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那个老头子王永庆终于退休了,都89了,听说还不是真退!美国有个企业家卖牛仔的,更牛,今年103岁了,还当家作主。人家问他为啥成功,他说很简单,他的竞争对手都已经在坟墓里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教诲,他们还真是做到了。
前两天,胡润这个小鬼佬又捣鼓出一个《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说是最古老的家族企业已经活了1400多年!看来企业的创始人,是无论如何不可能一如既往的照看自己的企业这么长时间的。要是想自己的家业也能基业常青,还得想想办法。
一、百年老店都靠啥长寿?
靠手艺
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第一名的日本金刚组,专攻寺庙建设,虽然到现在一年的收入也才1亿美金,但在这个行业,咱是老大!从行业分布看,手工业最容易造就百年老店,胡润这个百强榜就有24家企业上榜。什么做玻璃器皿的,做大钟的,做金银首饰的,作鞋造纸做乐器的,都是此类。这些手艺就这么世代相传,祖业虽然不大,也是吃喝不愁,日子过的挺舒心。
靠土特产
还有一类靠的是城堡、庄园、温泉一类的不动产,开博物馆、造葡萄酒、开饭店、卖土特产,苹果/茶叶/鲜花/香水。放眼全球,咱的产业独此一份、绝无分号。你想开分号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地儿,东西立马变味!只要家里不出败家子,就是个傻子也能把这份祖业管好。因为用不着创新,凡是爷爷说过的话,孙子照办就行了!胡润百强榜里面就有18家造酒的,都是这种情况。
靠大家
放眼全球,上面说的这些企业都是小企业,凭借着祖传的家业代代传承。还有一些超大型的家族企业,因为出生晚,所以没进这个榜。世界500强企业中34%是家族企业,象沃尔玛、福特都是家族企业。他们为啥出道晚反而家业更大呢?秘诀就是靠大家--改制、上市。据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凯悦集团,和希尔顿、万豪差不多同时起步;现在其酒店212家,而希尔顿全球有2296家,万豪竟然有2676家。因为一直是家族企业,凯悦没有股票作为收购支付手段,没有股东大会逼着他们扩张;家族其他经营也需要酒店的现金流。
二、这个百年怎么算?
要想把自己的产业做成百年老店,这么看就有几个选择要决策。
第一个就是要活得长,还是做的大?当然最好的选择是又大又长,可看看榜单就知道了,活得长的都是些有祖传偏方的小企业;做的大了,家族的控制力就会降低,因为控制权的比例会下降。在那些大型的上市家族企业里面,算总账下来,家族的总资产是迅猛增长的,可控制权方面,有些就弱化了,有些甚至就丧失了。
所以,第二个选择就是财富最大化,还是家业最大化。我们想要的是金钱,还是产业?举个简单的例子,西屋电气,最早是和爱迪生的通用电气齐头并进的超大型电子设备生产商,后来整不过GE,就买了很多电台电视台来多元化;后来干脆把祖传的家业全卖光,改行做传媒;再后来,连名也改了,改成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了。祖传的家业是没了,可钞票却越赚越多。
咱们的第一代创业者是否也有这个心理准备?
三、民营企业的百年老店之路
前面咱也说过几种百年老店的路数,就看哪种更适合自己了。要是咱家有门手艺,或者有块上好的庄园,这是就简单多了。只要立下门规,对自家子弟勤加指点,别太乱花钱,也就差不多了。要是这些咱家没有,那就要想想怎么靠大家了。
接班人培养
一个篱笆三个桩,要想撑起一家企业,当然少不了竑股之臣。现在大家对联想和海尔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因为柳传志之后的联想,是可以预期的;而张瑞敏之后的海尔,却也是不可预期的。当然不少民营企业希望自家子弟能够传承衣钵,这更需要提前计划,很多二代领导人都是从基层做起,逐步接过企业舵盘的。
股份制改造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决定了传统大家庭风光不再。子女的数量在减少,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因为血缘的梳离而淡化。这首先意味着,接班人挑选范围的缩小;如果很少的几个家族子弟都不适合扛起大旗,就要考虑其它选择了。方法之一就是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引入更多的股东,通过扩大接班人范围来确保企业找到合格的领导人。
搞好企业治理
如果引入亲近股东的方式仍然无法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那就需要进一步扩大股东规模了。引入职业经理人,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使他们和股东的利益一致起来。但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鱼龙混杂,还很不成熟,必须还要建立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机制。最简单的思路,当然是重走西方大型家族企业的成功之路,将企业改制为上市公司,通过上市融资,股权分散化。虽然家祖宗的控股比例降低了,但是家族的总体财富大幅提升,同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维持家族对企业相当的控制力。最重要的是,通过引入公开、透明的企业治理结构,让更多的股东帮着家族照看企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靠着创业者一个人打拼出来的,是“人治”的企业;而从他以后,必须要改变为“法治”的企业,才能确保“百年老店”的成形。而这种转变,最好是由创业者亲自启动。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这都是对创业者极限的自我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