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化妆品准入门槛低、目标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能力强、品牌启动期的投入较小,致使跨国企业大举进入,本土企业跟进者、摹仿者如过江之鲫,使得这个行业更加变化多端:产品结构变化,市场更加细分,概念日渐翻新,营销也各有招数。
现在,中国的化妆品企业已达4316家,但其中三分之一奄奄一息,三分之一无声无息,三分之一有声有息,即使经营得还算过得去的,其犯下的流行病仍旧不可忽视,如定位不准、概念不明、模式不清等等,严重制约着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事实上,层出不穷的企业一方面促进了国内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行业品牌之间的竞争。
现在,洋品牌、合资品牌、国产品牌割据不同的消费群,国内市场上化妆品竞争格局非常明朗,中端被合资品牌占领,高端被外资品牌垄断,而国产品牌只能在低端PK,他们在开发创新、销售渠道、价格策略、促销等营销策略上各显神通,呈日趋白热化。
好的化妆品同时具备安全无害、美容功能、象征性涵义等多重功能利益点,其在各个功能利益点上的优劣势分布又不尽一致,每个消费者的兴奋点也不一致,这让消费者心中的各功能利益的权重符合好品牌产品的优劣分布,达到了更好、更广泛地实现销售。
由于品牌的推广费用较大,90%的化妆品品牌企业没有能力投资设厂或进行技术研发,再加上国内化妆品厂家都是家族性的企业居多,严重缺乏营销的理念和产品的核心概念,所谓的高科技技术也只是虚无缥缈的臆造,市场流行“纳米”,铺天盖地全是这类名词运用;“基因”吃香,马上蜂拥而上;从而造成许多品牌质量本身存在问题尚未解决时就匆忙推出市场。而决定人采用什么方式来满足目标人群需求的文化基因严重缺失更是很多企业的软肋,因为每件商品都必须具有文化因子,它的名称、用途、用法等等,需共同构成一个感觉,并要具备必要的心理期望。消费者对特定的感觉与心理期望的权重,决定了他们购物的具体指向。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认为,化妆品要培养自己的竞争力,需要加入实实在在的科技含量,打造自己核心理念,创造恰如其分的品牌概念,立足于"观念教育",将含有自己独特文化底蕴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咨询、购买方便、使用指导、使用价值跟踪等营销服务,增加商品的内在价值和外延范畴。
化妆品要注重专业性。在宣传上,将皮肤结构、皮肤类型等护肤基础知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作沟通,引导人们认识了解护肤的重要性,并鼓动消费者培养护肤习惯,科学地护肤。传统的化妆观念存在误区,如男人不习惯用化妆品:夏日无所谓,冬天抹点随便什么油都行等等。正是这种化妆品护肤理念还没有真正成熟,因此,要把精力先花在市场培育上,从美容角度树立正确护肤理念,让更多的人喜好、信赖化妆品,使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更成熟、消费群体变得更大。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化妆品与保健品一样,需要在激发消费者兴奋点上找准诉求点,充分挖掘差异化的核心概念并从中挖掘目标族群消费需求上的共性偏爱,这其中,最基础的是功效,最核心的是概念,而最关键的就是营销。
这么多年来,保健品领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产品。保健品行业竞争激化,各路诸侯纷纷使出杀手锏,寻求新奇卖点,翻新概念,一浪胜过一浪,营销神话此起彼伏,对于化妆品,确实有借鉴作用。
现在许多化妆品都在谈功效,如祛痘消斑、除皱、恢复肌肤弹性等;谈概念的也有,如补充维生素、美白、保湿、深层洁肤等;还有不少企业热衷于炒"基因",但往往概念诉求不到位或者干脆就是瞎掰,营销手段也是除了促销还是促销等单一方法;广告软文在化妆品行业虽已受到重视并被频频运用,但杀伤力远远不够。
化妆品必须从包装、概念、终端形象上,都要给人以新、奇、特的感觉;要确立化妆品的产品理念,突出产品的功效部分,如在成分、原料方面,区别于传统的化妆品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在风格上注意与包装视觉统一,在外观形象上提升档次,做到精美华贵、清爽宜人;要建立科学的功效理念,深入浅出的讲明产品机理,让消费者一目了然。概念是消费者最易接受的,也最易形成流行,但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有值得信赖的理由。
所以,我们的化妆品市场上,惟有与众不同才可以有生存的机会,才能获得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