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名酒品牌,承载的历史可以追溯百年乃至千年。传承保护酒文化遗产,并发扬光大,是名酒企业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使命。 然而现实中,白酒的境遇和地位十分尴尬,尤其因消费形态复杂而导致社会形象极具争议。消费导向的力量正在考验着白酒的生存与发展,加之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我们亟需一场革命,匡扶文明酒风,增强酒文化之“中正和谐”、“颐养身心”的正能量,抛弃酗酒、攀比等一切功利色彩,倡导文明饮酒,促进白酒文化建设。 酒是天地人三杰和谐共通下的奇妙产物,是在酿酒过程中的生产表达,在微醺状态下的精神体验,而且在“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的宴饮活动,以及酒与养生的实践话语中,均有充分体现。尤其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经验性话语,已经被古今中外诸多养生实践反复证明,但却一直受到西方医学的质疑。 我国的饮酒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无酒不成礼、以酒观人、以酒观志的酒礼文化;有以“兰亭聚会”为代表,借酒抒怀、以酒为名的诗酒文化;也有人民群众在古代“乡饮酒礼”基础上延续和发展出来的节令酒、生日酒、婚庆酒、接风酒、饯行酒等,无不囊括其中,海纳百川、良莠并举的民俗酒文化,且因各地习俗不同,酒文化内涵也各异。 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饮酒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融入现代性的时代特色,使白酒的文化更加适应时代的消费需求,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基本目标。 首先,做好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必须具有地方特色;必须坚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要求。

目前市面上已经广泛接受并流行淡雅、清爽、绵柔等风格的创新型白酒产品,“少喝酒,喝好酒”成为酒类消费新时尚,这些都确保了白酒与时俱进,永葆生机与活力。 其次,群策群力,推进良好产业环境的创建。 白酒要发展,需要良好的消费印象和商业环境。 要想进一步改善消费印象,我认为白酒产销企业和各种机构应当联合起来:大力普及饮酒养生知识,不仅把酒作为饮料和情感沟通媒介,还要宣传其保健、养生功效;大力推行创新型健康酒,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在保持白酒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向公众推荐品质更加优良的酒;大力倡导文明饮酒习俗,努力发掘和传播历代优秀的酒礼、酒仪、酒德、酒趣等,为白酒正名,促进酒文化建设,努力塑造一种高雅、节制、谐趣、有益身心的饮酒风气。这是白酒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所有白酒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后,从酒业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呼吁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品牌,支持民族品牌建设与发展。因此建议有关部门: 组织各种重大会议与活动,其招待用酒优先采购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全国名酒和地方名酒,而不是洋酒、洋品牌,引领“行动上的爱国主义”。 在税收、收购等国家政策上,对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一视同仁,并对国家级名酒及知名度高的民族品牌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体现“经济爱国主义”。 外事部门要有组织地加强白酒在海外的宣传推广,实现华人所到之处均用白酒特别是中国名酒,增强民族自信,树立酒桌上的“文化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