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发展进程中可能会遭遇诸多坎坷,但中国的迅速崛起是勿容置疑的。而且,越是着眼于未来,中国的潜力将越大。对此,本人亦深信不疑。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则呈现出多幅“面孔”:高科技和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发动机、未来的超级大国和脆弱的巨人。一些人预测这个国家将晋升为超级大国;一些人则信誓旦旦地认为,这个国家面临崩溃的威胁。听一听不同的声音,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无疑是有好处的。为此,本文将西方有关中国乐观和悲观两方面的观点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未来的超级大国?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自1964年成为核大国并且目前已经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中国的军费预算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中国也有很高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20年来年均增长约9%,中国经济生产着世界上75%的玩具、58%的服装和29%的手机,每年有600至700亿外国直接投资流向这个国家,又是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称这样一个国家为未来的超级大国,也许并不困难。
脆弱的巨人?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需要解决那么多的内政问题: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发展严重失衡、1.5亿至2亿民工、1亿生态难民、根据不同估计4000万到2亿的潜在失业大军、亏损的国企、拥有高达40%坏账的脆弱的银行系统、严重的卫生问题、从非典到个别省份迅速蔓延的艾滋病。中国出现严重的稳定问题的结构性前提早已存在,只是时间这个因素无法计算:有可能明天就出现问题,但也有可能接下来20年一切正常。中国领导人至少与外国观察家一样熟知这个风险。
高科技国家?
——凭借3.3亿部手机和2200万台个人电脑的销售量以及从1997年的62万增长到2004年的9400万互联网用户,中国绝对拥有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技术市场,在短短几年内汉语可能成为互联网上最常用的语言;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早已不再只为关注巨大的国内市场,而且在为在全球的存在作准备。
发展中国家?
——只要从城市向西驱车约100公里,就能看到发展中国家的所有典型特征:贫穷的村庄、破旧的马路,没有基础设施。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仍有2亿人生活在每人每天1美元生活费的贫困线以下。
参考文献: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德国《世界报》:《龙还是熊猫?》,西方探索与中国龙共舞之道.参考消息.200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