所有讲故事的人以及木偶戏表演者都会参加。地点:澳大利亚,昆士兰,布里斯本市时间:九月网址:www.home.aone.net.au/stories/nd4fest.htm5. 数码故事节(Digital Storytelling Festival)人们用电脑和各种数码设备来辅助讲故事,盛况空前(参见后文用数码设备讲故事的试验)。第一个开创数码讲故事的人是达纳·阿奇利(Dana Atchley),他发起了这个故事节。几年前他英年早逝。地点:美国,亚利桑那州,喜多娜镇(Sedona, Arizona) 时间:六月网址:www.dstory.com6. 清岬岛国际故事节(Cape Clear Island International Storytelling Festival)这个故事节举办的地点清岬岛是爱尔兰最南端的岛。故事节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大多数是讲英语,有些用爱尔兰语。地点:爱尔兰,清岬岛时间:九月网址:indigo.ie/~stories7. 故事大会(Sharing the Fire,New England Storytelling Conference)美国最古老的区域性故事盛会,吸引了众多美国东部讲故事的好手参加。地点: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Cambridge, Massachusetts) 时间:九月网址:www.lanes.org/stf.html订阅《故事》杂志阅读短故事有利于锻炼你的故事能力,但怎样才能找到好的短故事,又不必费事寻找呢?有一个好方法,让马和哈为你效劳。他们写的《故事》符合要求。这个杂志内容和它的名字一样,名副其实,只有一个故事。每三周左右,这本杂志就出一期,它的订户就能享受一个短故事。杂志印刷成口袋大小,可以很方便地放进兜里或者包里。这本杂志里的故事很棒,而且阅读起来很舒适,杂志里就一个故事,没有其他东西,不用像读其他的杂志那样,在一堆故事里读一个故事,或者在上万字的关于哈萨克斯坦的长篇大论、周年专题之类的空隙中找。我订阅《故事》杂志好几年了,一年订阅费只有21美元。(详细情况可登陆网站:www.one-story.com)用数码设备讲故事故事是古老的艺术,但它也像其他的艺术一样,可以依靠现代科技来与时俱进。数码相机、便宜的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CD唱机等让任何人都可以“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见识这种新的讲故事方式有个好地方,那就是每年举行的数码故事节,在本书前面,我曾提过这个故事节(我自己曾亲自去过那儿,值得花钱和时间去一趟)。数码故事节会务中心还有各种背景材料(详见网址:www.storycenter.org)。数码科技极大地促进了讲故事的风行,你点击浏览众多的讲故事的网站就会知道。比如:争论网站(www.fray.com)、城市故事网站(www.citystories.com)以及讲述孩提时代故事的充满童趣的“我曾相信”网站(www.iusedtobelieve.com)阅读相关书籍提高讲故事的能力的最好办法是阅读好故事,特别是一些著名的经典故事,如伊索寓言、希腊神话故事、北欧传说故事、美洲印第安人故事、南亚传说、日本神话、圣经故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讲故事的专业知识,那么下面三本书是一定要读的。一. 《故事》(Story:Substance,Structure,Style,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作者: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 即使你没想写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电影剧本,这本书也值得一看。它讲解了电影故事的基本结构,人物如何展开故事,26种故事类型等等。看了这本书最起码会改变你欣赏电影的眼光。二. 《理解连环漫画——看不见的艺术》(Understanding Comics:The Invisible Art) 作者:斯科特·麦克劳德(Scott McCloud)每当我说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的时候,人们总是发笑,他们没理解我的意思。在这本好作品中,麦克劳德描述了连环漫画是什么,故事如何展开,画面和文字怎样产生效果,读者如何理解含义等等。还有,麦克劳德用了连环漫画的形式来写这本书,你能想像吗?是不是很令人惊讶?三. 《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作者: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坎贝尔在这本书里讲解了“英雄之旅”的观点,每个有抱负的作者都应该懂得的,更别提那些充分实现自己抱负的人。另一种了解坎贝尔思想的办法是,找来他在八十年代末与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的访谈资料来看,CD、DVD、录像等都可以。或者从坎贝尔基金会借阅他的演讲和文章来看也行。(详见网站:www.jcf.org/works.php)
更多阅读
中国卡通 《中国卡通》故事版 中国地图卡通版
《中国卡通》故事版,今天我来为他们宣传一下。 《中国卡通》创刊于 1996年1月,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了抵御某些境外卡通对我国少年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而联合启动的“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5155”工程)的重点刊物。 到 2
《三角铃》故事、角色介绍 美妙天堂三角铃
安在旭,李秀景和姜惠贞主演的荧幕电影《三角铃》已经拍摄完成一段时间了,相关的报道很少,今天终于找到了,兴奋中。日本杂志2009年4月号eul原址:http://www.jaewookie.net/tts/site/ttboard.cgi?act=read&db=wookienet_bbs03&pag
莫泊桑《羊脂球》故事梗概 莫泊桑羊脂球
《羊脂球》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代表作,它是以当时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而成的。一辆马车从被占领的卢昂城出发,到法军还据守着的勒阿弗尔港去。车中的乘客有工业家、贵族、商人、修女、民主党政客和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当
《名人传》故事梗概和读后感 名人传读后感1000字
故事梗概:《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于罗曼·罗兰之手。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
墨明棋妙-河图-《如花》故事 河图 如花
转贴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关于河图的《如花》这首歌而写的一个故事。四月,江南水乡缅步走在柳絮纷飞的岸边,流水汤汤,杨柳依依,风景温柔的一如昨日茶楼,酒肆,折柳人,距离上次离开江南,这一去,竟晚了十年之久。未能抛得江南去,一半勾留是此人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