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与配角 失误 策略失误、管理上不去 透视方正背后的管理危机



  多年来方正内部管理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最终挑破了今日的危机

    2003年香港上市公司方正控股(418,HK)的业绩虽然尚未公布,但据多方预测,其结果依然不太乐观。去年9月公布的上半年业绩公告表明,前半年,方正控股已亏掉了524万港元,如果不通过特殊运作的话,一旦2003年全年业绩亏损,方正将面临连续三年亏损的窘境。

    事实上,从1998年方正控股首次出现严重亏损以来,连续5年时间,除了2000年账面赢利,其余年份全部亏损。在香港股市最低时,方正控股每股价格仅五六角港币,市值一度低于1亿美元,而按照方正集团在控股之中所占32.67%的股份计算,方正系只用2亿多港元控制着这家上市企业。在这样脆弱的股份控制结构中,有多位业内人士开始谋划收购方正控股。尽管相关的收购事宜均在探讨之中,但方正这家在中关村发展壮大起来的国内知名企业,其业绩却“混”得如此之差,令人困惑。

    方正的尴尬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这样分析说,曾在中关村风云一时的四家IT企业联想、四通、长城和方正,目前只有方正日子比较难过,当初起家的激光照排业务陷入连年亏损,就连品牌象征的电脑业务也出现萎靡。??今年2月,Gartner公布的亚太地区PC销量排名中:内地前五大PC厂商分别是联想、戴尔、方正、同方和IBM.数据显示,方正不但丢掉了老二的排名,而且年增长率远远低于其余四家,方正电脑2003年增长仅为5.6%,而戴尔增长高达63%,增长幅度最接近方正的联想和同方都是15.1%的两位数增长率。

    另有消息说,2002年9月,方正向中国银行贷款2亿元被拒,被拒理由是:贷款给方正风险太大,人事调整频繁,主业不清。

    方正控股下的出版业经营也面临挑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企业老板告诉《财经时报》,1998年-1999年,方正的电子排版系统已占领全国近90%的市场,在国外的中文系统中,基本上也都是方正的,是彻头彻尾的“垄断公司”。但拿着这么好的资源,实现了市场垄断,企业仍然亏损,确有值得探究之处。

    产品策略失误

    由于知情颇深,与方正有着一定渊源,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企业老板,在记者数次采访追问中欲言又止,可以看出很多方正内部事件能不能透露,对于他个人来说也是一个未知数。??但仍可以通过他的只言片语,看出多年来方正内部管理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并最终造就了今日的企业危机。1999年从HP中国副总裁位置上空降到方正的李汉生,最终被“排挤”出方正。离开时,他曾打趣地告诉那位民营企业老板:“你想去方正吗?如果去,你要带上至少十个人,否则很多问题你永远也弄不明白。”

    首先在产品开发策略上,方正控股出现重大失误,并引起高层一系列震荡。新任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曾就产品方面公开检讨过失误。作为立业之本的电子出版系统为业绩迷惑,忽视了软件产品特有的产品周期短的特质,随着后期市场趋于保护,方正并没有更新版本推进,使电子出版业务痛失大量市场高利润。

    产品策略上,不仅没有在优势领域持续投入、进步,反而不断贪大求全,进入大量方正本不擅长的领域。据了解,一位方正软件程序员曾自写过一篇文章《方正产品策略暗疮》,里面列举,方正做过OFFICE字处理系统、数据库、语音识别、PHOTOSHOP、电子邮件系统……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项目成功了,都足以支撑一家像样的国际大公司。而方正只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去和微软、IBM、ORACLE和Adobe去争,所以,产品策略必定失败。

    管理没上去

    产品策略不正确的失误眼光,而做得不精,100%要怪内部管理上不去。同在数字出版行业的北京书生公司董事长兼高级工程师王东临告诉记者:“方正软件做得不够精,没有按照很高的国际标准衡量产品。一些市场销售的方正排版系统,在菜单中还有几项是英文。这对于我们这些程序员出身的人很明白,编程时键入英文快些,但作为交付给客户的产品来讲,事后应该将这些地方修正,以使产品完美化。”

    这一点,作为方正出版第一位大力支持者的《经济日报》印刷厂老厂长夏天俊也有同感,夏曾在1997年一度打算放弃方正。

    产品服务上的质量管理有待改进,而一些投资上的随意性,就更显示出其管理的黑洞巨大。方正内部有一个半玩笑的故事,当年方正考虑做稀土生意,别人告诉方正,在一座山上投资4000万元,将来山上的稀土资源价值上亿。于是公司决策层感觉,正好有4000万元,为什么不去做呢?最后找一个副总成立了一家公司去专门做这个项目,做了1年花了1000万元。得到的汇报是:“发现这座山是贫矿,旁边的山才是富矿。”

 主角与配角 失误 策略失误、管理上不去 透视方正背后的管理危机

    在颇受争议的方正收购奥德事件中,种种弥散在业内的故事,就更加使人猜测管理上的黑洞问题。方正控股2002年的部分亏损,来自收购方正奥德的1.891亿港元商誉减值。1999年方正控股收购方正奥德,后者曾以3000万元的净资产获得高达近3亿元商誉价值。但之后方正高层震荡,部分高层退出方正,另创高阳集团,并带走了方正奥德多数系统集成客户,导致奥德当年亏损,而此时商誉摊销尚未完毕,于是,方正奥德当年就变成一家亏损8000万元的“黑洞”。??一些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方正收购奥德过程中,收购本身不规范,做得非常快,收购完成后,当时参与收购资产评估的方正财务总监还跳槽到奥德做了财务总监。

    谁在打方正控股的主意

    在诸多打方正控股主意的人中,北京书生公司董事长兼高级工程师王东临是其中的一个,他向《财经时报》表示,方正电子和他的书生公司的业务有很大关联性,方正电子出版业的绝大部分老客户都有可能成为书生的客户,因此,他打算通过某种方式,达成与方正的合作。

    但书生内部人士透露,王东临所谓合作,并非一般商业领域公司与公司之间签署松散的战略协议,事实上,王正在谋划一场惊人的“蛇吞象”计划——收购方正。

    据说,2003年9月的一天,地处北京复兴门的书生公司总裁办公室内,王东临突然向下属布置了一项功课,收集整理方正电子连同其母公司方正控股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包括每一个细节,从这一天起,王本人开始不仅仅只关心最大潜在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技术了,甚至在一些私下场合,公开表示了收购方正的想法。

    而事实上,还不只有王东临一人得了“妄想症”,上述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营企业老板也同样看上了方正控股。他告诉《财经时报》:“从市场价值角度分析,方正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其实方正控股价值要超过方正科技,但目前方正科技的盘子要比控股大很多倍。”言外之意,就企业含金量而论,100%控股方正电子的方正控股,其资本市场市值被大大低估了。??目前得到的一线资料表明,王东临与那位民营企业家的企业没有任何关联,而且也没有迹象表明二者会合作收购。至于将采取的收购形式,王东临比较倾向于效仿格林柯尔收科龙的做法,即结合书生公司正在筹备的IPO,而后通过民营化改造最终实现收购并使方正赢利。

    此外,如果条件进一步成熟,寻求实现与方正集团方面的资本托管方式,以掌控方正电子。

    而那位民营企业老板则正在谋求通过寻求资金合作形式入主方正控股。对于资本托管方式,他认为,虽然目前处于校企脱钩阶段,但由于尚存大量不确定因素,加之方正内部人际关系复杂,托管可能性非常小。

    由于收购过程中,会牵涉到一些非市场因素,两位企业老总对收购方式的回答都较为含混。

    「内幕访谈」塑造“第二个方正”

    《财经时报》:据了解,从十年前,你就开始关注方正,而且外间有一种议论,你想成为第二个方正,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

    王东临:首先关注方正是因为书生同方正瞄向的市场是有一定类似的,但不同的是所做产品不是同类的概念。方正出版系统,是作为中国汉字从铅字排版向激光照排迈进的一个时代产物,而发展到互联网时代,面临向网络出版发展,这一部分工作由书生完成了。

     本该由方正延伸产品去做,但方正没做,我们做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第二个方正”的言论。

    《财经时报》:你在公司内部一直提倡专业化,这“专”字可以怎样理解?

    王东临:企业发展最大的专业化,就是对技术的专业化,无论别的产品市场空间有多好,一定要分清是不是适合自己,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好。目前书生两家公司——书生科技和书生数字,业务不同,但产品核心都是基于一项核心技术延展开的。

    《财经时报》:有一种说法,你想通过推进方正民营化,实现与方正“合作”,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王东临:方正这样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衍生出大量的大企业病症,在产权结构明显方面,在内部企业文化方面等等,到这个阶段需要通过某种改造来改变这种情况,而民营化改造是方正未来发展的一个探讨性方向,我个人觉得这是方正发展的正确方向,当然这还要得到很多机构和人士的认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717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德不孤必有邻图、文 德不孤必有邻的典故

原文地址:德不孤必有邻(图、文)作者:乌江之子瞿扬袁海涌书法艺术官方网站http://www.yuanhaiyong.com/index.asp德不孤 必有邻星期一(7月25日)上午与杨总在新都木兰镇“中塑国际”临时办公室研究工作。临别时杨总告诉我说:明天我请书法家

声明:《主角与配角 失误 策略失误、管理上不去 透视方正背后的管理危机》为网友弱者才群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