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审计长李金华,今年给社会公众带来的2005年年度审计报告除去年复一年揭露的违规违法惊人数字之外,更惊人的就是“今年不点名”。(2006年6月28日人民日报)人们再也看不到审计报告中剑指具体问题部门的陈述。其实,李金华及其审计署变脸早有端倪。人们联系到此前审计长说的,他得罪的人“99%以上都是好人”,完全一副好好先生的面孔。对于李审计长的这一最新解说及其引发的社会公众广泛的议论,我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审计99门”事件。
6月3日李应邀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演讲。在这次演讲中,审计长李金华花了相当的篇幅先对中外国家审计制度作了比较,之后再分析国内审计工作遇到的问题。虽然长篇大论,但中有一段激情喊话非同一般:“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部门得罪人比较多。有一次国务院领导同志跟我说你们得罪人,中纪委、监察部他们也得罪人,我说不一样,他们得罪的都是坏人,被中纪委双规,被司法机关起诉的都是坏人,我得罪的99%以上都是好人。”(世界财经报道2006-06-27)
我实在弄不懂李署长通过这段话要表达什么信息,但这段话本身,特别是“99%以上都是好人”一说,却是千疮百孔,比之他的审计对象所暴露出的问题少不了多少。
漏洞之一:关于好人与坏人的定义,从李的上下行文表达的语义理解,他指的坏人,是为中纪委、监察部盯上的违法乱纪的人。其对立面自然是好人。其实,被中纪委、监察部盯上的人不一定个个都是坏人,不被盯上的人不一定人人就是好人。确切的说法,他点名的人,不一定是被惩治的、业已暴露的坏人。
漏洞之二:这好人与坏人谁来判定,自然由法律权威机关最终验明正身。那末,李署长在这里所言好人与坏人就没有任何权威价值。他吹出去的风也许根本引不起树摇叶动,只是一种对问题单位领导的一种善意罢了,理解为一种歉意、甚至一种道歉也未不可。撞上法律,说你是好人也没用,溜掉了,千人骂你是坏人也没用。
漏洞之三:这99%以上的数字从何而来?99%以上就是说近乎百分百。因为审计报告每次点名的单位也不足100个,连50个都不到。那末,这句话是不是可以解读为他点名的那些人都是好人。这样讲也太逗了。
漏洞之四:叫做愈描愈黑,愈解释矛盾愈多。为了让大家明白他讲话的意思,他进一步说这个话有两个意思,:“第一确实得罪了很多好人,很多部长、省长、市长;另外也告诉大家不要怕,审计出来有问题,但是不能否定你是好人,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说明很多问题带有普遍性。”这大概是一段天机尽泄的话,李署长说了,你怕什么,一是你官大(省部级),二是普遍都犯,所以不要怕,所以大家都是好人。是啊,法不治众,自古以然。
漏洞之五:如果我们将李署长点名问题单位这些好人的作为联系起来解读,自相矛盾更为刺眼:“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虚报多领预算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乱收费等问题,是近年来屡审屡犯的主要问题。”(2005年12月26日北京晚报),这是好人办的事吗?“此次共审计了48个中央部门,同时延伸审计274个二级预算单位。李金华在解释2005年的审计报告时说,除违法违规问题外,审计还发现预算编制不细化、批复不及时等预算及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涉及金额658.58亿元,其中2005年新发生的345.39亿元,占52.4%。”(2006年6月28日人民日报)难道这还仍然是好人办的事吗?如此违法乱纪的人都还是好人,那要找到坏人可真要火眼金睛了!
漏洞之六:李署长告诉我们,今年审计查出违法案件线索12件,涉案人员25人,已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等部门进一步查处。我真不知道如何将这句话与“我得罪的人99%都是好人”联系起来。
如果审计发现问题单位、部门责任人99%以上都是好人,那末还有何违规违法可言,如果问题单位、部门犯有违规违法的问题,何谈“好人”?如果将“得罪的人99%都是好人”与本次审计报告不点名联系起来解读,我们得到的逻辑是:因为他们是好人,所以我不再点名,也许看上去有些直白,但我认为这大概是事情本来的内在联系。至于他们所犯的事吧,如此普遍,法不治众嘛。“现在违法违规的问题很多,到哪个单位审计,说这个单位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几乎找不到。”李署长给社会公众说了这么大一个自相矛盾术语,莫不是要人们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或者他想说,都有问题,点谁不点谁不都是一样?
李金华的“99门”是一个神秘之门,是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之门,它给予了我们什么不可明言之启示?要么九九归一,为压力所变,要么九九归一,为策略而变。