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企业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同样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不尽人意。总的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对我国而言,知识产权本来就是泊来品。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根本不存在知识产权法。知识资产的产权是公共的,任何人都可以不作任何付出而利用他人的知识资产,与现出一种技术成果无权利状态[3]。解放后,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和向前苏联学习,主张发明人从广义上说都没有权利获得因其发明而获得的额外报酬,主张将个人的最大福利存在并隐没在社会福利最化的实现之中,知识产权根本得不到认可。正是这样一种文化传统惯性,使中国人的知识产权权利意识非常弱。虽然从1982年后我国经历了高速度、高水平的知识产权立法阶段,但由于“惯性”的作用,增强人们知识产权权利意识的任务却依旧十分艰巨。对于企业层面而言,这种淡薄意识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者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认识不足,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远远大于有形资产的高收益,这一点许多人视而不见。其次是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仍停留在专利等工业产权的层次上,而对品牌、企业形象、外观设计、软件等知识产权特征认识不足,更谈不上对他们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2)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权属不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虽使中国逐步完善了知识产权体系,并在保证一定的社会收益率的同时,充分顾及知识产权的私人收益率,使创新的激励机制得以调整。但仍旧存在创新知识产权权属不清的问题。一方面,职务发明创新与非职务发明创新、共同发明创新与个人发明创新没有正确划定权属或有故意越权行为[4]。另一方面,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进行的技术创新,本应按“委托”、“合作”或“股份”等方式对共有知识产权区别对待,或在合作创新合同中明确约定创新知识产权的分享办法。但我国的产、学、研各方往往在创新之前就没有约定创新项目的产权归属问题,成果出来后又为利益分配的冲突而导致合作解散,使创新成果果难以继续转化为生产力。

(3) 新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

首先,我国企业不重视赋予创新成果以自主知识产权。自实施专利法以来,在被批准的我国企业申请的专利中,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居多,真正代表一国技术发展水平的发明专利却十分少。在医药、电子、通讯、化工、航空等领域中,外国来华申请量占80%以上,形成了对我国民族科技产业的技术包围。以1998年为例,我国受理的国内外专利申请中,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仅为13726件,同年国外来华申请的发明专利却达22234件[5]。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之首的航天工业,靠自力更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中国航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最主要的是对曾经形成的成果没有及时申请利,而欧美航天企业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占据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其次,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流失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对内部管理的不善,资料档案、商业秘密等被窃取或因科技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流动造成的知识产权流失;企业在对外合资合作中,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工作被忽视,许多知识产权价值被严重低估甚至根本未被作价,也引起知识资产的流失;在承包、租赁经营的企业中,短期经营行为使企业为短期利润所驱动,不但不注重对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甚至不惜牺牲企业多年经营而形成的商誉和品牌,同样造成知识资产的流失。

再次,当企业知识产权受到非法侵犯时,企业不愿也不会诉诸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知识产权权益。在经济生活中,我国企业常常会遇到商标或域名被他人非法抢注,职员流动导致商业秘密流失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在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方面显然有欠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86065.html

更多阅读

对我国企业危机公关的认识 企业危机公关处理流程

对我国企业危机公关的认识08新1 黄洪汇 08060106随着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化,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企业难免与社会公众产生各种矛盾、冲突,进而演化为公共关系危机,在传媒发达的今天,企业公共关系危

管理的实践 pdf 我国企业科研管理的实践缺陷

我国企业普遍进入到创新发展阶段,以前没有科研资源的企业,通过自建科研中心或收购/重组科研院所形成自身的科研体系;有科研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面临重新调整科研资源布局,并在分散于集团总部与各级子公司中的科研资源之间,建立组织和项目

美国新经济时代 基于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营造

摘要: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更多、更新的知识并能尽快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本文主要依据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

声明:《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为网友万变男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