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第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商业和交通、通信业领先发展;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服务功能;第三阶段,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业的平均水平。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这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等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
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撰文指出,制造业的增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遇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资源供给的限制。而制造业发展所遇到的能源原材料瓶颈可能被包含金融、物流在内的服务业所打破。现代服务业主导制造业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的趋势。许多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依托国际服务业基地,支持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法律、会议、评估、咨询、工程设计、广告等中介机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可大大提高其质量。
近几年来,国外许多原有的制造型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进入或兼并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如GE通过进入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来刺激其产品的销售;HP公司通过兼并服务性企业,从而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由制造型企业成功转型为服务型企业等,均有力说明了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与工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国内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举措
山东、江苏、广东等省在2005年初都纷纷制定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纲要、意见,以此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正在构筑三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分别是集中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的黄浦江沿岸,具有休闲娱乐、创意设计、水上旅游等多功能的苏州河沿线和集聚专业服务、信息服务、商务商贸和总部经济,以延安路——世纪大道为轴线的上海商务走廊。除此之外,在中心城区还将出现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使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在中心城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 80 %以上。
南京市委、市政府2005年出台了《南京加快发展服务业行动纲要》,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行动员部署。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要求:充分发掘南京区位、科技、人才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生产型服务业、提升消费型服务业规模和层次、打造新兴服务业的特色和品牌作为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三大重点。
杭州市也出台了《加快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以大旅游产业、大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与物流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推进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优化大都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杭州市城市生活品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天津市和平区制定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将和平区规划为:一条中轴线(南京路商务商贸带)和六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小白楼中央金融商务区,和平广场滨江道中心商业区,南市新兴商业区,五大道风貌区,都市型宜居区,文化卫生区),逐步形成行业聚集,产业链完善,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服务业产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