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2006年1月25日在瑞士达沃斯开幕,其议题是拯救世界,但是对于与会的许多商界领导者、学者和激进分子来说,也许辩论主题最好改为“拯救西方于中国和印度(压力之下)”。俄罗斯2006年1月24日《独立报》也载文说:该国杜马信贷机构和金融市场委员会副主席阿克萨科夫认为,“中国经济对世界、对俄罗斯的影响都很大,而且还在不断加强。中国是个庞大的市场。如今世界的经济领袖是美国、欧洲和日本。10多年后,中国和印度将赶上它们,再过20年至30年,中印将在世界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中国靠的是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业、轻工业、农业,而印度靠的是知识密集型的信息产业。”
该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在解释中印两国在该论坛显而易见重要地位是说:“中国和印度飞速发展的经济是最近10年世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说:“印度和中国正在发生的事业……即世界4/5的贫困地区与1/5的富裕地区接轨,有可能与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并列成为过去一千年三大重要经济事件。”为此世界经济论坛决定将中印两国举办近20场专题研讨会。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说:在3年前尚被人讥笑的做法,今天已司空见惯:只要可行,中国和印度就被拿来比较。从赤裸裸的数字上看,优势显然在中国这边: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近10%,吸收外国投资(603亿美元)、贸易顺差(1020亿美元)、外汇储备(8180亿美元)和中国人在国外的投资(69亿美元)均达到创纪录水平。尽管印度也宣布创造了记录,却是在较低的水平上。印度总理辛格说:“两三年后我们就能看到10%的经济增长率。”
据前去参加该论坛的潘石屹先生介绍:会议上每人发了一张图表,这张图表上面的数字是从1820年以来,中国、日本、印度等和其他的亚洲国家在世界GDP中占的比重。在1820年时,中国在世界GDP中占了三分之一的比重,可是到了1973年,只有5%了(见附表)。美国斯隆管理学院的黄亚生教授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来自资金积累,印度则靠迅速提高的经济效益。”从长远看,更成熟的金融业,更优良的企业环境和精英们开放的心态,都有利于印度取得成功。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中印两国也不对不面对一些问题。就中国而言,包括:企业业绩因供应过剩而下降,存在通货紧缩的危险性;出口环境伴随贸易磨擦而恶化,使得难以继续维护巨额盈余;缺乏知识型经济所需要的技术人才,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等等。
附:以PPP计算的亚洲国家占世界GDP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http://bloghoo.it.sohu.com/articledetail~100022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