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实施国家扶贫攻坚计划,逐步缩小东西差距,国家在政策、制度上进行了相应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口帮扶战略、西部志愿者计划、包括援藏、援疆,…
昨天,某网站上有这样一则新闻:“用上等石材精心雕刻、全国最大的毛主席石雕像,昨日从望城县丁字镇启程运往西藏。进入雪域高原后,毛主席石雕像将矗立在贡嘎县长沙广场,作为长沙人民与贡嘎人民深厚友谊的永久见证。 ”这世界真是无奇不有,连毛老人家雕像能作为援藏项目之一,还要狗尾续貂:作为“深厚友谊的永久见证”,实在让人不解。
这些年来,贫穷的西部(不仅仅西藏),需要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伸手拉一把,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对当地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资产重组,打破封闭性发展的模式;同时,在互惠互利性对口支援和互补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合作原则指导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于是,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一批批东西部省份、城市之间结成了帮扶对象,向西部地区输送项目、资金、技术,一步步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长沙人也很响应号召,给贡嘎援助了一个广场,全西藏惟一拥有毛主席石雕像的广场!另据原文报道,“为贡嘎县捐赠毛主席石雕像,是长沙与贡嘎共商确定的第四批援藏工作重点项目之一。长沙市投资650万元的长沙广场目前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7月竣工。广场建成后,将是贡嘎乃至西藏的标志性建筑。”
无论经过“多么充分的考证、论证,”方案怎么数易其稿,我都以为如此援藏项目,实在劳民伤财,近乎荒唐。
一般而言,当今国内的众多广场,大多属于“标志性建筑”范畴,多是形象工程,有些甚至沦为当地官员的用来阅兵和发号施令的“天安门广场”,对于当地经济根本没有实质性贡献,与当地群众更是没有一点价值:一个整天以脱贫为目标的地方,拥有一个大型广场简直就是一种无声的讽刺,豪奢的广场与贫困的面貌是多么的不和谐。
雕塑原型为什么要选择毛泽东?毛老人家是长沙人没错,但地球人都知道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可是偏偏长沙人死死抱着毛主席,还到处宣扬,除了彰显长沙狭隘的地域观念外,或许,此举的另一层含义则是要向藏族同胞显示长沙的人杰地灵。
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因而西部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根本无法转化成GDP,所以需要发达地区“雪中送炭”。可是,湖南援藏项目中偏偏送给西藏人民一座造价高昂的雕塑,又兴师动众来个启运仪式,湖南人真是精明:去年湖南卫视超女赢得了全国上下关注;这次再送去一个雕像,足以让西藏人民记住湖南。
毫不客气地说,湖南人不是在援藏,而是在作秀!当这样一座雕塑矗立在贡嘎时,你也可以认为,一代伟人的雕塑也能转化成当地群众前进的某种精神动力,但小平同志也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否追问:为什么耗资如此巨大的项目仅仅只是个标志性建筑!而不是一个科技项目、或是一所希望小学?
当然,贫困的西部,是全方位的贫困:经济落后、文化沙漠、信息闭塞、……在这其中,归根结底,是一个词:缺钱!改变西部经济落后的现状,更为紧迫。
好事做到了实处,相信西部也会逐渐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果东、西部采用如此作秀的方式合作,那么,即使送去中国所有的雕塑,即使能够见证海枯石烂的友谊,却并不能惠及当地百姓,这样的援助项目华而不实。
东西部合作,关键要看其援助目标是否符合现实,能否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把一座雕塑和一座广场作为援助项目之一,我以为,其意义只是损失了纳税人的银子,挣得了面子而已,这样的援助项目实在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