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纯洁、无瑕、晶莹、坚硬,经过完美切割的钻石光芒四射,是女人最优雅的饰物。“上帝创造了女人的美丽,所以创造了‘钻石’这个尤物来给女人增添无法抗拒的魅力!”
张薇爱上钻石,不仅因为它不菲的价值、纯美的外表,更在于它是见证爱情的信物。虽然毕业于公安大学,但骨子里对钻石的喜爱,让她选择了与珠宝同行,也因此打开了她璀璨的人生天地。
得道多助
人们探究张薇的成功之路,想知道她在生意场上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和坎坷,使用了怎样的聪明和智慧,遇到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受到了怎样的帮助和扶持,才会有今天的辉煌。面对追问,她只是抱以一个知识女性特有的微笑……
1984年,从国际政治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张薇,作为家中最小的乖乖女,拒绝了学校的分配,由北京回到沈阳妈妈身边,到《辽宁法制报》做了一名记者。
一张娃娃脸,弯眉下大大的眼睛清澈、透亮,娇嫩、白皙的皮肤透着青春的红润与朝气,京腔京调、娇小柔弱的张薇,其实柔中有刚。她受到的高等教育,不仅教会了她中文和法律知识,还让她练就了一身擒拿功夫。虽说这功夫后来一天也没用过,但毕竟给她注入了受用一生的坚毅品性。当时,《辽宁法制报》正值创刊初期,法制记者成了政法界真正的“无冕之王”。张薇凭借着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扎实的法律功底以及乐于助人的天性,很快便在政法界、新闻界打开了局面,成为稿件最多、朋友最多的记者。老总编欣赏她的才干,便在众多年轻人中提拔她当了一版的责任编辑。张薇不负厚望,不仅在省内采写到好新闻,而且不时还有中央级领导的稿子刊发在报纸上,这在当时可是省级报纸记者很难做到的。
正当她的新闻之路越走越宽、势头蒸蒸日上之时,张薇却改行做起了商人,并且成为一个令业界瞩目、开辟出多项业界新规的成功珠宝商。
二十多年的岁月过去了,因为父亲病故而一夜白头的张薇,虽然已人到中年,当年如苹果般的圆脸也已被岁月削磨出棱棱角角,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仍然透着孩子般的率性。正是这种率性,决定了她能把复杂的人生、商场甚至官场简单化,简单得只剩下八个字:“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她也因此拥有了老字号珠宝品牌“东祥金店”和“金瑞祥珠宝公司”,以及数十家专卖店和专柜、三百多名员工。人们探究张薇的成功之路,想知道她在生意场上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和坎坷,使用了怎样的聪明和智慧,遇到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受到了怎样的帮助和扶持,才会有今天的辉煌。面对追问,她只是抱以一个知识女性特有的微笑,抱歉地说:“好像没怎么经历风雨,也没遇到什么坎坷,挺简单,就这样一路走来了,淡淡的,只是得到了机会和帮助,尤其是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
在这些帮助过张薇的人中,有两个人决定了她的道路,也改变了她的人生。
第一个人,是一位老人。
他是一个退役的台湾老军人,很像张薇去世的父亲。张薇和父亲的感情很深,从小父亲教育哥哥、姐姐“前30年看父敬子,后30年看子敬父”的话,无意中深深地扎根在她心里。而父亲的形象、话语,就仿佛烙在张薇的心上,随时随地教诲着她。失去父亲后,她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上天入地也难寻父亲的身影,难以回报那无以言说、无法替代的父爱。正在这时,一位八岁就离开沈阳的老人出现了。他是一位台商,抱着为家乡做事的心态与人合作经营,结果上当受骗了。当时,还是报社记者的张薇很同情老人的遭遇,她仔细研究了老人的案例,多次寻访有关部门,用法律维护了老人的权益。台湾老人很感谢张薇的仗义执言,也看中了她的才干,说什么也要认她做干女儿,并要与她一起合作经营珠宝公司。时值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大家纷纷下海,张薇心动了。但那时她已作为骨干被抽调到省政法委创办的《综治大观》杂志社,并且为社里办起了几个经济实体,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一边是牢靠的“铁饭碗”和光明仕途,一边是风险难测又富有挑战的商海,张薇犹豫了。
张薇的妈妈是一位开朗、善良又乐于关心他人的女性,长期在公司从事人事劳资工作,使她对市场经济有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体悟。“事在人为”,她鼓励女儿迈出勇者的一步。就这样,张薇和台湾老人创办了沈阳金瑞祥珠宝有限公司,开始了不同于新闻、政界,甚至不同于她的专业知识的创业。
也正在这时,张薇又遇到了魏强。
当时魏强30岁,憨厚、老实,是珠宝业的行家里手,对珠宝、钻石有着不同凡响的悟性和灵气。和那些意大利珠宝世家比起来,魏强只能是个刚刚起步的珠宝市场执业者。但他在心里想的、梦里做的,都是成为闻名全球的宝石专家,这梦想也包含着做出国有名牌的野心。可是,当时的魏强只是一家国有珠宝公司的经理,那些梦想只能是在遇到张薇这样“对心事”的大姐时,才说一说。
国有企业经营受诸多因素限制,这个空有抱负的小伙子觉得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只有走出去,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珠宝商,实现那些梦想。但走出去,没有资金也是一事无成。张薇毅然选定魏强作为她的合作伙伴,就这样,魏强也辞去“铁饭碗”下海了。
两人的合作可以用孔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长期的合作中,他们有过观点上的不同,也有过经营理念上的交锋,但他们的目标始终如一,两个人优势互补、配合默契,两个人的家庭也相处得好同亲戚。
迄今为止,他们的合作已经过去整整12个年头了,可以说,这几乎是国内珠宝界最长久的合作!
诚信求财
凭借着记者敏锐的特质,以及对国内珠宝市场零售终端存在问题的深入认知,张薇决定走一条珠宝经营的新路,她要打破珠宝打折销售的惯例,尝试实价销售珠宝产品。
台湾老人辞世后,老人的儿子将老人的那部分资产清算后,退出了公司,金瑞祥珠宝公司成为一个独资企业。张薇很感谢老人,感谢他把自己领进多姿多彩的商界,更感谢他把自己定位在珠宝领域。若干年后,当张薇作为一名经营者已经能够独自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时,她穿梭于珠宝的璀璨中,才发现能让自己穷尽一生为之奋斗的只有钻石。
在她准备第二次创业时,张薇寻找的已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买卖,而是带着一份心愿的事业。经营金瑞祥珠宝公司时,她尚不能充分表达出这份心思,毕竟那只是一个创业不过10年的品牌,能做出当时的名气已属“奇迹”。而张薇的心境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她有着更高、更远的追求。
就在此时,张薇有了她的第二次机遇──收购全国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东祥金店。
盛京古城,几乎无人不知东祥金店,这个寓意为“紫气东来,龙凤呈祥”的招牌店历史悠久,业绩非凡。1948年东北银行成立后,东祥金店承担着经营“袁大头”、代金币的业务,实际上是参与了当时的货币管理,相当于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处。东北解放后,东祥金店又成为全国金融系统首家金店,抗美援朝时的资金就是通过东祥金店融通运作的。文革期间,东祥金店和所有金店一样,停止了营业。
1984年以后,东祥金店恢复了零售业务,仍然隶属于工商银行,在东北是第一家拥有黄金生产加工权、批发权的特许经营企业。而且,东祥金店的黄金来自国库,货真价实,货源充实,可以保证永久供应。1998年,金融系统不再经营企业,东祥金店被转制剥离。由于经营和体制上的问题,百年金字招牌面临着生存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张薇通盘观察了国内乃至国际珠宝市场,在并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毅然收购了东祥金店。
如果说收购东祥金店是张薇凭借着一腔豪气,不让珠宝市场上的中国名牌全部倒在国外名牌脚下,奋起救助一个国人爱戴的名牌的话,那么,搞活东祥金店,则显示了她诚信的本质和前瞻性的商业头脑。
收购东祥金店后,张薇麾下有了金瑞祥珠宝公司和东祥金店珠宝公司。金瑞祥珠宝公司以发展专柜为经营形式,在东三省有了二十多个专柜;而东祥金店则办成了专卖店形式,一年多便发展了四个专卖店。当时,张薇看到珠宝行业大兴打折之风,珠宝价格虚高的现象比比皆是,她认为打折并没有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而折扣打得越低,商家的信誉、利润损失也就越大,同时受到损害的还有一个健康发展的珠宝市场。三方都受到损害的事,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张薇想还珠宝一个本来的价格,让消费者“买得明白、买得实在、买得放心”。
那些日子里,张薇逢人就讲她的想法,然而,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要做实价珠宝销售的意图。买东西打折,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你实价,人家会以为你的东西不好,没人会在意这个东西比打过折的还便宜。
可是,珠宝市场不能再这样混乱下去了,要给消费者以购买的信心,给珠宝商以诚信的形象。凭借着记者敏锐的特质,以及对国内珠宝市场零售终端存在问题的深入认知,张薇决定走一条珠宝经营的新路,她要打破珠宝打折销售的惯例,尝试实价销售珠宝产品。
决策的时候,张薇颇有几分悲壮。不过,父亲的教诲在这时发挥了作用,她坚信自己的做法没错。
就这样,中国第一家实价珠宝专卖店开业了,而且沿用的还是“东祥金店”的品牌。
开业前后的那些日子,张薇始终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如何包装东祥金店这个“百年老店”,使它以崭新的形象呈现在消费者和同行面前?为此,张薇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她绞尽脑汁,调动了从事10年记者、10年珠宝经营和8年超市管理的所有优势和经验,邀请各方专家组成策划团队。启动宣传相当成功,开业当日,整个沈阳中街沸腾了,新老顾客蜂拥而至,店内店外水泄不通。消费者是聪明的,老店的诚信有着深厚的基础,没有人要求打折,也没有人对东祥金店的产品提出质疑。
张薇和为她担心、与她共同策划的朋友们都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个全新概念下的金店,传承着百年的诚信历史和珠宝与爱情的文化。在装修上,张薇刻意把店面装饰成一个船舱,寓意人生的航船驶进了爱情的港湾,恋人将从东祥金店开始踏上爱情的旅途。接着,几层店面分别以爱情的不同阶段划分出不同的服务区域,对应不同的珠宝首饰,钻石女人、缘分天空、至爱情人、结婚殿堂,浪漫气息无处不在。张薇要让她的东祥金店成为见证爱情的殿堂。她还要求公司设计和策划人员为不同的产品命名,赋予每件饰品以灵魂和生命。在销售服务上,张薇改变了对“营业员”的传统命名,而称之为“销售顾问”,并要求每个销售人员要永远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为顾客当好参谋和顾问。他们的职责是帮助顾客选购,而不仅仅是为了出售产品,这种服务的心态要像一个律师在帮助他的当事人一样。在管理上,张薇借鉴了超市的管理方法,采用POS收银、开放式柜台、实价标签。公司还自主研发了管理软件,对所有顾客实行实名销售,为有不同需求的顾客实行VIP服务。对买钻戒的情侣顾客,东祥金店会送给他们一套完整的婚庆服务,并在当地报纸上刊登新人的爱情宣言、结婚公告,拍摄从买钻戒开始的结婚DV、婚礼庆典等;对一般顾客,东祥金店会以摇奖的方式,为他们送上吉祥和幸运。说到东祥金店的摇奖,有必要成为所有商家的楷模:东祥金店是实名制购物,但有些顾客往往不愿留下真名,这样在摇奖时就会出现无人领奖的情况,对此,张薇要求她的员工绝对不允许自留奖金,必须一律颁发给现场观礼的VIP贵宾。东祥金店的所作所为,可谓处处体现着两个字:“实在”!
这一系列举措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东祥金店的新老顾客,滋润着东祥金店的百年招牌,更滋润着整个珠宝市场。
东祥金店开设在沈阳著名的商业老街--中街上,那里珠宝店铺林立,其他珠宝商家看到东祥金店发生的变化,也都开始悄悄地调整各自的经营模式。实价销售、平价销售,不断出现在报纸版面上,原来比着打折的广告语一天天在隐退。这期间,东祥金店开到哪里,哪里的珠宝销售就会刮起一股“实价旋风”,很快北京、上海、广州便纷纷推出了实价珠宝销售模式。
现在,张薇的公司拥有了五个珠宝品牌,同时与OTC国际钻石推广中心、国际铂金协会、国际黄金协会长期合作。获此殊荣,无疑是一种业界资格的象征。金店获得的各种荣誉和不断攀升的销售业绩令张薇深感欣慰,但她更看重的,还是来自消费者的赞誉和肯定。
在珠宝业年度盛会上,业内人士将惊讶的目光和赞誉一起送给了这个柔弱的、书卷气十足的大眼睛“北方魔女”。那些珠宝业大亨们说,敢于改写珠宝销售的历史,凭空搅起那么大的风浪,迅速坐上珠宝业领军人物的宝座,不是“魔女”是什么?
简单生活
“富润屋,德润身”,她对财富的认识是在获得一定的财富之后才清晰起来的,这使她能够坦然面对生意的潮起潮落,用简单应对许多复杂,用简单保住性格中的许多自我,用简单甩落商场上的狡诈、虚伪和倾轧,出落成一个传统与时尚结合、趋利不唯利的现代商人。
张薇不想做什么“魔女”,她只想经营好自己的企业,而且要采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可是,面对着一堆产业、一群员工、一些家族管理干部,她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穷尽了。2003年,在东祥金店筹备开业的紧张时刻,她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研修班。
北大的学习给了她无以替代的营养,在多年的商业实践中体会到的、做过的,这时都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论证,并且升华为更高级的商业智慧。
身为学生的张薇独自驾驶着自己的坐骑,飞奔在京沈高速路上,往返于北京的课堂和沈阳的公司之间。夏天,暴雨袭来,她的车成了高速路上的一叶扁舟,在惊心动魄之中,她体会着独自与自然搏斗的乐趣与豪情;秋天,原野构成了连绵900公里的巨幅画卷,让她独享着收获的交响,这时她会想起在大学里教书的丈夫和亲爱的儿子,那是她生命中最伟大的收获;冬天,“长河落日圆”的苍茫景象令她提早体味到人生暮年的从容与窘迫,使她学会如何对待老人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最让她欣赏的春天,窗外生趣盎然、生机无限,她的一颗年轻的心和着窗外的景象不停地歌唱,她的公司则与她的歌声一同“向前向前”。
重新审视自己的团队,张薇认为要想把公司发扬光大,人才是最主要的。从北大毕业后,她又推荐魏强到光华管理学院继续学习,并派部门经理到清华大学学习,她说,管理团队的能力必须同步提升。她放弃了以往的管理模式,制定了新的企业制度,她的总经理、部门经理按照企业既定的规则去办事,她则空出大量时间去学习、充电、研究市场和运作资金。
在企业论坛上,张薇的形象是“睁只眼、闭只眼”,这样做的效果给了员工讲真话的空间。她认为企业不能只是老板的,只有当员工也成为企业的主人时,企业才会充满活力。所以,她经常和员工在论坛上探讨企业的工作,征询大家对企业的发展意见。有一些经营中的做法,就是从员工的帖子上获得的。
谈到管理公司,张薇更多的还是讲她做人的原则。她讲诚信,那是父亲要求家里所有孩子的最基本原则;她讲助人,那是母亲言传身教留给她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她考核员工,不仅看销售业绩,还要看顾客的满意度;她制定的公司理念只有八个字:“诚信、敬业、合作、创新”;她的企业形象是“爱的使者”;她赋予企业的使命是“让更多的人拥有钻石,让生活充满爱”;她和企业的价值观是“有益于顾客、有益于员工、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企业”。这些都是张薇的追求,是她性格的附着物,也是她的精神所在,她把这些看成是和自己生命一样宝贵的东西。
张薇成功了,她的名头多得连自己都不能完全记起来。在社会活动中,在珠光宝气的同行中间,她简简单单,淡淡然然,透着一股学生气,喜欢率性和简约。“富润屋,德润身”,她对财富的认识是在获得一定的财富之后才清晰起来的,这使她能够坦然面对生意的潮起潮落,用简单应对许多复杂,用简单保住性格中的许多自我,用简单甩落商场上的狡诈、虚伪和倾轧,出落成一个传统与时尚结合、趋利不唯利的现代商人。
所以,每当有人和张薇谈起她的成功,她总说:“我不过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遇到了特定的机遇,干了该干的事情。”女人对珠宝的情结是说不清楚的,张薇为天下的女人装扮着她们的首饰盒,为她们的美丽增添着魅力,这令她荣幸之至。
不熟悉张薇的人会以为她漫不经心,了解她的人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本性。还是在做法制记者时,张薇的开朗热情、乐于助人就为她赢得了大量公检法司部门的朋友,她还帮助了许多素昧平生的读者和上访者。但当时没什么钱,帮助也是力所能及。拥有财富之后,张薇乐于助人的天性更加突出,她帮助过的朋友和弱者更是无以计数。
她的高中女同学,是个下岗女工,又是个单身妈妈,生活陷入困境。她找到张薇,张薇二话没说就为她在自己的商贸公司安排了工作。几年过去了,每次加薪,她都感动得流泪。她的妈妈说:“你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给人家扫地都没人要,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工作,领这么多的钱,你可要好好干啊!”
另一位高中女同学,还曾是张薇的同桌,这个由养父母带大的女孩,在孩子五岁那年,丈夫就离家不见了踪影。没有了生活来源,她带着孩子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张薇听说了这个同学的遭遇,派人千方百计地找到她,将她安排在公司麾下的一家超市里做盘点工作,这位不幸的女性终于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可以独自抚养孩子了。
在张薇的公司里,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碰到家里困难,亲戚朋友要求帮个忙,安排个人什么的,她总是有求必应。她公司经营的超市,总有一些接济贫困户的项目。
帮助身边的人,让他们生活好起来,是张薇第一阶段的慈善目标。随着公司财富的积累,她还要把慈善工作做得更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她的财富所带来的幸福。
如同一座巨大的机器,张薇的事业在不停地运转,但她却强迫自己要慢下来。作为一个瞄准世界品牌的从业者,她要给自己的思想以驰骋的天地,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向社会、向书本、向周围的智者,也向自己的心灵。她给自己的期许还有很多……
追求永远
写自评是件很难的事儿。
应该说,我是个对自己认知度较高的人。所谓对自己认知度高,也就是还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优点、缺点和个性特点。
小时候,父亲经常教育哥哥、姐姐要“吾日三省吾身”、“戒骄戒躁”,那时候不大懂,为了不被爸爸批评“不谦虚”、“爱虚荣”,所以从上小学时起,每次填写学校发的各种表格,“担任职务”一栏就总是空着,也没有把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填上去。至今,也不习惯把一张小小的名片写上N多的头衔,主要是嫌那些头衔太小,印上去怕人笑话且小看了自己。其实,骨子里的我还是透着骄傲的,总认为自己很行,还能做得更好。直到人过四十,突然明白了一句话:“四十不惑!”于是,心境开始渐渐平和起来……
我已经很满足了,家庭、事业、健康都拥有了,特别是有那么多关爱我、帮助我的朋友,他们是我生命中永远享用不尽的最大财富。是他们给了我安慰、信心和勇气,让我感到骄傲。
作为女人,唯一遗憾的是不够漂亮。但还是时常告诫自己:要好好珍爱已拥有的一切,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对朋友永远真诚,希望自己还能像过去一样对生活、对事业充满激情,永远保持年轻!
我依然向往充满浪漫情致的美好生活,所以我告诉自己:我还不老!
张薇
教授点睛
张薇是个好人。
拥有了老字号珠宝品牌“东祥金店”和“金瑞祥珠宝公司”,以及数十家专卖店和专柜、三百多名员工以后,人们探究她的成功之路,她只是说:“只是得到了机会和帮助,尤其是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在她的财富观里,朋友是她生命中永远享用不尽的最大财富。
张薇是个好人。
在业内,她是敢于改写珠宝销售历史、凭空搅起大风浪、迅速坐上珠宝业领军宝座的人物。但她靠的却是能把复杂的人生、商场甚至官场简单化,简单得只剩下八个字:“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张薇是个好人。
还是在做法制记者时,张薇的开朗热情、乐于助人就为她赢得了大量公检法司部门的朋友,她还帮助了许多素昧平生的读者和上访者。但当时没什么钱,帮助也是力所能及。拥有财富之后,张薇乐于助人的天性更加突出,她帮助过的朋友和弱者更是无以计数。
所以她,得道多助。
有时思考企业家的责任,除了为社会贡献财富、热心公益外,更重要的作用可能还在于她能够影响和改变很多人,因为她是个标杆,是个领头人。尤其是现在这样崇尚企业家的时代,而且越是知名,这个作用就越大。
因此,企业家的责任,不妨带头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