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 刘先明奥运前夕两谈“后奥运营销”



系列专题:后奥运时代

我认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今年上半年所遭遇的诸多压力,与北京奥运会没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也非常少,因此,北京奥运会不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分水岭,换句话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不会因为奥运会的召开而出现一些转机。即使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以后出现转机,也与北京奥运会不会有太多的直接联系。我估计会有少数极具中国民族文化色彩的服装产品,会因为北京奥运会而增加一定的销量;但是,这种量的增加,不会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明显的转机的影响。另外,我还有一种担忧,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今年上半年所遭遇的成本增加的压力,奥运会之后不仅不会出现一些好的转机,很有可能还会因为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人力成本、运输费用等成本的互动攀升,给转机带来更大难度。

奥运营销可以看成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中的一个阶段性的营销战略;也就是说,企业在推行奥运营销战略时,就要考虑到奥运后的营销。我认为企业在后奥运时代需要作的重点工作有三点:1、总结和传播奥运前、奥运中的奥运营销成果;2、以奥运前、奥运中的奥运营销为基础或脉络,延伸性地开展奥运后的营销工作;3、结合奥运后的特点,创新性地策划和开展其他富有新意的营销活动。不同的企业,“后奥运时代的企业营销”也应该是不一样的;谋求成功的企业应该也可能另辟蹊径、创新策划和开展一些富有新意的营销活动。

北京奥运会之后 ,对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走向和形势,我的初步分析或预测是:

上半年所遭遇的诸多压力,仍然将持续一段时间;等一定时间后的市场性的调整后,一些不适应的企业会退出市场或让出部分市场份额,一些新的发展空间会给适应的企业带去,压力在市场的调整中,得到逐步转化、消化。这种转化、消化,是会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积极变化的,这种积极变化是会朝着有利于中国纺织服装健康发展的方向去变化的。

作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中的企业,其应对之道,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

 奥运营销 刘先明奥运前夕两谈“后奥运营销”
1、文化:在经营和发展中,要有机地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先进和步的服装文化相结合,要善于把先进和进步的服装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融合。

2、创新:在涉及纺织服装行业的文化创新、设计创新、经营创新、生产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压力再大,没有创新的动力大;变压力为创新的动力,困难再多,没有应对困难的方法多。

3、管理:在管理方面,可在掌握《精细管理工程》的精髓的基础上,借鉴和运用《精细管理工程》,重点是在在制度、流程和成本方面,要精细了再精细;在质量档次和技术水平、品牌打造方面,要稳定性地提升。

二、《中国石油石化》杂志采访刘先明:中石油和中石化如何做好“后奥运营销”

http://www.aoiu.org/dispbbs.asp?boardID=12&ID=2789&page=1

(一)《中国石油石化》记者:今年北京奥运会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成为了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您对此怎么看?是否是一种奥运营销的手段?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件中华民族的盛事,对于正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和谐社会的的中国来讲,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石油和中石化对于中国的发展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中石油和中石化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是责无旁贷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虽然是一个体育盛事,但是其背后离不开大量以石油资源为基础原材料的各类产品的支撑和使用,这种直接的产品需求,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参与和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了机会,中石油和中石化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让这种机会能更便捷地成为现实。

我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是一种奥运营销,但不全只是为了奥运营销,其中还有为了北京奥运会尽责任和尽义务的成份。

(二)《中国石油石化》记者:您觉得两大公司借力奥运合作伙伴能取得哪些效果,这些效果您感觉怎么样?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我认为能取得以下六大方面的积极效果:

1、能进一步增强中石油和中石化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能促进中石油和中石化更便捷地向给北京奥运会提供以石油为基础的产品与服务。

3、能促进中石油和中石化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力,扩大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市场营销。

4、能结合北京奥运会,开展一些与奥运会有关的活动,丰富员工生活的同时,促进员工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融入到企业发展以及员工岗位工作中去。

5、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石油产品以外的其他服务,进一步提升良好企业形象。

6、中石油与中石化都是与环境紧密相关的,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能进一步增强环保的力度。

这些效果,应该讲,是不错的;但是,中石油与中石化是两个很大的企业集团,这两个集团借力奥运合作伙伴所取得相应的效果,一方面是以集团的形式来出现的,另一方面是以集团下的所有企业的整合形式来出现的,但是,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策划与实施,效果是会不一样的。

(三)《中国石油石化》记者:近年来,很多企业都开始提倡后奥运营销这个概念,像三星和可口可乐等都宣扬后奥运营销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而中国企业在这个方面略显落后,您对后奥运营销怎么看?中国企业有哪些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我认为,奥运营销可以看成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企业在特定阶段实施营销战略的一种营销战略;后奥运营销是奥运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奥运营销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奥运前、奥运中的营销来讲,后奥运营销的难度要更大一点。

中国企业在后奥运营销方面,要注重和把握好以下四大问题:

1、要全面提升对后奥运营销的认识高度。

2、在提高后奥运营销认识的基础上,做好后奥运营销的规划和策划。

3、在后奥运营销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力求有效创新。

4、增强和保持后奥运营销与企业的发展及其经营的关联度。

5、后奥运营销也要力求做到投入少,产出大。

(四)《中国石油石化》记者:您认为两大集团如果想充分地发挥奥运营销的效果,是否应该在奥运会后继续跟进,继续采取一些策略和计划来进行推广?比如,中石油会继续赞助支持2008北京残奥会。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两大集团不仅要以奥运前、奥运中的奥运营销为基础或脉络,延伸性地开展奥运后的营销工作,而且还要结合奥运后的特点,创新性地策划和开展一系列地富有新意的营销活动,并能达到有效创新的效果。

(五)《中国石油石化》记者:您认为两大集团作为石油企业,而且是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而且两大集团现在都在致力于打造国际级的石油石化集团,那么他们在后奥运营销中应该怎么做?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何促进一种深层次的转变?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根据本人过去曾为大庆油田、中原油田提供过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培训服务的经历,以及曾为大庆油田商贸公司提供过主题活动策划的经历,结合本人曾为辽河油田总机械厂以及其他多家企业策划过具有奥运营销功能的活动的体会,我认为,中石油、中石化在后奥运营销中,主要应该做到:

1、要具备国际水准的合作眼光和胸怀。

2、要有独创或整合和实施国际水准的后奥运营销方案的能力。

3、要善于运用和表现文化的力量和中华优良文化的魅力。

4、要善于创新,更要善于有效创新。

附:《上海证券报》采访刘先明:本土品牌:不拼明星拼传统

2008年2月7日,中国证券网发表:

http://www.stockinfo.com.cn/paper_new/html/2008-07/02/node_38.htm

http://www.stockinfo.com.cn/paper_new/html/2008-07/02/content_62640734.htm

新浪、网易、搜狐转载: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702/04535044996.shtml

http://money.163.com/08/0702/03/4FQLVFRB00251RJ2.html

http://business.sohu.com/20080702/n257876536.shtml

本土品牌:不拼明星拼传统

2008年07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先明

最近十几年间,中国出现了很多本土体育品牌,其中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运动员个人品牌创立的公司,包括李宁、李小双、邓亚萍等;另外一类是以运动鞋代工公司转型做品牌的公司,包括安踏、361度等。从总体上看,作者认为,中国体育品牌企业在与国际体育品牌企业竞争中国消费者的时候,要注重处理好三个方面。

首先是要有取舍性地选准目标消费群体。有些消费者,尤其是在校学生、年轻人,他们的消费理念感性多于理性,认为穿着国际体育品牌,是其年龄、身份的一个符号,是其与时代同行的一个象征,对于这样的消费者,企图改变他们的消费心理很难;中国体育品牌企业如果在他们身上投放太多精力,可能难以产生预期效果;但是,中国体育品牌企业如果把这些精力改投放在那些思想不守旧、喜欢体育运动、崇尚健康、讲究生活品质的中年人群、以及老年人身上的话,效果可能就会好很多。

在锁定目标消费群后,开发适应目标群体的体育商品是最重要的一环。要结合这群消费群体的身体年龄、心理年龄、工作与生活习惯、以及理性的消费特点,研发、设计和推出相对应的产品。打个比方说,很多在校学生,上学和上课的时候,可以整天穿着国际体育品牌的运动服,但是,一个正在上非体育课的学校老师,是很少有穿着一个国际体育品牌的运动服去为学生讲课的;同理,一个规定有上班必须穿统一工作服的企业的员工,在上班的时候,如果自行穿着其他体育品牌的运动服,那可能是要受到纪律处分的;在统一制作企业工作服方面,国际体育品牌的机会很小,中国体育品牌的机会就很大。也就是说,要根据和适应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研发、设计和推出相对应的体育产品。

在中国营销,就要善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其实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的。对于中国公司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美国公司耐克是不会这么做的,所以没有多少经验可循。个人认为,中国公司一味地与跨国公司拼争体育赛事、体育明星的营销,最后一定是吃亏的,因为至少十年内中国公司的规模没有办法与他们相比。所以我认为,未来几年中,中国本土体育品牌如果有突然成长起来的,或许就是抓住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方法。

(作者为管理专家、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由暴剑光采访整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698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奥运营销 刘先明奥运前夕两谈“后奥运营销”》为网友别赔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