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需求之路在于科学发展



——山东消费需求问题研究

 

消费需求,作为GDP三大使用之一,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这一新的决策,是针对消费率偏低所做出的重大调整。扩张消费,把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需求领域,是以后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这既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迫切需要。本文根据2002年的核算资料,对比作分析。

一、    山东消费需求现状及特点

一是,最终消费率偏低、贡献率低。2002年我省实现最终消费502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2000年增长22.9%,年均增长10.9%,比同期我省GDP10.8%的年均增速快0.1个百分点。从消费率看,2002年我省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GDP)为47.6%,而全国消费率为58.0%,比我省高10.4个百分点;发达国家消费率一般在70%-80%,比我省高出20多个百分点。表明我省消费率不仅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也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根据国际上一般规律,在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2002年我省人均GDP已达到1407美元,但我省的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GDP)却仅为34.0%,比国际平均水平低27.0个百分点。如此低的消费率,导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2002年我省最终消费的贡献率只有44.3%,反映出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还不够突出。由此看来,我省既有消费率偏低的问题,又有消费需求贡献率偏低的问题。

二是,从消费主体来看,居民消费增长慢,比重降,政府消费增长快,比重升,对经济贡献此消彼长。

(1)居民消费持续低迷,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降低。2002年,我省居民消费为3581.27亿元,比2000年增长16.5%,年均增长8.0%,分别比最终消费和GDP年均增速低2.9和2.8个百分点。占最终消费和GDP的比重也分别由2000年的75.6%和36.3%下降到2002年的71.3%和34.0%,从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降低,2002年为22.4%,比2000年下降了4.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消费年均增长仅为5.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比2000年下降了5.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5.9%,仅比2000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构成来看,2000—2002年,城镇居民消费所占份额持续上升,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之比由2000年的49.9:50.1改变为2002年的51.5:48.5,居民消费构成的变化,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对居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2年城镇居民消费对居民消费的贡献率为70.9%,比2000年提高14.3个百分点,相应地农村居民消费贡献率由2000年的43.4%下降为2002年的29.1%。这一方面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也说明占我省人口三分之二强的农村居民消费相对萎缩。

(2)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城乡消费差距在缩小。2002年我省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395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5.0%,年均增长7.2%。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2681元,比2000年增长13.5%,年均增长6.5%;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7145元,比2000年增长11.0%,年均增长5.3%。2001—2002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速超过城镇居民1.2个百分点,使城乡消费水平之差由2000年的2.8:1缩小到2002年的2.7:1。可以看出,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但差距正在缩小。

(3)政府消费增幅大,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2002年我省政府消费为1439.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42.6%,年均增长19.4%,比同期居民消费年均增速快11.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11.7%提高到2002年的13.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相应提高了4.8个百分点,2002年达到21.8%,仅比居民消费的贡献率低0.6个百分点。表明政府消费已成为拉动最终消费和GDP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是,从消费构成来看,消费需求仍以商品性消费为主,服务性消费比重提高缓慢。

(1)商品性消费在消费需求中仍然占有绝大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2年我省居民商品性消费为2335.28亿元,占居民消费的65.2%,比2000年微升0.6个百分点。总体判断,我省目前的生活水平从总体上看仍然是物质产品消费为主的阶段,物质消费仍然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消费方式。

(2)服务性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但所占份额仍然偏低。2002年我省居民消费中服务性消费为710.60亿元,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为19.8%,比2000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为321.76亿元,占农村居民消费的18.5%,比2000年提高3.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为388.84亿元,占城镇居民消费的21.1%,比200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这就是说,我省服务性消费所占份额不及居民消费的四分之一,而且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比重略高于农村居民,表明居民服务性消费商品化程度仍然较低。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需求之路在于科学发展

二、    山东消费需求与江粤浙三省比较

其一、消费需求总量低于广东,高于江浙。2002年,我省最终消费总量比广东少1680.02亿元,比江浙分别多219.24亿元和1279.49亿元;其中居民消费比广东少868.73亿元,比江浙分别多106.14亿元和1027.41亿元,政府消费比广东少811.27亿元,比江浙分别多113.10亿元和252.08亿元。与2000年最终消费比广东少1236.48亿元,比江浙多389.02亿元和1325.09亿元相比,我省与广东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与江浙比较优势却在缩小。

其二、最终消费率低于广东、浙江两省,高于江苏。2002年我省最终消费率比广东低8.3个百分点,仅比浙江低0.4个百分点,比江苏高2.0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为34.0%,比广东低3.8个百分点,比江浙分别高出1.0和1.2个百分点;政府消费率为13.6%,比广东、浙江低5.5和1.6个百分点,高出江苏1.0个百分点。

其三、消费需求增幅低于江浙粤。2002年我省消费需求增长速度为10.6%,与江浙粤相比,分别低2.8、1.9和5.0个百分点;2001-2002年我省消费需求年均增幅为10.9%,分别低2.9、4.0和1.8个百分点。其中,我省居民消费需求增长7.2%,分别低4.3、2.4和7.1个百分点;2001-2002年我省年均增幅为8.0%,分别低3.8、6.2和1.0个百分点。我省政府消费增长20.0%,比广东、江苏分别高出1.8、0.9个百分点,与浙江持平;2001-2002我省年均增速为19.4%,比广东、江苏低1.6、0.6个百分点,高出浙江3.0个百分点。

其四、对经济拉动作用弱于江浙粤。2002年我省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江浙粤分别低7.7、4.5和29.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贡献率分别低10.7、4.3和22.6个百分点;政府消费贡献率比广东低6.9个百分点,略低于浙江,高出江苏2.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省最终消费贡献率偏低主要是居民消费贡献率低所致。

其五、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低于江浙粤。2002年我省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居全国第9位,比江浙粤分别少752元、1563元和1731元。其中农村居民少338元、1336元和320元,居全国第8位;城镇居民少597元、3336元和3745元,仅居全国第11位。

其六、消费层次低于江浙粤。消费层次反映了消费需求的水平和满足程度。2002年我省服务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比江浙粤分别低3.1、9.1和10.1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服务性消费比重分别低1.1、6.1和6.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比重分别低4.2、13.2和11.5个百分点。表明我省服务性消费水平较为落后,消费层次不高。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在总量上,由于人口多的原因,我省还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人均水平、发展速度、消费层次等方面,均落后于江粤浙三省,并且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一、       消费率偏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受到制约。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因此经济的发展不仅看增长速度,更要看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随之全面上升;不仅要看基本生活性消费,更要看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是否同步得到扩展。消费率偏低,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程度还很有限。2003年,按不变价计算,我省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仅为1978年的10.0倍和8.0倍,而GDP、资本形成总额已经达到1978年的15.9倍和21.0倍。居民消费提高的倍数仅为GDP倍数的50.3%,不及资本形成总额倍数的40.0%。今后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改变最终消费率偏低的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第二、       消费水平和层次偏低,难以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消费率低有很大关系,2003年我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4.4%,比江浙粤分别低2.2、5.3和5.4个百分点,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省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低,居民消费水平低、服务性消费商品化程度低,对经济拉动作用弱是阻碍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几年我省文化生活服务消费比重有所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其占消费总量的比重还相当低,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消费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生活服务消费目前还比较落后,居民这种消费结构难以为第三产业发展开拓空间。

第三、       消费需求不足,无法满足扩大就业的需要。现在人们普遍感到就业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消费不足。在国民经济的两大主力产业中,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所能吸纳的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2倍以上,服务业已经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但是由于近几年我省消费不足,需求不旺,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从而造成市场活力不足,影响了社会用工增加。因此必须大力拓展消费空间,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三、    消费需求偏低的原因

当前居民消费领域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还面临不少制约因素:

之一、我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影响即期消费的实现。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99.9元,在全国居第8位;与江浙粤相比,分别低862.1元、4780.1元、3980.53元;2003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5元,在全国居第8位;与江浙粤相比,分别低1088.5元、2280.5元、904.08元。

之二、决定居民购买力增长的收入增幅明显低于GDP增幅。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形成的几次排浪式消费热潮,居民收入提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我省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从2000-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为11.7%、9.4%、7.2%和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4.3%、5.5%、5.3%和6.7%。同期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0.5%、10.1%、11.6%和13.7%。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不高,直接影响购买力水平的提高,造成我省居民消费需求减弱。

之三、收入差距的加大制约了消费。近几年,尽管我省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具体表现在:一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为1)由2000年的2.44:1扩大到2003年的2.67:1。二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由2000年为1.66:1扩大到2002年1.81:1;农村人均纯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由2000年的1.86:1扩大到2002年的1.92:1。三是居民内部收入更加不平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由2000年的4.3:1扩大到2002年的9.4:1。60%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平均数之下,这种状况从总体上制约了消费规模的扩大。

之四、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居民消费倾向是居民消费额占可支配总收入的比例。由于传统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加之存在一些未来不确定或不可知因素,如失业、养老、医疗、教育及预期收入等影响,我省居民消费倾向逐步走低,2002年我省居民消费倾向为60.7%,比2000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消费倾向下降影响了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幅仍然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对GDP的拉动相对弱化。

之五、居民支出结构变化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大。目前我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处于从“吃、穿、用”向“住、行、娱”升级的阶段,这种消费结构升级将会对城镇居民支出变动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购房支出在城镇居民支出中不断增大,它虽然可以带动一部分消费需求,如对家具、家用电器的消费,但购房支出是直接计入投资需求的。因此居民支出的变化对消费需求的扩大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四、    提高消费水平的建议与策略

1、正确认识生产(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对扩大消费势至关重要。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处于卖方市场,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生产完全决定消费;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后,市场的消费需求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没有消费的引导和配合,没有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良性循环,高投资率是不会带来高效率,也不可能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必须重新认识消费对经济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消费需求提到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的前面,放在政策的首位,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的重大转变。

2、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目前,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正处在边界点上,消费需求日趋丰富多彩,如汽车、服务、旅游等等,客观上对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提高,必然会扩大消费需求,消费水平会相应提高,因此要调整分配政策,增加劳动者收入,改变目前我省在岗职工收入偏低(在全国列第14位)的状况,使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是提高最终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

3、加快服务业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增强消费吸引力。服务性消费在全部消费中所占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精神文明的相对程度,在努力提高和改善物质生活消费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服务性消费水平,是我们迈向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要加快服务业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增强消费吸引力。同时要倡导积极的消费观念和理念,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娱乐、休闲等活动,提高服务性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例。

4、启动存量消费,扩大消费总量。在占全省总人口60.0%左右的农村地区,和生活相关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村居民对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的消费,严重制约着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大。2003年农村居民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三大件的拥有量分别为每百户71.1台、24.7台和20.9台,同年城镇居民分别为119.6台、92.1台和90.5台,农村拥有量只有城镇拥有量的59.4%、26.8%和23.1%。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150.5元,已经达到城镇居民1993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2003年上述三大件的价格比1993年也下降了不少,但2003年农村居民对三大件的拥有量也只有1993年城镇居民拥有量的86.3%、28.9%、29.8%。可见,基础设施不足是限制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实现其消费意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应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变农村消费环境,以适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

5、采取措施,推动信贷消费,直接增加居民家庭的消费资金。2003年我省人均GDP已经达到13654元,折合1651美元,预示着消费热点将逐步转向小轿车、保健、旅游及与住房相关产品的消费,消费品和消费服务将明显高档化,这些消费会使支出大幅增加,这为加快信贷消费步伐创造了条件。我省每扩大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只有24.71亿元转化为消费资金,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0亿元左右,由投资启动消费的力度明显不足。但如果直接贷款给消费者,那就是100%转为消费资金,就可以直接增加市场有效需求和最终消费,用这一办法启动消费,不仅可以将大量远期消费转变为即期消费,而且比由增加投资转而启动消费的力度要大得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9279.html

更多阅读

求生之路如何建立局域网联机游戏? 求生之路3局域网联机

求生之路如何建立局域网联机游戏?——简介《求生之路》(Left 4 Dead,简称L4D,又译“生死四人组”)是一款以僵尸为主题的恐怖生存类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本游戏可联网也可以单机或者建立局域网进行游戏,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建立局域网进行宿舍或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 常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旅游发展的常熟之路(一)上世纪60、70年代,强调比产量(粮食、钢铁),是“农业起家”的年代。那个年代会抓农业的领导是好领导;引言: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一、旅游之路:解放思想、转变方式的新思路二、路始足下: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探路人三

中小企业转型创新之路 中小企业品牌发展之路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一次新的开始,新一届领导班子如何面对经济危机,如何解决危机,这是大家最为关注的。  近几年由美国信贷危机引起的

声明:《如何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需求之路在于科学发展》为网友红烛昏罗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