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当我们把自己的未来交给看不见的手之后,那么我们对未来就一刻也不能放心、顾虑重重,我们不知道这只无形的看不见的手究竟是在搞破坏,还是为人民谋幸福,我们的未来命运就完全被看不见的手操纵,是喜是悲、是福是祸、难有定论。 有人说,市场是看不见的手,需要计划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引导,来调控,就可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这也是支持政府市场经济取向的根本理由,为了证实这种假设是否成立,下面我们来进行深刻的逻辑分析,因为,这毕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关系到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利益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未来心不可得 不可回避的市场经济未来](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161986043499.jpeg)
看得见的手调控看不见的手,这是仿生比喻,这种假设到底成不成立?那么,我们也可以先从仿生逻辑上面着手。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既然是看不见的手,那么你就永远不会知道这只暗箭什么时候会射出来。假如你能预测到暗箭会什么时候射出来的话,那么暗箭也就不是暗箭了,而是明枪。而市场经济的变幻岂能是你轻易预测到的?除非你练就了一身的特异功能,正如武侠小说里面虚构的能感受到千里之外的脚步声。 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计划是看得见的手,那么就说明了市场在暗处,而计划在明处,从形式上讲,市场占主动,而计划是被动的。计划既然是被动的,那么也就说明计划只有招架之功,难有还手之力,市场既然是主动的,那么市场就会全面进攻,四面包抄,铺天盖地,步步为营。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种形势,完全吻合这种逻辑。从1978年开始,首当其冲的是国营供销社,在市场的围攻之下分崩离析,全面崩溃,接下来就是国有企业、教育、医疗,市场甚至把黑手伸向了金融机构、土地以及权力部门等等,把整个国营企业冲得七零八落,首尾不能相顾,分割成无数的碎片。市场不断的吞噬国有资产,正在打歼灭战,享受丰厚的免费午餐盛宴,权力腐败、利益集团等在国企改制、国退民进中狂欢不止。而计划这边的状态就是不断的节节失守,步步退缩,不断的退出经济阵营,而且这种趋势有增无减,不断危机到国家的行政权力,将国家的行政权力不断瓜分,形成诸侯势格局的官僚主义。在这种背景下,计划不仅守不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守不住自己的权力,而且市场不断的收买地方各种权力,成为计划内部的卧底,里应外合,前后夹击,计划的宏观调控形同隔靴搔痒,已从根本上失去影响力,而且市场的价格具有天生的转嫁功能,将计划宏观调控的棒子转嫁到老百姓身上,把老百姓砸得痛苦不堪,引起民怨,无疑,计划已经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身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步履维艰的硬撑者,还有来自国际方面的各种压力,这样下去,计划还能走多远? 从这种趋势来看,计划看得见的手根本就只有接招的份儿、自顾不及,哪有闲余空闲来引导和调控市场看不见的手?本来这种布局是竞争格局,形同战争势的阵营。在这种背景下谈引导、谈调控就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不断的把计划阵营的东西不断割让给市场,来满足市场,成全市场,包括计划的权力在内也毫不吝啬。计划也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自认为可以满足市场,须知市场是无边的海量,就是把计划阵营全部奉献给市场,市场保证不会打饱嗝。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假设者也许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当做了一对友人,不然就不会有引导和调控之说。须知在竞争环境下,人可以是友人,但在利益和行为方面不一定是友好的。竞争环境之下,没有谁会为他人竞争的,显然这一假设是片面的,一相情愿。事实的真相是,计划把市场当做友人,而市场却把计划当做敌人。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看不见的手可以玩弄看得见的手,因为看不见的手可以声东击西、虚虚实实、飘忽不定,形同游击战争,可以集零为整、化整为零,游离在看得见的手的周围,专击计划的软肋,让计划防不胜防,等到计划警觉,看不见的手已经一粘即走,无影无踪,因为他们有人民在前面做挡箭牌。把计划搞得睡不着觉、寝食难安、疲惫不堪,造成每一次行动都是瞎折腾,找不到打击重心,引起不必要的消耗,一不小心就会伤及无辜人民。此刻,计划已经陷入了市场经济汪洋大海的战争之中不能自拔,这与毛泽东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战争具有惊人的类似性,毛泽东就是利用看不见的手将国民党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打败的,这就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关系的真实写照。 为此,我希望国家政府能引起高度的重视,要从最根本上着手酝酿改革方案,占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扭转这种被动局势,中国广大的人民不希望看到的是等待中国的再一次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