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在动态中由粗放向集约不断迈进,规模总量迅速扩大,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推动作用增强,经营管理效果明显提高。但从2003年四季度开始出现的全国性煤电油运供应偏紧的状况,在2004年进一步加剧,电力供求矛盾更为突出,国内成品油消费急剧增加,同比增长近20%。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上升,势必影响国内的能源供应状况,且这种影响将是长期性的,加之我省偏重的工业经济结构和各地不容乐观的环境状况,在“十一五”时期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唯其如此才能保持我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一、 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一)是由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决定的。尽管我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粗放型特征仍很明显。从资源消耗情况看,2003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85吨标准煤,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4.5%,工业结构重、产值能耗高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3.5%,煤炭采选业、纺织业、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万元产值能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环境污染情况看,2003年,我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于浙江、江苏等先进省份近30个百分点,全省总体环境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水体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整体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04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有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有7个城市达到三级标准,其它的3个市低于三级标准。从科技进步贡献率看,我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2004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仅占广东的3.4%、江苏的5.8%、山东的22.1%、辽宁的46.3%。2003年,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排位在20名之后。从社会就业情况看,2001年~2003年我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2%、3.6%和3.9%,而同期GDP增长速度分别为8.7%、9.6%和11.7%,形成了投资不断加大、GDP不断增长,但失业率不断上升的“高增长、低就业”的局面。此外,我省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需转变,由于我省农业生产力水平偏低,劳动生产率不高、资源消耗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品深加工不足,转化率低,农业经济的规模效益低等粗放型特征已经成为农业在新的发展阶段持续、健康、稳定增长的主要障碍。
(二)是由我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决定的。由于我省经济结构偏重,高耗能的冶金、建材、化工、电力、医药等行业发展迅速,这种重化工业主导导致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的过分依赖,使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压力增大。同时由于某些能源的短缺和价格提高,使我省工业品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另外,过重的经济结构也使得投资效益下降,投资收益率日趋降低。
(三)是由我省能源、资源的供求形势决定的。首先是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全省水资源总量逐年下降, 2000为144.37亿立方米,2002年下降为86.17亿立方米,2003年雨量充沛,水资源总量恢复到152.1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而年用水量却一直维持在200~210亿立方米,远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年缺水量达50到100亿立方米。从矿产资源看,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但2003年以来,资源短缺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2003年我省铁矿石缺口为8920万吨,80%~90%都靠进口,另外,我省能源消耗量大,而一次能源消费中又以煤炭为主,原煤消费比重高达89.3%,从煤炭供需情况看,煤炭开采强度大,但后备储量不足、生产潜力小,供应形势日趋严重。目前,我省所产的煤炭只能满足需求量的一半,电煤需求量的三分之二需要从外省调入。再看土地资源,近年来,尽管我省实施了“占补平衡”的土地管理政策,但耕地减少的趋势仍没有扼制住。2001年,我省耕地面积为9673.35万亩,到2003年减少到8986.5万亩,两年锐减686.85万亩,降幅达7.1%,其中2003年即使在国家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仍较上年减少2.19%,高于全国1.85%的水平;人均由2001年的1.44亩降到1.33亩,低于全国人均1.48亩的平均水平。
(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统筹兼顾”的发展观,要求必须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方式,实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集约型方式。粗放型方式不仅降低效益,而且危害生态环境,其结果必将是畸形的、病态的、无以为继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迫切呼唤 。
二、 实现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对策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关系我省“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创新。
(一)坚持观念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确立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这是我省经济稳定发展、不断进步的一个不二之选。随着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资源与环境问题进一步成为不可回避、不能绕行的瓶颈,循环经济作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它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我省经济结构偏重,冶金、化工、建材、医药等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大,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余热、余压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这是我们的劣势,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所在,如果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完全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这样不但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状况。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度自觉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之形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要全省各界动员起来,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使提高节约意识真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它既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标示了方向,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在国际经济竞争的环境下,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结合得越紧密,科技发明转移的限制就越多。因此,在以科技进步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成熟的科技手段固然重要,但更为根本的途径则在于科技自主创新。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从而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坚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科技发展滞后、人才短缺、劳动者素质比较低,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同时也是我省与先进省份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以科技事业发展为例,我省专利申请量近5年平均增长率为10.1%,远低于全国的18.7%;2004年,我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0.48%,比邻近的山西、河南、山东、辽宁等省份都低。这与我们在科技投入方面不足有很大关系。目前,我省科技投入总体偏低, R&D经费支出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企业R&D经费、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特别是县级财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2003年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不足10万元的有43个县,还有27个县为零,县级科技资金空转、弄虚作假的现象非常严重,制约了科技事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并使之制度化,建立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同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坚持结构创新和组织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结构创新就是谋求更大的结构效益,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不仅要重视要素投入和数量增长,更要遵循产业发展的顺序规律,不失时机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和钢铁产业新政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空间和政策空间。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适时转变投资重点,选择新的投资增长点,是优化我省工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振兴传统优势产业,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国家政策导向,综合考虑我省基础和优势,尽快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促进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组织创新就是注重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全面实现企业组织创新,对于推动经济增长集约化极为重要,组织创新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实现产业集约增长的新型模式,它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四)坚持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就业。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战略资源,当实行集约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时,人力资源的增长必然是以人力资源“质的积累”为前提,即人力资源必须转化为人力资本。我省目前原材料、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贫乏,而劳动力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只注重钢铁等依赖贫乏资源的产业的投资和发展,而放弃或忽视了依托丰富资源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只注重了资本密集型、矿产资源型城市国有重工业企业的发展,而放弃或忽视了依托农产品等可再生资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因此,要实现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就业。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五)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形成。
体制创新要求建立起有利于形成经济集约化增长的体制。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通过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达到集约化的内在机制就不可能很好地形成。当前,各地普遍存在GDP崇拜现象,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除了经济目标以外,还有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就在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中之重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要真正解决“怎样看待政绩”的问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政治的、群众的、发展的、全面的和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二是要真正解决“政绩考核什么”的问题。政绩考核是干部从政行为的“指挥棒”。落实科学发展观,说到底必须落实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上,否则,再好的决策也会流于形式。三是要真正解决“政绩怎么考核”的问题。要从制度上保障以正确的用人观来体现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政绩观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数量考评与质量考评相结合,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四是引入政绩成本分析,不仅看领导干部取得的政绩,还要看取得政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以切实避免不计成本和代价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
(课题组长:王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