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 《量子经济力学》·第1节(2)



二、社会主义经济学在20世纪的迷惘和21世纪对创新经济学理论的客观要求

 

研究经济学就不能不谈到政治,因为政治与经济是半生物。可是,如果把经济完全等同于政治或用政治来代替经济,那肯定会存在不少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这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关于这一点,笔者当然是认同的,因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有一种现象不能否认,那就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总赶不上资本主义。

 

(一)社会主义经济在20世纪末的迷惘和在21世纪初的希望

 

任何一种科学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偶然中势必存在必然因素,量子经济力学的产生当然也不例外。当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剧变,和前苏联迅速解体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似乎都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产生过怀疑。于是,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合法性”的问题的讨论便在世界各地展开。

 

1、社会主义经济在20世纪末的迷惘

 

“二战”结束后,在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了一场“何种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竞争,事实证明是以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告终。如果说,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台湾的资本主义“不具有可比性”,那么,南北朝鲜、东西德国之间就不能再说“不具有可比性”了。如此,是否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如资本主义”?当代政治家、经济家如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说不称职。

 

当然,最关心这个问题的,要算是中国人了。在那个时期,似乎只有中国才有可以将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举到底。但是,举归举,问题不能不回答,否则将无法面对“江东父老”。在那时,可以说想把社会主义旗帜砍断的人确实不在少数。其中,爆发在中国北京的那个“六·四”事件,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之后,在中国,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究竟应该怎么搞,怎么能搞好的大讨论开始了。

 

在这种争论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还应该搞计划经济;一种认为,社会主义在搞计划经济的同时,可以搞市场经济。最后,还是邓小平给划了个句号,那就是,正如邓小平先生所讲的那样:“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只是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需要计划”。笔者以为,邓小平上述观点的重要意义在于,承认了包括商品、资本、市场在内的经济物质性。

 

当然,这只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方面,而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东西,是他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为迷惘的中国社会,指明了一条前进的方向,遏制住“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持续泛滥。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确定下来,否则他就不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而称“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或“社会主义过度形式理论”。

 

当时,邓小平提出这一理论时,有许多人不了解,并具有讽刺意义地说,“社会主义是个筐,什么主义都能装”。对此,邓小平同志嗤之以鼻,并以一位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的气量说,“我的一大发明,就是不与你们争论”,这是因为 “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2、社会主义经济在21世纪初的希望

 

如今,“六·四”事件的记忆已经越来越远了,可一旦回忆起来,就让人感到有点后怕,原因是那场学潮一旦得逞,我们就难以看到今天的大好局面。大家知道,俄罗斯就是在动乱中由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演化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事实证明,其制度演变了以后,其经济还不如中国。现在看来,幸亏当时能够及时被制止,否则,将有部分人人头落地不说,中国经济不可能能持续保持27年的高增长。

 

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是世人公认的事实。虽然仍然不能与美国、日本、德国相比,但与欧盟的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可以说已经十分接近。至于说俄罗斯,现在看来已经远远地落在了中国的后面。以上说明,一个国家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至少可以证明,在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似乎并不比社会主义更优越!

 

那么,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决定因素其实在于这个国家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选择一个先进的社会制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选择一个与之适应的经济制度,再先进的社会制度也不能把经济工作搞上去。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选择的是计划经济制度而不是市场经济制度,结果经济没搞上去。

 

可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制度并没有改变,只是经济制度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制度没有废除的情况下加入了市场经济成分——结果就使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以上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确实没有错;如此也就说明,以前我们试图让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做法是错误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改革前的20年,就是个例证,

 

现在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我们国家至今还再搞计划经济,中国经济社会能有如此辉煌么?显然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也不是说,计划经济就是个害人的东西,而是说搞什么样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必须要与一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如果一个国家连商品经济制度、资本经济制度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而就开始搞所谓的计划经济的话,那么,迎接它的,恐怕不仅仅是个经济发展不起来的问题。

 

(二)20世纪世界经济生态的变化和对具有创新经济理论的客观要求

 

世界经济在21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当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也必然会表现在政治上,所以笔者用了一个“经济生态”的词汇,意思是说这种变化是错综复杂的,是用一个经济的词汇已不能完整表述。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已发生变化。

 

1、20世纪的世界经济究竟发生了那些变化?

 

人们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世界经济在21世纪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经济发展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大于、超过对政治的关注程度。当然,这不是说政治不重要,而是说经济大潮几乎要把政治的河流给淹没了。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已经冲破了对不同社会制度的封锁;相反,相同社会制度之间,似乎常发生矛盾、摩擦。

 

当然,这也不是说,不同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之间就没有矛盾与冲突,而是说不同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已经不像40年前、50年前那么突出、激烈,一触即发。于是,人们不禁要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得到的结论是——不管你是什么“主义”,搞对立没有出路,只有经济社会能够得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用邓小平的话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然“贫穷同样也不是资本主义”。

 

这恐怕是一些有识之士都已经认识到的。尽管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有战争,但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而且呼声特别高涨。另外,还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从科技发展中得到的实惠,似乎要远远大于战争,尽管战争时不时地也会发生,但绝对不比发展经济、科技更有魅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IT产业异军突起,大有譬如积薪,后来者居上之势。

 

当然,变化不仅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也不都是向好的方面发展。比如,因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资金周转加快,也给世界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由资本过剩而带来的生产过剩,不能说与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没有关系。最突出的事例就是,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时不时地爆发,使爆发国地区和与爆发国有关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随之便是相关企业的亏损、破产。

 

于是,研究经济社会问题的专家与学者自然也就坐不住了,因为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世界同样得不到安宁。于是,人们不禁要问,人们能否提前预知经济事物、物质发展与转化状态,以避免或尽量减少此类危机现象的发生?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可是,如果沿用固有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显然做不到,因为它们是短缺经济的产物,而短缺经济时代产生的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扩大再生产。

 

2、21世纪的新经济学究竟应该是什么理论?

最近,有个词汇用得比较频繁——“主流经济学”。试问,“主流经济学”是一种什么经济学?如果没有搞错的话,应该是存在于资本主义世界的那些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正统”的经济学了。但肯定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来是不准“入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似乎总与资本主义经济学相左。那么,“主流经济学”是否包括存在于中国的经济学?

 

 量子力学 《量子经济力学》·第1节(2)

当然也不会包括,因为中国现代经济学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系,被当代中国人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这种提法,当然也不能被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于是,在大样彼岸的美国,有位华裔经济学家叫陈志武的,便斥责起北大的陈平教授,说其论调是“拍共产党的马屁”。另外,陈平教授所以遭到斥责还有一个原因——预言了理论经济学正处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产生的前夜。

 

为什么突然讨论起“主流经济学”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量子经济力学的产生。笔者以为,从科学的角度上去看问题,经济学不应该有“主流”与“支流”的划分,而只有研究对象的不同,因为正是研究对象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经济学名称上的差异性。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我们有些经济学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学研究对象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对经济学人、经济学学派的研究上了。

 

为此,笔者最近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要意思是说,研究对象错位、错乱的经济学,必然是唯心主义经济学。读者不妨想想,在近20—30年的时间,世界经济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经济学家们不去关注这些变化,而把主意力集中在“经济学现象”上,成吗?陈平教授预言理论经济学正处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产生的前夜,说明他动了脑筋,至少已意识到“主流经济学”正面临新经济学的挑战!

 

或者,干脆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经济学创新,因为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新经济现象,也就更不要说,揭示隐藏于新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本质、经济规律。如此,作为经济学人、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能把视线集中到研究对象的变化上,而非要讨论不同经济学的是与非?存在的虽然不是合理的,但存在的一定是物质的、客观的和有价值的,否则,任何一种理论都会被淘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943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量子力学 《量子经济力学》·第1节(2)》为网友迷鸟归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