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提高其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其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什么是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呢?
在不止一次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主持人都不厌其烦地提醒发言人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这里所谓的正确的方向指的就是中央文件和精神所体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导向。这显然是有问题。
在200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年会(2005年3月,济南)上我发表了自己对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认识和理解。所谓的中央精神也是与时俱进的,它代表的不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而是具体的在相应的历史阶段、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所采取的工作策略和路线方针,更准确地讲它是政策导向,而不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导向。若干年前,邓小平理论不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方向;三个代表不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科学发展观也不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事实上,体现主导方向的中央精神也在与时俱进。那么什么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呢?

我认为,研究社会或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不受时事和世事的干扰,就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所有的政策都可以变,唯独社会与自然的本真和客观规律不会变。中国哲学与社会科学只有走出为领导者言论作注的误区,才能真正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