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张朝阳从“雅虎”汲取了灵感打造了“搜狐”,聪明讨巧。但命运弄人,借来的灵感似乎也在冥冥之中将搜狐推入了与雅虎一样的境遇,在一波又一波的技术革命里,落得了一个门门懂、样样瘟形象,就像影视剧里那些混的脸熟又让人叫不上名字的配角。 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张朝阳闭关入世的切换,就像习惯了慢慢忽略搜狐的门户形象,不再去那个老掉牙的页面看新闻。现在是腾讯、阿里、百度的天下,但张朝阳显然不想让搜狐只定格在中国互联网历史的第一章。几年前不服气的他,现在尽管嘴上表态看淡功名,但一举一动,还是逃不开他最初的梦想:一个是搜索,一个是传媒。 很多人的输入法还是老版本的搜狗,但他们也觉得跟用百度或谷歌的输入法没什么区别;很多人的iPad上都有搜狐视频的图标,但可能它的旁边还会有土豆、优酷和奇异。 但搜狗和视频,却承载着搜狐的未来。搜狐早年迫于资本压力,最终与搜索失之交臂,但现在张朝阳依旧不离不弃,期盼着搜狗的三级火箭射入天际放一个扬眉吐气的卫星;尽管“搜狐创业邦”在视频领域已经给旧主筑起了一个高高的门槛,但也没见张朝阳对自己昔日的下属们有半点退缩。搜狐可以放弃SNS和IM,但它一定不会放弃搜索和视频。
![梦想不死 梦想不死「再造搜狐」第二季](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42445694885.jpeg)
3年前张朝阳导演了“再造搜狐”的第一季,就像那些充满了编剧技巧的美剧,主角之一的微博已经死掉了,但剩下的几个主角前途未卜,充满想象空间。现在,张导演已经再次出山,在阿里、新浪等对手上演了分拆好戏之后,“再造搜狐”的第二季显然也会暗合这个主题,至于搜索和视频这两个主角最后是成为英雄还是成为烈士,现在不得而知。 “再造搜狐”体现的是张朝阳导演身上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混合体。他过于关注自己的文艺气质和不能对搜狐兢兢业业进行管理被人们诟病,但放权管理打造出来的“搜狐创业邦”也被他熏陶,带着他理想的种子四处开枝散叶。张朝阳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创业者和互联网英雄,他的理想现在也是不少出身搜狐的创业者巨大的精神食粮。无论投资者觉得他有多么不靠谱,但他理想的光辉在这个功利、浮躁的社会里还是让很多人热血沸腾。 正如李善友所说:“那个伟大的时代,一帮人聚在一起做一件事情,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事情本身。我们偶然到了搜狐,离开后却发现身上必然带着某种标记。那是一种习惯,一种‘嗷嗷叫’的精神气质,一种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 一面是光环 一面是焦虑 偶像张朝阳的怕与爱 面对只看结果的投资者 搜狐只能是「华尔街孤儿」 情结与梦想 搜狐是否在沙上盖楼? 沦为中国版的雅虎?到底如何「再造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