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传出消息,运作了22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将从下届起全面刷新运作模式,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晚会节目将全面招标,部分节目将直接邀请民营公司来策划包装,节目从创作到排练完全由公司单独运作,央视只负责最后的审查,并按照市场规律支付劳动报酬。
如果说央视此举为民间资本投资影视业开放了一条令人兴奋的新渠道,那么媒体报道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正密锣紧鼓筹备引入民间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一事,则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的民间资本投资影视业大潮即将掀起。
事实上,本报记者在最近的走访中发现,在中国影视业早就存在着一大批来自民间的投资者,他们正在蛰伏等待着新的春天。
民营影视丛林适者生存
有资料显示,中国民营影视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电影的比例已经达到1/3,投资电视剧创作占据的资金更高达80%。同时,据统计,目前大大小小的民营影视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状若一大片“民营影视丛林”。
这片丛林信奉“适者生存”原则,能够从中成功杀出者无不身怀绝技。
郭子龙,广东中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年入行,1997年创立中凯,以戏曲、少儿百科音像制品为突破口,到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成功地发行、销售了《笑傲江湖》、《大宅门》、《康熙王朝》、《无间道》等数百部影视剧VCD、DVD,目前,中凯公司正把影视制作作为公司一个新的业务内容。
而出身电影放映员的广东巨星影业公司老板邓建国,以其在中国影视业“最会炒作”的能耐,获得了中国影视市场翻云覆雨的“影视大鳄” 头衔,其旗下的巨星影业凭借《康熙微服私访》这一品牌,开始了在影视两个领域的闯荡,目前已经推出了像《京城大状师》、《风流才子纪晓岚》等30余部影视剧作品。
此外,像俏佳人的李燕、飞仕的林奕钦、伟佳的陈彬、华之杰的方莘莘、深圳万科的郑凯南等,都是目前中国影视、音像业响当当的人物。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是一直在这个行业里沉淀着,等待着大发展的机遇。
占据95%影视市场份额
2月4日,中凯文化董事长郭子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兴奋地透露,文化部即将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具有固定号段音像制品防伪标识的音像出版发行单位”中,22个单位民营企业就占了17位,而广东省的民营企业又占了其中的16位;而在2002年中国音像协会评出的15家明星民营发行企业中,广东企业就占了14家,龙头老大地位当之无愧。
事实上,广东正成为影视音像业大省:资料显示,制作上,广东影视制作企业的数量占了全国1/3强,国内大部分电视剧都有广东企业参与。发行上,广东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在全国遥遥领先,国内每两张影碟中,就有1张是在广东生产的,绝大部分最新电影、电视剧的影碟版,都是由广东企业发行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广东,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而在全国著名的音像制品流通基地——广东音像城里,95%以上的机构都是民营资本。像中凯、飞仕、俏佳人等企业均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广东影视音像业异军突起的背后,是活跃的民营资本的推动力。
进军影视业民间三条路
郭子龙指出,国有影视企业由于机制弊端,导致市场反应极慢,加上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紧缺,完全没有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锻炼下这么有朝气。民营企业有着灵活的机制,敢于担当风险,也不受传统模式的制约,因此,他们对市场更加敏感、更加专注。“我们有活力不让我们活,国有企业做不好还要死撑着,岂不把行业给误了!”
郭子龙告诉记者,广东的民营资本进入影视业自20世纪90年代前就开始了,不过受到政策上的约束,只能以投资、合作、挂靠等其他方式进行。到了2001年,民营影视音像制作才出现质的飞跃,近两年,国家特别是广东省放开了该领域的所有制限制,民营企业才以独立法人的身份出现,名正言顺地浮出了水面。
据了解,目前民营资本进军影视音像业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成立独资公司,大部分民营公司都是此形式,如广东巨星影业、广东强视影业、广东中凯、广州俏佳人、广东飞仕影音等;二是以大型集团为背景开设的新公司,如深圳万科文化传播;三是以投资公司身份出现介入运营。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深圳,部分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以上述公布的第一批具有固定号段音像制品防伪标识的音像出版发行单位为例,广东省16家民营企业中,15家在广州市,1家在佛山。
期盼政府加大关注力度
目前,一大批实力雄厚、作品颇丰的民营影视企业异军突出,成为中国影视业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些由民营影视机构拍摄的影视剧曾经红遍大江南北,民营影视投资者成为各地招商引资、行业峰会的焦点人物,民营企业在各种展览会、交流会中也充当起主角地位。
时间若往后倒退至1998年以前,这些都是民营投资者不敢奢望的东西。郭子龙对记者感叹道:“现在看起来大家都风风光光的,以前是我们出钱,别人出名,为他人做嫁衣,国家又不给我们名份,我们就像是私生子一样,很没地位的,做生意得像卖白粉一样偷偷摸摸,展览会不让你进门、开行业会没你的份,很多人在那时都丧失信心,转行做其它的了。”
在走访中,许多民营影视投资者还透露,虽然现在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是上升了,但毕竟产业集中度低,起点又不高,政府对这一块的关注度还不够,许多行业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他们指出,影视音像业的前景非常广大,在美国,影视音像业占GDP的10%多,香港还高达17%多,而中国大陆这个比例却只有0.46%,影视音像业大有可为。广东提出建立“文化大省”口号,影视音像业无疑是文化产业的主流。“外省都在用极优惠的政策拉我们出去,本省政府对我们加大一点关注力度还不行吗?
影视业门槛6年升高10倍
国内第一家影视制作行业协会——广东省影视节目制作行业协会于去年11月成立,其会长阎宪奇称这个行业较易“名利双收”:“电影电视一放、碟一出,知名度就容易打了起来,而且利润也不少。”
不过,大部分民营影视投资者却认为,“不当家不知油盐贵”,影视音像业的确存在高利润,但却是以高投入、高风险为基础的。许多民间投资者都反映,1997年左右,50-100万元就能够玩转企业了,但现在动辄就要几百万元的现金投入,行业门槛6年间升高了近10倍,虽然空间更大,做生意却比以前还要辛苦。
融资难制约影视业发展
据郭子龙介绍,影视音像业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制作,二是销售发行。
以制作为例,项目选题策划时就开始了投资,从剧本创作到导演、演员的甄选再到服装场景等系列准备活动,此时就要投入二三百万元,而且“最少要提前二年将钱到位,这时的投资连一点成效都还没有见到”。此后就是等开拍了,拍完之后还得后期制作,拍得好,赚几百万没有问题,否则,亏损几百万也是常事。
发行方面也差不多,在出版——复制——发行——零售这条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存在问题,往往还没有等你的正版碟上货架,盗版碟已经将这个市场卖滥了,而这个周期(即从影视剧正式放映到碟片市场流通)还不到一个星期,那投资的几百万元钱就算打水漂了。
影视音像业的高风险高投入又常常使得企业面临资金的紧缺问题,融资难现象在民营影视业同样普遍存在。而近年来全国电视台频道重新整合后的购片垄断所带来的限价,以及电视台拖欠款项,更使民营影视公司的运营雪上加霜,民营影视投资者纷纷表示,“我们不是有钱没有项目投,而是有太多项目却没钱投”。
广东华之杰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总方莘莘曾大声呼吁:不要“歧视”民营文化企业。
六成影视公司料将关门影视音像业近几年来出现跳跃式增长,而产业的上升力和活力吸引着诸路资本蜂拥而入,整个产业呈现出万马奔腾之势。民营影视投资者指出,未来产业的发展肯定是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长空间非常之大,但是,由于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影视公司非常多,而且大部分还是重复投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完全达不到操作的标准。因此,郭子龙预测,“未来3-5年是行业优胜劣汰的洗牌时期,最终将形成几个或几十个大型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广东巨星影业公司董事长邓建国更放言,现有的民营影视公司60%将关门大吉。
所以,郭子龙认为,投资之前必须做好严谨的市场调查,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一旦投资之后,就必须有专业的人才和规范的管理,将营销做细,提倡品质服务。此外,他还建议,好的产品和品牌都别忘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